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日余晖,不列颠首面核盾牌,战后英国3V轰炸机之“勇士”

二战结束,经过两轮大战伺候的日不落帝国元气大伤,外加世界范围内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曾经的全球霸主风光不再,随着二战美国异军突起两者地位对调,虽然失去老大地位但出于维持本国国际地位,以及维护海外利益需要,英国在军事领域必须有所作为。

同时,随着冷战大幕逐步开启,核武器的出现改写了战争模式。以往耗时耗力地毯式轰炸产生的威力,在一颗原子弹面前甚至划不上等号,核时代、喷气式时代全面来临,高空高速突防成为当时战略轰炸首选。再加上不论是维护日不落帝国最后颜面,还是防止美国再陷孤立主义可能带来的危机,英国人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以及配套战略核轰炸机。

虽然美英在二战期间情同手足,但是美国在拥有原子弹之后,于1946年8月出台了一个《麦克马洪法案》,禁止与英国在核武器领域展开合作。约翰牛心里相当不爽但国力衰弱没有发言权,因此决定自主研制原子弹和战略轰炸机,两者几乎同时启动也才有了后来的3V轰炸机。

3V轰炸机由远及近:胜利者、勇士、火神

研制历程

1946年8月,代号OR1001原子弹开始研制,1952年10月2日试爆成功。OR1001原子弹重4536千克、弹径1.5米、弹长7.6米,整个轰炸机研制围绕着它展开。早期航程要求能攻击基地之外3740千米目标,以当时的喷气发动机水平难度可想而知,随后修正为2778千米,为预防万一原子弹未能研制成功还要求该机能够携带常规弹药。

1947年初,英国发布B.35/46号性能指标设计说明书:安装四台喷气式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925千米,最大航程5632千米,最大升限15240米。可以携带4.5吨重“特殊炸弹”或9.07吨常规弹药(和同期图-16差不多),既然是高空高速突防,就不需要配套自卫武器。

前后两轮招标,最终入选机型方案包括: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勇士”轰炸机(编号660型)、阿芙罗公司“火神”轰炸机(编号698型),汉德利·佩奇公司“胜利者”轰炸机方案(最初编号HP.75,后改为HP.80)。这个投标结果很有意思,谁见过投标有全体中标情况?当时英国还没有从战时体制中回过神来,认为同时研制多款类似机型是多重保险——万一谁不幸下马呢!

当然“勇士”入选也有其特殊性,性能上相对弱于后两者,由于结构相对简单研制进度可以赶上原子弹,这种意外让它成为一款过渡期产物。

“勇士”轰炸机结构图


“勇士”轰炸机三视图

1949年2月,维克斯公司获得正式制造两架原型机合同。“勇士”采用悬臂上单翼布局,机翼前缘是双重后掠角(翼根42度过渡到外翼20度),后缘则较为平直。四台发动机埋在翼根处(罗罗公司RA.3“埃汶”Mk.101发动机),为将来换发着想发动机短舱还预留了一定空间,尾翼是十字形平尾在中间位置(避开喷射气流),整个机体修长外观相当整洁。

1950年5月18日,660型首架WB210号原型机首飞,当年7月该型轰炸机正式命名为“勇士”。1952年1月12日发动机在空中重新点火测试时着火,除副驾驶弹射后撞到尾翼丧生,其他人生还但飞机坠毁。1952年4月11日,第二架原型机WB215成功首飞,有了前机测试经验进行了多项改进,特别是发动机进气口面积加大同时换装RA.7“埃汶”Mk.114发动机。

“勇士”一号原型机WB210

1952年7月2日,“勇士”WB215原型机开始了最重要的轰炸测试,包括450千克常规炸弹以及OR1001炸弹(原子弹)模型,随后预生产型换装了RA.14“埃汶”Mk.201发动机(单台推力4310千克力)。“勇士”没有辜负军方设想整体表现不错,1951年4月就获得首批25架订单,1953年12月21日,首架量产型“勇士”B.Mk1飞上天空宣告了它的入役。

量产型“勇士”B Mk.1弹舱内可以挂载1枚4.5吨重核弹,或者21枚450千克常规航空炸弹,两侧翼下可各携带一个7500升副油箱。

“勇士”轰炸机

性能特征

“勇士”轰炸机空重34.5吨,最大起飞重量63.6吨,最大升限16460米,最大飞行速度912千米/小时,最大航程7242千米。综合上述指标,再加上标准4.5吨的载弹量看,比最大起飞重量75吨、标准载弹量3吨的图-16看起来更强,不过后者采用两台发动机有所区别。

“勇士”轰炸机设计上中规中矩,标准上单翼配套4台“埃汶”发动机两个一组,分别装在两侧翼根发动机短舱。这种设计方式在早期喷气式机型中较多采用,毕竟早期发动机推力有限,贴近翼根可以最大减小飞行阻力,不过带来的弊端是太靠近机身舱内噪音大。

“勇士”轰炸机正面进气道

标配5名机组乘员,其中包括两名飞行员、两名领航员以及一名无线电操作员,这里就会碰到一个大问题。上面提到原型机测试时发生事故副驾驶弹射但身亡,实际上“勇士”最不靠谱的设计就是救生系统,机上只有正副驾驶配套弹射座椅,其他乘员采用传统离机自由跳伞,这对于战时或者飞行姿态改变下很难获得生还机会。反而同期苏联图-16轰炸机,标配6名机组乘员不过全部安装OKB-156型弹射座椅,虽然区分为两组上下弹射但生还率至少高一些。

由于机体设计制约,机组乘员要严格按照顺序钻进飞机,次序如下:无线电操作员、机长、副驾驶、观察员和导航员。

“勇士”轰炸机

配套发动机变迁史上面已经提到3款,实际上真正生产型安装的是另一款——RA.28“埃汶”Mk. 204/205型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4.7千牛,净推力4540千克,最大载油量30376升,有些机型根据需要可以加装两个副油箱。

“勇士”轰炸机

最初设计指标中,“勇士”满载72.5吨情况下最大起飞滑跑距离不超过1829米,很显然早先“埃汶”达不到这要求。为此英国人为它加装过翼下助推火箭,这种做法在早期美苏两国轰炸机研制中都曾大量采用,主要用于弥补发动机动力不足,或者实现短距起飞,比如美制B-47、苏制图-22等。

英国人在翼下安装了德-哈维兰“超级精灵”助推火箭,单个重量662千克,最大推力18.69千牛,工作时间40秒。测试中出现单侧助推火箭脱落,助推火箭周边机身疲劳等情况,最后在发动机得到改善之后该计划结束。

助推火箭


助推火箭

“勇士”轰炸机执行战略核威慑任务时,机内弹舱可以挂载一枚4.5吨核弹,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时携带21枚450千克炸弹。和众多终其一身从未投过实弹的机型不同,1956年10月“勇士”轰炸机(编号WZ366)首次空投一枚“蓝色多瑙河”核弹(4万吨级爆炸当量),使英国真正具备核威慑实战能力(此前只是理论上拥有)。1957年5月,“勇士”轰炸机(编号XD818)空投一枚“小绿色花岗岩”核弹,这也是英国史上第一枚空投氢弹。

后续还参与了“蓝钢”核导弹研制工作,曾挂载“蓝钢”核导弹全尺寸模型进行飞行测试,虽然作为一款过渡期机型却在英国早期核试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勇士”投放“蓝色多瑙河”核弹


“蓝钢”核导弹

衍生机型

“勇士”轰炸机投入使用后,总共生产制造了107架,主要型号包括:B.1型、B(PR).1型、B(PR)K.1型、B(K).1型。实际上大家外观造型都差不多,看编号确实很杂我们直接以下面方式理解:侦察型,轰炸型,空中加油型,以及唯一的一款B.2“寻路者”。

B(PR) Mk.1(“710 型”)轰炸/照相侦察型,在弹舱前部加装油箱(扩大航程),后部安装相机(8台91厘米焦距F.52相机,3台12.5厘米焦距F.49倾斜相机,1台F.44垂直相机),炸弹舱门由滑动式窗口取代。

加装侦察相机的“勇士”B(PR).1

“勇士”BK Mk.1(“758 型”)轰炸/空中加油型,在弹舱内携带一套可拆卸软管加油设备。1959年,空中加油型号投入使用后,以往只是一款中程轰炸机的“勇士”,这才真正意义上拥有战略轰炸能力。1960年,一架“勇士” 备足装备连续飞行18小时5分钟,创下了13679千米的最大航程。

“勇士”空中加油

“勇士”B Mk.2“寻路者”型号(独特涂装也为它带来“黑色轰炸机”称号),这款机型和英国空军守旧思维相匹配,根据二战期间大机群作战经验。皇家空军认为应该配套一款“寻路者”领航机,在大规模轰炸前低空潜入目标区,就像早期战机投弹引发火光作为方位指标(改为电子侦察手段)。

由于特殊定位需要低空突防,B Mk.2进行了改装外形上有所变化,机翼得到加强主起落架改为四轮小车式(原来双轮)。对应在机翼上多了一个整流罩(机翼后缘锥形短舱),用来安置向后收起的机轮,这种设计让机翼空间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燃油。不过由于改动较大重量也有所增加,飞机重心移动前机身加长了1.37米,该机携带目标识别器用于低空搜索。

“勇士”B Mk.2“寻路者”

核大战的到来,“勇士”B Mk.2“寻路者”好像显得多此一举,英国人最终将该机用于试验抗毁性,在地面炮火中被摧毁。不过想象中的核大战没有到来,反而随着高空高速突防在现代战争中成为鸡肋,低空突防优势突显成为潮流(比如B-1B)。有时想想英国人的创新思维并不差,但总是自己弄出来的东西在别人家发扬光大,比如弹射技术、斜角甲板、滑跃式起飞等。

“勇士”B Mk.2和原型区别

结语

英国在二战后为了帝国体面以及国际地位,还坚持自主研制了核武以及配套战略轰炸机,不过在1962年之后随着3V的后两款“火神”、“胜利者”相继服役。原来定位过渡的“勇士”终于完成历史使命,逐步承担起侦察以及空中加油任务,落日余晖之下,不列颠首面核盾牌“勇士”于1965年全部退出现役。

“勇士”轰炸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勇士”到“胜利者”,一文了解英国“3V”轰炸机
英国 V型 轰炸机
重轰匹夫,二战期间英国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哈利法克斯”轰炸机
最成功的杰作,二战期间英国产量最大的轰炸机,“惠灵顿”轰炸机
史上最著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共轴反转螺旋桨野兽——韦斯特兰“飞龙”舰载战斗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