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NS系列期刊8月重磅突破盘点(癌症篇)


药明康德/报道


《自然》:影响癌症免疫疗法的关键基因被发现


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的高级研究院的Nicholas Restifo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CRISPR技术筛选了会影响免疫疗法效果的基因突变。著名华人学者、CRISPR技术先驱张锋教授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在一个包括12万多条RNA的数据库中筛选那些会影响免疫疗法依赖的CD8阳性T细胞功能的基因,筛选出的基因大部分与抗原呈递和干扰素γ信号通路有关。其中一个关键基因是APLNR,APLNR可以结合JAK1,从而调节肿瘤对于干扰素γ的响应。这个基因的突变会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效率。这项研究有望带来可以加强免疫疗法效果的新药物靶点。


▲本项研究的设计(图片来源:《自然》)


相关阅读:张锋教授Nature发文,CRISPR技术找到了癌症免疫疗法关键基因!

 


 

《自然》:对转移肿瘤基因组的全面研究


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的Arul Chinnaiyan教授率领的团队对500名肿瘤转移的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和全转录组测序。他们发现在转移肿瘤中最常出现突变的基因包括TP53CDKN2APTENPIK3CARB1等。同时他们发现12.2%的患者带有遗传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中75%与DNA修复功能有关。这个团队指出,将RNA测序和DNA测序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基因组中的其它变化如基因融合、信号通路激活以及免疫特征等。这项研究展示了转移肿瘤中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微环境的变化。 

 




 《科学》子刊:通过循环肿瘤DNA检测早期肿瘤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Victor Velculescu教授和同事们发明了一项称之为靶向错误矫正测序的新方法,可以以超高灵敏度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早期癌症检测。他们使用这个方法检测了58个常见的致癌基因,在200名1期或2期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达到了71%、59%、59%和68%。这个方法提供了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早期肿瘤的无创检测方式,它可以被用于肿瘤筛查或监测肿瘤患者的手段。 

 



 

 《自然》子刊:利用CRISPR技术寻找导致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突变组合


美国耶鲁大学的华人学者陈斯迪教授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Randall Platt教授合作,利用CRISPR技术,成功发现了导致胶质母细胞瘤的关键基因突变。研究人员通过CRISPR技术和一个携带常见致癌基因的病毒库,在小鼠模型中筛选了这些基因突变的及其组合。他们发现,B2m-Nf1、MII3-Nf1Zc3h13-Rb1这些基因的突变组合是诱发这种脑瘤的主要共同驱动殷墟。而带有Zc3h13Pten突变的脑瘤对于替莫唑胺化疗具有很强的抗药性。这项研究有望为神经母细胞瘤带来新的药物靶点,也为医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指导意见。


本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陈斯迪教授(图片来源:耶鲁大学)

 

▲中山大学医学院颜光美教授(图片来源:中山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社鹏版医学百科 胶质瘤的IDH1/2检测
[Best of SABCS] Clifford Hudis教授谈乳腺癌免疫治疗与基因检测
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专家:只要治疗得当可长期生存!
【专家访谈】张力教授团队CCR发文证实: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Panel TMB对中国肺癌免疫药物...
基因分型检测提升诊疗精准度 国内血液肿瘤精准治疗进入新阶段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p53基因检测_课件模板.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