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衡道丨干货】几种特殊类型的滤泡性淋巴瘤总结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在最近几版的WHO诊断标准改动中,FL诊断标准几乎没有改变。然而,在临床病理诊断中,有一些特殊的FL亚型,因与其它类型的淋巴结病变相似,容易误诊。2020年3月20日,在病理学顶尖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上发表了一篇名为《Unusual Variants of Follicular Lymphoma:Case-based Review》的综述性文章,对特殊的FL亚型做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本文对这篇综述性文章做一阐述。

滤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FL)

FL是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来源于中心胞和中心母细胞。在美国,FL占非霍奇金淋巴瘤总数的40%。通常,FL的组织学形态易于观察。然而,在一些特殊类型的FL,肿瘤性滤泡的组织学形态不典型,缺乏极性及星空现象。大多数FL表达中心B细胞和中心母B细胞的相关抗原( CD10, BCL6, HGAL, LMO2表达阳性),分子遗传学改变可见染色体 t(14;18)异位,BCL6基因重排及基因MLL2, EZH2,CREBBP,EP300和MEF2B突变。根据组织学形态及分子遗传学的改变,这些特殊类型的FL可以分为Castleman病型FL,浆细胞分化伴IG-4阳性型FL,边缘区淋巴瘤型FL,弥漫型FL,伴IRF4基因重排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FL),CD10阴性、MUM1阳性的FL和EB病毒阳性的FL。

图1、FL中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

图片源自于Asmann YW, Maurer MJ, Wang C,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newly diagnosed follicular lymphoma. Blood Cancer J. 2014;4:e256.doi:10.1038/bcj.2014.80.

1、Castleman病型FL

显微镜下,淋巴滤泡被单核细胞样淋巴细胞的包围,呈同心分布。呈现Castleman病样外观。淋巴滤泡具有闭锁和透明的生发中心,其间可见扩张的玻璃样血管和滤泡间脉管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20、BCL6、LMO2、HGAL与BCL2共同表达,CD21可勾勒肿瘤性滤泡的轮廓。EBER和 LANA-1的染色阳性。分子遗传学检测显示76%的患者存在t(14;18)(q32;q21)染色体异位。

图2、Castleman病型FL。(A)淋巴滤泡具有闭锁和透明的生发中心;(B)淋巴滤泡被单核细胞样淋巴细胞的包围;(C)扩张的玻璃样血管和滤泡间脉管系统;(D)BCL6和LMO2;(E)CD3主要表达于淋巴滤泡周围的T细胞;(F)BCL2和CD21。(病例来源于一名83岁女性患者的颈部淋巴结)

2、浆细胞分化伴IgG-4阳性型FL

显微镜下,病变呈现低级别FL改变,肿瘤细胞分布于所有的淋巴滤泡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BCL6,LMO2和HGAL染色阳性,CD10和BCL2染色阴性。肿瘤细胞向浆细胞方向分化,胞浆表达λ轻链。肿瘤细胞中,IgG-4染色的细胞比例大幅增加,可有IGH/BLC2基因的融合。

图3、浆细胞分化伴IG-4阳性型FL。(A)低级别FL;(B)CD20;(C)CD3;(D)BCL-6;(E)LMO2;(F)κ链表达阴性;(G和F)IgG4染色的肿瘤细胞比例增加;(I)λ轻链表达阳性。(病例来源于一名61岁的女性患者的纵膈淋巴结)。

3、边缘区淋巴瘤型FL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由小淋巴细胞样细胞组成,呈弥漫性或结节样分布。肿瘤细胞向单核样细胞分化,呈现淋巴上皮样细胞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CL6,CD10和和LOM2局灶阳性,BCL2强阳性,CD34阴性,可见CD21染色阳性。二代测序可发现IGH-BCL2基因重排,BCL6外显子缺失及CREBBP基因突变。

图4、边缘区淋巴瘤型FL。(A和B)肿瘤细胞由小淋巴细胞样细胞组成,呈弥漫性或结节样分布;(C和D)肿瘤细胞向单核样细胞分化,呈现淋巴上皮样细胞改变;(E)BCL6;(F)CD10;(G)BCL2;(H)CD21。(病例来源于一名54岁的男性患者,腮腺肿物)。

4、弥漫型FL

显微镜下,淋巴结广泛受累,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淋巴滤泡分布模糊,散在的淋巴滤泡中均有中心体的存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CL2,CD20和CD23表达强阳性,CD10于正常的滤泡中表达。FISH检测无IGH-BCL2基因重排。二代测序显示STAT6 D419G, CREBPS1680del, MLL2 Q2811fs*34,和TNFRSF14基因位点突变。

图5、弥漫型FL。(A,B和C)淋巴结广泛受累,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淋巴滤泡分布模糊,散在的淋巴滤泡中均有中心体的存在;(D)CD20;(E)CD10;(F)BCL2;(G和H)CD23。

5、伴IRF4基因重排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FL)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核大深染,胞质透亮,淋巴滤泡结构消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BCL6、BCL2 和MUM1表达强阳性,CD10表达弱阳性。FISH可检测到IRF4基因重排,IGH-BCL2基因融合以及MYC基因的重排与扩增。NGS测序可检测出 CCND3 R190fs*53,IRF4 Q60H基因位点的突变。

图6、伴IRF4基因重排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FL)。(A,B和C)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核大深染,胞质透亮,淋巴滤泡结构消失;(D)CD20;(E)BCL6;(F)MUM1;(G)BCL2;(H)IRF4基因重排。(病例来源于一名75岁男性患者的颈部淋巴结)

6、CD10阴性、MUM1阳性的FL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为圆形、体积大、透亮的细胞,核仁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BCL6和BCL2染色阳性,CD10染色阴性,MUM1染色阳性。FISH检测未见IGH-BCL2基因融合及IRF4基因重排。

图7、CD10阴性,MUM1阳性的FL。(A和B)肿瘤细胞为圆形、体积大、透亮的细胞,核仁不明显;(C)CD10;(D)MUM1。

7、EB病毒阳性的FL

显微镜下,淋巴滤泡散在分布,肿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淋巴细胞混合而成。细胞核为圆形,核仁突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30,BCL5和CD10阳性,BCL2,CD3,CD5,CD4和CD8阴性。EBV检测阳性。

图8、EB病毒阳性的FL。(A)淋巴滤泡模糊;(B和C)肿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淋巴细胞混合而成。细胞核为圆形,核仁突出;(D)CD20;(E)CD10;(F)BCL6;(G)BCL2;(H)CD21;(I)EBER。

图片2-图片8源自于Jennifer R. Chapman, Jessica P. Alvarez, Kyle White, et, al. Unusual Variants of Follicular Lymphoma: Case-based Review. Am J Surg Pathol. 2020;44(3):329-339. doi: 10.1097/PAS.0000000000001399.


欢迎个人形式转发,谢绝媒体、网站等未经允许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本公众号,并在文首注明「来源:衡道病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2-7病例
成熟B细胞在滤泡性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可塑性
【衡道丨干货】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
免疫组化在血液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病理经验丨从典型病例学习免疫标记表达谱
病例分享 | 回盲部糜烂组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