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人的脾气(二)
王凡夫    2007年03月03日
规矩意识
日本人的规矩意识渗透到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初来日本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的环境卫生工作。虽然在国内早听说过日本关于垃圾分类的处理办法,但当我亲临实地时,仍感到十分震撼。一般来说,日本的垃圾要分成可燃垃圾、非可燃垃圾、玻璃瓶罐、塑料瓶罐等四类。有的地方还有第五类:其它。居民在每日倒垃圾前就在家中将垃圾自觉分好类,然后按照小区或城区规定的日期将不同类的垃圾分别投到指定的垃圾箱中。当然,垃圾车每日如上好了的闹钟般准时,遇到处理大件垃圾的日子,垃圾车还会走街串巷用扩音器广播提醒住户,从不间断。
 
走在日本街头,只要设立垃圾箱的地方都要有三到四个分类垃圾箱并列摆放。垃圾分类的习惯也早已成为民众血液的一部分,不会有人随便乱丢。旅行时如果暂时找不到垃圾箱,人们会将其包在塑料带里带在身上,等见到垃圾箱再分类扔进去。街上遛宠物的人身上随时会备有小袋,一见小狗有“无的放矢”之势,马上会把小袋撑开在下面接着。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他们会一直把它带在身上直到看见垃圾箱为止。日本人心中的“神山”富士山,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山上却鲜有乱扔的垃圾。游客们一般都能自觉地把垃圾装在塑料带中背在身上,等下山时扔到垃圾箱里。应该说,日本的环境卫生措施与民众不苟的自觉相辅相成,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其结果就是日本整体的清洁。大到公共场所及旅游景点,小到一条小巷,甚至连垃圾箱都是干干净净,没有污水横流、浊臭逼人的场面。
 
从另一个角度---一个有趣的角度,也可以说明日本人的规矩意识之强。上文提到民众自觉遵守垃圾处理规则。可是如果真是有某个垃圾不巧掉落路旁,由于没有清理非垃圾箱以外垃圾的规矩,那块垃圾可以很长时间地保留在那里,直至某天被警察认为该清掉才会被清走。有一次我在住宅附近街边看到有一块象抹布似的东西躺在那里,我特地留意观察了一些时候。结果,从见到它的第一天起到我那个学期期末,它都风雨无阻地一直躺在那里。我事后常想,这也许是当地社会中的一个缺憾所在。试想如果有那么一些人不遵守垃圾处理的规矩,多扔了几块破抹布在街边,情况岂不会变得很糟?但我马上就意识到,这种“如果”实在太不可能发生,因为人们不会做出乱扔垃圾之类的举动。
 
顺便说一句,日本的警察和我们国内的警察的职能有所不同。日本警察除了有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还负有服务的性质,从这一点看有点象我们的街道派出所民警。“有事找警察”,是很多日本人为外国人提供的建议之一。迷路了,找警察;轮胎爆了不会换,找警察;丢了任何东西,不一定是钱,找警察。日本的信息系统非常高效,均是电脑联网资源共享。如果你出门旅游,忽然想弄清一件原住地的事情,不必非要回到住地,而是可以通过当地警察局的帮助就可以查清楚。而当地的警察会和颜悦色、彬彬有礼地尽他最大能力帮你解决。即使他没有办法解决,也会给你指出你应该向谁求助,而不会简单地说这事不在他地盘,不归他管之类的话。
 
日本的交通更是体现出让人咋舌的民族规矩意识。日本交通发达,各种铁路线、公交线四通八达,伸向各个角落。每个公交站牌上都会详细注明每天每班车的抵达时间,时间细化到几点几分,仿佛要乘坐公交车的人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怀揣要命去参加会谈的外交使节。当然,每班车的抵离时间并不与站牌上标明的完全吻合,因为司机虽然可以按时发车,可是他无法控制路上的一切情况,如堵车、事故;遇到某站上车乘客特别多的情况,车抵达下一站当然要滞后一点。不过一般来说,前后时间误差不会超过五分钟。这是令我初临日本时非常惊讶的事情之一。
 
但下了公交车,进了地铁站,我遇到了让我更惊讶的事情。所有乘客无论上下车,完全自觉排队进出。没有一个人拥挤,没有一个人抢座。上下班高峰期,车站里人潮汹涌,但是行色匆匆的人们彼此快速、小心、礼貌地避让着,偶尔不小心撞到了,会匆匆道声“狗慢哪(对不起)”,然后头也不回地继续大步流星奔着自己的小康。电车呼啸而来,片刻便呼啸而去。每条线路和每列车停车时,每节车箱门的边缘会分毫不差地正好与站台的上下车标识黄线对齐。如果这里不是用了什么高科技,那就应该是司机的规矩意识和良好技术的综合结果。
 
日本的公众信息系统也做得非常规范有效。出游、购物等日常行为均可事先在网上调查一番。乘车线路,每班车出发和抵达时间,各种地图,价格比较等信息非常详细,非常方便。之所以我称其为规范有效,还有一个原因是网上的内容会及时更新,不会出现游客按查出的列车时刻出发到站,而被告知时间已经改过或者整列车次刚取消之类的烦恼事情。在网上购物、购票也很方便。同类物品在不同商店出售的价格和运费都写得一清二楚,包括商店的基本信息也一目了然。订购机票不必担心遇到假票务而上当。说句大白话,网上的信息是真实准确,有板有眼。人们不必把很多脑筋精力花在不值得花费的地方。
 
有人可能会问,但是所有的日本人都会使用电脑吗?包括对高新科技并不敏感的老年人?据我观察和了解,作为电子技术极其发达的日本,电脑技术可以说是相当普及。我曾好几次亲眼见过一些看起来年至花甲的老人戴着花镜,用已经不大灵巧的手挪着鼠标,在腿上的笔纪本电脑上搜索着,搜索着……。
 
我觉得,日本人的规矩意识其实与中国儒家学说中的“慎独”精神如出一辙,虽然他们可能并不熟悉孔子是谁,虽然有时候也会显得刻板。这种意识不仅仅存在于他们表面,而是与他们的血液融为一体。在日本,每个老百姓都在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份内的事。清洁工大妈会把那个楼道和旁边的厕所当成是她工作时的全部世界,每次都认真地完成每一道程序。超市和便利店的店员每天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来去的顾客喊出“欢迎光临”,“谢谢惠顾”,并鞠躬施礼。有一次我已经走出店门,听见背后的店员还在说着“谢谢惠顾”的话。在去年夏天的早稻田大学操场上,一次我目睹了拉拉队赛前训练的情景。当时正是七月流火的季节。那些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头顶烈日,身着汗水浸透的衬衫,在晒如白镜的操场上一遍遍重复着那些简单枯燥的动作。有时队长不在,每个人也仍旧那么卖力,每个人喊口号时都用尽全力,接近于声嘶力竭,几个人就将整片操场搞得震天响。没有一个人偷懒。
 
我们在小学经常听到班主任老师的教诲:要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有的人确实会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他们居然胆敢在老师上课转身写板书时与左右同学打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老师偶然不在的时间至少在心理上是十分放松的。随后,刚才还十分肃静的课堂渐渐会有窃窃私语,转而便人声鼎沸。老师回来后,刹那间万籁俱寂。老师于是很生气,但由于法不择众,只能让大家举报几个典型的“惯犯”狠批,但大多数老师会选择发表一段即兴的关于发扬“慎独”精神的演讲。
 
回想我这一代七十年代生人从小经历的老师们,我觉得他们的心是善良的,但心态却多少有些悲壮。他们中普遍承认的一个悲哀就是,他们当年花了那么大心思教出来的所谓好学生,当时被他们视为心中的骄傲的尖子生,在毕业后多少年里便杳无音信,仿佛单田芳评述中善轻功的大侠一般踪影皆无。能够带给老师们一丝安慰的倒是当年没少受批评的“差生”,这些长大成人的“差生”在街上一声“老师你好”会让退休的园丁们感慨万分万分再万分。
 
我没有兴趣分析某些“尖子生”为什么毕业后选择躲避老师,但我觉得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这样一个失误,即没有培养出一种朴实的精神,一种专一恒常的精神;尤其是在那些被认为将来做“栋梁”的学生中间这种可贵的东西似乎反而较少。他们会相当棒地答各种试卷儿,也响应地赢得了老师甚至校长的很多肉体和精神上的“摸脑袋”,但他们有相当一些人其实并不懂得生活中某些其实很简单的道理,甚至不会做人。在独立走向工作岗位后,有的人会经历一段痛苦时期。他们可能会伤害别人,也可能伤害了自己。反复伤害后也许会产生一个偏激的人生观。这个人生观会在以后数年,甚至几十年继续影响着周围的人和物,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想想看,一个人能够活出真正滋味还真是不容易。
 
当然,也并非所有日本人都具有强烈的规矩意识。我在筑波大学时,学校曾给每位外国留学生指派一个日本学生负责帮助解决生活上各种困难,学校并因此付其一定费用。负责我的那位老弟的名字叫“友原”,可是为人称不上一点够朋友的意思。虽说他起初还能解答我一些问题,但总要推一两天,用我们国内话说叫“责任心不强”,因此我有急事时根本无法指望他。后来我干脆找我邻座的日本朋友帮忙,方便得多。一个学期下来,我不找他,他也不找我。直到期末最后一天,有一天他突然象魔术师一般出现在我面前,原来他是要我在他平日沟通情况表上签字以便去领他的工资。我仔细一看,发现如果按他自己记录的情况,我们俨然是一对三日一小见,五日一大见的密友。我想了又想,还是给他签了字。但随后我毫不客气地狠狠讽刺了他一通。他开始还用拙笨的英语辩解几句,均被我一一挡回。最后他干脆脸不红心不跳地沉默不语,末了挤了句“你可以换人”。他算是我接触过所有日本人中最倒我胃口,最不象日本人的一个。
 
较强的规矩意识在另一方面也使日本人有时不善变通,好钻牛角尖。这也与他们头脑的单纯有关。他们是这样理解事物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既然有了规矩,照办就是而不必改变。为了维护规矩以及这种规矩意识,有时他们的话会让你忍俊不禁。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人的英语口语一般不好,这主要是他们发音有问题,常把日文里没有的英文音调自觉不自觉地改成近似的日文发音。但他们竟会找出这样的理由为其辩护:这是日本,讲的是日式英语。这句话足让任何一个拼了命练习英文发音的中国学生晕倒。看来,赵本山若来日本当英文老师绝对受欢迎,他把英文的“早上好”直接按中文发音说成“鼓倒猫哪”……。
 
沉静、规矩、注意细节构成了日本人性格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心性的人身上,有时也会体现出保守、自闭、刻板、无聊等负面特点。但总体上,我所接触的身边这些日本人,教授、同学、警察、便利商店的小工、清洁工,等等,都会带给你一种安静祥和、彬彬有礼的感觉。即使是在欧美西方等国家有过经历的日本人,甚至是一些英语口语很好的日本人,也没有被西方的生活方式改变得太多,而仍旧保留着浓厚的日本生活特色和日本人待人接物的特点。或许有人会说,日本很多东西不是学西方的吗?不错,但是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虽然在科技文化上有很多外来的东西,但是其社会生活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很多方面甚至可以用国际化程度不强这样的话来形容。这一方面说明日本离彼此接轨国际社会大家庭距离尚远,另一方面也恰恰体现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整体自信。而对于后者,我觉得已经与中国形成了鲜明对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日本人的精致
盘点日本九大变态风俗
在日本有哪些要注意的基本生活事项
实拍:日本街头丢弃的这些垃圾,让人叹服和汗颜
【禅思】哭泣的垃圾箱
「随笔」老小孩:聆听训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