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站桩是最好的运动?

站如钟


作者:子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医师


前段时间,一位素有胃不适的阿姨,站桩时出现了频繁打嗝的现象,声音深沉而响亮,与平时有显著的不同,她做医生的女儿担心胃出问题。后来去做胃镜,显示无异常。


最近又获知,一位学校的老师通过微信跟曹老师说,自己站桩半年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竟然不疼了,可以正常行走。另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医生多次要求做手术的内外混合痔,也好了。令这位老师感到很是惊奇。


我听后都是微微一笑,太平常了。只要按要求好好站桩训练,这些疾病的好转,乃至病愈,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没有那么神奇。站桩从不治病,但很多疾病在体质提升后会随之好转或者消失。


1

运动的根本目的


人类发明运动的初衷,是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其他需求。人体以内在脏腑为主体,五脏六腑运化代谢,源源不断的产生能量,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各种消耗。


若要身体健康,就必须保持住五脏六腑的正常而有效率的运转。若能在脏腑稍有运转不顺就采取措,恢复它们的正常运转,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就是“运动”的作用。


大多数的运动锻炼,都是通过肢体的活动来增加体能的消耗,间接促使五脏六腑运化代谢加快,使脏腑“兴奋”起来,从而使内脏的病理产物(脏腑处于低沉状态时所产生)得以排除,更重要的是,借此恢复了脏腑本身的运化能力,保证了身体的健康。


那么,为何是间接促进内脏代谢加快,而不是直接呢?


不是不想通过直接的方式,而是不能。我们内脏的神经系统,属于植物神经,不受我们意识控制,不能随意运动。能受我们意志控制,可随意活动的,只有在外的骨骼肌。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活动外在肢体的方式,间接的来给内脏来一场“练兵”。


所以“运动”一词本身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内运而外动,内运是指脏腑的运化,外动是指外在肢体骨骼肌的屈伸活动。运动,即是以“外动”促“内运”方式,来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又是以“内运”为“外动”及生命活动,提供强大动力能源。内运比外动更重要!


2

站桩,是高效率的运动


由上知,运动的基本目标是促进脏腑“兴奋”起来,使脏腑运化加快,从而代谢掉一些病理产物,并恢复脏腑的运化能力。


所以,评价一项运动的效率(或者称优劣),主要看“外动”调动了多大程度的“内运”,即“内运”/“外动”比。


那么,是否可以简单的采取一种粗放型方式,即通过无限加大“外动”的投入,来达到“内运”完全调动起来的目的呢?比如延长运动时间、加大运动强度等等?


很遗憾,不能!这是由人体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其一,由于肌肉(骨骼肌)极易疲劳的特性,任何“外动”有其极限值,活动能量越大疲劳的越快,甚至内脏还没开始调动,外在肢体由于疲劳已经结束。


其二,“外动”的能量来自内脏运化产生的气血,过分强大的“外动”,反而会抢夺内脏气血,导致内脏运化负担过重,运化能力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下降,甚至崩溃,这是极危险的事。


所以,在“外动”一定的情况下,调动的“内运”越多,运动的效率就越高,此项运动才更有预防、治疗疾病的意义。


若能再做到以极少的“外动”,带动极多的“内运”,即以极少的外在消耗带动极多的“内运”,那这项运动的养生防病意义更是极为难得!此项运动进行时,身体绝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内运”而不是“外动”上,身体呈现以“内运”为主、“外动”为辅的状态,这就是高效率的运动。


站桩,正是这种“极为难得”的高效率运动!目前大部分的运动,都是“外动”为主、“内运”为辅的低效率状态,“外动”的大部分能量不能用于引动“内运”上,而是被截流消耗于外,比如肢体肌肉活动产生了位移。从身体健康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消耗。



3

站桩,为什么要不动?


王芗斋大成拳站桩里有句很经典的话:“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站桩以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作为“外动”的方式,肢体不产生位移,避免了“外动”能量的无谓消耗。可以使“外动”的绝大部分能量用于引动“内运”上,从而产生剧烈的“内运”表现,比如后期出现的“龙雷之音”。


肢体(主要是指下肢)一产生有位移的运动,就会使一部分能量被消耗在产生位移上,同时下肢肌肉等长收缩的比例也减少(肢体要产生位移就需要部分肌肉放弃等长收缩),这会导致内转化效率极大下降。


下肢活动幅度越大(大动),越多下肢的肌肉参与到有位移的运动中来,肌肉等长收缩比例越少,甚者完成不了内转化。下肢活动幅度越小(小动),可以使下肢大部分肌肉都参与等长收缩,内转化的效率就会极大提升。


下肢全部肌肉都参与等长收缩时(不动),内转化效率最高,此时,外形不动,内里“翻滚”如一锅煮开的水,体内这个正在“翻滚”的力量,就是生命生生不息所需要的能量,故称“生生不已之动”。芗老形容此时的状态为,视此身如大冶烘炉,无物不在陶熔体认中!


4

站桩运动量大时会缺氧吗?

从不会。


站桩要求“上松下紧”,“下紧”是上文提到的下肢不动时的肌肉等长收缩,“上松”是上半身放松。“上松”不仅可以减少上半身肌肉僵紧所致的无意义消耗,更重要的,可以使胸腹部肌肉都参与到呼吸中来,扩大肺活量,以满足逐渐强烈的“内运”对氧气的需求。

 

在站桩后期,大多会自然出现明显而深沉的腹式呼吸、甚至伴随头面四肢、胸腹肌肉的发麻,但此时血氧饱和度(指尖测试)仍然是99%左右(可以参看我们相应的文章)。所以,用现代流行的话说,站桩可以算是一项有氧运动。于永年老先生当年深感“有氧运动”一词不够准确,不能完全表达站桩时的氧气状态。晚年发明“充氧运动”一词来形容站桩期间,尤其是站桩后期结束之前的血氧饱和度,可见一斑。凡是经过曹老师指导过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故而,从健康角度看,我们认为,站桩是目前所知的各种运动锻炼里最好的运动。站桩,既不过分损耗体力、易于把控,又不会带来运动伤,同时在日积月累中还能改变我们的外形和气质。最重要的,站桩强大的促进“内运”的特性,不但能快速恢复我们的精力与体力,更能使我们平时精力充沛,心态乐观积极,这是其他运动所难以达到的。

传统的东西从来都是讲究实践体悟中学的,不是单纯的纸面知识,言语难尽其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大家不如尝试自己练习,待有所成绩后,自然会有深刻的体会。



曹万科老师点评:本文作者从武医角度,较完整的解释了站桩“不动之动”的机理。站桩外形不动,并不等于没有产生运动量。每次持续站桩一小时后,累计运动量可达到较高阈值,必然引起内脏激烈的运化“之动”。此动乃是加强包括基础代谢在内的养护生命生长不停止之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的内脏器官是可以直接运动——内脏锻炼的重要性【一】
太极拳健身的四个层次
大成拳站桩中的“运”与“动”
内运外动论太极
强壮内脏,才是真正的健康祛病之道
这些游泳的好处,你绝对想不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