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蓟
刺儿菜纯植物图
 
刺儿菜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古代医家用小蓟多用其茎叶,鲜有用其根者,更少有用其茎上所结疙瘩者。张锡纯发现记载了其根和茎上所结疙瘩同样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且较其茎叶更胜一筹。

张锡纯这一记载,诚补其他本草之未逮,是其对本草学的又一大贡献。

他说:“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类,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

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痛、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种种诸效也。

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子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一少年素染花柳毒淋,服药治愈,惟频频咳嗽,服一切理嗽药皆不效。经西医验其血,谓仍有毒,其毒侵肺,是以作嗽。

询方于愚,俾用鲜小蓟根两许,煮汤服之,服过两旬,其嗽遂愈”“少年每年吐血,反复三四次,数年不愈。

诊其脉,血热火盛,俾日用鲜小蓟根二两,煮汤数盅,当茶饮之,连饮二十余日,其病从此除根”“大小蓟皆能清血分之热,以止血热之妄行,而小蓟尤胜。

凡因血热妄行之证,单用鲜小蓟根数两煎汤,或榨取其自然汁,开水冲服,均有捷效,诚良药也。医者多视为寻常之物而忽之,可谓贵耳贱目矣”。

小蓟茎上所结的疙瘩,张锡纯称其为清凉如意珠,谓其凉血之力尤胜于根茎叶,为治出血之良药。他说:“小蓟茎中生虫,即结疙瘩如小枣,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治吐衄之因热者甚效。

邻村李心泉,愚之诗友也。曾告愚曰:余少年曾得吐血证,屡次服药不效,后得用小蓟疙瘩便方,服一次即愈。

因呼之清凉如意珠,真药中之佳品也”“又其茎中生虫即结成疙瘩,状如小枣,其凉血之力尤胜,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以治吐血、衄血之因热者尤效。

今药房中有以此为大蓟者,殊属差误。用时宜取其生农田之间嫩而白者”。

张锡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小蓟的根和茎上所结的小枣大的疙瘩都是价廉物美的良药,我们临床上要注意研究应用。

  小蓟药可用鲜者,也可阴干使用。

内服煎汤干者常用量为9~15g,鲜者可用30~60g。外用时鲜者捣汁或干者研末外敷,或煎汤外洗。

煎药时注意不可过煎,不宜用铁器煎药。

如《品汇精要》说:“忌犯铁器”。

张锡纯说:“剖取鲜者捣烂,取其自然汁开水冲服之;若以入煎剂不可久煎,宜保存其新鲜之性,约煎四五沸即取汤饮入”。

因其性凉,故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医案:少年患花柳之病后引起咳嗽,张锡纯用一味小蓟根治愈
三鲜饮(张锡纯方)
中国常见野菜及其食用(100种附图)(七)
(1)肾中火气,小蓟根除
张锡纯:三鲜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