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传当代著名老中医李可学习火神派经验

                                                   梅花笑2013-10-7



 

 李可老中医(1930年--2013年2月7日),男,山西省灵石县人,是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名老中医之一。他狱中自学成才,善于抢救疑难危重病,所著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经验专辑》广受好评,对于临床中医在急危重症领域具有很强地指导及启发作用。

李可老中医

           狱中学医 攻克疑难

 李可老中医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文学部学习,边行军打仗边学习,同时兼任军报记者。西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1953年23岁蒙冤,1980年50岁平反昭雪。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1992年离休,任院长近九年。李可从医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李可为解救病人痛苦,苦练针灸,搜集简便廉验的中医治法。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遂白天诊病,晚上挑灯苦读,从未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过觉。故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可攻克多种疑难病的特殊能力。由于农村患者,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医。一旦发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李可为救危亡,遂殚精竭虑,探索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药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面对危困,一心赴救

 现代一般中医不敢抢救垂危病人,原因有两个:一是回天乏术,现代中医甘当"慢郎中",把自己锁定在治疗慢性病范围之内,面对垂危病人确实束手无策;二是怕承担责任与风险,因为西医抢救无效,则病人死就是应该的,而中医抢救若有闪失,难免会招来诸多非议与官司,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甚至丢了饭碗,因此,面对急危重症病人,中医常是避之惟恐不及。李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病人生死存亡之际,他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得失与风险,像孙思邈所称道的苍生大医那样"一心赴救"。附子有毒,一般中医顶多只敢开出几十克的剂量,而他面对的是濒临死亡的病人,小剂使用犹如隔靴搔痒,并常以数百克附子,挽救病人于无何有之乡!,他一生用去附子5吨,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有案可查,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者,就有100余人,堪称传奇。使剧毒之品变成了救命仙丹。无怪乎广东一位老中医称赞李可为中医的脊梁!

           

                   博取百家  独尊仲景

 在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的实践中,李可最为推崇张仲景。他认为仲景上承内难,博采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宝库之中的宝库,伤寒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源,统病机而挽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他常常告诫,病可以有千种万种,病机则不出六经八纲之范围。临证之际,不但不要固执于西医的病名,有时连中医的病名也无须深究,据四诊八纲以识主证,析证候以明病机,按病机立法、遣方、用药,如此则虽不能尽愈诸疾,庶几见病知源,少犯错误,他常说,仲景学说是中医学说的灵魂,也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难症痼疾,师法仲景",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也是对我们中医界晚生后辈的谆谆教侮。

                

                     才识超绝  医德高尚

 李可不仅才识超绝,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治病从不论富贵贫贱,皆一视同仁。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以悲天悯人之心,救治穷苦百姓。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不能按医嘱服药时,他常常是深夜守候在侧,亲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方才离去,他常自谦地说自己不是中医科班出身,一生涉猎颇杂。实则他是从实际出发,群众有什么病,他钻研什么病,一切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他白天看病,晚上攻读医书,几十年来从未在夜晚2时前睡过觉,每次外出,他都是背着厚厚的书包,利用诊余攻读不辍。他视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视振兴中医为天职,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晚年心愿志宏中医

 李可认为擅治急症,这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而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因此李可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应该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要充满自信心与豪情,走中医自身发展的道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为了使中医的精髓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李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带徒,竭尽所能传授医技,很多徒弟得其精髓后在各自的临床岗位脱颖而出,成为独当一面的临床医家。晚年的李可致力于弘扬和复兴中医学,并在广州南方医院建立了全国首个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他说:“基地的成立,已是国家对我一生的最高奖赏,比诺贝尔奖更为珍贵。”2005年,他受广东省中医院之邀,开始在广东收徒授医,如今在粤有徒弟十几人,主要集中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2010年,在李可的倡导下,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了“中医ICU”,开创了利用纯中医手段抢救、监护心肺重症的先河。截至目前,仅40张病床的科室收治了2000多例病人,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脏衰竭领域,采用纯中医或以中医为主的方法,超过90%取得显著疗效。2010年年底,在国家和广东中医药界领导的支持下,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挂牌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原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说,经典科可以被称为“中医ICU”。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主任吕英教授强调,虽然李可破格使用附子似乎剑走偏锋,但是,不能把李可与“大剂量附子”画等号。“他并不偏,他只是对证下药。”

 

                          处方不秘  愿学即授

 李可老中医在自己的书籍中公开自己经验处方,没想用这些特效方子发大财,早就把这些方子写进书里了,这是他的心胸,没想着自己的钱,他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天下人,让大家少受痛苦。他还屡屡苦口婆心的叮嘱一些中医人常犯的错误,还苦口婆心的希望中医高层能够将自己的验方重视开发以便临床能够方便运用,提高疗效。如果中医都如此不保守,则当然会日日进步。李可对于自己医术也不保守,李可曾公开说:年轻人只要愿意学中医,我都愿意教。李可弟子吕英介绍说,师父是一位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临床医家。在基地工作期间,他与弟子一道总结出“气一元论、元气、中气、根气、萌芽”等七条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思想,形成了其学术思想的理论架构。此外,他还通过病例讲解让基地的弟子对厥阴病融寒温于一炉的医理有了明确的认识,弟子得到迅速成长。在他的临床指导下,一大批肿瘤晚期患者及三衰患者得到成功救治。关于厥阴病,李可的弟子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有位病人患有“真寒假热”的顽症,每天脚都热到需要放到冷水里去浸泡,晚上尤甚,苦不堪言,但是多年多方求医都无法根治。李可采用“偷渡上焦”的方法,通过热药冷服,只用一剂药就彻底解决了令患者痛苦多年的老问题。由于基地师承培训班学员参加培训后大大提高诊治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病的能力,培训班甘肃学员反响强烈,甘肃省卫生厅于2011年成立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甘肃省传承基地,使他的学术思想在西北得以传承。
  李可曾公开说:年轻人只要愿意学中医,我都愿意教。“他真正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有一些特殊病例,后期的药方一直在变,他有什么体悟,都会写出来发给弟子”。吕英告诉记者,有一次,她跟师父一起探讨肿瘤方面的纯中医疗法。她问,《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那么能不能通过培护正气的方式把邪气转化呢?李可说应该可以,在扶元气、健中气、通阳气的基础上,临证时还应利用“十八反、十九畏”的相反、相激、相磨、相荡和虫类药入络搜剔的作用治疗癌症,其中四组药如下:海藻甘草汤、人参五灵脂、生半夏生姜、止痉散。吕英实践后,临床效果非常好。对此,李可笑着说,这可弥补我专辑中‘攻癌夺命汤’的不足。这就是李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2012年他将自创的五生饮告知众弟子,用来治疗癌症及急性中风。

 

                           勉励弟子  舍我其谁

 在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李可手写的书法:“立大志,受大苦,成大业,中医复兴,舍我其谁:人民儿女,菩萨心肠,英雄肝胆,霹雳手段。”


  这是基地初成立时李可为勉励弟子特意题写的座右铭。而在吕英眼里,这就是师父本人一生的写照。

 

                           教导弟子  医德为上

 李可非常注重医德。他经常教导弟子们:“人做不好,就无法成为一位好医生”。而他自己,正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高尚医者。“他一辈子都把自己给了病人,即便到了晚年,听力不好,视力不好,只要觉得身体尚可以支撑,他都坚持为病人看病。而且,他心里从不分高低贵贱,对任何病人都是一视同仁。”吕英说。
  李可的另一弟子郭博信也曾在李可著作的序言中提到,李可不仅才识超绝,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当年奔波在贫困山区行医,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不能按医嘱服药时,便常常深夜守候在侧,亲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才会离去。在灵石当地医院当门诊大夫时,李可经常自掏腰包请农民患者吃饭。1983年,他牵头创办灵石县中医院并担任了9年院长。许多农民患者到中医院看病,没钱拿药就先记在他的账上,实在还不起,这笔账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李可成名后,慕名求医的病人越来越多,每天在家都要接几十个电话,有时跟一个病人就可能聊上一个多小时,有的外地病人甚至直接找上门来,他都不厌其烦地接待。
  在李可的影响下,他的家人也对病人充满了体谅。一次,为了不妨碍李可午休,有徒弟拦住了一个外地病人,李可的老伴看见后很不高兴,她同情病人,认为病人大老远跑来被挡在楼下是不近人情的做法。
  雒晓东是李可在广东最早的一批弟子,6年多来,他见证了师父的医德,“不管是开名车来的,坐飞机来的,还是只送一盒茶叶,送一箱方便面来的病人,他都尽心治疗。”
  李可是个实干家,为人低调。相对于他起死回生的医术而言,他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机会并不多。“为什么有关他的报道相对那么少?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中医不是靠宣传行医的。走这条路的人就是要埋头苦干,这是我们的本分。”吕英说。在给吕英的一封信中,李可曾写道:“我们只需尽力去做,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师父的教诲还让吕英明白,这条师从古中医的从医路不是仅仅靠刻苦发奋就能明白医理的,“一个人一定要保持一颗安静、清净的心,才能明白《内经》、《难经》、《本经》及《伤寒杂病论》里所蕴含的天地规律和自然法则并加以应用”。因此基地的二三代弟子们很少应酬,“有空就专心看书,参悟医理”。

 

                           思考中医  一见如故

 2004年上半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博士打电话来问《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是否知道山西的一位老中医李可,刘答“不认识”。于是,对方给刘寄了一本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这本书让刘力红大受触动。过去,刘力红一直认为中医在危急症方面不如西医,对中医急症课题研究持反对态度,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不要在危急症方面与西医硬拼,不要人家有什么自己就要有什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刘力红坦承自己在危急重症方面经验不足,这是其学术方面的缺陷。看了李可的经验集,得知李可在危急重症方面的独特疗效,刘力红转变了原有观念,恢复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信心。2004年6月,刘力红赴粤讲学,那时他已拜邓铁涛老先生为师,于是他向邓老寻问李可老先生的情况,并希望邓老介绍他结识李可。邓老评价李可是治大症高手,并为刘力红写了推荐信。2004年7月初,刘力红亲赴李可家乡——山西灵石县拜访李可老先生。在那里,刘力红呆了6天,李可老先生与他一见如故。李可称自己一直想为中医作点儿事,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了不少学术会,总因观点不被接受而碰壁,十分失望。看了《思考中医》这本书,对中医又燃起了希望,也很想结识作者。刘力红向李可提出拜师请求,李可欣然答应。2004年8月,刘力红曾经治疗过的一个青岛乙肝患者旧病复发,非常严重,刘力红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理想,于是刘力红邀李可一同去青岛会诊,想借机考验一下李可的水平。患者家族中有多位因肝病死亡,年龄均不超过50岁,因此患者对自身疾病十分恐惧。李可看过病人后开出了处方,吃药前刘力红让病人作了肝功化验,两剂药后再作检查,各项指标大幅下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病人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这一病例让刘力红坚定了中医治疗危重症的信心。刘力红说:“像李可这样高水平的中医,在民间不止一个”。李可曾向刘力红推荐过一位任姓老先生,李可在给刘力红的推荐信中写道:“吾观此人对药物的研究,目前全国无出其右者”。任老先生常只身入山数月不出,过野人生活,自尝百草,多次中毒几乎丧命,其对中药药理药性的研究几近痴迷,《本草纲目》已被他翻烂了四部,现在读的是第五套。刘力红认为:像李可、任老这样的人在民间不为人知十分可惜,这样有水平的中医药专家不被发现,经验不被抢救是一种罪过。于是,他萌发了成立一个研究所的念头,他要把民间这些确有真才实学的人聚集起来,传授中医文化、学术、技能。刘力红原想在《思考中医》出来后,沉淀一段时间,潜心学习、研究。但接触了李、任等民间老中医之后,他感到自己可以利用出书所带来的业内外影响力干一些事情,这是老先生们的希望,也是他的责任。刘力红说:“现在中医虽然形式上看很热,但中青年中医工作者中真正对中医充满信心、坚定不移、承前启后的人寥寥无几。目前的一些法规使很多民间的名医无法出头,这些人的埋没、流失对中医事业来说是巨大损失。要把他们的经验传授下去,为中医培养承前启后的人才。”

 

                             著书传世  勉励后学

 半个世纪以来,李可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医术精湛,并有自拟处方三十多副。著成《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记录了他在急危重症疑难病方面的珍贵治疗经验,理法方药精辟,实用性强,成为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案头必备之书。又通过四十多年的搜集、整理,校注了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其全力推动、影响之下,古中医研究获广泛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可|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附子、倪海厦和扶阳派 作者:艺峰
李可先生生平
李可明老中医简介及理论
李可老中医治癌方 (2011-03-19 10:06) 转载▼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第270节;快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