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境祁连
天境祁连
晨曦
前天 16:01
阅读 275
关注

青海是一个独具特色又震撼人心的大美之地,这种美不仅体现在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的磅礴、雄浑和神奇上,还体现在历史文化的久远、厚重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上。那里有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脉所构成的“世界屋脊”,还有国内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以及号称“高原水塔”的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更有记录汉藏交往历史的“唐蕃古道”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虽说多次去过青海,但基本都围绕着西宁周边转,也不过就是青海湖、塔尔寺、坎布拉等地。因此,来一次沿唐蕃古道自驾进藏或是甘、青大回环,一直是退休后的心願。

今年六月初,自以为疫情平稳,遂去了青海,计划用20天右的时间,进行一次甘青大回环的自驾之旅。计划很好,准备也算充分,但天有不测风云,6月12日北京“新发地”突然爆发的疫情使“京”牌车和北京身份证成为各地防控的重点。为不给人找麻烦,只好中断行程返回北京。短短一周仅跑了几个地方,其它未去之地,留待以后吧!

附:原计划(甘青大回环)

1.从甘南临夏翻越积石山进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2.从循化到贵德(穿越坎布拉地质公园);3.贵德到茶卡再到共和;4.共和到久治游年宝玉则;5.久治到玛多游黄河源扎陵、鄂陵二湖;6.玛多翻越巴彦喀拉山到玉树,走唐蕃古道,游文成公主庙;7.玉树经曲玛莱(长江源)过唐古拉到格尔木;8.格尔木到敦煌;9.敦煌到张掖;10.张掖穿扁都口经峨堡到祁连;11.祁连到门源;12.门源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3.离开青海返京。

现实是茶卡到共和后就改道西宁做核酸检测,再到祁连玩二天,经共和离青海返京。虽然仅走了一头一尾,但就这几个地方的美景也是令人惊叹不已!

白雪覆盖的祁连神山——阿咪东索山(牛心山)

天境祁连

青海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腹地而得名,北邻河西走廊,故有青海“北大门”之称。

祁连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以位列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祁连大草原、卓尔山、牛心山和黑河大峡谷等自然景观,构成了“天境祁连”的核心景区。

站在卓尔山俯瞰祁连县城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当地藏语称其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红润的皇后。清晨或者傍晚时分,你登上卓尔山,当金色的阳光照射在祁连山脉上,勾勒出柔美与伟岸交织的山峦,这时的卓尔山宛如一幅天然画卷,呈现出细腻与粗犷的完美结合,真是独具神韵,令人称奇!

红润的丹霞景观

传说宗姆玛釉玛(卓尔山)原本是龙宫公主,一次偶然的邂逅,使她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神——英武非凡的阿咪东索,甘愿冒犯天规,冲破重重阻挠,嫁给阿咪东索为妃。龙王坚决反对,但她仍选择留在此地,与阿咪东索隔河相望,不离不弃,即使化为山石,也无怨无悔,终身相伴。

白雪覆盖的阿咪东索(牛心山)与红色的宗姆玛釉玛(卓尔山)隔河相对,他们中间便是八宝河与祁连县。

游罢卓尔山,本欲驾车穿游阿咪东索(牛心山)景区,无奈景区工作人员严格拒绝京牌车和持北京身份证的人入内,连咋日在西宁作的核酸检测报告也不管用,只好悻悻而归。

阿咪东索因其酷似牛的心脏,故而汉语俗称牛心山,传说是猪八戒取经东归封神后,与牛魔王大战,一钉钯将老牛心刨出,化为牛心山。但在当地藏、蒙、裕固等信仰藏传佛教的信众眼中,阿咪东索就是祁连众神山之王。它海拔4667米,与祁连县城高差达2000米。山下河谷是农田,向上是绿草如茵的高原牧场,半山再向上则是一望无际的林海,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一山尽揽四季美景,则成为阿咪东索最佳写照。

阿咪东索

祁连风光

绿草如茵的卓尔山顶

“遥望日照峰头雪,一片冰心对青天。”———阿咪东索(牛心山)

祁连山路弯弯

远处的祁连雪峰

俯瞰祁连县城

祁连风光

沿山坡登上山的藏族妇女

前去绕塔和经幡的藏族妇女

矗立在卓尔山顶的民族团结塔

远处山坡草场上星星点点的羊群

佛塔

站在卓尔山远晀阿咪东索

山坳中的村落,清真寺高塔清晰可见。

“云天相恋,色若沃丹。”

蓝天白云,绿野丹霞。

下山的小路伸向远方,

我的魂魄却留在了卓尔山上……

山顶的西夏烽燧,相传是西夏未代皇帝李睨于亡国之际,以假死逃亡至祁连后,在山上修建了多座烽火台,卓尔山上为其中一座。

“东方瑞士”,“天境祁连”。

在“情人崖”合个影

其实,在祁连县城换个角度去看阿咪东索,会更有“东方瑞士”的味道。

县中心广场的雕塑“祁连魂”。

广场上的喷泉

祁连一隅

祁连大草原

山上观景台

山坡森林繁茂,山下水草丰美。

进入祁连的大门

翻越3000多米的达坂山

远眺祁连,云彩下是连绵的雪山,山下是辽阔的草原。

山上的玛尼堆和经幡

峨堡古镇据说建于1206年,海拔3600多米,是古丝绸之路南路上的重要驿站及军事要塞,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

这是王震将军与藏族同胞塑像,再现了1949年9月,王震率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进驻峨堡,接见阿柔千户南木卡才项时写下的“白雪罩祁连,凯歌进新疆”的诗句。

峨堡纪念馆(未开放)

阿柔大寺

阿柔部落是藏族一个部落,北迁祁连,由11个小部落组成。明万历年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来青海传教,阿柔部落头人将其请到自己驻牧地讲经传法;清顺治年间,五世达赖进京途经青海,部落头人又迎五世达赖到部落讲经说法,允准在此建寺,並逐渐发展成祁连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阿柔大寺虽不如塔尔寺、拉卜楞寺那般规模和出名,但它就座落在公路边,远离民居,有着那些名寺少有的清静,毕竟先后有两位达赖到此讲经说法,还是很有故事的。

一袭白裙的姑娘,躺在寺前草地上拍照,犹如躺在祭坛上的圣女。

大殿内部

阴云下的大寺

大寺塔林

草原风光

草原上的经幡

草原

去往茶卡盐湖的路上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茶卡,藏语意为盐海,位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享有“天空之镜”的美誉。早在乾隆年间这里就开始大规模开采,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茶卡的盐为天然结晶盐,其晶大质纯,味道醇香,内含矿物质,故称青盐。景区内有不少售盐处,“海拔4000米”是其叫卖的热点。

走进茶卡,只见大型采盐船在远处湖面上游弋作业,小火车沿着盐堆筑的长堤上奔驰,洁白的盐雕群实现了盐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东有沙雕、北有冰雕、西有盐雕”的三大雕塑艺术地。

蓝天白云的映衬,座落在湖畔的盐雕更加迷人。

盐池倒影

很难拍出“天空之镜”的效果

两只舢板静静地浮在湖面上

盐筑“天路”

盐雕——成吉思汗

蓝天白云下的盐湖

走到深处才有点水天一色的意思,若想拍出天空之镜的效果,必须要到盐湖深处,不怕“失身”才行。时间最佳为上午九点和下午五点,像我赶到已经是正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随便拍几张吧。

那一份难得的纯净

勉强抑制住下水的诱惑,还是站在岸上拍个照吧。

黄河边上的地质公园——阿什贡七彩峰丛

都说“天下黄河贵德清”,连续下了两天雨,黄河更加混浊不堪,打个的去黄河湿地,“的哥”都问我下雨天看什么黄河哟?

雨后黄河

贵德古城静悄悄

古城牌坊

文庙

玉皇阁(可惜不让上)

佛塔

贵德中华福运轮(不开放)

李家峡水库

水库大坝

高峡平湖——李家峡水库中的鳖形半岛(这次没看到,用2006年卡片机所摄的照片)

李家峡水库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黄南州尖扎县,紧贴李家峡水电站,最出名的便是公园中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这里的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表面丹红如霞,与其他地方的丹霞地貌有很大不同,是以奇峰、峭壁、洞穴为其主要特征。这里的山体有的如柱似塔,又有的似壁如堡,还有的像人似兽,总之是形态各异,千奇百怪,造型独特,栩栩如生。穿行其间,不能不使人由衷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霞地貌

丹霞峰林

行驶在去贵德的山路中

路边景色

山上薄雾逐渐散去,林间空地露出块块农田,那金色的一片应当是油菜花吧?一条公路穿越其中,真如仙境一般。

循化县位于青海东部的黄河河谷地带,与甘南临夏接壤,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近代循化人最出名的有三位,一位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年2月3日出生在循化县文都乡麻日村,3岁时被选为九世班禅转世灵童,1949年在塔尔寺坐床,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位是1883年出生在循化县道韩乡贺庄村的喜饶嘉措大师,他是举世闻名的藏族学者、爱国人士、藏传佛教的领袖人物,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第三位就是1920年第一个进入北大读书的女子,“为全国女子开先例”的邓春兰,她大学毕业后,曾在兰州任教,在共产党员宣侠父领导下主办《妇女之声》杂志。

出临夏向西沿S301省道盘旋翻越达里加山口(积石山),便进入循化(高速青海段已通车,甘肃段还在施工)境内,直抵黄河积石峡谷。

黄河积石峡谷景色

奔腾不息的黄河,流经循化时,来了一个“之”字形大拐弯。这里黄河水流速缓慢,河面开阔,两岸绿树成荫,草木丛生,颇有世外桃源之感。

待转过清水湾,黄河便进入积石峡谷,人称“三十里古道”,两岸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滔滔河水,掀浪生旋,狂舞咆哮,一泻东去,极为险峻,可谓咫尺天涯。峡内有如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传说是当年大禹治水,劈积石山疏导黄河的遗迹(传说中的积石山就是大禹疏导黄河开挖河道积石所堆),其中最窄处为“狐跳峡”(窄到狐狸都能跳过),堪比金沙江中“虎跳峡”,水流湍急,拍岸之声犹如万马奔腾,在峡谷中反复迴荡,震摄人心。若沿“狐峡禹斧”走上一回,也许你就能领悟“天下黄河循化美”的真谛了。

在此特录前人诗句如下:

禹辟积石益千秋,凿开金锁走蛟龙。

拓宽沃野通九州,唯有斧痕古今留。

这是在酒店房间中隔着窗户拍的黄河清水湾之晨(小雨)

上游雨后,黄河方显示出真正的本色。

拿手机拍照的土族妇女闯进了我的镜头。

撒拉族是中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统计,其人口总数为13万人,主要集中居住在青海循化与甘肃积石山,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据说撒拉族是从中亚撒马尔罕(土库曼斯坦)迁徙而来,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他们据说比回族规矩还要严苛,在循化清真餐厅吃饭,是严禁烟酒的,不仅不出售,也不能带酒进入;再者他们比较重视血统,严禁与外族通婚;卫生习惯更讲究一些。

循化县积石宫(不开放)

大清真寺塔

民和县闹市区里的古寺

民和县位于青海最东部,是回族土族自治县。选择从民和离开青海,主要是为了更接近北京(甘肃酒店当时不接受北京人),一天穿越甘肃跑了1000多公里,直抵晋陕交界的韩城。

这次青海行虽然只短短数天,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定再找机会重游青海。

民和宏伟的大清真寺

发布于 前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卓尔山丹霞(青海祁连)
青海十日游行程
循化积石黄河大桥
【青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卓尔山
孕育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它,还是美景制造机
20世纪30年代青海循化的老照片,老外镜头下的循化古城雄伟而苍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