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梅丸加减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医案、配方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直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本病以直肠、结肠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为病理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样血便,或有便秘、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免疫障碍、饮食、感染、遗传、过敏、溶霉菌分泌过多、肠道防御功能障碍和精神因素有关。
  现代医学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本病晚期常伴有结肠组织的增生而被视为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因此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为研究治疗本病的焦点。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肠癖”、“肠风”、“泄泻”、“血证(便血)”等范畴。
  主要由饮食不节(洁),或过食生冷,辛辣厚味,嗜好烟酒,或情志失调,损伤脾胃,湿浊内生,化生湿热,下注肠道,致使脾胃升降失调,胃肠传导、泌别清浊之职失司,水谷精微
  不能正常输布,肠道脉络受损,肉腐血败而成,属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症。故治宜补泻兼施、寒热并用,祛邪不忘扶正,扶正不忘祛邪,邪正兼顾,以平为期,才能使气血调畅,血脉冲和,邪去正安。
  【临床应用】
  1.谢谋华等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治疗组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药用:乌梅15g,干姜10g,黄连10g,附子5g,当归5g,党参10g,黄柏6g,桂枝10g,地榆15g,三七3g,土白术15g,炒白芍15g。每天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选用补脾益肠丸,每服6g,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禁食辛辣食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魏志军,张悦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90例。处方:乌梅24g,当归、川花椒各6g,桂枝、人参、附子、干姜、细辛、黄连、黄柏各9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控制急重症状后进入活动期治疗。加减法:寒重者重用干姜、附子;热重者重用黄连;便血甚者加白及、仙鹤草、血余炭。活动期患者采用健脾燥湿、温肾之二术汤加减治疗。处方:白术、苍术各20g,蚕砂10g,益智仁、薏苡仁、炒扁豆各15g,甘草4g。加减法:湿热盛者加黄连6g;脾胃虚寒者甘草易炙甘草,加高良姜等。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对照组常规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次0.g,每日3次。并以氢化可的松50mg加生理盐水100ml,每晚睡前1次保留灌肠。治疗组显效率85.55%,总有效96.67%;对照组显效率43.33%,总有效率73.33%。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

  3.王玉超以乌梅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20~45岁者73例,46岁以上者27例,以青壮年发病居多;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高热、重度腹泻、腹痛、多量黏液血便,甚至出现脱水、大量便血、肠穿孔等。常伴有肝肿大、关节痛、出血、假性息肉、腹部肿块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100例患者中,肠黏膜充血水肿者45例;肠黏膜糜烂、溃疡形成,有接触性出血者40例;假性息肉形成14例;直肠癌1例。乌梅丸汤剂加减:乌梅、川花椒、桂枝(或肉桂)、炮附子、细辛、干姜、黄连、黄柏、党参、当归10味药物组成。舌淡、苔白者加昊茱萸;舌苔厚腻者加厚朴、山楂;舌质不红者去黄连黄柏;腹痛较重者加白芍;大便滑利者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者加陈皮、砂仁、木香。治疗结果:基本痊愈68例,有效27例,无效5例。

  4.樊遂明等采用乌梅丸汤剂煎服治疗慢性结肠炎86例。处方:乌梅10g,细辛3g,桂枝9g,黄连5g,黄柏10g,当归10g,川花椒9g,熟附子9g,干姜9g,党参12g。加减:气虚加黄芪、白术;肾阳虚合四神丸。日1剂,水煎,早、晚饭前服,12天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起效时间最早8天,最迟15天,平均11.5天。疗程最短39天,最长82天,平均60.5天。86例中显效67例,好转13例,无效者6例,总有效率93%。

  5.刘海立,闫冬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治疗组、对照组均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0.25g)0.5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乌梅汤(主要是乌梅丸与真人养脏汤加减)方药:乌梅9g,红参9g,制附子6g,桂枝12g,黄连6g,黄柏9g,炮姜3g,细辛3g,炒川花椒6g,炒当归12g,炒防风9g,炒白术12g,白芍15g,肉豆蔻9g,制诃子9g,炙甘草6g。加水600ml,煎至250ml,每剂煎2次混合后分2次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x2=6.71,P<0.05)。结肠镜下炎症程度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x2=6.94,P<0.05)。组织学炎症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例,总有效率7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x2=7.67,P<0.05)。不良反应:两组各有2例出现轻度一过性恶心,未影响治疗,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

  6.周桃元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4例治疗组发作期用乌梅丸化裁:乌梅30g,附子6g,黄连10g,当归10g,黄柏10g,干姜6g,党参20g,白术15g,柴胡10g日1剂,水煎,分2次服。同时配合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次1g每日4次缓解期口服用六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制成的膏剂:炒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0g,补骨脂、肉豆蔻、干姜、煨诃子、陈皮、甘草、五味子各120g。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药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加适量红糖,文火收膏,每次服15g,日3次,饭前白开水送下。
  对照组发作期与缓解期均口服柳氮磺吡啶,发作期每次1g,缓解期每次0.5g,均每日4次。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复查肠镜或钡灌肠以判断疗效。缓解期服药1年,以防复发。停药半年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0.27%,总有效率98.65%;对照组显效率13.89%,总有效率77.78%两组复发情况:治疗组16例复发,占21.62%;对照组24例复发,占66.67%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1)。说明治疗组预防其复发具有明显优越性。

  7.柳文,沈琳以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合痛泻要方,采用汤剂,组方:乌梅30g,细辛5g,干姜4g,黄连10g,黄柏10g,制附子10g,党参30g,当归15g,桂枝10g,川花椒3g,白芍30g,防风30g,白术30g,炙甘草30g,共煎取500ml,于早、晚饭前各服1次,每次00ml,另100ml睡前1h保留灌肠。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服其他药物。对照组应用补脾益肠丸,每次8粒,每天3次。连续治疗2个月,两组均每10天检查大便常规1次。1个疗程结束后5~10天内复查纤维结肠镜。
  两组治疗前和疗程后均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试剂盒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测定血清一氧化氮()浓度以反映NO生成情况。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7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乌梅丸合痛泻要方组有效率优于补脾益肠丸组。

  8.高先正,郭星用乌梅丸化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疡炎120例。
  所有病例均予乌梅丸方:乌梅12g,当归10g,桂枝10g,细辛6g,黄连10g,黄柏10g,人参10g,附片(先煎)10g,川花椒10g,干姜各10g,细辛6g。随症加减:神疲体倦,面色白者加黄芪30g,重用人参;肢冷畏寒者附片加倍;少腹胀满者加木香10g,乌药10g;肠鸣腹痛者加白芍15g,木香10g;便次增多,腰痛者加金樱子10g,补骨脂10g,莲子10g;有脓血便者加赤石脂10g,禹余粮10g;鸡鸣泄伴性欲减退者加仙灵脾10g,补骨脂10g,肉豆蔻10g;焦躁不安者加远志10g,莲子10g。以上药物混合,用中药煎药机高温、高压、密闭煎煮30min取汁300ml,分2次早、晚空腹服用,每次服150ml,10天为1个疗程,轻度患者2~3个疗程,中度患者3~4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忌辛、辣、凉及油腻食品,节情志,适劳作,避风寒。治疗结果:临床治愈98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5例,临床治愈率81.7%,总有效率95.9%。

  9.郭洪波等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治疗组口服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结果:近期治愈治疗组1例(47.73%),对照组10例(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疗效。
  按: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邪蕴于肠道,气血搏结,脉络受损,传导失司而发病。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相关,属寒热错杂证。脾肾亏虚是本寒凝血滞、热毒湿浊壅滞、气机不利是标。治宜温清并用,通涩兼施,扶正祛邪,平调阴阳。故用《金匮要略》乌梅丸加减治疗。方以乌梅为主药,配花椒、干姜、细辛、附子、桂枝温脏祛寒通脉;黄柏、黄连清热燥湿解毒;药对证,使寒热升降调和,气机通畅,邪祛正安,久泄得止方人参、当归益气养血,补虚扶正。全方温、补、调、清融为一炉。
  【病案举例】
  1.刘某,女,32岁。1997年10月23日就诊。诉腹痛腹泻,排脓、血、黏液便10余年,突然加重3天刻诊:大便日行4~7次,均有血水100~300ml及少量黏液排出,伴腹痛,里急后重,消瘦,神倦,乏力,纳少,肢冷,左下腹部轻压痛。舌淡而边尖红,苔白腻而根部黄,脉弦细而数。大便常规示:肉眼见血便,白细胞(+++),连续3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血常规示:凝血4项正常,血小板207×10/L,白细胞10.0×10°/L,红细胞3.12×10/L,血色素90g/L纤维结肠镜检查:全结肠多处黏膜充血水肿,有小出血点及点状糜烂,接触性出血,肠腔变硬,多处假息肉形成病理活检示:非特异性炎症变化。诊断: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证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治宜温脏、清热、收敛补虚方用乌梅丸加减:乌梅24g,白及15g,当归、花椒各6g,桂枝、人参、附子、细辛、干姜、黄柏、黄连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2周后病情明显好转。无便血。但仍时有腹痛。溏泻便伴黏液每日2~3次。
  根据舌脉症的变化转入活动期治疗,以健脾燥湿温肾为法,方用二术汤加减治疗3个疗程后诸症消失,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大便常规检查3次正常,属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按:本病脾虚是本,邪湿是标,虽湿邪可瘀而化热,但因病势日久又导致湿邪多从寒化。当急性发作时,各种致病因素可归结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虽然此时患者脓、血便较严重,但此“久痢”与湿热痢疾截然不同,在治疗上务必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方选梅丸正切病机。方中细辛、姜、附子、当归、川花椒、桂枝散寒肾而燥脾,黄柏、黄连苦寒而清热,以人参补益脾胃又可防诸药败胃,加白及止血,合乌梅之酸涩固脱达到温脏、清热、收敛、补虚之治疗目的。

  2.陈某,男,35岁,工人。有慢性腹泻史,曾多次住院治疗,2次钡剂灌肠均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镜检可见多处溃疡,经西医口服药物及灌肠等治疗无效,遂求治于我科。现症见:每日腹泻10余次,黏液夹血,肠鸣腹胀,情志不安,胸脘不舒,舌苔薄白腻,脉细数。予乌梅丸汤剂加减。处方:炒乌梅35g,党参、补骨脂、干姜各30g,厚朴、炮附子、地榆炭、赤芍、木香各15g,黄芩、细辛各6g,肉桂、川花椒各4.5g,黄连3g。开水煎,分2次服2周后腹泻次数减少,3个月后大便如常。钡剂灌肠证实病变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但左半结肠壁有多发性毛刺状向外突出阴影,右半结肠排钡后有多发性小息肉样透光影。继续中药治疗。4个月后复查X线片示:毛刺状阴影显着减少,小息肉样改变不复存在。
  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与足厥阴肝经有关。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原因不明,但指出患者大多情绪紧张,且精神创伤往往成为起病或恶化的诱因,故认为神经、精神因素可能为主要病因,国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从病因学看,中医认为情志因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七情刺激可以伤肝,而肝气抑郁和横逆以及生热化火,又可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包括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从病位上看,本病患者左下腹常有绞痛或压痛,中医认为小腹两侧属肝,为肝经所过之处。由此可见,慢性结肠炎与足厥阴肝经关系密切。厥阴风木的变动不仅对发病有直接影响,而且可能参与整个病程。慢性结肠炎为寒热错杂证,是足厥阴肝经病变的特性,即前人厥阴“本阴而标热”
  之论。因为厥阴为三阴之尽,又是阴尽阳生之脏。厥阴为病,若病邪内陷,脏腑功能失调,则气血紊乱,呈现各种寒热错杂之象慢性结肠炎的病机很可能与此有关。笔者认为,肝气抑郁,生热化火,此即“厥阴之热”;继之,由于邪热禀风木之性内陷,其热必侵人营中,而便脓血。《伤寒论》341条云:“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说明厥阴病中若阳复太过,就会热伤下焦血分,乃为大便脓血。这里的“阴之热”则为该病的大肠湿热证。病情进一步发展,终则肝病乘脾,久利伤肾,于是局部的大肠湿热就与全身的脾肾阳虚同时并存,成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的病机。
  乌梅丸中乌梅大酸,急泻厥阴,平肝柔木;附子、于姜等辛热诸品,温脾暖肾通阳气;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坚阴;党参、当归甘温,补气调中。诸药协同,乃成“土木两调,邪正兼顾”之方。中医历来以此方主治蛔厥。诸多临床报道证实该方对胆道蛔虫症确有良效。然张仲景明言乌梅丸“又主久利”。徐大椿曾誉其为“治久痢之圣方”。
  昊鞠通在《温病条辨》72条中指出:“久痢伤及厥阴,上犯阳明者,该方主之。”叶天士曾将该方灵活加减用于临床,大致也是属于“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之泄泻。笔者体会该方治久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确有良效。

  3.王某,女,55岁,农民。1997年9月5日初诊。从1975年起,出现大便异常,晨起泄泻,日4~5次,时有腹痛,每因腹部受寒或进食生冷而病情加重。其间曾多次服用抗生素、收涩止泻药及大量中药,偶有见效,药停即复发。先后住院治疗4次,均未获显效。
  刻诊所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不华,纳谷不香,大便稀,日3~5次不等,便中夹有黏液,舌质淡、舌苔黄白相间,脉细软、微数。
  肠镜检查提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有糜烂。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寒热错杂证。治用乌梅丸加罂粟壳3g,吴茱萸10g,补骨脂12g,五味子10g。服药12剂,症状减轻,而后去罂粟壳继服21剂,症状完全消失,又服6剂巩固治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饮食、劳动亦如常人,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
  按:慢性结肠炎病因未明,其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本病属中医“久痢”、“肠辟”的范围。临床表现均为长期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带脓血黏液,常伴腹痛、乏力、消瘦、虚弱等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纳运失常,久泻不已,脾肾阳虚湿热滞于肠中,而成寒热错杂之病。关于本病的治疗,柯韵伯曾指出:“久利则虚,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伤寒附翼·卷下》)方中党参、当归补其虚;细辛、干姜、附子、川花椒、桂枝、吴茱萸、黄连、黄柏益脾肾,调寒热;补骨脂、五味子、乌梅、罂粟壳收敛止泻。诸药相合,邪正兼顾,寒热并用,燥湿涩肠以止泻痢。药证合拍,故疗效满意。

  4.史某,男,32岁,反复腹泄,黏液便、肠鸣、下坠,左下腹不适,7年。经几家医院2次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曾服磺胺嘧啶,中成药及中药灌肠治疗,病情时轻时重,缠绵反复。
  近半月出现头晕,乏力,眠差,焦躁不安,情绪低落,性欲减退。查体:体温36℃,脉搏76次/min,血压1.63/9.31kPa,精神差,偏瘦,左下腹可触及肠型,压痛,无反跳痛。血、尿常规正常,粪检中有脓球,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正常。经乌梅丸加莲子、淫羊藿、补骨脂、芡实、台乌,服药1个疗程,诸症悉减。患者喜形于色,再服2个疗程痊愈。现随访4年未复发。
  按:慢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的慢性炎性改变,西医认为该病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多采用免疫调节剂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疗程长,副作用多,多数患者不易坚持和耐受而中止治疗,疗效亦不满意。本病主要表现为便次增多,便质溏稀不成形,时夹杂黏液甚或脓血,腹痛腹胀,肠鸣,五更泄。腹部下坠,腹痛时须即刻人厕,便后上述症状消失。病久则出现肾阳虚表现,可见四肢不温,形寒肢冷,小腹喜温喜按,腰酸困,性欲减退。本病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结大肠,肠道气机阻滞,运化传输失司。腑以通为用,气机不畅则肠鸣腹痛,气阻则血滞,血滞则成瘀,瘀久则生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故可见脓血黏液便,最终导致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方用姜附温补脾肾之阳,同桂枝散寒通经,佐以花椒、细辛加强散寒行气止痛之功,黄连、黄柏苦寒泄热坚阴,制干姜、细辛、花椒、附子、桂枝温燥太过之弊;人参,当归调补已虚之气血,乌梅酸涩生津止泄。干姜、黄连并用,一苦一辛,一散一降,一热一寒,实配伍之极致,开通之要药,无论寒热之邪皆可开泄。加莲子、芡实健脾止泻,淫羊藿、补骨脂、台乌温肾助阳。全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补而不滞,寒而不过,热而不躁,祛邪扶正,极适用于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泄。

  5.蒯某,男,61岁。1997年5月28日初诊。患者4年前夏日雨后着凉致肠鸣下利,反复发作,每食生冷、肥腻之物则脘腹胀满、腹痛欲便,质稀或溏,便后不爽。常以诺氟沙星(氟哌酸)、黄连素服之,一时之效,久服不应。也曾服清热利湿或温中健脾之中药数十剂,未见好转。曾在某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诊见:神情忧郁,形瘦乏力,腹胀纳差,口干舌燥,腹痛腹泻,便夹黏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证属寒热错杂,湿阻气滞。治拟寒热并用,化湿导滞。处方用乌梅丸加减:乌梅20g,细辛5g,黄连6g,附子10g,桂枝6g,干姜6g,炒花椒8g,当归10g,太子参20g,厚朴10g,炒木香10g。水煎取汁,每日1剂。4剂后腹胀痛明显好转,便次减少,复与10剂后,诸症悉除,随访半年,身体安康。
  按:本例泄泻日久,脾胃虚弱,肝旺乘脾,肝脾同病,以致寒热虚实错杂,若以常法清热利湿,亦或温中健脾治当罔效,故以乌梅丸治寒热错杂之下利,使数年沉疴之疾得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结肠炎从寒热错杂论治
从寒热错杂证探析黄连汤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
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体质研究】溃疡性结肠炎“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思路
慢性腹泻,可用中药泡脚来治,乌梅丸加味治顽固溃疡性结肠炎!
寒热错杂(慢性结肠炎)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