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心”健教人胡大一

纪念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成立35周年之“感动华夏健康教育人”之十

人物小传

胡大一, 1946年7月生于河南开封。196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 (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会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全民健康素养巡讲特聘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预防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等职。

在我国率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率先开辟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和“胸痛中心”建设;组织完成了我国最大规模的心房颤动人群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和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卒中研究;积极推进心内、外科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发起“爱心工程”和大医博爱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推动控烟健康促进与健康传播工作。

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2300余篇,主编/主译医学教材和医学著作6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先后获得吴杨奖、中国医师奖、“最美志愿者”(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控烟贡献奖”(2018年)、中国科协“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等。

胡大一


胡大一教授在医学界和健康教育界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著作、荣誉满身。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他。73岁的胡大一身材高挑,步伐矫健,精气神儿饱满,言谈举止充满睿智。

胡大一出身医学世家,他恪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家训,用数十载光阴,为推动中国心血管病诊治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心血管病医学领域培养了众多后继之才,为无数心血管病患者解除了“双心”之困。他身体力行,投身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多年,他坚持健教工作以人民健康、患者利益为基础,以公益性、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他倡导日行万步路,成功把运动医学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给大众;他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公众号,为大众传播科学养生知识。他获奖无数,其中两本科普著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医术精湛,全面落实生物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双心医学和行为医学深度有机融合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他还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控烟先锋,不知疲倦为控烟奔走,用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他用仁心仁术,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大医精诚。

不忘初心
大医精诚造福众多患者

1946年7月,胡大一出生。母亲是妇产科医生,父亲是眼科医生。胡大一跟随母亲胡佩兰姓,最初父母给他取的名字是“胡天一”,可他有一天突发奇想,如果把“天”字上边那个“一”去掉,名字写起来会更简单。于是,他的名字就变成了“胡大一”。也许,正是因为改了这个名字,他成为了“大医”,他的“精诚”更是造福了众多患者。

出身医学世家的胡大一喜欢文科,对外语更情有独钟。1965年,胡大一以河南省高考状元的名次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并成为当年医疗系录取生中考试总分最高的学生。从那时开始,胡大一开始了他在医学道路上的跋涉。

在校学习期间,胡大一经历了“文革”。他说:“医者,德为先,技为本,魂为镜。作为一名医生,要坚守的东西,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制度下都是不能变的。”1970年毕业后,他被留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走过河北宽城、兴隆,走过北京密云的山村。之后,参加当年周恩来总理派遣的医疗队,走进甘肃河西走廊和阿里高原。无论到了哪里,不管条件有多么恶劣,他始终都没有放弃继续学习。在西藏阿里的那两年时间里,在高原反应、没有电灯的条件下,他读完了英文版《希氏内科学》。 除了刻苦读书之外,胡大一练就了扎实的临床功底,特别是在冠心病监护室和急诊室工作期间, 他对危重病人严密观察,守在病人床旁,观察用药反应,从不放松,晚上11点之前没有离开过病房。他认为,当医生,首先需要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因为,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疾病缠身的患者,有的甚至是濒临死亡的患者。

谈到行医初心,胡大一说,医者应该不忘“时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胡大一当年学习白求恩精神,到北京友谊时装厂、北京白石桥皮鞋厂,培养红医工,教工人如何测量血压。胡大一告诉记者,那时他每天都会早到一小时, 把温开水送到工人工作台前, 用一口水、一片药这样的最低医疗成本,得到了很好的高血压控制效果。

记者问:在当今纷扰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一名医生如何才能保持初心?胡大一总结出三点感悟:第一,医生需要不断地学习,掌握知识,积累经验,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包括症状的缓解和愈后的改善。第二,医生需要重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主观感受。 因为目前患者在大医院就医的主观体验不佳,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主观体验经常被忽略。第三,医生应多替患者考虑,进而努力实现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效果。如果效果是一样的,能不能用更少的药? 更适宜的、成本更低的技术? 医疗的目的不是趋利。医生有责任做好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推动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这就是他要当志愿者,不忘初心始终坚守的原因。“宁可药生尘, 但愿人无病”。没有这种情怀,就当不了好医生。

用“心”做科普
身体力行传播健康理念
“医生的职责不只是治病救人。”胡大一说。他长期致力于开展健康科普教育。谈起健康科普,胡大一回忆起20年前的高血压调查。1995年,北京市卫生局发起了北京居民血压调查,结果公布时,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结果显示,北京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高血压。这个数据放到现在并不新鲜,可在当时,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极度匮乏,有些人甚至都弄不明白到底什么是“血压”。 因此,《北京晚报》决定当年6月初举行一期健康大课堂,地点选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这个场馆可以容纳300人。开课时间定在上午9点,没想到早晨7点半,四面八方涌来的听众已经超过了几千人,租的场地早已经挤满了人,进不去的市民还堵在场馆大门口苦苦等待进去听课。9点钟,胡大一从门缝中挤进会场。可是,要听课的人实在太多了。最后,在警察的协助下,劳动人民文化宫破例请胡大一来到广播室,通过广播喇叭向市民宣讲《怎么吃好降压药》健康知识。第一场大讲堂就“爆棚”了,公园中盛况空前,不仅阴凉处坐满了人,就是太阳下也有很多人冒着酷暑专心听课,认真记录。胡大一回忆说:“没想到在一个最不适合讲课的地方,讲了一场效果最好的健康讲座。”
这次讲座,让胡大一深刻体会到健康教育对社会意义重大。他下定决心推动科普事业,并尝试不同的科普形式。2003年“非典”结束后,胡大一走进安徽阜阳太和县,开展医疗志愿服务。自那以后,他每年都深入基层作健康科普讲座和志愿服务。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胡大一还成立了“大医博爱志愿服务总队”,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疾病预防知识,进行健康科普;培训基层医生,留下“不走的医疗队”,就近就地筛查救治,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胡大一强调,如今,人们的看病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医生要把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结合,把躯体疾病和心理治疗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病人、理解疾病。
胡大一常说:“‘坐堂医生’等着病人找上门来,这其实不是理想的形式。医生要更多地关注健康科普。” 他认为,多做科普是医生的职责,医生不能把健康科普和临床诊治对立。科普内容也不是简单地办讲座。医生每天查房,问诊,叮嘱患者戒烟限酒,耐心解释化验结果,都是在做科普。如果医生给患者开了很多化验单,做了一大堆检查,却不给患者科普一下,告诉他们这些检查的必要性,以及检查结果意味着什么,就会让患者困惑,容易产生医患矛盾。“患者是医生的老师,医生是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学会看病的,应对得起患者和家属信任,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胡大一说。
胡大一还提出,医生从事健康科普工作要有专门的教材,通过专业的培训、考核和准入等把关机制,才能有资格“上岗”。
1987年,胡大一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结交了库珀教授。库珀原来也是一名心内科医生。1960年他刚参加工作,在运动时发现自己有心律失常。因为紧张学习和毕业后当医生的工作繁忙,常吃不健康的饮食,又不坚持运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体重从168磅增至204磅,经常有疲劳感,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肥胖是精神紧张、压力增大的最常见表现。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库珀意识到这一点,他开始减肥。6个月内,他成功减重,带来的变化是:高血压、糖尿病前期,疲乏和食欲不佳等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库珀告诉胡大一,“我并无神丹妙药,只是少吃多动。”后来库珀与夫人在达拉斯发展有氧运动。包括美国历届总统还有宇航员,都在他那里做健康检查。从那开始,库珀出版的《有氧代谢运动》成为全世界的健康经典。1989年,胡大一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版,当时是风糜世界的最畅销健康书。后来,胡大一把有氧运动内容融入了首都最成功的全民健身运动——“登上健康快车”,先在北京晚报连载,后又汇集成书,书名也是《 登上健康快车》,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成了畅销书。地铁口地摊上到处可见这本书的盗版。有氧运动走进了中国人的千家万户。
胡大一说,有氧运动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非常好的一个良方。比如走路,因为走路不需要特殊的条件,还很有效,对于老年人和已经有心血管病的人来说也很安全。十多年来,他自己也体会到其中的效果。胡大一告诉记者,他2000年以来,每天坚持走1万步,大概100分钟,每分钟走100步左右,也不数心率。这一坚持就是19年,体重从过去的93公斤减到72公斤。他的血糖、血脂等指标都正常了。很多人都说减肥容易复发,而他一直没有复发,关键就是持之以恒。近2年,他每天不少于18000步。他建议:每天至少运动一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保证5天。
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做运动不是突击式的,是一辈子的事,就像每天吃饭、工作、学习,一定要把运动整合到日常的生活工作节奏里。胡大一说,库珀医生亲自目睹人们视运动为风险到运动成为人们生活必须的两个极端改变,而他自己,是要改变的第一个患者。胡大一说:“我本人也一直坚持这么做,效果果真如此。”胡大一把坚持19年的健康经,编为顺口溜:
管住嘴,迈开腿;
零吸烟,多喝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家和睦,寿百岁。
胡大一已完成多部健康科普著作,其中《胡大一大夫浅谈心脏健康》获2017“中国好书”荣誉。他还努力推动控烟工作,将戒烟服务纳入慢病预防康复管理体系,积极推动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工作,于2018年获世界卫生组织“控烟贡献奖”(亚太地区仅1人)。胡大一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2018年,胡大一当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胡大一的母亲胡佩兰女士,2013年当选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母子二人长期从事健康公益事业,传承和诠释着“大医精神”,用善行义举回报社会。
心系“治未病” 
实现医生的最大价值
在胡大一看来,当前中国的医疗模式和医保支付方式都呈现倒三角形。尽管全社会都在不断增加对健康的投入,但却都是集中在得病以后和疾病复发,直到疾病终末期的治疗过程。而对健康寿命影响因素权重最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变干预,其投入却正好相反。

胡大一表示,很多35岁至40岁的人突发心肌梗死,这是人生的悲剧。实际上,大部分心肌梗死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发生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医疗卫生作为对个人健康和寿命有显著影响的四大因素,生活方式的影响占总影响的权重为60%,而医疗卫生权重只有8%。但遗憾的是,当前更多的医生将精力集中在治疗方面,拿着先进的治疗工具,不分昼夜地苦练本领,结果却事与愿违。对此,胡大一表示,医生的成就感,不应仅仅来自抢救病人,更应考虑如何减少发病。就像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那么,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刀”,内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药”。让公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才是医生最大的贡献。

“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医生走出诊室,面向大众,成为健康教育的领军者,占领健康科普的‘制高点’。”胡大一说,因为实践证明,只重临床治疗,不重健康科普,医生必然越来越累。只有从“下游”走到“上游”,把打捞落水者变成预防有人落水,才能走出“越治越忙”的窘境。

“就像健康中国战略所提出的,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首先,一切以人民健康,以公众健康与患者利益为中心。医药卫生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价值体系的调整,要时时考虑患者利益。
其次,健康教育是面向群体的,面向公众的,去传播知识。但健康教育,一定要靠健康教育产业、健康服务业来支持。这样才能做到持续发展。
再者,要让广大群众患者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到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健康我负责;落实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意识和责任,落实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知识和技能,落实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实践和实效。要重点加强对患病人群、慢病高危人群、老年人群等提供健康服务。
胡大一说,很多人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希望寄托在接受最现代化的支架、搭桥手术或者吃药片。其实,心血管疾病,甚至包括肿瘤,主要是后天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这才是从源头做起预防。医生自己也不例外。如果离开这些措施,大家去吃药,去等待支架、搭桥,这是非常错误的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和良好的适应力。“健康是一种身心的完美状态”。健康长寿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美好期盼。”从医学上讲,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有两大类。传染性疾病,例如 SARS、结核病、艾滋病等;而目前危害身体健康最重要的疾病是非传染疾病(通常称慢性病),如高血压、卒中、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精神心理等方面的疾病。 胡大一表示:“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很难避免要与某种慢病相遇。生病以后的治疗就是医疗,治疗是医疗成本消耗最大的部分。但非常遗憾,得病后的治疗对人的健康寿命的贡献只有8%,而权重最大的是后天选择的生活方式,它占到 60%,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们的医疗模式仍处在重治轻防的阶段。”通过分析,胡大一表示,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即使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的家族病史,如果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依然可以活得健康长寿。”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把它概括成四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
胡大一针对心血管病的防治,提出五大处方。(1)药物处方 :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在用药方面,要使用有证据、有预防作用的药物控制危险因素。(2)运动处方 :科学运动是良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段落,就是加强体育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在胡大一看来,这是改变目前医疗模式,改变医生从理念到职业行为的一个重要提法。(3)营养处方 :是心血管疾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达到控制血脂、血压、血糖、体重等 治疗目标,临床营养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4)心理处方 :关注心脏,重视心理。60%~ 90% 的疾病与精神心理有关,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在一 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5)戒烟处方 :戒烟,永不言迟。 胡大一表示,“吸烟是加重心脑血管、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病变和更加弥漫化的助推器。吸烟是心肌梗死、猝死年轻化第一危险因素。”据统计,公共场所控烟 1年后,心肌梗死减少40%。戒烟是最有效的心血管病医疗干预之一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且戒烟越早、持续时 间越长,健康获益就越大。烟草依赖本身就是慢性疾病,全面控 烟的进程要不断推进。这不仅对吸烟者有利,还能让很多人免于二手烟危害。
“一言以蔽之:让周围人都保持健康,这就是医生更大的价值。”

NO.1

professor

 

NO.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解读:长寿未必是福!
胡大一:我们的医学亟需“三个颠覆”!-今日头条
胡大一:群防群治是建立慢病防控的4S店的根本出路
胡大一自曝“行医秘籍”,年轻医生值得一读!
胡大一:应对非传染性疾病挑战——关键是行动
胡大一:告诉您健康五大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