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汉灵帝刘宏:除了皇帝做不好,做什么都出类拔萃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这一回,我们给汉灵帝刘宏作个小结。


有一次,刘宏问侍中杨奇说,你看朕比桓帝如何?

杨奇说,陛下和桓帝相比,犹如虞舜之于唐尧。

刘宏大不高兴,说,你的脖子挺硬啊,不愧是杨震的子孙,你死之后一定会再引来大鸟。

衣赐履说:这一段挺有意思。显然,刘宏自己觉得比桓帝刘志要强太多了,我简直看见了刘宏问话时那得意的表情。没想到,杨奇说,你俩一个是舜、一个是尧。这个回答太精彩了!以桓灵比尧舜,幽默感立即弥漫出来。但是,刘宏笑不出,他知道,杨奇的意思是,你若觉得桓帝是尧,那你就是舜;你若觉得桓帝是桀,那你就是纣。杨奇的言外之意是,你们哥儿俩是一路货色,谁也甭笑话谁

杨奇的曾祖是“四知太守”杨震,老杨家四世三公的第一世,正直敢谏,被迫害致死。死后,有一群高达丈余的大鸟出现在它墓边,悲鸣,流泪,葬礼结束,才飞走。故刘宏说你死之后,一定会引来大鸟,意思是你小子说话也真让人不爱听啊。杨震事可参详拙文《太尉杨震:既正直又清廉,他凭什么升到三公高位?》。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刘宏的登基之路。

公元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桓帝刘志去世。十二月二十九日,皇后窦妙被尊为皇太后,临朝主政。

窦太后老爹、城门校尉窦武主持选皇帝大会。征召侍御史、河间(首府乐成,河北省献县)人刘儵(读如书),查询刘姓皇族中的贤才,刘儵推荐解渎亭侯(解渎亭在今河北省安国市东)刘宏。

刘宏,是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刘开是章帝刘炟的儿子),祖父刘淑,父亲刘苌,都是解渎亭侯。

公元168年,正月二十一日,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虚岁十三。

【朕十三】

本年,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密谋铲除太监,情况泄露,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太监们,发动政变,一举诛杀陈蕃、窦武,以及一大票士大夫,同时,软禁窦太后(详见拙文《窦武、陈蕃之死:当猪队长碰上猪队友)。

一夜之间,外戚集团和士大夫集团,全面崩溃。自此,十三岁的刘宏身边,就只剩下一群从政治斗争的血雨腥风中冲杀出来的太监,浑身都是血迹和杀气。比如,曹节、王甫、侯览这些大太监,都经过两次党锢之祸,都是打遍朝廷无敌手的宫斗高手

这就是少年刘宏的生存环境。

但是,刘宏非常之聪明,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极强,在很多领域都有让人为之击节赞叹的成就。

比如,他是一位——

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刘宏本人非常喜欢文学创作,是作赋的高手,亲自撰写《皇羲篇》五十章,这是他二十岁出头儿时的作品。公元182年,刘宏视察太学,亲自在石碑上作赋。公元183年,刘宏追思已故的王美人(汉献帝刘协的生母王荣,被何皇后毒杀),作《追德赋》《令仪颂》。

后来,又把太学中能创作辞赋的学生,集中到鸿都门下,一是提拔使用,二是切磋技艺。

我估计刘宏的赋,比乾隆的诗,水平要高得多。

还是一位——

国际眼光的时尚家

《后汉书·五行志》载,刘宏喜欢穿胡服,用胡帐,坐胡床,行胡坐,吃胡饭,还喜欢胡人的乐器(胡空侯、胡笛),跳胡舞(也可能只是喜欢观赏胡舞),因此,洛阳的贵戚竞相效仿。也就是说,刘宏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以异域风情引领时尚,对汉、胡文化的交融,作出重大贡献。

【这样坐,时间长了真受不了】

【这样坐,就舒服多了】

所谓胡坐,就是盘腿坐下,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解放。因为此前,中国人的“坐”,实际上是“跪”,那是相当地不舒服的。

胡床,又称为交床、交椅、绳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实际上就是类似马扎的小板凳。李白“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大约就是个小马扎,呵呵。

【原来,我家也有胡床诶】

还是一位——

天马行空的娱乐家

《后汉书·五行志》载,刘宏喜欢在宫中西园驾车,他亲自操辔,拉车的不是马,而是四头白驴。刘宏驾着驴车在园中奔驰周旋,以为大乐。于是乎,公卿贵戚再度竞相仿效,纷纷抢购白驴,导致驴价飙升,与马价同。

刘宏忽发奇想,弄些狗来,给它们戴上官帽,挂上绶带,以为笑乐。有一只狗不晓得怎么跑到司徒府去了,见到这只狗的,莫不惊怪。

刘宏还经常搞角色扮演,他在西园修建了许多店铺,让宫女们穿上做买卖的衣服,刘宏穿梭于店铺之间买东买西,累了就到专门的“饭店”点菜沽酒,宫女们上菜、陪酒,大家都很入戏,玩儿得很嗨。

衣赐履说:说实在的,刘宏如果生活在今天,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娱乐节目主持人。





还是一位——

身体力行的教育家

议郎蔡邕认为儒家经典已经传抄几百年,错谬之处越来越多,再加上俗儒穿凿,故意曲解,误人子弟。于是蔡邕与中常侍李巡、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堂谿,复姓。谿读如西)、光禄大夫杨赐等人共同上书,奏请由官方来校勘儒家经典,刘宏批准。

公元175年,三月,由蔡邕亲自书写,将校勘后的儒家经典分别刻在四十六块石碑之上,竖立在太学门外,作为今后儒生学习的标准。石碑竖立之后,前来参观抄写的,每天有千余车辆,从四面八方云集,塞满大街小巷。太学石经因为是熹平年间所设立,故史称“熹平石经”。经过千年风雨战乱,石经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些许碎石块,供后人缅怀昔日辉煌。

【熹平石经】

公元178年,刘宏设立鸿都门学校,学生全都命各州、郡、三公推荐征召,有的被任命出任州刺史、郡太守,有的入皇宫担任尚书、侍中,有的甚至被封为侯。刘宏下令,让中尚方官署为鸿都门的文学之士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各画一张肖像,分别配上赞美的言辞,作为对后学晚辈的劝告和勉励。

据说,有节操和有学问的人,都以和这些人为伍而感到羞耻。

衣赐履说:实际上,朝廷里有节操的官员早就没几个了,我理解,士大夫们不愿与鸿都学校的毕业生为伍,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人出身不好。比如,尚书令阳球上书说,乐松、江览等人都出身微贱,都是才识短浅的斗筲小人,云云。而阳球本人的品行倒真是让人不敢恭维,可参详拙文《“二流二球”小组高举砍刀冲向太监,被太监剁成肉馅》。





还是一位——

奇思妙想的建筑家

公元180年,刘宏下令兴建圭苑、灵昆苑。司徒杨赐上书劝阻,希望刘宏能够学习以前圣君的节俭,体恤百姓的劳苦。刘宏不听,继续兴建。

公元185年,二月十日,南宫发生火灾,着了半个月才熄灭。中常侍张让、赵忠建议,对全国的耕地加收田税,每亩十钱,用以修建宫殿,铸造铜人。又下诏让各州、郡向朝廷进献木材及纹理美观的石料,分批送往京城洛阳。据说太监们在验收时,百般挑剔,对认为不合格的,强迫州、郡官贱卖,价格仅为原价的十分之一。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额,于是重新购买木材,而太监们仍不肯立即接收,致使运来的木材都堆积在一起朽坏了,宫殿则连年未能修成。各地的刺史、太守乘机私自增加百姓赋税,从中贪污,老百姓怨叹哀鸣。

公元186年,刘宏命钩盾令(皇家花园器具管理官)宋典,在南宫修建玉堂殿。又命掖庭令(宫廷事务署长)毕岚,铸造四个铜人,再铸四口铜钟,容量都为两千斛。又在平门外桥东,铸造天禄(一种独角神兽),以及吐水的蛤蟆,吐出的水输入皇宫之内。又作翻车和渴乌(翻车是用以引水的机车,渴乌是一种利用空气压力汲水的机械装置),放在平门外桥西,用来浇洒城外南北大道,认为可以节省百姓洒水泼道的费用。

【天禄】

【据说,这就是渴乌】

衣赐履说:吐水的蛤蟆,以及在皇宫之内的水利设施,似乎显示了东汉非常高超的建筑工艺。





还是一位——

官爵专营的企业家

史称刘宏最爱攒钱,收集天下奇珍异宝。每次各郡、国向朝廷进贡,都要先精选出一部分珍品,送交管理皇帝私人财物的中署,叫做“导行费”。

史书给出的解释是,刘宏出身侯爵,一直很穷,所以当了皇帝之后,对钱表现出强烈的热爱。实际上,刘宏的爱钱,可能是受了他老娘董太后的影响。《后汉书·五行志》载,董太后喜欢黄金,没事儿就把黄金堆在大堂上数着玩儿。董太后积了很多金钱,但总觉得不够,“常苦不足”,常让人把黄梁捣碎蒸熟了吃,估计是那玩意儿黄灿灿的,像金子,吃起来也更香一些。

据说,刘宏出售官爵,也是老娘董太后撺掇的。

公元178年,刘宏开设“西邸”机构,公开出卖官爵,按照官位高低收钱。比如,俸禄为二千石的官二千万,四百石的官四百万,也打折,给买官儿者的人品打分儿,人品不好的全价,人品好的打对折,人品最好的只需标价的三分之一就成交。卖官所得的钱,在西园另外设立一个钱库贮藏起来。

有人干脆上书,指定买某县县令、县长,根据县的大小、贫富等统计数据,价格多少不等。有钱的交完现钱,立即上任;没钱的可以先打欠条,到任后捞够了再偿还,当然要按一定比例交滞纳金。

至于三公、九卿等朝廷官职,公,一千万;卿,五百万。

衣赐履说:公卿定价比地方官要便宜得多,说明刘宏是作过市场调查的。地方官可以直接薅老百姓的羊毛,来钱快;公卿没有羊毛可薅,自然便宜得多。一个卿五百万,与地方上四百石官员的价格差不多,我们可以想像,老百姓面对的地方官员都是一副什么嘴脸。





我有一种感觉,刘宏的骨子里是个生意人,他可以把卖官儿这个事挖掘到极致——官员正常任职、调动也得交份子钱。

当时有个叫司马直的官员被任命为钜鹿郡太守。司马直这个人,是有名的清官,穷得叮当响,打嗝都没有荤腥味儿,实在拿不出份子钱。刘宏听说之后,就给司马直打了个折,让他交三百万钱就行,不能再少了。司马直接到诏令后,万般惆怅,说:

地方官就是老百姓的父母,为人父母不能造福一方,反而要搜刮老百姓,我心不忍啊!

于是,托病辞官,不干了。

【惹不起也躲不起的司马直】

刘宏知道后很恼火,司马直你脑子短路了吗?朕已经给你打了最低折,跳楼价了,你还不干?不行,你小子必须去上任!

穷光蛋司马直没办法,只好去赴任,走在半道儿上,越想越想不通,给刘宏写了道奏书,意思是皇上啊,你这么干不行啊!贴好邮票,投入邮箱,然后,自杀了。

从史书记录上看,司马直同时代的官员,再没有因为交不起买官儿钱而自杀的,也就是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交了这个钱的(当然还有些关系户不需要交钱),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不管能不能出得起,这些官员一到任,立即就会理直气壮地去薅羊毛了。

于是,放眼望去,灵帝朝,满朝都是贪官。

综上,我们发现,灵帝刘宏,可以成为文学家、艺术家、建筑家、企业家,但一定不是——

合格的皇帝

公元188年,十月,会望气的法术家认为,京城洛阳将有兵灾,南北两宫会发生流血事件。刘宏想通过法术来化解,就征调各地的军队,在平乐观(洛阳上西门外)举行阅兵仪式。先修建一个阅兵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盖,高达十丈。又在阅兵坛东北修筑一个小坛,立起九层华盖,高九丈。步骑兵数万人列队,设营布阵。

十月十六日,刘宏阅兵,站在大华盖之下,大将军何进站在小华盖之下。刘宏披戴甲胄,骑上有护甲的战马,自称“无上将军”,绕军阵巡视三圈后返回,将武器授予何进。

刘宏问讨虏校尉盖勋说,我这样检阅大军,你觉得怎样?

盖勋说,我听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显示恩德,并不炫耀武力,现在,贼寇都在远方,皇上您却在京城阅兵,并不能显示消灭敌人的决心,只不过是好战罢了。

刘宏说,你的看法很对,可惜我见到你太晚,别的人从来没讲过这样的话。

后来,盖勋对中军校尉袁绍说,皇帝很聪明,只是被他左右的人蒙蔽住了。

盖勋说的很对,刘宏确实聪明,做什么都出类拔萃,除了做皇帝之外

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刘宏去世,享年三十四岁。

在刘宏,或者说在刘宏和太监们共同统治的二十多年间,皇帝玩票,宫斗彪悍,太监放纵,官员贪墨,黄巾一吼,民变沸腾,终于把大汉朝给搞废了。刘宏玩儿够了,眼一闭,腿一蹬,给孤儿寡母留下一个特大号烂摊子。有理想和没理想的士大夫们,都已看清,汉朝将亡,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汉失其鹿,最终落于谁手?

本年,是两汉王朝的皇帝,还能保留一点尊严的最后一年。之后的少帝刘辩和献帝刘协,只能战战兢兢坐在宝座上,配合别人表演了。

不得不承认,皇帝个人的能力素质,对于国家的命运,举足轻重。我不太理解那些所谓的大历史观,或者称之为历史规律的东西。历史学家愿意给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加上一个规律,比如,东汉之亡,是因为豪族势力太大,皇权在与豪族的对决中,失败是必然的;南北朝的分裂,是必然的;隋唐的统一,是必然的;五代十国,是必然的;宋元统一,又是必然的,等等等等。

【灵帝是个文青,哪能长这么磕碜!】

我觉得,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历史只遵循一个规律:世袭制的大一统王朝,迟早碰到一个烂到极致的皇帝,给已经千疮百孔的王朝,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崩溃。然后,各路野心家开打,打到最后,如果碰上了唐宗宋祖,则实现大一统;如果碰上了白痴司马衷,或者暴君隋炀帝,那么天下继续大乱。统一多长时间和分裂多长时间,也不确定,或许百把年,或许二三百年。如果没有外部的干扰,这种轮回,将永远周期下去。直到西方列强闯入,才让中国,有了另外一种可能。扯远了。

总之,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列强的进入,带来某种天朝未知的东西,天朝会一直在治乱之间打转,绝不可能发生资本主义,更不可能进入社会主义。就像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有的少数民族将继续保持原始社会一样。你非要说按照什么史观,这些民族凭着自己的努力,迟早也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那我只能说,呵呵。

最后再讨论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太监和外戚。

【十常侍画得真够猥琐】

回头看东汉的历史,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不管是外戚当政,还是太监专权,不管这帮货多坏、多恶劣,东汉的皇位是相对安全的,他们和皇帝是一伙儿的,他们并不想让这个王朝倒掉。而一旦大臣坐大,成为权臣,比如董卓,比如曹操,皇帝才真正陷入到危险的境地。于是,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要求皇帝必须有很强的执政能力,但是,因为是世袭制,不能保证继位的是个什么东西,于是,又回到我们上面讨论的那种循环之中。

好了,衣赐履读通鉴《短命皇帝》单元,就到这里,从下一回开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迈向三国》。


【可以点个“在看”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40)
汉灵帝究竟有多荒淫
魏武挥鞭 之 曹操的魅力
历史上荒唐的皇帝有哪些-汉灵帝刘宏
刘宏
黄巾起义为什么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