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型男刘表为什么被人讥笑为“坐谈客耳”?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荆州牧刘表,脸上贴了两个著名的标签,左脸上贴的是“坐谈客耳”,右脸上贴的是“废长立幼”。这俩标签儿自打一贴上,两千年翻不了身。这一回,我们讲坐谈客刘表。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山东省金乡县西北昌邑镇)高平县(山东省济宁市)人。刘表年少时,跟着同郡老乡、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太守王畅学习。王畅也是当时的名士,后来做到三公。王畅在南阳时,为政宽仁,轻易不动刑罚,郡里教化大行。但南阳郡奢侈之风颇盛,官员大户,都以高消费为荣。但王畅却极为俭朴,布衣草鞋,瘦马破车,简直到了寒酸的地步。刘表劝谏王畅说:

奢侈,别超越了身份;节俭,别弄得手下都无所适从,这才是中庸之道(奢不僣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蘧(读如渠)伯玉以他自己一个人当君子为耻。您不遵从孔圣人的明训,反而追求伯夷叔齐那种细枝末节上的操守,是想显示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君子范儿吗?

王畅说,以节俭而败亡的少啊。实际上,我想以自己的行为,来矫正奢靡之风啊。

衣赐履说:蘧伯玉,名瑗,是春秋时期卫国(河南省卫辉市)大臣,孔子的友人。老蘧是卫国名臣,侍奉卫献公、卫殇公、卫灵公三代国君,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百姓,体恤民生,是“无为而治”的开创者和践行者。
刘表和王畅主张不同,硬要分个对错,未免矫情。我想说的是,刘表向王老师提建议时,才十七岁,但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了。《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去世后,“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看到这句话,老实说我挺吃惊。显然,刘表这一生,是坚守了一些东西的。

刘表,绝对的型男,比他那个著名的外甥女婿诸葛亮还要有型。史称,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孔明身高一米八五(一尺合23.1厘米),容貌甚伟。而表哥则“长八尺余,姿貌甚伟”,看,孔明只是高大英俊,表哥不但高大英俊,举止体态也很有风度,算不算得型男?

【表哥比孔明还要有型】

【这糟老头儿难道是表哥?】

表哥很有才,年轻时就有名望,很荣幸当选为杰出“党人”代表,位列“八及”(也有说位列八顾、八交、八俊什么的。党人事详见拙文《司隶校尉李膺,点燃了党锢之祸的导火索),做不得官,在家待业。直到党禁解除,表哥被大将军何进召为佐吏,后来做到北军中候。

公元190年,长沙太守孙坚斩杀荆州刺史王叡(读如瑞),献帝刘协(董卓当政)下诏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当时荆州地区江南宗贼(以同族人为主而结伙的盗贼或某种民间组织)势力很大;袁术屯兵鲁阳(河南省鲁山县),控制南阳(属荆州);吴郡江苏省苏州市人苏代领长沙郡太守,贝羽为华容县(湖北省潜江市西南)县长,各自拥兵作乱。刘表单人匹马进入宜城(湖北省宜城县,属南郡),请来南郡(湖北省江陵县)名士蒯良、蒯越(蒯读如快,上声)和襄阳荆州州政府所在县,湖北省襄樊市人蔡瑁,向他们讨教安抚荆州的办法。刘表说:

如今江南宗党势力十分强大,各自拥兵,如果袁术和他们勾结起来,我们必然会大祸临头。我琢磨着得征兵,又恐怕征不到,不知各位有什么高见?

蒯良说:

民众不愿归附,是因为执政不够宽仁;归附却不能治理,是对他们恩义不足。只要施行仁义之道,百姓就会归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为什么要担心征不到兵呢?

蒯越说:

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而在任用贤才。袁术这个货,勇而无断;苏代、贝羽都是粗鄙之人,不足挂齿;而宗党首领大多贪残凶暴,部众普遍离心离德。我手下有不少门客,让他们去诱之以利,宗党首领必然会率众前来。到时,您诛杀罪大恶极的,收编他们的部下。老百姓谁不想安居乐业?当他们听说了您的威望和恩德,一定会扶老携幼,牵狗抱鸡,前来投奔。建立武装,南据江陵(南郡郡政府所在县,湖北省江陵县),北守襄阳,荆州八郡,一纸檄文,就可平定。到那时,即使袁术来犯,也无计可施。

表哥说:

子柔(蒯良)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蒯越)之计,臼犯(狐偃)之谋也。

【蒯彻之后,质量有保证】

衣赐履说:雍季、狐偃的典故,讲起来太麻烦,请读者自行百度。表哥的意思大约是,蒯良的计策看似迂腐,但是万世遵循的法则;而蒯越的计策,非常实用,但只可作为权宜之计。我看到刘表对蒯氏兄弟的评价,立即感觉到刘荆州很不一般。
我们一般认为,荆州包括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七个郡,此处说荆州八郡,是东汉末年,在南阳郡章陵县又设置了一个章陵郡,地盘儿、影响都不大。曹操取得荆州后,重新并入南阳郡。

于是,蒯越派人邀请宗贼。受到邀请,大大小小的扛把子们,呼三喝四就来了,一共五十五个,他们本以为是“朋友来了有好酒”,没成想等到的是“豺狼来了有猎枪”,荆州刺史刘表,一点儿没客气,一人一刀,全部斩杀。随即袭击这些人的余众,不服的干掉,投降的收编。只有江夏湖北省武昌县金口镇贼张虎、陈生据守襄阳,刘表又让蒯越和庞季二人,一人骑一台电单车,前往招降,江南一带全部平定。刘表把州府设置到襄阳(荆州州政府原设在汉寿县,我猜关二爷的汉寿亭侯,如果有封地,就在此处),镇压叛乱,安抚百姓,长江以南地区全部平定(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四个郡是: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

衣赐履说:蒯越是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大将军何进听闻蒯越长于计略,聘请他到幕府当干部。当时,何进与太监们PK,蒯越力劝他赶紧下手,但何进一直犹豫不决。蒯越一看,何进这是作死的节奏,于是,申请出任为汝阳县县令。果不其然,何进不久后被太监所杀。

也就是说,表哥和蒯越都在何进手下干过,不但是老熟人,而且是老同事,以前关系应该是不错的,所以,表哥对如何镇抚荆州,并不盲目,先找蒯越帮忙。

你道这蒯氏兄弟是谁?他们是汉初最著名的策士之一——蒯彻(通)的后人。蒯彻就是鼓动韩信造反、韩信没听的那位。韩信死后,刘邦听说蒯彻这厮曾经煽乎韩信造反,就把他抓来,打算炖了。蒯彻说:

冤枉啊,秦失其鹿,群雄哪个不想抓住那头鹿?只不过皇上你跑得快,被你抓住了而已。我是韩信的臣子,只知有韩信,不知有陛下。当年,那家伙如果听了我的,还有陛下您什么事儿啊!

刘邦听了,放声大笑,就把蒯彻给放了。一晃四百年过去,蒯家后人看来继承了老祖宗的智商,发展还是不错的。

刘表治荆州,大约是要依靠当地大族的,除了蒯氏兄弟,表哥又娶了蔡瑁的二姐为继室。老蔡家也不简单,不但是荆州望族,而且家里盛产官太太,蔡瑁的姑姑嫁的是前太尉张温,二姐嫁的就是刘表,大姐嫁的稍差一点,老公叫黄承彦,但老黄也是诸葛亮的岳父诶。一说起来,诸葛亮和刘表、蔡瑁都是沾亲带故的。

于是乎,刘表几乎兵不血刃,就平定了荆州。

【我觉得蔡二姐不应该如此年轻美貌】

表哥生于公元142年,公元190年到荆州,四十九岁。蔡瑁能够成为表哥的心腹,想来年龄不会太轻,他的二姐是黄花儿大闺女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表哥娶蔡二姐,肯定不是为了爱情,大概率也不是为了温柔美貌,而是为了成为荆州的女婿,荆州女婿治荆州,事半功倍。

妥妥的政治婚姻,刘表不是书呆子

公元192年,十月,荆州刺史刘表派遣使者到长安进献贡品。朝廷此时李傕、郭汜说了算,他们想拉刘表为外援,就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由刺史升牧),封成武侯,假节。

公元196年,献帝刘协东归,暂停安邑河东郡政府所在县,山西省夏县)。刘协想回旧都洛阳,但洛阳的宫殿早就被董卓烧成一片灰烬,前太仆赵岐建议,请荆州牧刘表协助修缮宫殿。随后,赵岐出使荆州,向刘表传达圣意,刘表立即派兵到洛阳帮助修建宫室,一应物资保障,前后不绝。

七月一日,刘协到达洛阳,住在前中常侍赵忠的家中。

八月八日,刘协入住皇宫。

八月底,曹操将刘协接走,定都许县。

此后,刘表一面派遣使节向朝廷进贡,一面与袁绍相互联络。治中邓羲劝刘表要摆正位置,不要乱拉关系。刘表说:

对上,我不失进贡的义务;对下,我不背叛袁盟主,这是天下人都能理解的道理,您有什么可感到奇怪的呢?

衣赐履说:要说刘表想篡位,那是胡扯;但要说刘表一点称霸一方的念头儿都没有,也不现实。刘表和袁绍关系一直很好,一方面是两人出身都比较高;另一方面,刘表是党人,袁绍曾经大力营救过很多党人,双方政治理念接近。但刘表和孔融比较类似,对曹老板没有好感,进贡许都,是给献帝进贡;远离许都,是与曹操拉开距离。

起初,荆州的民情扰动,加上战事四起,贼寇猖獗,所以处处动荡不安。刘表到了荆州,一手抓治安,一手抓教化,两手都很硬。数年下来,荆州境内安宁无事,百姓生活安定,无论老少,都心悦诚服。关西、兖州、豫州的学者文人来投奔的有几千人,刘表给予安抚周济。又建立学校,聘请名士,一面讲授儒家经典,一面搞学术研究,学术成果丰硕。荆州地面,在战火熊熊的中国大地上,算得上是桃源一隅了。

公元199年之后,曹操和袁绍的关系逐渐绷紧,官渡大战即将展开,袁绍派人前往襄阳,要求刘表相助。刘表答应了,但是并不派兵,但也不帮着曹操,只是想保守长江、汉水之间,观天下之变。从事中郎、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人韩嵩,别驾、零陵郡(湖南省永州市)人刘先劝刘表说:

现在,曹操和袁绍,两雄相持,天下的权重,就在将军您身上。将军若想有所作为,应该乘此机会发展自己;如果不想,那就应该挑一头儿依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就跟这儿坐着看。最后两边儿都会怪罪您,您想保持中立,门儿都没有啊!以曹公之聪明才智,天下贤俊都归附于他,最后一定会干掉袁绍,然后率兵南下,恐怕将军不能抵御啊。故为将军着想,不如举州归附曹公,曹公必定会厚待将军,长享福祚,传之子孙,这才是万全之策。

【感觉上,韩嵩不应该这么年轻】

别人这么说也就罢了,后来,连老朋友、章陵郡(湖北省枣阳市南)太守蒯越也这么劝他,刘表狐疑,就把韩嵩叫来,说:

方今天下大乱,不知何时能够安定,曹公将天子侍奉在许都,请您为我前往许都,去察探一下情况。

韩嵩说:

圣人可以通达权变,次一等的只能严守节操。我韩嵩,是个守节的人,君臣名分一定,就会以死相守。现在,我是将军您的部属,只服从您的命令,赴汤蹈火,虽死不辞。据我看来,曹公最终一定会统一天下。如果将军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那就可以派我出使许都;如果将军犹豫不决,我到了京城,万一天子授予我一官半职,我就成为天子之臣,而只是将军您的旧部了。既然成了天子之臣,我则会守天子之命,就不能再为将军效死了。请您三思,不要辜负了我的一腔忠诚!

刘表坚持让韩嵩前往许都。韩嵩到达许都,献帝刘协下诏,任命韩嵩为侍中,迁零陵郡太守。韩嵩返回后,盛赞朝廷与曹操的恩德,劝刘表把儿子送到朝廷做人质。表哥大怒,召开干部大会,手持代表天子权力的符节,打算诛杀韩嵩。表哥怒斥道,韩嵩,你竟敢怀有二心!大家都为韩嵩担心,劝他向刘表谢罪。韩嵩一动不动,对刘表说,是将军背负了我韩嵩,而不是我韩嵩背负了将军!然后,韩嵩把以前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表哥被韩嵩怼得火大,妻子蔡氏劝告说,韩嵩是楚地(指长江中游流域)望族,而且他的话占理,杀他没有罪名啊。

表哥怒火难消,虽然没有诛杀韩嵩,但把他下了大狱。

衣赐履说:关于刘表对韩嵩的态度,表面上看,似乎韩嵩占理。实际上扯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降汉还是降曹的问题。我认为,如果献帝刘协亲政,刘表没有二话,一定归附朝廷。关键是,韩嵩说是成了天子的臣子,实际上是做了曹操的小弟,所以刘表说他有二心。

一般而言,当军阀在面对投降还是死磕的两难选择时,他们的手下,总有人主张降,有人坚持打,还有一批无所谓,爱咋咋滴。比如,赤壁之战前,虽然孙权手下的大部分干部都建议向曹老板投降,但是,总还是有个把周瑜、鲁肃唔的,跳出来坚决要打。包括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的时候,也有人宁死不降啊,刘禅的亲儿子刘谌,就在投降当日自杀殉国的。但是,关于刘表的记录,其手下青一色的投降派,不但全都劝他投降曹操,而且劝得大义凛然。

这是什么道理?

我想,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显示出强大的政治优势。刘表的属下投降曹操,可以大声宣称是归顺朝廷,孝忠天子,毫无心里负担。

二是刘表对曹操是战是降,态度暧昧。刘表不是鹰派,但又不甘心当鸽派,这就很是为难,他也为难,手下也为难。生死存亡之际,当主子下不了决心死磕的时候,做臣子的,最佳的选择就是劝降。因为,跟着下不了决心的主子去打仗,哪能有好结果啊?大家都主降,刘表也没说杀他一两个扭转舆论方向,那么,即使想打的人,也不敢提出来。比如文聘,比如黄忠,这样的大将完全可以让曹老板大吃苦头。

三是刘表缺乏侵略性。曹操说他是“自守之贼”,贾诩说他“无能为也”,郭嘉说他“坐谈客耳”。说白了,就是他没有侵略性,不去招惹人,不去欺负人,这样的人,在太平之世,按贾诩话讲是“三公之才”,在乱世,就成为曹操之辈的猎物。这是性格使然,克服不了的。当然,我不是说具有侵略性就一定会成功,而是说没有侵略性肯定失败。

【不是侵略性一定成功,而是没有侵略性一定失败】

我们看曹操、袁绍、刘表,曹操从来不消停,他是兖州牧,基本不跟兖州呆着,天天打仗,东西南北打,搞得自己境内的百姓苦不堪言;袁绍经营河北,官渡之战前的主要对手是公孙瓒,属于一边打仗一边建设的那种,治下百姓对袁绍还是相当爱戴的;刘表基本上没有主动出击过,从来都是被动防守,抵抗袁术,抵抗张济,抵抗曹操,抵抗孙坚、孙策、孙权,相对而言,荆州百姓是最安逸的,要不孔明先生能跟这儿唱着山歌、读着书,快乐度过了青少年时代?但是,几乎所有的“有识之士”都认为,曹老板雄才大略,袁绍一时之杰,刘表坐谈客耳。

说到底,所谓雄才大略,不是看他讲不讲理,而是看他有没有侵略型性格;不是看他仁不仁爱,而是看他能不能打;不是取决于老百姓爱不爱戴,而是取决于士大夫们对自身前途命运的预期。

另,关于刘表没有出兵帮袁绍的原因,我们以前已经讨论过,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沙郡太守张羡反叛,刘表打了几年才平定,此处不再赘述,可参阅拙文《官渡之战:曹操连横、袁绍合纵》。

【点赞、点“在看”,都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表哥特烦恼:世家豪族都该挂路灯!【三国争霸11】
三国最牛间谍曹操称他比荆州还重要
刘表是草包吗?
刘表比曹操差在哪里?
占据荆州七郡的刘表,为何以襄阳为治所
除袁绍外,另一个被贬低的中原豪杰——刘表(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