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22 王敦之乱(六):鲜卑人司马绍和汉人王敦开始大决战前的热身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公元323年的四五月间,王敦从武昌江州州政府所在县,湖北省鄂州市迁到姑孰(安徽省当涂县),屯驻在于湖当涂县南)。公元324年,六七月间,王敦和朝廷正式开战。谁先动的手?史书语焉不详。我猜,史官是故意为的就是坐实王敦谋反的事实,告诫后世的臣子们,不要轻易向皇权发起挑战

于湖到建康,也就一百来里地,快点儿的牛车,一天跑个来回,还有富余。英明神武的晋明帝司马绍和大权独揽的大将军王敦,就那么静静地呆着?互相问候岁月静好了一年多?

怎么可能呢!



公元324年,正月,建康城里发生了一件现在看起来平淡,但在当年,可能会上热搜的情。

东晋朝廷在首都建康的闹市斩杀了一个李脱的人。

这个名字,相当打眼

超凡脱俗的人,大约会认为李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而低级趣味的人,大约会觉得李脱是一个风月场所工作的艺名;但实际上,李脱是活脱脱的一个大神仙。

《晋书·周札传》载

当时有个道士,叫李脱,练了一身妖术,迷惑了大批善男信女。李脱自称八百岁,所以大家都称他为李八百。李八百从中原到建邺(彼时,建邺尚未改名为建康,那么,不迟于晋愍帝司马邺登基,李脱就到了建邺),广收门徒,方法老套而有效——用神神叨叨的方式给人治病以鬼道疗病),并且,“署人官位”,因此,数年下来,信徒甚众

【历史上有好多个李八百】

衣赐履说:史书和道教书籍中,李脱这个名字,时不时就会出现,李八百也不鲜见,有时,李脱和李八百未必是同一个人,有时,则合二为一。李脱是个道士,又署人官位,则他可能出身于天师道。所谓署人官位,我理解,李脱已经建立了某种层级组织,设置了一系列教内职务,对教众加以管理。类似于张鲁的天师道(五斗米教),新入教的,称为鬼卒,资格老的,称为祭酒,祭酒上面,还有治头大祭酒、奸令祭酒等职位,实行层级管理。因此,李脱可能是天师道里道行比较高、可以独立传教的那种人,即使地位比不得大教主张鲁,也应该是二当家、三当家那个级别的。

那么,李脱和王敦之乱有什么关系呢?

得有,因为,宗教玩儿大了,就一定会跟政治搞到一起去

李脱这个人颇为神秘,据说,王敦害死了不少人,都与李脱有关

先看看周嵩之死

周嵩是尚书左仆射周顗(读如以)的老弟,周顗不但是东晋的高官,而且是天下名士。之前我们讲过,公元322年,王敦第一次攻打建康,王师败绩,王敦就把他认为不顺眼的几个家伙给杀了,其中就有周顗。

《晋书·周嵩传》载

王敦杀害了周顗,又派人去周家吊唁周嵩说,我哥为天下人而死,又为天下人所杀,何必来吊唁呢(亡兄天下人,为天下人所杀,复何所吊!王敦听说之后,就对周嵩很不爽,但因为跟周嵩有姻亲关系(周嵩是王敦的嗣子王应的嫂子的老爹),而且刚杀了人家哥哥,再杀周嵩,有些说不过去,就暂时隐忍,任命为从事中郎。周嵩对老哥周顗的死,一直愤愤不平,曾当众说过王应不宜统兵”这样的话

王敦心头火起,就密使妖人李脱诬嵩及周筵潜相署置,遂害之意思是私下让李脱诬陷周嵩、周筵等人阴谋作乱,把周嵩给杀了。有意思的是,周嵩本人,并不是道教徒,而是佛教徒,他在市中受刑之前,一直在念颂佛经(临刑之前,犹于市诵经云

衣赐履说:注意,此处的“遂害之”,可能指周嵩、周筵都被害了,也可能只周嵩一个人被害。

另外,王敦既然可以指使李脱,说明,他和李脱之间,有某种联系,甚至相当熟稔

再看一下义兴周氏之灭族

上面提到的周筵和周嵩,并不是一家子。周嵩是汝南人,而周筵则出自义兴周氏,周家最有名的人物,全中国人民都知道,就是除三害那位周处。周处早就死了,我们要讲的主要是两位,周札和周筵。周札是周处的儿子,周筵是周处另一个儿子周靖的儿子,也即周札的侄子。

王敦第一次攻打建康时,晋元帝司马睿派周札守石头建康城西北王敦大军一到,周札秒降,打开城门迎接王敦,直接导致王师大败。周氏宗族强盛,在东晋做官的很多,号称一门五侯,也即是说,他们家有五个侯爵的编制(实际上有人还封了公),地的豪门大族,没有比得上老周家的。王敦对周家势力之强,想起来就皱眉头。周筵母亲去世,前吊唁的有千余人,王敦听说后,心中不悦

【这个王敦有特点】

王敦生病之后,他的智囊钱凤认为,吴地最强的宗族有两个,一个是周札家,另一个是沈充家,而沈充跟王敦是一伙儿的,钱凤就琢磨着把周灭了他对王敦说:

从古至今,豪强大族都是国家的祸患,但凡皇室有难,基本上都是由豪强大族引起的。现在,江东之豪,没有比得了周家和沈家的,明公您一旦撒手去了,这两个家族为了争权夺利,一定会打起来现在,周氏强大,并且,周家子弟中,有很多英俊人物,我们应该先作处理,以安后世

王敦认为钱凤说得很有道理,着手收拾周家

于是,又轮到李八百出场了

李八百有个弟子李弘,在灊山(亦作潜山安徽潜山县西北收徒传教李弘对人说,有谶语说,他应当称王

王敦指使庐江安徽省舒城县)太守李恒指控周札,以及周札的侄们,说他们跟这个李八百谋图不轨。当时,周筵担任王敦的谘议参军,王敦人在营中杀筵及脱、弘,又派参军贺鸾,协助沈充,把周札的兄弟子侄,全部诛杀,随即进军会稽,袭击周札时任会稽内史,浙江省绍兴市事发突然,周札稀里糊涂被砍了脑袋,义兴周氏,就这么被灭了族

衣赐履说:显然,上述史料颇有矛盾抵牾之处,让我们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

1.公元324年的正月,李脱朝廷斩杀于建康。王敦此时在于湖,诛杀李脱的,自然是明帝司马绍

2.王敦指使李脱控告周嵩、周筵,导致周嵩被杀。李脱死于公元324年正月,周嵩当死于此前。而周筵此时并没有死,因此,李脱控告周筵,应为错讹。

3.王敦指控周札、周筵与李脱图谋不轨,在军营中诛杀了周筵、李脱,以及李脱的弟子李弘。不对啊,李脱不是被斩于建康市中吗?怎么在王敦的军营中又死了一回?我们先看一下周筵死于何时,再来发落李脱。

《晋书·五行志》载,公元323年,周筵做了王敦手下干部(这也说明,上面所谓李脱指控周筵,是不成立的,否则,周筵岂可听命于王敦?)……明年五月,钱凤谋乱,灭了周筵的族。

可见,周筵死于公元324年的五月。而李脱死于公元324年的正月,如何能出现在王敦大营之中?难道从地底下回来探访老友的吗?

我们只能认为,死于王敦军营的,是周筵和李弘。

4.李弘对教众说,自己是要称王的,然后死于王敦军营,进一步说明,李脱、李弘师徒,与王敦关系密切,王敦甚至可能许诺,给李弘封王。

5.杀周筵和杀周札等人,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都在公元324年的五月。王敦动兵了,但是,他已经向朝廷上表指出,周家与妖人联合,打算造反,他这是发兵平叛。

好,我们把整个事件再梳理一遍:

王敦派李脱诬陷周嵩,然后,杀害周嵩。周嵩临死前,念颂佛经,他是想显摆他会吗?当然不是。他是告诉朝廷,老子是释迦摩尼的弟子,跟妖道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个事儿传到明帝司马绍那边儿,很可能组织力量调查李脱。

这一查,发现李脱是个大教主,手下教众不少诶,甚至有个弟子叫李弘的,还打算称王哩!于是,少客气,抓!

公元324年,正月,将李脱当街斩首。

这叫什么?

这叫敲山震虎。王敦你不是跟李脱勾勾搭搭的吗?朕就杀他给你看!

并且,最有意思的就是,正月初八,赦免五年以下的罪犯,“术人李脱,造妖书惑众,斩于建康市”。

一边儿宣布赦令,一边儿杀李脱

就是告诉王敦,李脱是你的人,朕今儿把他当街斩首了!

王敦一看,司马绍这小子行啊,给我上眼药是吧,你还嫩点儿,让你看看我大将军的手段!

你不说李脱是妖人吗,那我就说义兴家,跟李脱是一伙儿的,不等你同意,我就把周家连锅儿端了。

为什么李弘会出现在王敦的军营?

很可能就是朝廷抓到了师父李八百,李弘跑到王敦这儿避难来了。王敦什么人啊?那是杀了好几个亲兄弟的人!李八百死了,你李弘有个毛线用处,一刀剁了,正好撇清和你们的关系。

对周札和周筵,司马绍还是相当看重的,杀他们,就是王敦的有力回击。

大家看,这一年来,王敦和司马绍,可不是互问岁月静好,虽然还没到抡着片儿刀互砍的地步,但这种打闷棍、戳腰眼儿的事儿,是真没少干。

别急,还有。

王敦灭了周的族之后,不知道以什么理由,杀了常从督冉曾、公乘雄,这哥儿俩都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心腹。司马绍也没客气,开始挖王敦的墙脚。《晋书·沈充传》载:

司马绍打算讨伐王敦,派沈充的老乡沈祯,去做沈充的工作,许诺,只要你肯到朝廷来上班,司空的位子就是你的。不料这位沈充,还真是个爷们儿,讲义气,就撂下一句话,大丈夫共事,自当有始有终,岂可中途改弦易辙

司马绍的策反工作,没成功。

你来我往的,就到了公元324年的五月,王敦病,司马绍派侍中陈晷(读如鬼)、散骑常侍虞騑(读如非前往探望。

衣赐履说:甭问啊,司马绍不断派人前往探视,就是要看你王敦什么时候死。注意,直到此时,王敦并没有向建康出兵,双方还没有撕破脸。

随后,司马绍又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的事儿。

六月,王敦打算动兵,司马绍通过某种渠道获悉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于是,司马绍换了衣服,骑着巴滇骏马,带着几个随从,一路跑到于湖,亲自观察王敦的大营。王敦手下军士,司马绍这伙儿人,不像是普通老百姓,就向王敦汇报。王敦正在休息,梦到太阳把城池围起来了(梦日环其城),一下子惊醒,起身说:

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

【不会吧!这是鲜卑人脸复原图???】

衣赐履说:王敦说,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他说的是谁啊?

晋明帝司马绍啊!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司马绍是鲜卑人诶

史称,司马绍的老娘荀氏,是燕代人,司马绍“状类外氏”,胡子是黄的,所以王敦称司马绍为鲜卑奴。

陈寅恪先生在《五胡种族问题》一文中,探讨了鲜卑人的样貌特征,比如,胡须是黄的,皮肤比汉人要白皙;司马绍的老娘是燕代人,燕代是鲜卑拓跋部的居住地;司马绍须黄,状类外氏其母极可能是鲜卑人。

也即是说,司马绍身体里,大概率有二分之一的鲜卑血统。

这位年轻的皇帝,面目白晰,须发不用染,都是金色的,基本上就是一个长相有异域色彩的帅哥一枚啊!

晋明帝司马绍长得再帅,因为有胡人的血统,王敦从来都瞧不上他。

这就又牵扯出一桩公安。

《晋书·明帝纪》载:

王敦认为司马绍神武明略,朝野之人对他都很信服,就想以“不孝”为由,把司马绍给废了。于是,王敦大会百官问温峤说,皇太子有什么德行王敦刻意声色俱厉,想让温峤把司马绍给贬损一通。不料,温峤说:

太子思想深刻,气度宏远,我这种凡夫俗子,真不好评价他。只从礼法这个方面看,太子称得上孝

此言一出,大家都很认可,搞得王敦没办法行立之事

衣赐履说:《通鉴》把事记在了公元322年的三月,也王敦第一次进攻建康成功之后。我觉得可能有误,理由有三:一是真有心以“不孝”来废太子,你得先给温峤商量好啊,你是想让温峤来猜你怎么想的吗?二是王敦因为司马绍为朝野所钦信,所以才要废掉他,结果百官认为司马绍确实很优秀,而且还很讲孝道,正印证了“为朝野所钦信”,王敦反而没有废掉司马绍,这就有点搞笑了。三是直接废了元帝司马睿就好了,何必皇帝不废废太子?有点脱了裤子放那什么的感觉。

这段记录,大约抄自《世说新语》。

近代学者余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中,引用了《晋中兴书》的说法:

王敦打算以司马绍不孝为由,给司马绍定罪,对大家说,温峤在东宫时间很长,他对太子的情况最了解。然后,厉声问温峤。温峤正色说:

钩深致远,小人无以测君子。当今谅闇之际,唯有至性可称

王敦很不高兴,但是因为温峤为人正直,没有追究。

“谅闇”是服丧的意思,也即是说,温峤认为,司马绍在为老爹司马睿服丧期间,称得上是至孝。由此,可以判断,王敦搞这个动作,是在公元322年的闰十一月司马睿去世之后、公元323年四月王敦屯驻于湖之前,司马绍早就继承了帝位。之所以王敦称司马绍为太子,是因为他内心不以司马绍为君。实际上,不久之后,他老哥王含就问过他,如果我们攻下了建康,怎么处理天子?王敦说,尚未南郊,何得称天子!可知,司马绍即位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到南郊祭祀,王敦根本不承认他是天子。

据此可知,司马绍已经即位之后,王敦还想过要废掉

好,我们回到于湖来。

王敦说,一定是黄须奴来了,立即派人去追。司马绍早就跑了,所骑之马,拉了屎,司马绍让人用水灌到马粪上。到了一家客栈,有个卖食物的老太太,司马绍把七宝鞭给了她,说,后面如果有骑兵过来,把这个东西给他们看。不久,追兵到了,问老太太,看没看到司马绍等人。老太太说,早就过去了。然后把七宝鞭交给追兵看,追兵拿着七宝鞭,传来传去,把玩了半天,又见马粪已经冷了,就觉得追不上了,返回大营。

司马绍回到建康,大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热身也热得差不多了,准备向王敦发起决战

六月二十七日,司马绍加司徒王导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以丹阳尹温峤为中垒将军,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以光禄勋应詹为护军将军,假节,督朱雀桥南诸军事;以尚书令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以中书监庾亮领左卫将军,以吏部尚书卞壸(读如捆)行中军将军。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王导堂弟),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北中郎将、兖州刺史刘遐,奋武将军、临淮(江苏省盱眙县)太守苏峻,奋威将军、广陵太守陶瞻等,还卫京师。

司马绍亲自屯军于中堂(建康宣阳门外,南面中门)。

【司马绍端得英俊人物】

衣赐履说:好,那边儿是王敦、王含兄弟,这边儿是王导、王邃兄弟,简直就是王氏家族的对决啊。

生死之战,司马绍为什么敢用王导和王邃?

摆在面儿上的原因,一个是王敦已经病重,再一个是王氏家族内部已经决裂。往深里挖,我个人认为,司马绍和王导一定有过某种密谋,作过某种交易,谈好了某种条件。

此一战,司马绍志在必得,并且,已经胜券在握。

【图片来自网络】

音频版《衣赐履读通鉴》已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订阅收听!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晋皇帝的悲歌:明、成、康:父子三帝寿难“立”(上)
南北朝风云第一章:动荡不安的东晋
从登基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掌过一天权的傀儡皇帝,晋成帝司马衍
东晋首任皇帝晚年如"囚徒"47岁被大臣气死
东晋简史(一)
司马绍:东晋贤明之君,以祖上的事迹为耻,直言江山难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