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山之玉】读博士可能面临终生内卷,受不了适时转身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刘忆宁

衣赐履按:忆宁是我的本科同学,这些年,我们经常通过微信交流,前一阵子,还一起瞎球转了几天。我们聊天,天南海北,什么都聊,娃娃的教育问题,人才的培养问题,娃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内卷问题,也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很有共鸣。

忆宁在某大学任教多年,桃李满园。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和院校科研的发展,是他长期专注思考的问题。本文是忆宁最近就当下博士生,以及青年科科研人员如何发展的一些现实思考。我看过之后,在深有同感之外,感到文章中的观点,可能对很多家有学子(小学、中学、大学)的父母们,都有相当的参考、启示价值,至少,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一些触动,引发他们一些思考。

经征求忆宁同意,发在本公号。
以下为正文:
基金委开始试点在八所顶尖高校资助本科生和博士生,从还没掌握学术八股文写作、还没有受到学术圈不良风气污染的年轻人里面,选拔最有科研潜力的头脑和creative idea。自然科学研究原本是少数精英在自由散漫状态下的探索,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国家自然基金成为高校科研人员的生存必需。青年基金在很多学校决定了年轻人或走或留,其他更高级的项目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大量的年轻人投入这个极其漫长煎熬的游戏,如果从读硕士的22岁算起,假如35岁拿到青基,需要十多年没日没夜的煎熬,而且还有不少人最终与青基插肩而过的。经历过的都知道意味着什么,至少五六篇还不错的论文,至少在圈子里时不时露个脸,以及必要的运气。青基结束后再拼搏几年,40岁拿到面上项目达到高校普通科研人员的天花板,等项目结题时大半人生已经过去了。我有个2013级硕士生,今年拿到了青年项目,暂时松了一口气。 

   科研工作者也经常被鼓励“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大学毕业后我在一个专职研究机构工作过几年,我的第一个职称也是研究系列最低级的“研究实习员”,过去这我一直认为这份坚持是值得的。但是,最近我开始怀疑了。什么高校的科研最苦最累,不上不下的学校。在好学校好平台,机会多学生能力强,随大流跟着走,各种成果也是很多的;在平台很弱的学校,大家以上课为主,全校只有稀稀拉拉几项基金,大多数老师觉得够不着,干脆也就不去够了。而不上不下的学校,你说他平台差吧,还有硕士点甚至博士点,说好吧,又基本上没有正经的科研协作和学术氛围。做,累个半死,不做,又担心被淘汰。同时,科研的累,更多的是来自于科研之外的其他因素,完全不可控的人为因素更累。

   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过去二十年国家持续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硕士博士的培养,可以随时下载阅读最新的文献,与国外同行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文章发表量直线上升,并在很多领域成为世界第一。这有点类似于奥运金牌,当然有用,但也没那么有用。最要命的是,这些年再靠比拼论文发表的档次和数量,已经没有意义了。主要是人太多了,文章数量也太多了。不仅每年有十几万土博毕业,还有大量海外毕业的博士回来抢饭碗。我曾看过有面上项目申报者,近五年发表了将近30篇IEEE Trans。论文和学历的贬值速度惊人,要知道在二十年前,凭这三十篇Trans可以获得巨大的学术资源,然而现在却在来抢五十万的基金。这个时候,普通人再拼了命去卷,也没什么效果了。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时代已经不同了。好比二十年前,不管买什么房子都能赚钱,区别只在于赚的多少。现在再去买房子,很可能掉到有生之年爬不出来的坑里。所以,年轻人不能用十年前的学术成功者的路径作为自己的航标,否则,就是刻舟求剑。最近网上有大型实验室裁员的消息,据说是有些团队把在学校的论文科研模式用到了这些被寄以厚望的新型研发机构,与实验室定位有不小的差距。

   我以前曾鼓励学生,大家一起努力发篇顶会,帮我圆个梦,也算是给职业生涯画个句号。现在看来,实在没必要有这样的执念。有几次,中午短睡醒来,恍惚之间总有那么一下子要想想自己是谁,身处何方。确实需要给自己和学生的精神都松一下绑。 

   当下,该给学生什么建议呢,我的建议是最好是不给建议。过往二十年的经验无法用来指导未来二十年的行动,最好的建议是让学生遵从内心的喜好,毕竟研究生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尤其是没有经济回报的前提下还愿意做这个事,自己心里应该是有数的,只是愿不愿意承认而已。尤其在大多数普通学校,研究生甚至导师可能并不真明白什么是研究和学术,不少人就简单地认为是发论文。本来,在普通院校做学术,不管是发论文还是拿基金,说白了就是能和同行一起玩。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学术训练基本上就是白做了,更不要说融入有组织科研、解决卡脖子问题,不可能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扎扎实实把一个手艺搞熟练,比如能做很好看的PPT,就有价值的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下在读的博士和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很可能会终生内卷,因为他们到了45岁,本该躺平的年龄(也就是十八年以后),将会遇到生源大幅减少,教职自然会大幅压缩,竞争肯定会加剧。

   对大多数人来说,多学一门手艺,更能给自己一份保障,也更靠谱,俗话说“灾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暑假里见了两位以前带过的本科生,毕业后一直在产业一线,没有读硕士。2011年毕业的马同学在做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从大国博弈讲到技术细节,确实是妥妥的有情怀的啃硬骨头的研究者。据说过去几年时间投资人已经砸进去几个亿,还没有任何收益。这个力度岂是纸上谈兵的高校研究团队能比的,更不要说拥有天量科研资源的中字号的国家队。2013年毕业的杨同学,毕业后在一家虽然小、却很专业化的公司做事,收入大概二三十万,这在小城市是很高的,去年底辞职说准备休息一阵子,最近拿到了知名安全公司的offer,年薪大概是我的三倍。这些学生和所在的公司,才是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普通高校的普通老师和研究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就好,尽力而不拼命。如果实在受不了,就适时放手吧。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走,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去生活。

点击我吧!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关系网红,引发高校博士培养质量争议
高校尴尬,流水的教师 铁打的行政-焦虑篇
博士35岁中年失业,决定给找高校教职的后辈一些建议
高校青椒如何提升科研能力?
为什么要读博?读博的利与弊
2014年,博士去哪儿?——学术塔尖上的“悬浮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