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州史上最老探花娶妻:新娘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探花与状元、榜眼并称“三鼎甲”,古往今来,能中探花者也是凤毛麟角。可在状元光芒掩盖下,探花大多默默无闻。古龙小说中的“小李飞刀”李寻欢,据说是个探花,但他是一个虚构人物。在福州历史上,出过一个真实的探花,73岁考中探花时,尚未婚配,他是谁呢?

探花牌坊

话说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黄公度榜,状元、榜眼、榜尊、榜幼都是兴化(莆田)人,探花是福州人,福建人包揽了“三鼎甲”。那一科朝廷忙着与金国谈判,没有举行殿试,发榜后,宋高宗听闻福建人才辈出,龙颜大悦,摆宴庆贺,在与状元黄公度、榜眼陈俊卿对话后,想起了探花陈修。

这个陈修文采飞扬,文章写得大气磅礴,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葱岭金堤,不日复广轮之土;泰山玉牒,何时清封禅之尘”等句子,深深打动了宋高宗赵构。当时,南宋偏安一隅,但宋高宗无时无刻不想恢复中原,做一个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有为之君,更想效仿秦皇汉武扬眉吐气地封禅泰山,昭示四海升平。陈修的考卷,高宗读了好多遍,觉得很受用,便命人张贴在大殿外墙上,供人景仰。

陈修中探花时,年过七旬,穷困潦倒(网络配图)

当宋高宗见到探花陈修时,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好的文章竟出自一个老人之手,而且是一个穷困潦倒、衣冠褴褛、须发全白的老人,衣服打着补丁,鞋子还破了几个洞。

宋高宗的先祖宋真宗(968——1022),曾写过一首诗《劝学》,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首诗流传甚广。可眼前的这个读书人哪像探花,更像“叫花”!

宋高宗询问陈修,“卿年几何”,陈修回答说:“臣年七十三”。高宗接着问:“卿有几子”,这下戳到了陈修的泪点,他哽咽地说:“臣尚未娶”。高宗动了恻隐之心,为了勉励读书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乃诏出内人施氏嫁之,年三十,赀奁甚厚”(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六)。宋高宗不仅赏赐给探花陈修女人,还赏赐了大量金银细软作为嫁妆。陈修连声谢恩,激动不已,老泪纵横。

宫女年芳三十(网络配图)

洞房花烛夜,自是一番热闹,亲朋好友插科打诨,陈修写下了著名的打油诗:“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晚年陈修尽享天伦之乐(网络配图)

由于陈修年纪较大,皇帝没有封他重要官职,自此在家尽享天伦之乐。孰知他与新娘留下了多少后代子孙,留下多少未来探花,有待考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3岁探花娶23岁宫女,作诗自嘲: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南宋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公元1138年,宋高宗接见了这年科举考试的前三名,见过前两名之后
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闽人智慧丨龙门一半在闽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