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邢台七里河的历史由来

邢台七里河的历史由来

邢台七里河霞光

七里河是邢台市区的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邢台西太行山,全长70千余米,是注入大陆泽水源之一。

七里河古称㴲水,又有渠水、冯水等名称,明代时称之洺河。《邢台地名志》引康熙版《邢台县志》说,七里即百泉河上游,以在城南七里,土人呼为七里河。这样看,七里河为清代以后对七里河的俗名,或有说因在城南七里故称七里河,又有说河长七里而名。皆清代以后对这条古老河流的俗称。

在《周礼》《山海经》《水经注》《说文解字》以及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书中保存着很多的古水名。

邢台区域的古水名记载以《汉书》地理志记载最为系统。这些古河水基本上分布在今天的河北南部。在西汉时期的河北南部又分封了许多侯国,其中有沿用战国时的赵国而封建的赵国,有以赵襄子采邑而封建的襄国,还有以广平域新封建的广平国。

襄国,是西周时期的邢国域,西汉时的襄国县中的西山即今天的太行山,是渠水的发源地,向东北到任县流入浸水。从记载看,这有可以说的也是今天的七里河,不然不会说向东北到任县。关于浸水,应该是任县区域的一条河流。此外,蓼水、泻水、湡水皆为当时襄国县的古水名。

许慎,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 人,生于汉明帝58年,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其所著《说文解字》中有关于㴲水的记载,根据考证,所言㴲水即今天的七里河,这也是七里河最早的历史记载。

《说文解字》㴲水,出赵国襄国,东入湡。清人王钓所著《说文句读》引地理志说:“地理志赵国襄国,冯淼东至朝平入湡,案冯当是㴲之伪”桂馥考证说:“水出赵国襄国,东入湡者,地理志赵国襄国冯水,东至朝平入湡,冯水即㴲水,不知何以伪为冯。”

桂馥所言“朝平”为西汉时期的广平国所辖16县之一的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南和县东北,任县东南。

湡即湡水,也就是今天的大沙河。

由上可知,渠水、冯水、㴲水均为一条河流的名称,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字。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㴲水,出赵国襄国。东入湡。前志襄国下云。又有蓼水、冯水。皆东至广平国朝平入湡。按冯水当是㴲水之讹。字之误也。广平国南和下云。列葭水东入㴲。葢湡㴲二水今不可别矣。㴲入湡。湡入浸。浸入虖沱。虖沱移徙不常。故道今不可考。水经注虖沱篇佚。从水。”

段玉裁文中有“葭水”,《汉书注》说“葭水”在广平南和。从记载上分析,葭水应是湡水或㴲水的一个支流。葭水,这是历史上一条很有名的河流,很可能在西周时期已经有此河名。所以在《诗经》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歌咏。

关于㴲水的记载,又见于《汉书》《后汉书》《玉篇》《竹书统笺》《原本广韵--阙名》《重修广韵》《集韵》《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等书记载,多与许慎所说所记相同。

从记载上看,㴲水出于襄国,即今天邢台西部,东流与湡水相汇,湡水又汇入浸水,浸水汇入虖沱。而从所记㴲水的流向与位置等相关情况来看,㴲水即今天的七里河。

七里河以㴲水相称一致到唐代晚期,五代赵王王镕有《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一:“师离㴲水动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济人舟。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纵是了然云外客,每瞻瓶几泪还流。”诗中的“㴲水”即为临近邢州城的七里河与百泉河。

关于七里河发源地有许多的说法,历史记载说源出清风泉或跑马泉,当前多说发源于邢台县西黄村龙尾尖后沟。

明代成化版《顺德府志》记载:“七里河一名洺河,在县南七里,源自清风缠,出涝则流,旱则涸,下通百泉经南和入澧河。”

嘉靖版《顺德志》七里河:“一名洺河,在府南,源出自清风泉,下通百泉。”

道光版《邢台县志》山川中记载比较详细,说:七里河“即百泉河之上流也,以在城南七里土人呼为七里河,以下合百泉故又名百泉河,源出城西北九十里黑龙关东口之跑马泉,东南流迳焦山岭十里有后峪大牛田河之水,自西来入之,又东南里余有龙尾尖,山南之水自西来入之,又东南十里有旯旮河之水自西入之。又六里至川口有金头山西河之水自西南入之,其源出滹沱山,西北西流三里折而北过金头山西,又折而东南,凡七里至川口入于七里河,合流过关门老薛诸山,十里有喜儿山阴之自西北入之,其源出云头寨,自寨而南二十里有脱锁沟之水自西入之,合流十里迳石梯狗牙二山之间至喜儿山东与七里河合流二里至石桥岭,水至此伏而不见,其下五十里皆干河也。”

造成古今说法不一,可以与当地的地理水文变迁有密切的关系。

邢台七里河是邢文化的母亲河,沿河两岸有密集的自旧石器时期到此后历史各时期的文化遗址,著名的有百泉古动物化石、柴家庄仰韶文化遗址、东先贤商代遗址、邢国西周墓地等等。这条河流孕育了邢台文化,也见证了邢台历史的发展 ,是邢文化的发源地,是邢文化的母亲河。

关于七里河,历史上还有很多传说故事,如跑马泉的传说,是说古时有一个将军与敌军交战到西山一带,在人困马乏之时,将军的战马用马蹄刨出甘泉,兵士饮用后精神大振,将敌军战败。

还有说七里河与张果老相关,传说张果老骑驴来到七里河,张果饮驴而驴不肯喝水,却在河边嗷嗷直叫,张果向四周张望,见有妇人在河中洗刷污物,张果唤出土地河神,说“水呀水呀莫发愁,45里再抬头。”这样大量的河水潜流于地下,到百泉村后喷涌而上,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泉区并形成百泉河。

近代史上七里河为一条行洪河,经历了很多次大的洪水,如1956年、1963年、1982年、1996年、2000年,2016年等等。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工业污水及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内,使河道成为污水河,并存在着乱倒垃圾和工业废渣,使河道成为垃圾场。七里河脏、乱、荒、臭问题影响了邢台的城市形象。2005年,在政协邢台市会议上,广大政协委员提出了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议案。邢台市委、市政府作出战略决策,按照“防洪、生态、休闲、宜居”的总体要求对七里河实施治理。今天的七里河已经成为邢台的风景线,并通过生态治理,有效改善了市区生态环境,形成了市区南部一道生态屏障。

七里河风光

发掘邢国墓地

百泉出土的动物化石

柴家庄遗址

邢国墓地出土的铜器

后留遗址

曹演庄遗址出土的陶器

百泉泉区

狗头泉风光

七里河----邢文化的母亲河

邢台清风楼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邢台三十六泉
邢台七里河的风
祖乙迁邢与卜辞井方
邢台东先贤商代遗址
从邢台两河流域的文化遗址看三千年前邢台人的生活
疫情结束后踏青刚刚好!邢台9条最适合徒步踏青的线路,赶快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