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个外国和尚的轶事

说在前面

自后赵到元代一千年间,佛图澄、空本、日本僧人邵元等人与邢台开元寺建立了法缘,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邢州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商周开始,为南北交往的必经之路。特别是西域僧人佛图澄以襄国为基地进行佛教的弘法,打了邢台佛教发展的良好基础。

西域龟兹人佛图澄

第一个进入邢台的佛教高僧是西域龟兹人佛图澄,佛图澄弘法的地点主要是在河北邺城与襄国。特别是襄国,是后赵立国时的都城,当时为称建平大城。在城西北有咒龙之岗,地方志书有记载,说净土寺为后赵时佛图澄所建。襄国(邢台)也是佛图澄在中原地区弘法时间最长的地区,石虎迁都于邺城后,襄国为陪都,佛图澄与弟子来往两地进行佛事活动,在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佛图澄不仅带来了佛教文化,对于发展农业、医学、建筑等方面也有重大贡献,如在《太平御览》卷970卷中引《襄国记》说:“龙岗县有好石榴。”龙岗在襄国,石榴就是佛图澄在襄国时从西域引进过来的,至今石榴在邢台仍是河北地区最好的品种。

日本僧人圆仁和尚

唐代,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在敦煌文书中,也发现了一些与邢州开元寺有关的《巡行记》(S.529号)日记残卷。为一僧人游历各地名山寺院的记录。此僧从五台山起始,所到之处有太原、抱腹山、盘山、幽州、石径寺、定州、镇州、邢州、邺都、沧州,然后南渡黄河入青社界,至兖、郓、许、忭、滑诸州,从汴州南行至寿州,入扬州界...(黄征、程惠新着《劫尘遗珠-敦煌遗书》pp.185-186,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版)

公元838年,日本僧人圆仁和尚入唐,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7月2日抵达扬州府,后在公元840年2月20日由山东进入河北贝州—赵州--镇州(河北)到山西五台山,在河北境内历二个月另八天,期间在贝州(清河)时有可能来过开元寺。

古印度僧人空本

五代时期,古印度僧人空本在开元寺译经,并立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由于邢台位于重要的交通要道,临靠京杭大运河,有天然的地理优势,邢台一直为文化传播必由之路,使开元寺与这条文化水道有了密切的联系,有人研究说,唐代时鉴真东渡时期,多次来往与长安之间,沿途间主要的接待寺院就是官办的开元寺,在当时,扬州经大运河至邢州,由此至山西入长安,是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新罗僧人惠觉禅师

漆泉寺,位于邢台市沙河市刘石冈乡广阳山寺庄村东。因寺院有泉水色黑如漆,故名为漆泉寺。明万历版《沙河县志》庙宇:“漆泉寺,唐贞观年建”。2009年7月,在漆泉寺发现《大唐□□□□寺故觉禅师碑铭》。

从残存的碑文释读,“禅师曰惠觉,中海新罗国人,姓金□氏” “二十三岁具僧戒”,来到大唐学习佛法,“诏僧籍于邢州开元寺”。“居无几时”后,到“洛京有荷泽寺,禅师僧曰神会,名之崇者,传受于南越能大师,广开顿悟之□……”。经过学习后“次明知见,引喻开发,意若有获,归而继思,或有不尽”;“明年复往,诣为导师”“心无所起,即真无念,岂远乎哉。于是深其微趣,属灯乃明”。“大历元岁,□义军司马……,请导师之留音,追荷泽之壇教”。在沙河广阳山漆泉寺七八年,“大历九年三月十九日夜归……”774年园寂后,“建十季住□□塔”于广阳山。

《觉禅师碑铭》发现的意义,一、补充了《六祖坛经》中的历史,与邢台曹溪能大师碑合证神会传法于邢台开元寺这个事实。二、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增加新的材料。

日本僧人邵元

     从目前能看到的资料可知,元代时期,日本僧人邵元来到大开元寺,从损庵学习禅法。

  邵元,姓源氏,号古源,日本国越前州人,生于1295年,死于1364年。在公元1327年邵元来中国求法,他遍访天台山、天目山、玉泉山、五台山等佛教胜地,虚心求教。他还到过镇江金山寺,参与过元朝在宫廷中转读大藏经的活动。由于邵元宗教信仰的虔诚,精研佛典,同时又熟谙中国儒家经籍,赢得了中国僧众的尊敬。

  在灵岩禅寺中有正元年(1341年)邵元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碑文,此碑高1.63米,宽0.74米,碑额刻篆书《息庵禅师遭行碑记》。碑文共25行,满行49字。首行题“灵岩禅寺第三十九代息庵让公禅师道行之碑”,第二行题“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沙门邵元撰并书”。字体为行书,间有草字,潇洒有致,字里行间洋溢著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郭沫若来此观看后题诗道:

  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原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

      关于给息庵禅师撰写碑文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据少林寺寺史记载:息庵圆寂后,少林寺为息庵立碑,就让寺僧胜安携带着息庵老师的《行实》(生平记录),到邢州大开元寺请损庵撰写碑文,那时损庵大师已七十八岁,便推辞说:“很惭愧,我已是经霜之橙,年迈多病。离这儿不远,有位日本国邵源上人,豁达之士,又参扣过息庵老和尚,你可以去求告他。”胜安遂依损庵指示,找到邵元说明来意。古源说,文字之学,非我特长,何况息庵老师道德与嵩少争高,巍巍然伟大之至,我如何能写得出呢?在胜安再三恳求,古源才答应下来。他焚香叩头,礼拜息庵灵位后写下了碑文。特意又复请损庵为息庵碑篆额。这就是今存少林寺的《河南府路登封寺县嵩山祖庭大少林禅寺第十五代住持息庵禅师行实之碑》,署名是:“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沙门邵元撰。转经比丘、藏主法然书丹。中奉大夫、前管领大开元一宗诸路都宗摄、圆照普门光显大禅师益吉祥篆额。”

  古源邵元回日本国后,住京都大圣寺、等持寺、兵库县法云寺。他又是东福寺双峰宗源的法嗣,传临济宗禅法。

点个在看,接力传播邢台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智禅师碑阴记
忆邢台塔坟
潮州开元寺和邢台开元寺的比较研究
中华现存八大塔林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河北邢台道德经幢 | 静思斋
唐代史维则《大智禅师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