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癌症治疗领域又取得新成就!第二位华人医生获此殊荣

2017年12月,全球顶尖医学期刊《新英伦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经过严格筛选及检视后,选出了今年度十大最受瞩目研究文章。香港中文大学两项研究报告都榜上有名,这也是全亚洲仅有入选的研究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项研究均为基因与癌症诊断及治疗取得开创性科研成果。当选的研究文章中包括:由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系主任、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莫树锦领导的,就肺癌基因突变提出新治疗模式,将癌症无恶化存活期有效延长超过1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莫树锦教授在肺癌基因突变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惊人的成就以及他提出的肺癌新治疗模式。

1肺癌治疗领军人物

在日本横滨召开的'2017世界肺癌大会'上,中国有多项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来自中国香港的莫树锦(Tony Mok)教授获得 2017 IASLC科学奖(2017 IASLC Seientific Awards),这是继2015年吴一龙教授获奖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的华人肺癌学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莫树锦教授是在肺癌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与香港中文大学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世界最新最大的成就。并且在EGFK及ALK因子变突的标靶药物的研究及使用方面,莫医生更是取得实践成效的第一人,他已在权威的全球医学文献中发表了关于标靶药物的详细论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5日报道,莫树锦教授表示,在亚洲人罹患肺癌的病例中,超过30%归因于基因突变,在西方国家这个比例仅为10%。大多数由于基因因素而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其基因中发生了所谓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可以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法进行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道还表明,在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对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是例行项目,但内陆肺癌患者在被诊断出这种病征后只有20%接受过基因检测。这种差异意味着,内陆的患者错过了基因治疗的机会,而这种治疗比传统化疗更有效、副作用较少。

在悉尼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肺癌会议期间,莫树锦透露,他正进行临床研究,通过提取血样来进行突变基因诊断。他说,虽然这个方法目前不如基因检测准确,但是创伤小,可以用来增强基因检测,并且他相信内陆可以成为全球肺癌研究最重要的中心。

2香港治疗肺癌最新靶材药物

莫树锦率领的团队成功研发了新一代标靶药物。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如果在接受一线标靶药治疗后,病情受基因突变影响恶化。是可以通过新的标耙药来治疗。

莫树锦教授称,肺癌治疗的新模式研究的重点是在于指出持续监测肺腺癌病人“癌症进化”的重要性,检测是否出现基因突变,并对症下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首次确定肺癌的罪魁祸首不止一个,相互作用恶化病情!
英国最新研究称抽15根烟就会改变基因
Nature子刊:同期三篇文章聚焦最难癌基因KRAS,可能可以挽救全球40万肺癌患者,先前报道多个靶...
液体活检有望变革晚期肺癌检测及个性化治疗
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该如何解决?
2011年肺癌研究进展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