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术研究|马奈,莫奈未完成的作品,优雅与天性的糅合

第三节马奈及其未完成作品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出生于法国巴黎,是19世纪著名画家。马奈被称作是19世纪印象主义奠基人以及代表画家,然而马奈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虽然他与印象派画家保持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但他却只参加过少量印象派的画展。马奈的艺术理念虽与印象派画家遥相呼应但他的绘画技法、语言以及对画面结构的理解安排等都与莫奈、毕沙罗等典型的印象派画家有着很大的区别。马奈并不像他们一样将精力大多放在色彩表现上对于物像的形态轻视,将轮廓处理的模糊不清。诚然马奈本人和其他人一样注重对自然的外观写生,舍弃传统色彩大胆采用鲜明色彩以及对光学知识的应用显得他和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然而伟大的爱德华·马奈对于绘画发展的贡献绝不止于此,他不只是以富有革新精神的艺术态度以及对光与色彩的认识影响同时代的印象派画家。他对画面平面效果创作的革新使绘画从传统的立体空间得以解脱,他使用的简练准确的绘画语言直接真实的表现所见启发画家脱离繁复的传统绘画语言与技法。他对后来者如塞尚、凡·高等的影响可以说是进一步将绘画带上了现代主义的道路。

爱德华·马奈出身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与他熟识的人皆被他那极具绅士派头的举止折服。据说在当时的巴黎,马奈以其出色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一批同时代的艺术家聚集在其周围。同时马奈又是一个不受拘束勇于追求艺术革新之人。他年轻时做过见习税收,还曾参加过国民自卫军,参与过革命暴动。马奈的这种绅士的优雅与其天性的糅合我们可以在其作品中直接观察、感受的到。

马奈“未完成”的绘画作品数量是非常多的,有些是非常明显的未能如愿完成的作品。这大概与马奈面对对象写生时间过短,虽然未能完成却也不得不终止,以及和马奈作画过程中创作构思的变更与舍弃有关。同时还有许多未完成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能用“未完成”来形容。例如,这几幅画作在完成度上无法与马奈的那些著名的完成作品如《吹笛子的少年》、《阳台》等相比,画面效果以及表现力等更是相去甚远,亦没有作品中马奈特有的画面结构、具有金属色泽的美丽色彩,以及直接明快的轮廓线。但仍保留着马奈作品一个很大的特点---直接。

马奈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便可能没有想过要将其创作为一幅深入完成的力作,他只是直接的描绘罢了。用这草草逸笔将眼前人物描绘下来。因而这些“未完成”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完成”的。或许我们将这些作品称之为“速写”更为合适吧。首先,这些作品在画面的整体角度来说是完整的,亦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力。同时,整个画面中的节奏也是完整的。例如图2-07与图2-08中画面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虽然简单背景却相对更加简化,因而保持了具有完整感的画面节奏。这种笔触节奏的把握对印象派以来直接画法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画家们不再使用前人们所使用的复杂的绘画技法,甚至将19世纪初讲究“明遮暗透,厚涂薄盖”3的直接画法的技法都进一步简化,只将厚涂厚遮的方法抽离出来使用。使用这种油画技法绘画,经营画面用笔的节奏,色彩的变化便显的尤为重要,同时随着技法的简化,画面语言本身被进一步重视,同时画家们对画面结构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也导致绘画理念在不久的将来大步飞跃。这种模糊了“未完成”与“完整”界限的画面效果,作为一种特别的“未完成”绘画出现在西方绘画的发展史中,使的对之后的绘画作品判定是否未完成变得更为开放,“未完成”的作品开始即包括不在画家计算之内终止的作品,也包括了具有画家思虑后绝妙收尾的作品,对绘画作品的评价也开始导向多元。

马奈未完成作品的产生,除了艺术理念的转变之外,写生条件的影响也是产生这种未完成作品的一大原因。在写生过程中无法使模特保持更长的时间,因而不得不做出更短的写生计划,加快作画速度,舍弃一些画面中更深入的刻画。但即使如此,写生中的种种变化也会使作画中的画家有些手忙脚乱,例如图2-09中的这幅未完成作品便显得未能完成马奈的既定计划,手臂等地方有着明显的慌乱,未能完成。

第四节莫奈及其未完成作品

与马奈同时期的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1840---1926)是19世纪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有“印象主义之父”的称谓。“印象派”这一名称便来自于第一次印象派展览中人们对其作品名《印象·日出》的调侃。他是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派绘画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中大多都有他的影子。

变化。同时他又极为擅长将光影与色彩转移到画布上的表现技法,并不断对这技法进行实验、改进。莫奈绘画还有一个特点是改变了画面中物体轮廓与阴影的画法,他减弱轮廓线的清晰程度,并使阴影相较于古典绘画更加松散,并使暗部与阴影的色彩明亮透明起来。将莫奈称为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还因为其几乎将漫长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对印象派风格绘画的研究当中,他能够从平凡的景色中以细致入微敏锐的把握光线,将其魅力挖掘出来。其代表作有《印象·日出》、《草垛》系列、《教堂》系列、《睡莲》等。其中《草垛》系列、《教堂》系列是莫奈为了研究光色与绘画表现技法从而在不同的光线、气候下对同一题材、同一景色的写生。而《睡莲》系列是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期间莫奈经历人生种种变故,直到生命将止仍不停笔。其中部分更是在他视力低下的情况下创作的,可以说《睡莲》莫奈自己宏伟灿烂的“第九交响曲。”

莫奈崇尚对景写生,认为对风景的描绘应该“在现场”完成,这种观点在当时的得到了新技术的支持,如便携的画框,锡管装的颜色,扁头的画笔等等。莫奈邀请志同道合的画友们一起外出面对风景的“母题”。为此他特意改装了一条小船,以便乘坐沿着河流写生。这幅马奈所绘的《在小船上作画的莫奈》便是描绘了这一场景,并且这幅画因为是一位绘画大师描绘的另一位绘画大师写生的现场而广为人们所知。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印象派大师所处的时代画家们对景写生的状态,这与现在我们写生已极为相似了。简易便携的写生画架,小幅的画框。虽然无法在画面中看清,但在当时扁头画笔以及锡管装的颜料已经出现,想必当时被画的莫奈及作画的马奈也在使用这两种写生“神器”。锡管颜色便于携带,而当画笔由古老的圆头变成扁头,便可以大大加快画家们在画布上涂色的速度,为印象派画家追逐光色的变化提供帮助。

即便如此莫奈在很多时候也无法如愿的一次将画面完成。因为在自然当中光线与色彩的变化过于迅速,莫奈会利用许多天的时间到同一地点进行写生,但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画作最终不能完成,因而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作品。这幅《鸢尾花》便是由于这种原因未能完成,另一幅《绿色睡莲》未完成的程度更是明显,在写生过程中受时间与写生对象的制约自写生这一绘画方式出现至今屡见不鲜,这种影响虽没有政治、战争等的影响那么让人感叹徒之奈何,却也足以让画家头痛。仿佛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想象马奈、莫奈面对渐渐离去的光线无奈耸肩时的神情。作者/卢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艺论】| 视觉的解放:论马奈绘画的现代性转向
女神、美女,女子还能这样画,“最大胆”油画:《草地上的午餐》
油画大师马奈技法分析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15)
【写生啦】为什么要写生?
画印象派油画的先决条件,满足这3点,你也可以,干货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