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儿活用四种思维导图,把每本故事书读出了新高度




文 | 粟米

授权自公号:糖纸匣子(candypaper-box)


学院君说:思维导图是孩子高效阅读的绝佳利器。本文作者粟米,是一位思维导图老师,从女儿11个月起就开启亲子阅读之旅,我们此前分享过不少她用思维导图帮女儿克服拖延症、盘活旧书的文章(点击此处详情),今天再谈谈,如何活用四种思维导图把一本故事书读出深度。此外,少年商学院2018春季学期《青少年思维导图基础版》限时特惠中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女儿最近读了法国克利斯提昂兄弟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图书,一共8本,讲述了母鸡卡梅拉与她性格各异的小鸡们的冒险故事。


为了考验女儿是否把故事都理解透彻了,我邀请她想象自己向从没有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介绍这个故事,我引导她去描述故事中最重要的一个场景——鸡舍,这是诞生了小鸡卡梅拉和她的子女们、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温暖感人的故事。


于是,女儿脱口而出:“它像一颗鸡蛋!” 然后就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为了帮助她,我决定借助气泡图,让她更准确、完整地描述出来。


 

第一步,在绘本中寻找相关的插图,并仔细观察——女儿总结出了鸡舍最显著的三个特点:“蛋形、人字顶、环境优美”。 

 

第二步,充分展开想象,描述脑海中的形象。我问女儿:“假设你是一只小鸡,当你第一眼看到鸡舍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女儿打开第一页,小鸡们正在尝试下第一个鸡蛋,她想象自己“站在”鸡舍外面的时候,自己变成了像卡梅拉一样大的小鸡,她感受到——“鸡舍太大了,我需要仰起头来才能看到它!” 

 

第三步,把自己带入故事之中,体会心中的感受。

 

图像能提供非常多的信息,比如形状、颜色、大小,可是在另一方面,却仍然无法替代文字。如果想对场景进行全面的描述,只看其中一本或几本书往往是不够的。

 

所以,女儿以 “春夏秋冬的鸡舍”为线索,在故事情节中体会小鸡的感受,得出了 “快乐”和“热闹”两个关键词。

 

这样带着问题去重读,女儿才终于把她心目中的鸡舍画了出来——它有着鸡蛋一样的奇特外形,既宽敞又舒适,周围的环境十分美丽,每天都热热闹闹,小鸡们在这个温暖的家里快乐地成长。


 

同理,我们还用气泡图描绘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女儿为这一系列书中最重要的一个配角——小羊贝里奥,绘制了一幅气泡图。 



在描述一个角色时,同样需要尽可能多地在书中找到相关的插图、对白和情节,从各个角度体会角色的特点。气泡图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些观察和体会表达出来,从而在脑海中建立清晰、完整的角色形象。

 

有技巧地对比

让每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不过,要读懂一个故事,只掌握一个场景或角色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场景往往很相似,注意一看又有很大不同,我们需要在大脑中为它们建立特别的资料库,避免混淆。

 

因此,我决定选择最适合用于对比事物异同的双气泡图。在故事中,鸡舍不止一个。卡梅拉的愿望是去看海,经过各种冒险,她被风浪冲到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这里居然也有一个鸡舍。



于是,女儿就选去了这个新大陆的鸡舍,来与蛋形鸡舍进行对比——


从新大陆的插图中,我们看到那儿到处都是鲜花,小鸡们载歌载舞,日子过得既热闹又快活,而从新大陆的小鸡挥泪告别父母的情节中,女儿又推测出,新大陆的家应该也是温暖而舒适。


这样一对比,女儿发现用来描述蛋形鸡舍的形容词,也适用于新大陆的鸡舍,于是,她将两个鸡舍的共性气泡画了出来:

 

完成了“共性气泡”,就要绘制两个主题的“个性气泡”——我们通过观察插图、深入分析一些情节,又总结了两个主题在同一方面的不同特征,并成对地描绘出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识别两个主题对立特征、不相干的特点,能认识到两个主题的关联性,又能将个性描述得更鲜明。

 

很欣慰,女儿画图时还有不少“小心思”,她把两个鸡舍相对应的属性画在对称的气泡上,比如蛋形与长方体、内陆与临海、农场与印第安部落,这使得对比角度、各自的特征更加一目了然:


 

不剖析故事结构

不算真正读懂一本书

 

当然,上面这些训练,还停留在描述、理解的程度上。想让孩子把读过的书化为己用,就得让她们自己思考和概括。

 

很多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会先设计故事脉络,再描述细节。但在阅读故事书时,孩子则需要做一项与此相反的功课:先概括情节,再分析结构。这个时候,逻辑清晰的流程图就最适合不过了。

 

在分析结构时,需要把握“开始、经过、结尾”三个部分。在卡梅拉系列中的第10册——《我要救出贝里奥》这本书中,讲述了卡梅拉的儿子——小鸡卡梅拉多,决定救出它被剪去毛发的朋友——小羊贝里奥的故事。

 

这个故事比较简单,采用的是“顺叙”叙事法,所以我就让女儿先学会区分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三个部分——注意主体、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并且多留意那些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

 

比如说,打开书的第一页,女儿就发现,这本书都围绕“剪羊毛”展开,而到了下一部分,记叙的中心就发生改变,她通过判断是否出现“剪羊毛”字样,得知开头、中间的节点分别在哪儿。

 

于是,她用最基础的流程展现出了整体结构,画出故事发展的三个阶段:



 

可以看到,虽然表达简洁,但却让整个故事变得很单薄。我引导女儿查缺补漏,并对故事的发展进一步展开,尤其要注意不能丢掉承上启下的关键情节。

 

于是,她又在中间的方框下添加子流程,同时描述更加具体: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流程图来描述故事中的高潮内容。比如,女儿就把最惊心动魄的一部分——卡梅拉多和兄弟卡门兵分两路营救小羊的过程画了出来: 


(橙色的箭头代表卡门小分队实施过程,粉色箭头代表卡梅利多小分队的行动路线,集中的箭头代表它们共同面对的时刻。)

 

这样,小鸡们分工合作的过程就一目了然了。

 

在概括和解构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舍弃细枝末节,同时把握好关键环节,始终保持流程模块基本稳定——在同一个主流程或子流程里,对情节的概括程度要基本一致,不能一下是主干,一下是细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一样的卡梅拉《我能打败怪兽》 绘本推荐
【听故事】《不一样的卡梅拉》第2季(1)
火到不行的“思维导图”,你还不知道吗?
听了刺激的故事,孩子为何会做噩梦”?
我给女儿找到最好的故事书了--兰舟一叶的博客
小鸡仔也来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