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煤炭报:技能大师带来“才富”效应
中国煤炭报 2019年08月20日 3版
技能大师带来“才富”效应
——陕煤集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纪实
梅方义 汪琳
按照关于举办陕西省第五届职工科技节的通知要求,日前,陕煤集团工会收到职工上报的优秀科技创新成果249项。
在这一过程中,陕煤集团工会负责人惊喜地发现,陕北矿业的172项科技创新成果中的53项诞生于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
“各单位在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中给予大力支持,完善创建机制,探索创新运行模式,致力于搭建一个创新技术攻坚的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辐射和品牌效应,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陕煤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陕煤集团建成并被省总工会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7个,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陕煤集团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25个,职工创新基地2个。
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在澄合矿业百良公司,综合队队长李文贵指着电脑屏幕上正在运行的采区泵房自动上水系统,给工友们讲解工作原理。“别小看这个装置,它直接控制井下采区泵房的自动上水装置,减少了不少麻烦。”李文贵说。
这项诞生于张玉和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革新项目,是张玉和和李文贵采用PLC控制系统自主设计完成的。根据设计,该项目可具备井下采区泵房全自动排水功能并实现无人值守远方在线监控,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便。
这个以全国劳动模范、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陕煤澄合百良公司职工张玉和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组建于2011年,先后培训了40多名机电班(组)长,培养了各类技能人才100多名。如今,这些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感到有些迷茫,来到工作室之后找到了学习目标。”刚刚从百良公司调入澄合西卓矿的“80后”机电部部长李海川说,“张玉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技术的钻研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有一次,王村矿主提升机电控出现故障,绞车无法运行。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玉和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第一个冲到绞车房查找故障原因,整整17个小时没停歇。为了不影响生产,张玉和大胆尝试,细心分析,查出症结排除了故障。这让在一旁目睹这一切的李海川深受触动。
“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是我的乐趣,也是我的初心。工作室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我退休后,谁来接班是个问题。”张玉和表示,只要是上进的年轻人,他都欢迎来工作室,希望尽快把他们带出来。
陕煤集团拥有职工12万人,其中高级工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2%。如何找到一条更高效、多元的技术培养之路,成为陕煤集团致力探索的课题。
于是,陕煤集团加快组建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步伐,以此作为技能人才的“孵化器”。以张玉和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5年来先后举办各类专题培训180多期,有300多名技术工人参与培训,累计编写培训教材90余册。
该工作室提炼出了“五维培训”模式,即理论授课、技师带徒、现场培训、课题研究、配件维修五种方式并进的培训模式,取得发明和技术改造成果100余项,其中40余项成果在陕西省职工科技节上获奖,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800多万元。
引领技术革命的“梦之队”
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综合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前,按下一键启动,井下的采煤机便运转起来。
智能化无人开采是陕煤集团黄陵矿业的代称。曲志欣团队在黄陵矿业1001综采工作面完成了较薄煤层国产综采智能化成套装备工业试验,在国内率先实现地面远程操控采煤常态化。
2017年6月,以全国劳动模范曲志欣名字命名的曲志欣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成员包括全国劳动模范曲志欣,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符大利,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王军明、薛新敏、张志、褚建勇。
“曲志欣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说是陕煤集团引领煤炭技术革命的一支‘梦之队’。”陕煤集团工会相关人员表示。
2018年以来,曲志欣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全员创新成果256项,申报专利28项,撰写科技论文55篇,完成创新成果160项,其中2项成果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国家专利局授理专利项目14项,累计为矿井节约生产成本865万元。
在较薄煤层智能化调试运行过程中,曲志欣劳模创新工作室解决各类难题66个、取得创新成果12项,获得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完成了“一键启停随动视频安全确认”系统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解决了35个难题……曲志欣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越来越多,填补了行业高端技术的诸多空白。
“解决矿井安全生产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宗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负责人认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企业降本增效、技术创新、脱困攻坚战中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发挥这些高技能人才的作用,黄陵矿业搭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增强协同创新合力。曲志欣劳模工作室下设劳动模范、技能大师、创新创效3个二级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理论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同时,黄陵矿业努力实现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运行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与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
3D打印机、VR系统、PLC变频控制、电工基础实训实验室、钳工课题实操平台……在陕北矿业柠条塔矿业公司郭秦岭劳模创新工作室,上述设备是标配。对有着10年采掘经验,对综掘、综采、大型现代化设备样样精通的郭秦岭来说,他的工作室的目标是:围绕安全生产培养一批解决现代设备“疑难杂症”、能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
他的工作室主导参与科研攻关、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76项。其中,9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创新成果获得陕北矿业以上表彰奖励,节约材料费及维修费用1470余万元。最令他自豪的是,国内首创的“井下管道安装、拆卸液压遥控机”,解决了井下空间小、安装悬空管道起吊无处悬挂,人员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安全系数低等难题。
类似的还有2015年成立的神南产业公司冯敏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冯敏,曾在神东煤炭集团工作,2011年6月来到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公司。冯敏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实现了进口设备的自主维修,战果颇丰:改进了美国久益12CM15型连采机及7LS采煤机电气系统的组装工艺,并编制了大修标准;对引进的美国久益采煤机、连采机以及梭车的电气系统进行改造,每年可节约大修资金近千万元;组织编写了18类采掘设备291项质量控制标准。
有了科技创新的助力,神南产业公司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9年神南产业公司市场拓展项目37个,年服务能力2亿吨,专业化服务周边408个企业,年产值力争达到12.3亿元。
人才、资源形成磁石效应
“仅柠条塔矿业公司每年就为工作室投入75万元专项资金,工作室成员具备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能更好地把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公司机电物资中心党支部书记郭秦岭说。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产生梦想的地方,创客工厂是实现梦想的地方。”陕北矿业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采掘车间党支部书记冯敏认为。
在陕北矿业,创客工厂吸纳了很多技能人才,让热衷于课题研究和转化的技术达人把想法变为现实。
依托工作室,陕北矿业成立了双创工作基地,建成了创客总站、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意工作室、创客成果展厅等,激发全体职工的创造力。
同时,陕北矿业完善众创孵化平台,注册成立神南煤炭科技孵化公司,将内创与科研院校生产厂家、煤矿需求联动,打通了创新成果转化的通道;积极搭建互联网平台,建成全国第一个煤矿生产综合服务互联网平台,联结上游科研院所、装备厂家、下游煤矿,集成产业链的供需力,打通了将成果转变为商品的通道;落实创新考评激励机制,以实用性、推广性和创造价值,将创客项目分为5个等级奖励,在工资总额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奖励。
这些不仅带来了企业效益的提升,还对人才、资源形成磁石效应,形成了“陕北矿业再造”的第二增长极。
眼下,陕煤集团的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不断在关键技术创新领域探索,加速聚集技能人才力量,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命名名单公示
对标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淮北矿业(SH600985)$ 之所以不拿淮北换陕煤,是因为俺一直认为淮北应该比陕煤过20%,即使贵20%,淮北的估值...
创新工作室纪实
经济日报
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 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