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卓越的领导者,都懂得“先人后事”


140万人观看的第四届“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值得扫码回放!

成为一家卓越公司,最重要的能力:“让正确的人上车,并坐在正确的座位上”。




作者:刘露
来源:泰普洛领导力(ID:Taplowleadership)

什么是“先人后事”原则?

“先人后事”意味着“人优先于战略”。上世纪初,老牌的著名人力资源公司Hay,提出了“People Before Performance”的口号。

我们是否实践了“首先选择正确的人上车,并坐在正确的座位上”这一原则?

这个原则,不能简单理解成“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职位”,也不仅仅是建立一个伟大的团队,或是寻找天才员工。这里的关键词是“首先”:首先保证正确的人上车,坐到正确的座位上;同时让错误的人下车,然后才决定车往哪里开。

理查.库利是富国银行前CEO,几十年来在太平洋西北部的银行业中,享有盛誉。吉姆·柯林斯称他为“五级领导力”的领导者。

任职期间,该银行的贷款组合和利润稳步上升,因为该银行扩大了业务范围,成为美国西部银行业的一股主要力量。

上世纪70年代末,库利刚接任富国银行CEO时,正值美国银行业取消管制的风暴期,他知道整个银行业将被颠覆。董事会忧心地问他:你的愿景是什么?你的战略是什么?你将带领我们走向何方?你将如何带领我们度过取消管制的风暴?

库利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我不知道,不仅因为这是个错误的问题。我不会先弄清楚车往哪里开,然后再让人们上车。不,我要做的是完全相反的事!

在正确的人上车坐到关键座位上,以及错误的人下车之前,我将不会去计划,车该往哪里开。只有当正确的人坐到关键座位,错误的人下了车之后,我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车行的方向这个问题上。

为何“先人后事,人优先于战略”的原则,是如此重要?

其实,任何行业任何企业,所面临的都是高度不确定性。如今的商业环境,更是不可预测和愈发混沌。吉姆·柯林斯团队,对6000年商业历史的研究揭示:

在预测未来方面,卓越的企业并不比平庸的企业做得更好,卓越企业拥有的是“为无法预测的事情做好准备的能力”。

如果你要登上一座又高又危险的山,可能会面临各种风暴和你无法预测的事情。所以,你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不是制定你的登山策略,而是选择你的登山伙伴。无论如何,在关键时刻,伙伴们都会想方设法救你的命。


 “谁来做” > “做什么”or“怎么做”

企业若要长期生存和发展,那么改变和转型必将是一种常态。面对这样的挑战,企业必须将每一个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转化为“谁来做”的问题:

如果你选人上车,是因为你要走这条路;接着发现事实上,你应该走另外一条路,这时你会把所有人从车上赶下去吗?如果按照我说的做法,会怎么样呢?先找到人上车,然后我们再一起决定去哪里,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你先决定“谁”,再决定“什么”,这就是这两个首要原则的含义。

我们发现管理者被告知“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其实并不是那么正确的。正确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伟大的愿景,如果没有辅以伟大的人才,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我了解了一些企业,他们的规模都属于中小企业,年销售额都在3-8亿之间。但是,绝大多数都存活了10年以上,最长的成立于90年代。众所周知,企业最难得的不是做得大,而是做得久。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年,集团化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这还是疫情前的统计数据。

他们为什么活得比较久?和其他企业一样,他们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改变和业务转型。另外他们尽管规模不大,也没有上市。但他们的核心骨干管理人员,竟然十几年都没怎么变过。

这是否也印证了“正确的人上车,坐在关键的座位上第一,车行方向第二”这一原则呢?

什么是“正确的人”?

也许每个人都认可的是:能够带来持续优秀绩效的人,就是正确的人。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会带来持续优秀的绩效呢?

很多人想到的是“能力”、“技能”、“知识”、“经验”等,这些“能做”(Can Do)的因素。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来改善和提高的;他们往往忽略了“愿意做”(Will Do),这一底层的动力因素。


1. “愿意做”(Will Do)>“能做”(Can Do)

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和激情来把事情做好,就算有再好的技能,也都无济于事!

那么,动力又是什么来决定的呢?

我认为,动力的背后,是一个人的行为标准;而行为标准,又取决于价值观。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决定采取行为的优先次序,也就是认为什么对他重要,什么对他相对次要,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正确”,主要不是看这个人的“能做”因素,应该衡量的是他/她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

2. “正确的人”有六大标准

吉姆·柯林斯对“正确的人”有六大标准,这六大标准都和能力无关,都是行为标准。

“正确的人”有六大标准:

标准1: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吻合。人们经常问:你如何让员工接受和践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答案是:你不能,你不能给人们灌输新的核心价值观。相反,你要做的是找到那些已经倾向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你创造一种企业文化来系统地强化这些价值观。

标准2:不是工作,而是责任。正确的人明白,他们不是在工作,他们在履行责任,他们对结果负责。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员,所做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保证飞行安全的责任;一名外科医生,不应是在做切除和缝合之类的工作,而是履行对病人的安全和健康的责任。所以,正确的人会接受:我不是在工作,我是在承担责任。

标准3:履行承诺,说到做到。正确的人说到做到,没有例外。这意味着他们非常小心他们所承诺的事情。他们不只是尝试履行自己的承诺,而是要么在履行承诺上100%达成,要么100%地被豁免,他们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我尝试了,只是没有成功”。他们遵守这样一条纪律:永远不承诺那些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标准4:不需要被严格管理。正确的人,不需要被严格管理。正确的人是自律的,自我激励的,自我管理的,自我驱动地去取得优秀的业绩,他们是自我学习者。当你开始觉得需要严格管理某人时,你可能犯了一个招聘的错误。他们可以被引导,被教导,被激励,但是不需要被管理。

标准5:充满激情。正确的人,对于企业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着激情,理由很简单,他们明白,没有激情永远不能达成卓越。

标准6:展现“窗子和镜子”的成熟度。所谓“窗子和镜子”的成熟度是指:当取得成功时,他们会看向窗子,看到的是窗外的事物和他人,就是将成功归于外界条件,环境和他人;当事情搞砸时,他们很乐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有责任,我才是最终的责任人,我是用这种方式承担责任的,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那些没有这种“窗子和镜子”责任感的人,就不应该有机会长期地坐在关键座位上。


成为一家卓越公司,最重要的能力
“让正确的人上车,并坐在正确的座位上”

吉姆·柯林斯:如果要我站起来发问,在这浓缩6000年记录的历史资料中,哪种能力对建立一个卓越公司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能够做出绝佳人事决策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针对关键岗位的人员安排。如果你的企业90%以上关键岗位上,有正确人选,并能使他们保持留任。没有其他任何技能,比这点更重要了。

1. “耐心发展人”or“立马换人”?

对于关键岗位上,任用正确的人,企业领导者有两种倾向:一种态度是发展他们,给他们机会,帮助他们成长;第二种态度是不胜任就立马换人,别“浪费时间”。

吉姆·柯林斯对持有这两种态度的企业领导者的比例做了调研,结果是5:5。这个比例,不但适用于卓越型的企业领导者,在其它人群中的调研结果也基本一致。

施乐公司的安妮·穆卡西和华盛顿邮报的凯瑟琳·格雷厄姆,是两位最杰出的CEO,两人都拯救了各自的公司,都是五级领导力领袖,都在各自公司困难时做出了极其艰难的抉择,并最终将公司带向卓越。

但当涉及到发展人还是换人的问题时,他们持完全不同的态度:安妮倾向于发展人而不是换人,她的第一直觉是“我会通过发展人,达成关键岗位的90%正确率,帮助他们变得更出众,这就是我的理念”。

凯瑟琳,作为一位女性CEO,是在丈夫自杀后接管了公司。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她,甚至不配合她的领导。她说:“我必须学习成为一名伟大的CEO。现在,我要确保我周围的人都很出色,如果有人真的做不到的话,我就直接换掉他”。

两位伟大的CEO,都具有五级领导力,一位倾向于发展人,而另一位倾向于换人。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他们同样优秀!

所以,吉姆·柯林斯说:无论通过哪种途径,那90%的关键岗位上匹配到了合适的人选,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如何到达的,你必须到达那里,留在那里,没有什么比完成这件事来得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比完成这件事更重要的。伟大的愿景,没有伟大的人来实践,都是毫无意义的。


2. 空降兵VS老高管

存在一个悖论,在中国的很多民企中有一个现象:

空降兵高管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远远低于老高管,似乎企业应用了两套不同的标准:空降兵必须及时替换,老高管需要耐心发展。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明白,老高管被看重的是他们的忠诚、可靠、行为标准匹配企业的文化,属于价值观范畴;但他们的能力和见识,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扩张,所以需要引进空降兵来补短板。

在招聘空降兵时,老板往往只注重他们的能力和经验,而忽略了价值观的契合;当老板和空降高管的蜜月期过了之后,价值观的冲突便不可调和,结果只能是分手。

正确的人,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行为标准和价值观。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说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如果不契合,能力越强就“走得越快”,老板和老员工会越觉得这个外来和尚“牛逼轰轰”,“我请回来一个大爷”……

所以,空降兵和民营企业的冲突本质上,是价值观契合的问题,不是能力问题,更不是薪水问题。

3. 结论是:个人行为标准/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度是关键

回到是发展人还是换人的问题,我的结论是:

关键岗位上的人,首先必须保证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契合企业的标准,如果这一标准不符合,必须立马换掉,而不是“耐心发展”;其次需要考察任职者的现有能力和潜力,确定是否可以培养和发展。

一个价值观吻合,能力不足的员工,企业通过调岗、培训、辅导等多种手段予以发展,等于保留了企业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火种和关键人群,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障,也是体现五级领导力的重要指标。

如果我们的民企,在引进外部优秀人才时,除了考察他们的技能之外,将动力和价值观契合度作为首要考量,那么对待这样招进来的空降兵为何不能给他们充分的发展机会呢?任用新老高管的“双重标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公众号推送机制改变,你的每个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姆·柯林斯解读「卓越企业核心能力之:先人后事,人优先于战略」
领导者的用人方法
谷歌挖走微软100名技术人才后……(值得反思)
书摘:“先人后事”之要点
先人后事
【宋志平:有好业务还得选对人,要先人后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