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捏脊方向之我见

近来很多人咨询捏脊的方向问题。

很多群或专家提出了向上捏脊为温补,适用于虚寒症。

向下捏脊为清泻,适用于实热症的观点。

对此,本人持不同意见

1.捏脊疗法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最早见于晋葛宏《肘后备急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到项乃止”传统规定是从下向上捏。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捏脊是从下向上,也就是说是继承了古训,遵从了古法的,因此从继承的角度看捏脊还是以从下向上捏为好。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开始有少许人从上向下捏脊。如我们在整理天真按摩过程中,发现该流派捏脊时,一般是从下向上捏,但遇大便秘结和呕吐则从上向下捏。

2.捏脊本身是攻补兼施的。

从捏脊又称“捏积”来看,它的化积滞作用强于温补。

也就是说民间主要还是将其用于化积滞。积滞是实证。积滞了,可以呕吐,可以腹泻,可以发烧,可以便秘。捏积是针对积滞的病机。

而上述症状是标,积滞才是本。只有积滞化掉了,呕吐、腹泻、发烧和便秘才能痊愈。

所以,没有必要改变传统从下向上捏脊的规定。

3.从上向下捏脊是“现代中医”的想当然。

因为现代特别强调大中医,强调推拿与针灸等外治法是中医的组成部分。补和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有效的指导了对人体的认识和方药的运用。但当补泻理论与推拿和针灸相结合的时候。由于推拿的时间、方向、力度和频率等本身只是操作术式,即不上推就下推,不顺时针就只有逆时针推,二者必具其一。这时候,所谓上推为补为温,下推为清为泻,其实只是不同方向的选择。这种方向不同是很难产生如中药补泻般的临床疗效的。即,即使是虚寒症,如果向下捏脊也肯定不会将小孩越捏越虚。实热症向上捏脊也不会使实热更盛。只要捏了脊,脊本身就既能温补脾肾,又能化掉积滞,体虚可用,实热也可用。

4.我让学生对捏脊方向进行了实验。我们发现向上和向下捏脊对人体心率、体温、血压、的影响都无统计学差异。也未见到不同方向捏脊产生副作用。换句话说向上和向下捏脊并没有区别,也就是说方向补泻在捏脊上并无意义。

5.考查清末和明初从上向下捏,也只是注重了疾病的趋势。即呕吐和便秘从上向下捏。针对趋势,采用反方向抑制之,这一点符合推拿手操作(每一招一式都表现出方向性)特征。是可取的。如果一定要从虚实来阐述。那么呕吐本身还分虚实,便秘也是有虚有实。也应该有不同方向啊!

但天真按摩流派却只根据呕吐就是胃气上逆,便秘就是腑气不通。

不论虚实,只要胃气不上逆了,腑气通了,就不会呕吐和便秘了。

这说明抓主要病机的重要性。其实,《内经》反复强调“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即重视疾病本身的机理。

这在推拿和针灸等外治法中意义尤为重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中的行气是指什么?与补泻手法有什么关系?
李素云|虚实含义与针刺补泻理论内涵之演变
专访问痧堂李道政——砭法与古中医大的智慧(更正)
病机与临床·上篇·第二章·阴阳的临床具体化
专访问痧堂李道政——砭法与古中医大的智慧
针刺手法大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