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人为什么尚武?

我们看过很多英雄的形象在影视剧里,金庸给我们生动地塑造了“杨过”,“郭靖”等侠士风采,还有古龙笔下的“秋官”“萧十一郎”等角色也在我们这一代人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些都是文人们虚构出来高于现实的角色,那么笔者我所说的“侠客”确实是真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一笔的人。俗话说:“自古燕赵多义士。”这句话源于战国时期燕赵两个国家的侠义之士。在战国时代,这两个国家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仁人义士,例如赵国有先轸,狐偃,程婴,等。燕国有荆轲,邹衍,太子丹等等很多慷慨悲歌之士。而从那之后,燕赵大地上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出很多如此人物,三国时期的袁绍手下众多谋士,常山的赵子龙,到近代的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力挫俄国大力士和日本柔道队的霍元甲,再到抗战时期的雁翎游击队,惊天地泣鬼神的狼牙山五壮士,白洋淀里的小兵张嘎。都是在壮烈而绵延的诉说着这一句真理。

之前很多人一直否认“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个说法。认为这个说法机械唯物主义。但是在人类早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对人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能够考虑而且必须考虑在内的也就是地理环境。其实诚然,中国东南角之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造就了闽南人敢拼敢闯的爱拼精神,只能靠海吃饭。国外也不例外,欧洲和非洲中间的地中海是一个陆间海,居住在海岸的人们不能从中得到生存的补给,只好放眼世界,向地中海以西的大海发展。再说燕赵大地,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眼罩大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复杂多样。这样的地貌类型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为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与其说河北地大物博,不如说是地大物“薄”。所以,恶劣的地理环境为燕赵人惊天泣地的“侠客精神”培养了土壤。同时,孟德斯鸠还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的影响。燕赵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较之低纬度舒适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燥湿,冬季寒冷干燥。恶劣的气候环境造就了燕赵人体格健壮魁伟,精力充沛,自信心强,向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爱自由。不难看出,燕赵大地上的“侠客精神”便是在这样的温床上培育出来的。

中国是一个美食多源的国度,有川菜,鲁菜,浙菜等诸多菜系。而燕赵大地却不能自成一系很大程度是“侠客精神”的影响。“侠客精神”告诉人们不拘泥一格,兼容并蓄。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口味,很是随意。什么口味好吃变扎根便有市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大杂烩的社会。从出土的燕赵文物和中山国出土的日常饮具和炊具来看,外形器大口宽,属于日常实用性的器具,质地较粗糙,类型较单一。这和江南文化培育下的精致的器具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只有这样才符合粗狂豪放的燕赵侠士。试想一个威武健壮的人用着一个精致的器皿一口口的喝酒画面也是很不和谐的。燕赵人在口味的选择上偏咸和辣。区别于四川贵州地区,川贵地区的人民喜爱吃辣因为当地气候潮湿,为了除潮才吃辣椒。而生活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燕赵人喜爱吃辣便是和燕赵人勇敢自由的性格息息相关的。燕赵人敢于挑战,出现了无辣不欢的场面,个别城市里的居民,辣椒生吃。单一的辣椒可以分解成一桌的菜,俨然一桌辣椒宴席。燕赵人吃饭和平时的休息时间,多半喜欢蹲在板凳上,这和陕西八大怪中的“板凳不坐蹲起来”很相似。燕赵人很随意,怎么舒服怎么来,觉得蹲起来舒服也就不修边幅,或许外人眼中不能理解,但是燕赵人也不在乎人们怎么看,再不给其他人造成伤害的前提下自己生活的很随意。此外在喝茶的讲究上也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南方是盛产茶叶,南方人为品茶,煮茶工序讲究,成熟。对煮茶水和茶具要求很高。喝前洗茶,侵泡茶水的温度要适宜,给客人要倒茶客人要点茶,器皿很小,基本上也就是一口的容量,利于散热,对茶水的口感和浓郁度要求很高,燕赵人和喝茶很粗狂,茶具不讲究,茶叶也不讲究,但是基本上茶具以大为主,一把茶叶下去,倒上满满一杯的热水。容量大的器皿不容易散热,但是温度高茶叶的浓郁度最高,口味最好。但是这个时候喝不了太烫,茶水凉了早已经苦涩不堪。但是也就是这样,燕赵人多好这一口。现在光景不现,昔日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大碗茶摊铺,供行人吃茶解暑。平价的茶叶,粗糙的茶具,简单的帐篷,低廉的价格,在燕赵大地上很有市场,一吃就是上千年。还有酒文化,酒和中国文化似乎是缠绕在一起的。不管文人还是侠客,都是嗜酒如命的人。燕赵人喝酒不想江南人有情调的小酌,而是大碗喝酒,喝烈酒,喝快酒,喝大酒。因此盛行着畅饮江湖的豪侠气节在燕赵大地上。当然如果滥饮,身体是不能吃得消的,所以我们是不能提倡的。

燕赵人尚武。从古至今,在人杰地灵的这片土壤上孕育出来无数的武术家,血洗八国联军的“大刀王五”,身轻如燕的“燕子李三”,力挫俄国力士的霍元甲,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杨氏太极创始人杨露禅,周恩来的武术恩师韩慕侠,等等,都在谱写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正是这一代代侠客为代表“侠客精神”深深的根植在燕赵人的心中。燕赵人自幼习武,每个村落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武术班子,白天大人耕作,小孩上学,晚上在村子里公共的地方腾出一个小小的操场,男女老少皆操练起来,名声远扬。明代燕王扫北之时在燕赵大地召兵,清代大内侍卫也多为燕赵籍。这一练便是几千年,每年的正月十三,每个村落都会挑选出精锐去参加出会。男女老少也会跟着出城里看热闹,表演形式很多,散打,套路,双人对打等等,场面万人空巷。

霍元甲,祖籍河北沧州人

清末义士:大侠李三

社火也是很壮观的。“侠客精神”代表一种敢爱敢恨,嫉恶如仇的意念。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深情款款地这样描述社火:“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原始社火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正处在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也是不能理解的,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来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变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者驱鬼逐疫性质的祈祷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记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随着“侠客精神”的出现,逐渐和社火有了公共的交集。对社火进行了改良,掺杂了很多“侠客”的元素在里面,表演人员带的面具多为飘逸的形象,改变了原始社会血腥丑陋的形象,佩戴的器具也不再是生产工具,代替之为刀剑等兵器,穿着打扮也不再是繁琐不切实际的浮夸形象,而是精神干练,简单飘逸的装束。社火也多半是武术表演,不过其中掺杂着历史故事在其中,斩黄鬼,降瘟神等都是每年社火必演节目,以祈盼来年一个好的彩头。

总而言之,“侠客精神”不是脱离现实,存在在人们的理想花园之中的。“侠客精神”是有渗透力的。我们深深的受其影响上千年之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传承的一些优良传统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而是逐渐被遗忘,也许他是我们缺少的东西,我们敬仰的东西,但是还是和商业大潮这个硬骨头硬碰硬的时候输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抱着“为往圣继绝学”的态度去做,相信会有我们期待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河北没有较为统一的方言
河北为什么被称为燕赵大地?女老师博学多才,笑死我了
新冠病毒,河北人和你拼了
燕赵文化精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苗雨时 郁葱 ||“燕赵七子”诗歌创作总论(上)
燕赵定春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