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大赛征文】小时候过年/郭兴华

我敢说,没有哪一个小孩不喜欢过年的,小时候的我也不例外。

俗话说,说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一过,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男人们肩上扛个钱褡子,双头日子赶临涣集,单头日子就去赶韩村集。其实,男人赶集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一来是忙碌了一年,冬闲时放松放松。二来是瞅瞅碰到过年用的小东小西捎带买点。女人们可没闲工夫逛集,她们要淘粮食,晒粮食推年磨,一天到晚忙的小辫不沾脊梁骨。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都要忙着祭灶,民间称为小年。这一天,家家都会把灶门前打扫干净,把一张印有灶老爷的年画贴到灶前墙上,焚香叩头,摆上祭品。

传说那灶老爷姓张名单,民间称之为张郎,娶丁香女为妻。丁香女勤劳善良贤惠。只可惜那张郎不知道珍惜,借故休了丁香。张朗问丁香:“要什么”?丁香说:“是我的东西跟我走,不是我的东西随张郎。”不料丁香走后,那张郎挥霍浪费,不久便穷得丁当响,眼也瞎了。一天,他要饭到丁香门口,丁香做了一碗面条给他吃,并扯下自己的一根长发放碗中,张郎吃着吃着,发现了那根长发。他意识到只有丁香才有这样的长发。给我面条吃的人肯定是丁香。回去后羞愧而死。因为玉帝也姓张,看在本家的份上,封他做了灶君,到民间体察民情,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庭述职汇报人间一家一户的优劣。于是人们在灶画上题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老百姓对灶老爷的嘱托和期待。

过年,过年。年老是不来到。我盼年心急,就老缠着奶奶:“奶奶奶奶,还有几天过年呀?”奶奶被我问烦了:“我不知道,问你娘去!”我问娘,娘没好气地说:“去去去,我一天到晚忙得连放屁的空都没有,别缠我”!

家里最忙的还是蒸年馍。那时蒸年馍的可不全是白面馍,还蒸杂面馍团子和新月形的菜角子,角子馅是奶奶夏天晒的干菜,再掺上豆芽、萝卜等。

到了腊月二十七,家家都要炸丸子。首先由男人用小磨子把绿豆擂破,放清水里浸泡,泡滂后,用手搓掉绿豆皮,再用笊篱把绿豆皮撇去,然后把绿豆黄子掺上辣椒用小磨子磨成糊糊,就可以炸了。丸子炸好后,谁也不能先吃,奶奶用盘子端到当院中,口中念念有词地敬天老爷。我老觉得可笑,故意问:“奶奶,天老爷在哪我咋看不见呀”?奶奶假装生气地说:“小孩家别多事,老天爷在天上看着咱们呢,人在做,天在看”!当时还笑奶奶迷信,现在想想,人在做,何只天在看,其实人在做,人也在看哪!

小时候过年,家家都要熬红芋糖。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事。先把红芋洗净烀熟捣碎,用白布口袋装上挤出汁液,再把汁液放在铁锅里小火煮熬,熬成糖瓜子后再叠糖,那味道美着呢!

小时候过年,最有趣的事是除夕之夜的守岁,我们那时叫熬岁。吃罢年三十的晚饭,爷爷用劈柴把火盆点上,一家人围坐在堂屋当门,嗑着瓜子,嚼着红芋糖。老年人说,熬岁就得使劲熬,谁熬的时间长,谁就活的年岁大。我和小孩们疯玩了一天,不大会便呵欠连连眼皮直打架。奶奶说:“不能睡,来,我教你个唱!”我一听说教我唱,又来精神了,于是奶说一句我学一句:“月嫏娘,八丈高,骑白马,带洋刀。洋刀快,切白菜。白菜老,切红袄。红袄红切马菱。我赶紧问:“奶奶,马菱是啥子?”奶奶并不回答,说了句:“别打杈,好好唱!”继续往下唱:“马菱马,切苦瓜。苦瓜苦,切老虎。老虎一睁眼,七个碟子八个碗。”

奶奶教我唱唱之后不大会,我又想撑不住,昏昏欲睡,娘说:“不许睡,来,娘教你唱一个”!我强大精神跟娘学:“小红孩,转一转,问你娘家有多远,七里路,八里多,南边有个影子棵,影子棵影一影,南边有个莲花井,莲花井,莲一莲,南边有个果子园,果子园,拉大车,什么车,铁边车,什么车,弯角大牤车。天上刮风下小雨,湿了大姐绣花衣,大姐大姐别生气,明个拉车来接你。”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唱”只是民谣儿歌罢了。那时也没钟表,一家人也不知熬到什么时候。

小时候过年,最热闹的还是年初一的拜年。天还黑咕隆咚的时候。外边鞭炮就响个不停。一家人摸着黑起床,还不许喊谁的名字。老人们,年五更里叫谁的名字谁就会癞(生病)。洗过脸后,先给自家的长辈磕头,赶紧扒拉一碗扁食,就忙着给近门的长辈磕头。人们一拨一拨的,都是同辈份的人聚成一拨,给庄上的长辈去拜年。男孩随着爹,女孩跟着娘。长辈们老早就备好零食,坐在家中等着晚辈来磕头。其实真正跪下磕头的并不多,只要礼到也就行了。有的大人要磕头时,长辈便说:“这么大个子,磕啥嗑?叫小孩磕一个就行了”。于是小孩便义不容辞地趴地下就磕。爬起来打打灰,长辈便塞把好吃的。然后赶往另一家。还有的长辈,桌上放四个菜一壸酒,男人来拜年,磕磕头,都得让你喝两杯才行。通过拜年,化解原来的矛盾。

现在过年,哪还有那时的年味?如果说,我小时候过年的年味是52度的口子窑,那么现在的过年的年味简直就是一杯白开水。虽然老了,却非常怀念小时候过年的那情景,那氛围……

作者简介:

郭兴华,男,1942年6月出生,安徽省濉溪县人,淮北市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喜爱文学,曾在《淮北教育》、《中学生学习报》、《安徽老年报》、《北方周末》、《淮北晨刊》发表论文、散文、诗歌多篇。



要求:以祖国、故乡为题,以散文形式,字数千字左右(简、繁汉字皆可,不接受其他语种投稿),原创首发。来稿主题请注明“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征文”,文后注明真实国别、姓名、年龄、准确地址、邮编、邮箱、电话及个人简历、近期生活照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过年记事之 祭灶
小年(杜德成)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郭兴华作品 | 踏着晨露去看娘
孝顺老人
有关祭灶节的传说
今天小年!在济南过小年的老规矩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