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解题技巧总结《二》

诗词鉴赏



<例子对比>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 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 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 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 衢州人食人!

解析:

例(1)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它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对立。

例(2)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例(3)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内臣行乐图与江南“人食人”的惨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在一起进行对比,强烈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命运的同情。这三例或是两种人物的对比,或是两种事物或现象的对比,它们都同时出现在句子里。

<例子衬托>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

例(4)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平定战乱后的欢愉和思归的感伤,一二句是正面衬托,三四句是反面衬托,只出现托体(景物),而并未出现主体(思想感情)。

例(5)用声响反衬空寂,用光亮反衬幽暗,在这里只有对声响和光亮的描写,并未出现对空寂和幽暗的描写, 更显深林的幽与静。

凡甲、乙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物体,要么同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

而甲、乙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

6.小知识衬托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

例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解析:

例(1)乐景衬乐情,用西湖勃勃生机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例(2)哀景衬哀情,用分离时凄切悲凉的意象,衬托着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例(3)以美衬美。诗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而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以美衬美和以丑衬丑都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属于正衬。而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如用动衬静,用乐衬哀,用好衬坏,用美衬丑。

例子:

1)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3)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解析:

例(1)以动衬静。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例(2)乐景衬哀情。作者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过去繁华生活的梦境来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越能反衬出梦醒后悲哀的浓重;对旧时繁华的眷念越深,就越能反衬出亡国后的凄凉。

例(3)哀景衬乐情。前两句写从军的将士面对的极为恶劣的环境。后两句写在这样恶劣的风雪中行军将士不但没有退缩,而且举着成行的红旗,吹着横笛正在向山峰行进。环境越是恶劣,越能反衬出士兵们高昂的士气,无所畏惧、一往直前的精神。如果是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环境便难现行军将士昂扬的士气和无畏的精神,也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语文各种表现手法知识汇总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全//58页)
衬托手法的常见类型
【分享】试谈“拈连修辞法”在诗词中的运用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