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髙考地理概念:等温线

1、等值线的共性

1.同线等值。

2.相邻的两条等值线同距,或者等值。

3.弯曲凸向原理

若凸向高值,凸处的值较低;

若凸向低值,凸处的值较高。

即“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释图:河流→谷地→海拔低值→等值线凸向高处→B>A→河流由B流向A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4.疏密原理

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变化幅度越小;

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5.总趋势之中的特殊等值线圈,若数值偏大,则中心值偏大;若数值偏小,则中心值更小。

二、等值线分布特征描述思路

1.描述

①数值变化趋势;②数值的变化幅度;③等值线的延伸方向(有时要分段描述)、闭合或弯曲方向;④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布。

2.类比

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潜水位线、太阳辐射等值线、等温线、等震线、地租等值线、等水温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等,均可用上述原理分析。但必须重视各种等值线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高考特别注意小尺度下垫面因素的影响,还有日变化因素的影响。共性是知识基础,特殊性是高考命题方向。

三、等温线原理

1.数值分析

①一般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②-般同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逆温相反);

③同一地点冬半年低于夏半年;气温日变化要考虑阴睛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

④冬季水域越近陆地气温越低;

⑤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和农村;

⑥冷锋过镜区气温偏低;

⑦沿岸寒流降温;暖流升温。

2..分析延伸方向:

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则受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因素影响大;

②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热力性质或海陆分布影响大;

③等温线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大。

3.分析弯曲状况:

①切线水平比较,凸向高编低值,凸向低偏高值;

4.分析疏密状况:

①稀疏→温差小,如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湿地、海洋、山地缓坡;

密集→温差大,如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面处。

三、应用

①判南、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是北半球。

②判断陆地、海洋:

等温线凸向原理:同纬度相比,高温等温线向高纬凸,低温等温线向低纬凸。即“高高低低”原理。

a冬季→陆地低温→温线向低纬凸;海洋高温→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b夏季陆地高温→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低温→等温线向低纬凸。

③判月份(1月或7月):(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a.1月→北半球陆地低温→等温线向低纬凸(向南凸);北半球
海洋高温→等温线向高纬凸(向北凸)

b.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释图:例如甲图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同纬度比,陆地低温,等温线向低纬即向南凸。海洋则北凸。乙图是七月份,北半球夏季,陆地高温,等温线向高纬凸。无论南或北半球,全球陆地一月等温线向南凸,七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相反)

④判寒、暖流: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相同。寒流流经区域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流经区域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⑤判地形的高、低起伏:

a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

b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c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⑥判断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⑦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a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b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c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四、例题分析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的月份、地方时可能为
A.1月,13时
B.8月,13时
C.1月,22时
D.8月,22时
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地形
C.海陆分布、大气环流
D.洋流、地形

参考答案:
1.D、2.B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T1和T2为洋流流经区域的等温线,读图回答3~4题。

3、该大陆及洋流性质可能为

A.南美洲,寒流
B.北美洲,寒流
C.澳大利亚,暖流
D.非洲,暖流
4、该海域的表层海水为“离岸流”,大规模离岸而去,影响其流动的盛行风为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极地东风
D.东南信风

答案:3.A4.D

下图示意海南岛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单位:℃)。据此完成5~7题。

5.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海南岛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地形、降水

B.纬度、地形

C.地形、季风

D.洋流、纬度

6.图中甲地所在区域,1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河谷地带,河流向北注入海洋

B.深居岛屿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C.地形低洼且狭长,狭管效应较显著

D.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海洋调节作用小

7.与丙地相比,乙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形闭塞,大气保温作用强

B.长期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少

D.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增温效应显著

5.B 6.D 7.C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8~9题。

8.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9.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8.B  9.A

10.读图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双峰林场被誉为“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海拔1200m以上,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m,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能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10.(1)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等温线分布稀疏;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温度越低,所以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多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3)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山脉中,是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判读等温线图
地理等温线的判读专题突破
气温及等温线知识点详解课件PPT
全了!囊括2020地理高考等温线知识点与精练
等值线图的阅读
高考地理最是不舍等温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