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十六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学习重难点

重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与成就

难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时空思维

课堂导学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成功探索,探索失误,政策调整及结果

2.中共八大时间,内容,意义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评价

4.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成就

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教训

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正确的探索。

⒈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

内容:

①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指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⒉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的论述: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探索中的失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危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三)政策调整及结果。

⒈调整

①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

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③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⒉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四)伟大的建设成就。

工业

⒈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⒉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科技和国防: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⒈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⒉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⒊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外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⒈建交国数量:由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

⒉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⒊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其他方面: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出无数先进人物。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代表: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

(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及教训。

⒈原因

客观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对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客观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②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主观原因

①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②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

③急于求成,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

④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照搬苏联模式,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⒉教训

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实际。

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④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⑥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知识拓展

区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的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突出表现为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共产风”,突出表现为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

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负责干部7000多人,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指出“1962年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工作最关紧要的一年”。大会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集中统一。中央领导核心中的分歧并未解决,但在坚决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问题上,对统一全党认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个现代化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文革”≠“文革时期”

“文革”是一场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政治运动。

“文革时期”是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国家性质没有改变,在军事、外交、科技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否定“文革”,但不能否定“文革时期”。

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 届联大上也大力支持中国。
2.意义
①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思考19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从美国一方讲:

①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③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④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从中国一方讲:

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

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需要。

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

三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因此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影响

对中国而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外交的僵局,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对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对美国而言,对苏联起了战略威慑作用,促进了美国的战略调整和收缩。

对世界而言,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发展。

对中日关系而言,直接推动了中日的正式建交。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阶段特征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基本确立,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
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初期经济建设取得了成就,但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
3.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科学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受到文革的影响。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涌现出典型人物和英雄模范。
4.外交: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打开外交新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高中统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一五”计划
【初中历史微课堂】第16讲: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