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听课感悟

昨天听了两节高二的语文课。

辛、祝两位教师讲的都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一课,因为是集体备课,授课思路和授课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也各有各的问题,比如辛老师花大量时间讲解焦裕禄的精神,有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之嫌;祝老师花大量时间让学生从文中归纳“散文化通讯”的特点,白白浪费时间。

以下是教学设计,因为这堂课问题较多,所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焦裕禄典型事例,挖掘焦裕禄精神内涵
2.分析本篇人物通讯“散文化”特色,对接高考,素材运用。
【教学过程】
一、任务情境
新学期伊始,学校团委布置了借助廊报弘扬时代楷模精神的宣传活动。我们班负责“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版块,请分组设计相关宣传专栏。
要求:请同学们参照以下示例,任选一个角度,设计一个主题专栏,选取一组与主题对应的典型事例及经典语录,来展示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
示例:
专栏一:俯首甘为孺子牛
专栏简介:本专栏集中反映焦裕禄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表现了焦裕禄时刻牵挂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去关心、帮助群众,对待人民群众像对待父母那样充满关爱和奉献。
典型事例:冒着风雪,访寒问暖。
精彩段落: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利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有披......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P22)
经典语录:“我是您的儿子。” “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注:专栏包含专栏名、专栏简介、典型事例、精彩段落、经典语录五个部分,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自行填写)
二、分析本篇人物通讯“散文化”特色,对接高考,素材运用
1.文体知识——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写作特色
穆青曾评价该文“用散文笔法写新闻”,请具体分析其写作特色。
明确:
①形散神聚。
       神聚:“榜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思想红线”
       形散: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所叙事情多。
②以言见人、环境烘托、细节描写
③表达方式灵活,多用散文常用的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3.学以致用: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为焦裕禄写颁奖词。
三、课后作业
素材积累:寻找新时代的“焦裕禄”。

听课评价

   两位教师的优点先不谈了,直接说问题。
看完教学设计后,我第一感觉就是课堂像个“缝合怪”,拼凑感明显,整个课堂缺乏圆融一体的感觉。 课堂上两个重要任务的内容和目的并不明确,任务与任务、讲解与训练、课堂与作业都缺乏有机的联系,断裂感明显。
任务一的标题是“任务情境”,这个标题名称不知所云,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和任务指向。           
任务二的标题是“分析本篇人物通讯'散文化'特色”,对接高考,素材运用”,此任务名称与学习目标的表述一模一样,这是将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混淆了,直接后果就是目标不明确,任务也不明确。
任务一实际是课文内容的梳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附带体会焦裕禄的精神内涵。
若将任务一当成一个独立的环节来看,那么其缺乏丰富或者有深度的语文能力训练。毕竟对课文进行梳理概括,过于简单,这是学生已经会的技能,公开课上对学生进行这么简单的训练,是浪费。
两位老师可能意识到了此环节过于单薄的问题,祝老师对学生的标题进行了点评,可惜没有深入展开,如果能利用此题讲讲拟题的方法也还不错。辛老师则花大篇幅讲焦裕禄的精神,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南辕北辙。
若将任务一当成任务二的铺垫,那么任务一和任务二缺乏有机的衔接,没有构成递进关系。
总的来说,任务一学生没有明确的收获,任务的价值未发挥出来。
任务二包含三项内容:介绍人物通讯的文体知识、分析本文散文化写作特色、为焦裕禄写颁奖词。此部分体现了“因体而教”的理念,本文是通讯,教学应该围绕其文体特点展开论述,两位教师的设计因应了这个理念。
但在分析散文化特色时,他们的处理方式,都是通过问题“请具体分析其写作特色”,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汇总。
从课堂效果看,此环节问题最大。对于学生要记忆、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关键技能,教师采用演绎法讲解更好,也就是教师先呈现知识,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讲解、演示,学生再根据所学进行练习。
而两位老师采用的是归纳法,让学生自己说本文的写作特色,最后汇总出人物通讯的“散文化”特色。因为学生基础差、对相关术语并不熟悉,老师又缺乏有效的方向指引,被提问的学生绞尽脑汁、支支吾吾、东一棒槌西一榔头说不出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又进行了大量无意义的启发,浪费了时间。这部分本应该是这堂课的核心内容,但教学不深不透,学生基本没有收获。不如老师先讲,学生再从课文中找例子进行印证。
“学以致用”环节设置的任务是: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为焦裕禄写颁奖词。首先,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什么都不明确,如何运用?其次,课堂所讲的那些写作特色的知识,真能运用到颁奖词中吗?人物通讯与颁奖词,两种文体差别巨大,一味地强行将知识迁移运用,使讲与练脱节了。
最后的作业为素材积累:寻找新时代的焦裕禄。似乎与本节课目标更是没啥关系。
当然,两位老师的课都有很多优点,在此不赘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霞 王建稳《 县 委 书 记 的 榜 样— — 焦 裕 禄》 学习 任 务 设 计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导入设计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
时代之音 齐越(上)
红色宣传画 光辉的榜样 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