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数学卷命题人如何选题

命 制 步 骤

第一步:找考点——知识点交汇处便是考点。

      高考数学卷的题目就那么20几道题,要全面考察高中学过的知识点,怎么办,只能通过考察综合性的知识点,来抽样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是否全面,是否达到了灵活运用的层级。

      知识交汇点是个什么东西?例如以下两种情况:

圆锥曲线(方程)与函数:

      圆锥曲线就是数形结合,严格意义上讲,根据函数的定义,圆锥曲线多数不是函数,但却是方程。将圆锥曲线成为隐函数,因为通过坐标变换(或反转),或限定定义域取其中一段进行研究,又符合函数的相关性质(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有时借助函数的方法进行研究,非常方便。

数列与函数:

      数列与函数:数列是一个离散函数,核心自变量【自然数正整数】不连续,但拥有函数的相关性质。如果将数列拆开来看就是一个复合函数,内层函数是以n为自变量,外层函数以an为自变量。

...

第二步:总结历年的考点,筛选出得分率不高的考点,且大学需要重点掌握的。

      高中数学基本考点就那么些,但是不同的知识点组合起来,会有大量的题目。再在这些题目中,再找出来那些知识点建立联系时,历届学生理解和掌握困难的。如果这些知识点是大学学习的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最重要的基础。那么,这个通过不同且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起来的考点,就很有希望成为高考数学卷的题目。

第三步:出一些调研卷,确认那些知识点是学生不会的、不熟的、理解易失误。

      每年高考数学考完,大家都觉的难题多不会。命题人怎么就知道那些知识点大家不会,或容易做错呢?出了第二步获得信息外,命题组还会出一些调研卷。这些试卷会以模拟题或摸底考试或联考等形式出现。收集相关资料,基本上就掌握的当届同学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大题水平,为出一些分层次的题,铺好基础。所以说,老师上课讲的易错题,或大多数同学做错的题,一定要拿出时间自己巩固。不要的时候回归到课本找到最原始的章节,对相关概念、公式、定理等再研读一遍,深入研究一下,并做一些专项训练。命题人再出这个考点时,便可以不被筛选掉了。

第四步:大数据查重:

      重的不考,历年已经出国的题目,模拟题,市面上的辅导题,网上的题目,统统都是审查对象。已经出的题目,相似度90%以上的,不会再出。因此,有想通过不断刷题,刷到高考题的同学,可以洗洗睡了。

第五步:考题难度和做题时间修正:

      高考数学科目作为分层考试最重要的科目,会经过多重验证。例如,让一些老师或学生闭门做一下(保证初稿试题不外流)。来检验试题难度和分层效果。

第六步:逻辑推理正确,答案没有歧义:

      数学题目出好后,为了保证试题的严谨性,还需要数学专家的评定。保证题目的正确性和答案的唯一性。

实 例 说 明

      高考数学越来越注重,学以致用,讲求创新,无情景不命题。下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模拟高考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根据上面的第一至四步,我们选定数列与函数关系作为本次题目的考点。设置应用场景,并根据相关定义(相当于学一个新的知识),对其进行理解后进行运用。间接考察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景应用:

拿一个浅盒和一张纸,将纸去除多余的面积使之恰好等于盒的底面面积。此时修剪后的纸上的每个点与正在它下面的盒底上的那些点一一对应。把这张纸随机地揉成一个小球,再把小球扔进盒里。已经证明,不管小球是怎样揉成的,也不管它落在盒底的什么地方,在揉成小球的纸上至少有一个这样的点,它恰好处在它盒底原来配对点的正上方。

引出定义:

      科学家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总结出一个很重要的定理:不动点定理。叙述如下:方程f(x)=x的根称为f(x)的不动点。这个定理的一个应用就是利用递推数列的不动点,可将某些递推关系所确定的数列转化为较简单的数列(一般是等比数列),从而获得数列的通项。

定义应用:

      设函数f(x)=(ax^2+bx+c)/(ex+f) (ae!=0)有两个不动点x1,x2,且数列U满足Un+1=f(Un),

当b=0,e=2a时,求Un+1与Un的表达式。

解题过程略。提示重要的是利用Un+1=f(Un)关系式。

本题答案为:(Un+1-x1)\( Un+1-x2)=[( Un-x1)\ ( Un-x2)]^2

题目创新:略。

学会反思

      题目做完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些什么?这些东西(相当于二级结论),对高考有哪些帮助呢?(实际上很多二级结论经过包装,也是高考常考的核心内容)

      这道题目本身讲的就是特征根方程。因为,高考是一场选拔考试,通过的人会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考试题目会参照一些高等数学的定义或结论或推论。如果高中阶段有能力学习一下大学里的高等数学,那么对于高考题就是居高临下的俯视了!

  • 特征根的根源:函数就是自变量从R到R的一个映射,不动点f(x)=x经过这一映射之后,还是它本身,将这个点称作“不动点”。实际上,利用不动点就是借助数列或函数的特殊点。

  • 特征根的本质:设不动点为x0,则f(x0)-x0=0,即x是f(x)-x0=0的根,所以f(x)-x0因式分解时有x-x0这个因子,对数列有a(n+1)=f(an),两边同时减去不动点x0有a(n+1)-x0=f(an)-x0,f(an)-x0只不过是把x换成了an,所以f(an)-x0有an-x0这个因子,所以a(n+1)-x0=(an-x0)*g(an),减去不动点后两边出现了形式相同的项an-x0,g(an)则相当于公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等数学:(2)函数极限的定义(第一章 极限)
「高等数学」函数极限的概念及用定义证明函数极限(两种情况)
数学证明题都有哪些?怎么证明?
浅谈高等数学知识背景下的高考数学命题
《函数极限的基本运算与存在性判定法则》内容小结、典型题与参考课件
高中数学到底是什么个东西?- 纯干货高分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