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学科命题情境化浅析

购买本书,10月底统一赠送《选择性必修》2-3的文本批注。仅限本月购买者赠送。

情境命题是历史科考试命题的载体,一般而言提供的情境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不可能或者很少在上课过程中涉及到的,但又和课本所学必备知识能够建立某种联系的情境。

黄牧航在《论历史情境命题》一文中说:“从词义上看,所谓情境,就是事情发生的环境。情境包含两个要素:一个要素是人,没有了人就不可能有事情发生,也就没有所谓的情境;另一个要素是与人发生关系的环境,这既包括外部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当事人的心理环境”。

历史学科命题情境,通俗化的理解指,提供某种具体的、真实的历史现象。这里特别强调其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指在历史上真实发上的现象。而这并非指现象本身的科学性。即使某一历史现象在当时是臆造的也属于真实情境,这里的真实不是事件的真实,而是指“臆造”本身的真实。

历史试题的情境化可以分为四类: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参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P59

下面就以上四种情境进行具体的解读以供交流探讨。当然研究以上四个情境不是说在命题的时候非要套用,而是作为理论研究应该做基本了解,在上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应运。

知识镶嵌于情境之中,只有在情境中获得知识,才能丰富认知结构,生成真正的经验。(胡军哲《问题情境: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特征》)

一、学习情境:

     顾名思义,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任何人在接触历史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历史学习中被动生成,而是主动生成的。即面对看到了历史要素,提出了疑问,而解决这些疑问就是历史学科所考察的“学习情境”。

      如果按这这个理论看,那么几乎绝大多数的历史试题都是学习情境。下面以2023年全国乙卷的选择题为例。

    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此题就是问题情境。虽然经过命题人的“摘编”,但是依旧能看出在历史阅读中,会遇到的历史问题。即唐中后期文人经常歌唱江南。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就会提出为什么会歌唱江南,而不是歌唱北方。而解答这个疑问就是评价学生的考试命题。

26.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此题问题情境。南宋刻书蔚然成风,面对这样的现象,历史学习者也自然会问以下几

个问题:为什么这种现象发生在南宋而非北宋;刻书是如何实现的;所刻书籍是收藏还是互赠更或是售卖;如此大规模刻书,对时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以上问题,只需要通过改变设设方式就能一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

因此我们常常说真题做完了没有用了,这显然是没有认识到真题研究的路径和价值。如果把这些真题当成学习情境重新看待,以上述方式重新提问,那么真题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生活情境

指在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如在倾听长辈的回忆、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问题。这类情境往往和生活有关,在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原理在需要解答的时候往往需要引入历史因素才能有效分析。所以就形成了生活情境。

我们同样以2023年全国乙卷来举例分析。

30.图3、图4(图略)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比如1955年前后,我国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封锁之下,但是不代表我们要固步自分、闭门造车。我们需要主动融入世界,但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就出现了上述情境。

身处时代的人恐怕对此会有争议,即新中国为什么给世界展示不是先进的工业成果、而是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电影。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至少要借助上述言论,也就是A选项所表达的内容。

其实本题换个角度看,就是在回应这些年中华传统元素的火热。暑假档电影《长安三万里》一片火热,甚至笔者在教学中身着“汉服”讲述宋代历史时上了“热搜”,这都证明了中国民族化道路发展的走向。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把视角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说起,就必须把视角放在近代以来教科书对鸦片战争以来中西历史的定性、评价开始。建于文章长度,在此不再展开。

三、社会情境

     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如某种社会风俗的来源、某一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

     社会情境和生活情境较为相似。其区别在于生活情境影响较小、涉及群体有限。而社会情境涉及到的是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历史现象。比如社会风俗、国际争端。这类情境往往需要专业的历史知识、历史背景才能有效分析。同时这类情境更趋向于当下社会遇到的重大社会问题。

(2020·全国Ⅲ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这是典型的社会情境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经济发生深刻的变化,随之改变的就是人民的价值观,此问题不仅能够综合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够很好的评价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评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学术情境

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史学家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对某一历史问题有自己特殊的认识,这一认识往往带时代烙印。

2023年全国乙卷试题为42题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梁启超的“民德”认识,是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是身处时代的认识。因此就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分析。学生完全可以否定梁启超的观点。

学术情境的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的能力。特别在这种开放性试题中就能更好的评价学生的能力素养。

作为一线老师,应该关注情境化命题。这不仅是考试评价的需要,也是课程设计的需要。真实的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这一过中去讨论、思辨,让历史学科不再是演绎法的背景、原因、目的、过程、意义的死知识、死课堂。而是充满乐趣,学有所用、思有所得的课堂。

本书介绍

购买本书,10月底统一赠送《选择性必修》2-3的文本批注。

我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2019年就规划把这本书写到第5版的。每一年我都觉得下一年没有什么可以添加的了。但是经过一年的沉淀我似乎又有许多灵感、又有许多见识。

第5版的写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我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命题经验加了进来。以命题人的视角去分类处理题型,这似乎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视野——原来命题还可以这么讲究,一道题目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当然市面上没有系统的按这个思路分类,我就创造了许多新名词,并加以解读。我从九个角度优先引用2023年全国各省市的真题进行解读,没想每个省份都有我说的不同角度命题。这就说明这种分类是成功的、有价值的。本章总共写了4万多字的内容。

为了保证本书的理论更新,开放性试题部分我从“学业水平评价”的维度做了理论梳理与例题阐述。同时又加了其它省市的真题。

选择题、非选择部分没有触动原有的体例,而是加了2023年的真题,供同学们参看。当然没有因为体量的缘故而删除之前的题目。我想多一个题目就多一个例子,多一次对话。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本书解析题目的数量在200道上。每个题都做了详细的论述,仅统计选择题,一个题的解析字数在600字左右,就相当于一篇语文作文。

本书5年时间助力了几万名学生,其中不乏有考入北大、人大、浙大等知名高校的学子。当然我没有觉得一定是我的书起了本质作用,但是他们在用的过程中基本反馈过使用后的感受:能在短时间提升做题认知,建构其历史思维。

本书和市面上的“秒杀方法”不同,它有基本的逻辑起点,有参看大量的理论书籍而得出的思路。当然也借鉴了许多同行的经验和思路,在此表示感谢。

我始终相信,新高考下,思维才是王道、背诵始终“下流”。让我们畅游在理性思维的书籍中,一起披荆斩棘乐学向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师评高考】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点评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参考答案与命题意图
【原创】基于遵循“一核”考查目标,“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査要求: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
试题难度影响因素的梳理分析
2024年高考备考(1):新高考背景下高三复习的“五个备考”
叶丽新|语文情境化命题:进展表现与深化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