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础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

1.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下图是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尊内底铸铭文12 行 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ì,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

 

A.汉文化影响范围 B.统治的地域中心

C.封建政权的称谓 D.中华民族的总称

2.据记载,西周在举行“射礼”时,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使用的弓矢的尺寸大小与强度各有不同。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弓分别连接九、七、五、三张弓构成一圆周,合弓越多则弧度越小,强度越大,地位愈高。材料所述礼仪旨在维护(   )

A.君主专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内外服制

3.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木、石、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井田、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这反映出(   )

A.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B.文艺创作植根于劳动实践

C.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

D.劳动人民创造了青铜文化

4.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5.商代外服诸侯乃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自然长成的结构或由此发展而来的方国;而周代封国则是通过政治上的分封,人为地用政治手段建立的,即“封邦建国”。这表明,周代(   )

A.完全抛弃了商代治国模式

B.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开启了血缘宗法管理体制

D.确立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6.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周代在祭祀方面,特别重视嫡庶之隔、亲疏之别,并规定“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这一规定旨在(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家国同构,宗君统一

C.维系等级,巩固统治

D.传宗接代,继承权力

7.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昔(周)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荀子也指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些可以说明西周(   )

A.分封对象均为同姓亲族

B.专制集权已经建立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消除

D.分封以血缘为基础

8.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

A.以年龄为准则

B.以血缘为纽带

C.以门第为标准

D.以德才为标准

9.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这说明西周(   )

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C.分封制强化了社会等级

D.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

10.《周礼》记载:乐器悬挂制度规定,王可以四面悬挂乐器,诸侯只能三面悬挂,卿大夫只能东西 两面悬挂,士只能一面悬挂。这反映出周代(   )

A.礼乐体系完备 B.宗法观念浓厚

C.等级秩序森严 D.贵族文化繁荣

11.周初已有射箭、摔跤、御车等体育竞技比赛,但比赛不看重竞技成绩,而是看重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能不能将礼仪规范进行很好的展现。周初这种“君子之争”(   )

A.凸显儒家礼乐文化

B.迎合争霸战争需求

C.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D.反映礼的影响广泛

12.《史记》记载西周开国功臣太公望被封到齐国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据此可知,分封制(   )

A.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文化交融

C.扩大了国家统治范围

D.巩固了王室权威

13.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战影响内最大的都城之一。如下形势图,按其表征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朝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①朝代采取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制度

图②朝代的一位统治者被称为“天可汗”

图③的最终趋势是南方统一了北方

图④朝代开通了“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如表为《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表,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诸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B.以维护礼乐秩序为目的

C.实现统治权的高度集中

D.以王室为主要分封对象

1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西周时期,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是(   )

A.行省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16.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为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说明西周的制度(   )

A.加强了王权统治

B.实现了家国同构

C.埋下了割据隐患

D.形成了心理认同

17.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封邦建国”,秦废分封、行郡县,这反映出商朝至秦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是(   )

A.传统等级制度的瓦解

B.宗法观念不断强化

C.政权组织的日趋严密

D.民族交融不断深化

18.《左传·宣公三年》记载:“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原来铸鼎,制作青铜器不仅用来盛装和调剂牺牲等给祖先奉献的礼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铜器外表刻画“物”的图像。这表明(   )

A.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

B.青铜器的实用性很强

C.贵族生活普遍很奢靡

D.当时祖先崇拜很盛行

19.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的任务之一是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这表明分封制(   )

A.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B.促进了诸侯争霸的斗争

C.强化了宗法的影响力

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0.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体现了(   )

A.西周的文明程度大大加深了

B.社会生产力尚不非常发达

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

2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种现象与制度相关(   )

A.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22.《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   )

A.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B.对部落实行直接统治

C.因循守旧不突出创新发展

D.力图建立统一的政权

23.殷商文献中的祖宗神形象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保佑、赐福子孙;另一方面又会惩戒、加害后人。但西周各类文献中的祖宗神多具护佑、赐福功能,鲜有贻害子孙的情形。这一转变(   )

A.推动了民本思想观念的产生

B.增强了血缘纽带的作用

C.增加了祖先在政治上的威望

D.反映了宗法观念的削弱

24.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5.西周时期,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这一举措在当时(   )

A.推动了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

B.催生了世卿世禄制的形成

C.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D.有利于维护西周政治稳定

26.诸侯国与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创制。由于这种“创制”,各诸侯国建立在政治、血缘关系之上的造物形态具有“同构”特征,以便王室通过器物馈赠、赏赐等方式实现社会控制,并得以延续。这种“创制”是(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度

C.官僚制

D.中央集权制

27.《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8.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君主实现高度集权

C.神权色彩浓厚

D.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29.下图是一种特殊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与它有直接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

30.此表能反映出西周的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早期(中国)。材料中铭文的意思是,周武王灭商后,就公告天下说:我从“中国”开始,治理天下的万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指西周的统治中心,B项正确;西周早期,“汉文化”尚未正式形成,排除A项;西周早期属于奴隶社会,排除C项;材料中“中国”一词是政治和地域概念,不是民族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使用的弓矢的尺寸大小与强度各有不同。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弓分别连接九、七、五、三张弓构成一圆周”,可知,不同等级身份下,所使用弓矢的尺寸大小与强度各有不同,保证贵族的等级特权,维护宗法秩序,B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王位世袭制,排除C项;内外服制是商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并结合所学可知,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根据材料“青铜铭文”“雅颂之乐”“礼制”体现了西周文化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情况,所以材料可以反映出西周政治、文化受到农耕经济的影响,即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C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出现社会转型,排除A项;礼制属于政治方面,不属于文艺创作,排除B项;因“劳动人民创造了青铜文化”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商周时期(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族谱重视人伦和维护宗族,体现了对宗族血缘关系的重视。商周时期实行的宗法制度重视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后世的有深远影响。因此材料缘于宗法制,D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民主制,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分封制是周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商代外服诸侯乃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自然长成的结构或由此发展而来的方国;而周代封国则是通过政治上的分封,人为地用政治手段建立的,即'封邦建国’”可知,方国以氏族部落为基础,封国则是人为地用政治手段建立的,体现了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项正确;“完全抛弃了”说法绝对化,西周分封制是对商代内外服制的继承和创新,排除A项;商代已经实行了血缘宗法管理体制,排除C项;周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规定“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重视嫡庶之隔、亲疏之别,主旨在于重嫡抑庶,维护宗法家族的长治久安,C项正确;“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的是分封制,是关于地方治理的,不是祭祀方面,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家族祭祀,没有国家层面,不能体现家国同构,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确保嫡长子的权利,不是传宗接代,继承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西周(中国)。根据材料“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可知,材料内容认为周武王克商后分封的国家主要以同姓王族为主,即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D项正确;分封制中分封的诸侯还有功臣和先代贵族,排除A项;秦朝确立了专制集权,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至清(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秦朝确立包括皇位世袭在内的皇帝制度直到清王朝的覆灭,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以血缘为纽带,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年龄为准则”是夏朝王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排除A项;“以门第为标准”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与“父死子继”等不符,排除C项;“以德才为标准”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与“父死子继”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层层实施使统治阶级内部形成明确、严格的等级,说明西周分封制强化了社会等级,C项正确;夏朝时已建立奴隶制国家,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宗法制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因“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分封制强化了社会等级”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代(中国)。西周时期不同的社会等级享有的待遇不同,体现了等级秩序森严,C项正确;周王、诸侯和士是按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但仅仅依靠这一个方面无法看出礼乐体系是否完备,排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礼乐制度,无法看出宗法观念浓厚,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贵族文化,更看不出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初年。据题意可知,周初的体育竞技比赛中不注重胜负,而是看重礼仪规范的展现,由此可知反映了礼的广泛影响,D项正确;西周初年还没有形成儒家思想,也没有出现争霸战争,排除AB项;这种“君子之争”主要是体现了礼的广泛影响,并不是为了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太公望在齐国“因其俗,简其礼”,既接受保留了本地风俗,又根据周礼简化其原有的礼,这是周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融,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西周初期,在周王室实力较强的前提下,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太公望被封齐国后的统治情况,没有体现国家统治范围的扩大,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人民多归齐”,即民众服从齐国的统治,无法看出民众对王室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说法。①为西周分封示意图,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①不符合题意。②为西汉形势图,唐代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②符合题意。③ 为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杨广率军灭陈,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最终趋势是北方统一了南方,③符合题意。④为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西周。据《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表中信息可知,分封的诸侯国的类型有亲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从数量上看,分封以同姓亲族为多,D项正确。周王通过分封使西周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在自己封地上有独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权利,同时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和随同周王作战、拱卫王室,体现诸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但题中信息不能体现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维护西周分封制等级秩序的工具,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统治,而不是以维护礼乐秩序为目的,排除B项;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地内有任命官吏、拥有武装和征收赋税的权利,可知诸侯很强的独立性,实现统治权的高度集中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根据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是用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D项正确;行省制是元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无关,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分配制度,与继承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或特点类、对比类、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材料可知,这是分封制下形成的“诸侯”“卿大夫”,而材料中“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说明当时的人们家族意识严重,而对当时的“国”却无效忠意识,这反映了分封制下各级政权相对独立意识,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C项正确;材料说明西周的制度埋下了割据隐患,强调这一制度的消极性,ABD项均是体现其积极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秦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其政权组织形式较分封制更为严密,C项正确;传统等级制度仍然存在,排除A项;宗法观念不断在弱化,排除B项;秦朝体制的变化与民族交融并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根据“制作青铜器不仅用来盛装和调剂牺牲等给祖先奉献的礼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铜器外表刻画'物’的图像。”得出青铜器主要是用来祭祀的,与祖先崇拜有关,说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A项正确;青铜器作为礼器而存在,其实用性有限,排除B项;仅从材料,看不出贵族生活普遍很奢靡,排除C项;材料中只能体现有祖先崇拜,但并不能说明盛行,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根据“受封的诸侯的任务之一是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可得出,诸侯国通过受封把周文化带入到自己的封地,这有利于周 文化的传播,A项正确;材料强调文化的传播,而不是引起战争,排除B项;“移风易俗”与宗法无关,排除C项;分封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可知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之间通过婚姻建立血缘关系。与分封诸侯有关的是分封制,与血缘关系有关的是宗法制,所以材料内容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不能说明西周的文明程度大大加深了,排除A项;材料内容和生产力是否发达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神权,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可知这是将家与国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家国一体,这是宗法制的特点,B项正确;家国一体体现的是宗法制,不是中央集权制、分封制和君主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的意思是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说明这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A项正确;诗文反映的是西周时期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分配权力,并不是对部落实行直接统治、因循守旧和力图建立统一的政权,排除BCD项。故选A项。

23.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和本质题。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材料“殷商文献中的祖宗神形象具有两面性……但西周各类文献中的祖宗神多具护佑”,可知,祖宗神形象从商代的两面性变为西周单一的护佑形象,这种神学观念的变化增强了血缘纽带的作用,B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以民为本”的观念,排除A项;题干信息并未涉及祖先在国家政治中起到的作用,排除C项;西周时期宗法观念不断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因为分封地区的不同,出现了“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排除B项;内外服制下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当时尚未出现“齐人”等称号,排除A项;郡县制晚于分封制,排除C项;行省制实行于元朝,且元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燕人”等名称,排除D项。故选B项。

2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西周时期,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可知,周公推行分封制,主要分封王室子弟,力图保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贵族集团的稳定,有利于维护西周政治稳定,D项正确。西周时期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A项;世卿世禄制在夏商时期已经形成,排除B项;分封制的出现,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未出现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还没有

2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关键词“诸侯”“权利义务关系”“同构”“王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创制”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内外服制度下,诸侯与商王的联系并不紧密,排除B项;官僚制与材料中的“血缘关系之上的造物形态具有“同构”特征”不符,排除C项;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A项。

2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周(中国)。据题干可知,周天子与诸侯享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诸侯要定期朝觐周天子,反之周天子要惩罚诸侯,C项正确;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但不享有至尊权威,诸侯拥有相对独立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周天子的势力大,而不是诸侯的势力强,排除B项;材料反映周天子的 势力大,而不是西周末年周王势力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

2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分别提及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制度体现,即族权与政权相结合,D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只是材料的一部分,A项说法片面,排除A项;西周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排除B项;商政权的特点是神权色彩浓厚,材料介绍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图片材料和所学可知,与《马氏族谱》有直接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西周时的宗法制,A项正确;管理地方的分封制与中国古代重视修订族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重视家族谱系并非礼乐制度影响下产生的社会习俗,排除C项;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与中国社会重视家谱编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周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由于地位、身份不同,使用的鼎和簋的数量不同,反映出分封制使奴隶主贵族形成了森严的等级,B项正确;据所学,周天子与诸侯君臣关系的形成,并非源于强调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排除A项;据所学,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与原始民主禅让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不同等级使用的鼎簋数目不同反映的并非权力继承的世袭制,排除D项。故选B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七上历史期中测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亳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历史】2014高考历史命题猜想
2018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历史含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