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生物专题突破训练!(26)


一、单选题

1.有研究发现,当细胞膜破损时,细胞外高浓度的Ca2+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触发细胞内溶酶体的胞吐作用,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通过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堵塞细胞膜表面破损的孔洞,从而恢复细胞膜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Ca2+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B.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破损细胞内溶酶体合成的大量水解酶类,能吞噬消化破损的细胞膜

D.随着细胞外Ca2+不断进入破损细胞,破损的细胞膜孔洞将逐渐被修复

【答案】D

【分析】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含有少量的糖类;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溶酶体结构和作用:

(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

(2)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A、当细胞膜破损时,细胞外高浓度的Ca2+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物质的扩散作用,A错误;

B、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细胞膜相融合的基础是二者具有相似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特性,都具有流动性,而流动性属于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因此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B错误;

C、溶酶体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不是溶酶体合成,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细胞外高浓度的钙离子迅速通过细胞膜上破碎的孔洞进入细胞质中,使得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触发溶酶体的胞吐作用,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通过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堵塞细胞膜表面破损的孔洞,从而恢复细胞膜的完整性,故有助于囊泡的形成和破损细胞膜的修复,D正确。

故选D。

2.取自两个新鲜萝卜A和B的萝卜条各3段,形状、大小、长度均相同,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所有萝卜条并测量其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已知萝卜细胞与蔗糖溶液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初始时,萝卜条A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萝卜条B

B.初始时,三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

C.浸泡在乙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B可能死亡

D.丙蔗糖溶液分别浸泡萝卜条AB后,溶液浓度的升高程度不同

【答案】B

【分析】根据柱形图分析,实验后与实验前长度之比>1,说明萝卜条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实验后与实验前长度之比<1,说明萝卜条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实验后与实验前长度之比=1,说明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

【详解】A、观察甲溶液的实验结果,由于萝卜条A的体积不变,说明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而萝卜条B的体积变小,说明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所以萝卜条A细胞液浓度大于萝卜条B细胞液浓度,A正确;

B、萝卜条A在甲蔗糖溶液中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萝卜条A在乙蔗糖溶液中失水,萝卜条A在丙蔗糖溶液中吸水,这说明初始时,三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B错误;

C、浸泡在乙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B失水过多,可能已经死亡,C正确;

D、丙蔗糖溶液分别浸泡萝卜条A和B后,进入萝卜条A中的水分较多,进入萝卜条B中的水分较少,因此丙蔗糖溶液的升高程度不同,D正确。

故选B。

3.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4min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乙溶液

B.图2中曲线和图1中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C.第4min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D.处理时间为6min时乙细胞内液和外液的浓度相等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1可知,花瓣细胞放在甲溶液中,失水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失水量保持不变,所以甲溶液是高渗溶液;放在乙溶液中,花瓣细胞失水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减少,因此乙溶液是细胞可以吸收溶质的溶液。

分析题图2可知,Ⅰ液泡直径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图1中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Ⅱ液泡直径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详解】A、据图1分析,第4分钟前,甲曲线斜率大于乙曲线,说明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A错误;

B、由图1可知,花瓣细胞放在甲溶液中,失水量先增加后不变,说明甲溶液是高渗溶液;而由图2可知,曲线Ⅱ液泡直径先变小后维持不变,说明图2中曲线Ⅱ和图1中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B正确;

C、由图1可知,第4min后细胞在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开始减少,细胞开始吸水,说明细胞未死亡,C错误;

D、图2中Ⅰ为图1中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由图2可知,处理时间为6min时,细胞仍在持续吸水,此时乙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外液的浓度,D错误。

故选B。

4.在人体细胞中已发现了13种水通道蛋白,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水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答案】B

【分析】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综上所述,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吸出漏斗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增大

B.若向漏斗中加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不变

C.若向漏斗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减小

D.若向烧杯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减小

【答案】C

【分析】本题是对渗透作用原理的考查,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漏斗中是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因此通过渗透作用烧杯内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漏斗液面升高,影响m高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漏斗内和烧杯中的渗透压差值,二是漏斗内液体的体积产生的液压。

【详解】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其中溶质也被吸出,其漏斗中溶质减少,渗透压减弱,吸水能力也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A错误;

B、若向漏斗中滴入与开始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漏斗中溶质增多,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将增大,B错误;

C、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减弱,吸水能力也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C正确;

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后,a会增大,由于漏斗中溶质的量没变,渗透压也没改变,则吸收的水量也将保持不变,平衡时液面差m将不变,D错误。

故选C。

6.以下生物学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时,染色后需要用75%的酒精洗去浮色

B.斐林试剂需现配现用,使用时需要沸水浴加热

C.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位于视野左下角,在转换成高倍镜后,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便于观察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不宜选用酒精、盐酸、白醋等试剂

【答案】D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制作花生子叶的临时装片时,染色后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A错误;

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现配现用,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55~65℃加热,B错误;

C、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位于视野左下角,在转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而后再转动转换器,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不宜选用酒精、盐酸、白醋等试剂,这样可避免对细胞造成伤害,因而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细胞保持活性,D正确。

故选D。

7.某研究小组为探索“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理想材料,挑选了三种颜色鲜艳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KNO3处理后,不仅能观察到质壁分离,还能观察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被动运输

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观察质壁分离最理想的材料是紫甘蓝叶

D.将蔗糖溶液浓度换成40%,引起质壁分离的时间相同

【答案】D

【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细胞会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和NO3-,因此,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自动复原,A正确;

B、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是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被动运输,B正确;

C、由题中表格可知,紫甘蓝叶片的细胞重叠程度最低,且质壁分离的效果很明显,因此是观察质壁分离最理想的材料,C正确;

D、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越大,细胞内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的更快,质壁分离的时间就越短,因此滴加40%的蔗糖溶液比3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D错误。

故选D。

8.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答案】A

【分析】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

【详解】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液呈现紫色,且紫色会变深;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因而表现无色;另外细胞核被液泡挤到细胞质的一侧。据此分析判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往/期/回/顾



高中生物9个常考题型,掌握了高分不用愁!


高考生物判断题专题合集!


高考生物复习宝典,超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专题十
被动运输-【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有答案)
查缺补漏 | 1.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热点冲刺:专题06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教师版)
高一必修一复习学案
科普|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