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年级历史(上)13.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教训:

弱国无外交。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
失败:
    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给日本。
第一阶段(前期)
时间: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

地点:(中心)

北京

主力:

学生

斗争方式:

示威游行,罢课。

口号: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3)“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

北洋政府军警镇压,逮捕30多名爱国学生。5月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五四运动的扩大
第二阶段(后期)

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的市民、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日本帝国主义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时间:

1919年5月6日

地点:(中心)

上海

主力:

工人。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斗争形式: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三罢)

变化:

运动中心:北京→上海

运动主力:学生→工人

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次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思想启蒙运动。
(2)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中国共产党简史》精读笔记Vol.011: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部编版八上历史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
五四青年节与五四运动
初2023届寒假历史第13练——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学生游行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