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专练!(25)

11.1981年5月,沈阳市皇姑区3名女青年自谋职业,创办麦香村个体小吃部,铁西区也有青年开办个体钟表修理部。辽宁省及沈阳市主要领导走访了这些个体工商户,对他们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反映了当时(  )

A.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工业结构发生转变                 

D.青年成为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女青年自谋职业……肯定和鼓励”可知,个体小吃部、钟表修理部等个体工商户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这体现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外私营经济得到发展,说明政府和人民思想观念得到解放,故选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个体工商户的兴起体现的是所有制的变化,与工业结构(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无关,排除C项;虽然材料中的个体工商户都是青年,但并没有体现出在总人数上处于多数的主力军地位,排除D项。

12.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   

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   

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可知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激活社会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影响,这说明我国将马克思主义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故选D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A项;“中小企业”属于经济领域而非政治领域,排除B项;材料中的“中小企业”主要指的是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国企的范畴,排除C项。

1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答案】D

【解析】由材料“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基本符合世贸组织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解决了谈判的核心问题,故选D项;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排除A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是外部的客观因素,不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14.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取得了巨大成效,引起省、中央的关注、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到推广,严宏昌率先购买拖拉机既说明包产到户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可知农村改革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肯定,故选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的是农业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制,排除A项;“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不合题意、史实,与材料“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相矛盾,排除B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提出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为1979年12月6日,排除D项。

15.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可知“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的做法突破了原来的按需分配(平均主义)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剧团职工的演出积极性,故选C项;北京京剧团属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不是非公有资本,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京京剧团工资福利制度的改革,没有改变剧团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选项中“整体改制”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D项。

1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任何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据题干可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不论是建国之初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21世纪初的“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抑或是十八大以来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由于根本利益的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并不会消除,排除A项;据题干可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促进国家之间的的共同发展,但是并不能实现“均衡”发展格局,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述及世界其他地区,排除D项。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奖励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奖励优秀的社会科学著作。这些规定(  )

A.构建起较系统的科教文化蓝图       

B.为中国科技文化事业指明方向

C.推动中西科技文化建设的交流       

D.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建设色彩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奖励发展自然科学”“奖励优秀的社会科学著作”可知国家鼓励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为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故选B项;材料只是强调国家重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无法体现出“系统的科教文化蓝图”,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下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秉持敌视和孤立政策,“推动中西科技文化建设的交流”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仍旧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些规定带有新民主主义色彩,排除D项。

18.《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春,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这在当时有利于(  )

A.新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B.激励抗美援朝将士

C.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               

D.击退外来武装干涉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政协召开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在当时有利于调动人们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故选A项;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大规模经济建设是在1953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当时不存在外来武装干涉,排除D项。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民主人士下乡参观土地改革。民主人士下乡以后,由于亲眼看到了农民因受地主压迫而贫困,所以他们“把农民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同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据此可知,这一做法(  )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B.增强了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感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探索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巩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民主人士下乡参观土地改革,民主人士因亲眼看见农民因地主压迫致贫而开始“把农民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同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反映出该做法增强了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感,故选B项;民主人士下乡只是推进了土地改革的进行,并不能保证土地改革的完成,故排除A项;民主人士下乡并不属于民主政治的探索,故排除C项;民主人士并不属于党的阶级基础,故排除D项。

20.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民主人士下乡参观土地改革。民主人士下乡以后,由于亲眼看到了农民因受地主压迫而贫困,所以他们“把农民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同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据此可知,这一做法(  )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B.增强了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感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探索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巩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民主人士下乡参观土地改革,民主人士因亲眼看见农民因地主压迫致贫而开始“把农民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同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反映出该做法增强了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感,故选B项;民主人士下乡只是推进了土地改革的进行,并不能保证土地改革的完成,故排除A项;民主人士下乡并不属于民主政治的探索,故排除C项;民主人士并不属于党的阶级基础,故排除D项。

01
高中历史 | 世界史思维导图,新教材!
02
惊了!高中没入团,不能报这7所大学!
03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大题,10分钟看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
22【通用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篇章专题提升《专题二 “三农问题”》试题
部编版八下历史 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毛泽东时代农业方面的伟大成就(一)
邮票背后的故事:特2土地改革邮票
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及其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