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知识 | 古代为何把教书叫做“舌耕”?



文史小知识


文化人必备


每日一问



舌耕一词,现在常用来赞誉那些孜孜不倦地教育民众的人士。这跟古代的大学问家贾逵有关。


贾逵从小聪慧过人,五岁那年,隔壁老先生教学生念书,贾逵隔篱笆一边静听,一边小声朗诵,就这样隔篱偷学了五年,十岁时,已经熟读经书。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买纸张,贾逵就剥下庭中桑树皮作书板,有时还把字写在门扇或屏风上,边诵边记,不满一年,把《左传氏》和《五经》读完。贾逵长大出仕后,远近许多人都向他求教,贾逵口授经文,诲人不倦,得到的酬劳常致谷米满仓。因为他的报酬是以口授经文而获,所以人们就把教书称为“舌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学知识:舌耕是什么意思?
古代为何把教书叫做“舌耕”?
【俗语典故】—舌耕
【教育读书】古代为何把教书叫做“舌耕”?
百喻人生小故事970
《龙文鞭影》卷四 八 庚 王勃心织 贾逵舌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