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政治导学案:探究世界的本质 2.4.1 世界的物质性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物质定义、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二、 学习重点难点

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阅读课本,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1、思考:整个宇宙世界都是神创造的吗? 2、判断:物质具有具体的形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3、选择: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科学理论 B.桌子 C.教室 D.梦境 4、判断:人类社会是人创造的,所以人类社会不具有物质性。

【课堂探究案】(25分钟)

探究点一:物质 【背景材料】

【名言赏析】爱因斯坦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提是什么?

【走进生活】甲: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身边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 乙:物质就是一种客观实在,所以客观存在的一切都是物质。 (2)什么是物质,你如何评价上面两种观点?

【误区警示】误区1:物质是客观的,不可认识的。

误区2: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误区3: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探究点二: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2013年12月3日,英国每日电邮报道,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对反引力进行测试,这或可能会革命化物理理论并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反引力是常出现在电影《星际迷航》和其它科幻小说里的特殊力,它使得企业号飞船能够无需使用燃料而在不同恒星之间推进。现在科学家们相信他们距离调查反物质以及解释它能够与引力背道而驰的理论更近了一步。

(1)反物质的发现向我们证明了什么?

(2)“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因而是客观的;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因而是主观的。” 试评析这一观点?

【当堂检测案】(1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神舟十号飞船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从哲学上看,建设航天强国要求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重视正确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主观能动性 D.普遍性 3.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襄阳三桥、五桥开通 ②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十八届三中会通过关于改革的若干决定 ⑤思维规律 ⑥辩证唯物主义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⑤

4.3D打印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目前国际上已有包括动脉和肾脏打印等成功案例。只要在患者身上取一些干细胞培养成为打印原料,就可打印出一模一样的器官进行移植。这说明 A.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属性 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客观地认识世界 C.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属性是改造活动的基础 D.正确意识能转化为客观物质。

非选择题:

5.(12分)2014年2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位于临港滴水湖畔的办公楼港城大厦正式落成,静待上海自贸区办公总部南下入驻。该试验区是为了顺应

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主动迎接挑战,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自贸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1、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神创造世界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错。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各种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是本质的东西,我们看到和感觉到的,只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即物质的具体形态。3、BC。BC属于物质范畴。AD属于意识范畴。4、错。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1)承认客观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尊重世界的物质性。

(2)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物质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物质不同于物质具体形态。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既有物质现象,又有意识现象,所以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并非都是物质。

探究一【误区警示】误区1:物质是客观的,不可认识的。

评析: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可知的。 误区2: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评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除此之外,物质再无其他特性 误区3: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评析:物质反映了事物的共性,是事物的本质。所以物质藏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之中,并通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呈现出来。所以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物质具体形态。 探究二:(1)反物质的存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 (2)①这种观点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是正确的,因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这种观点否认社会的客观性是错误的,因为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客观的。③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当堂检测案】1.B 2.B 3.A 4.C

5、(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关注民生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关注民生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切实维护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政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4)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政府关注民生,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加速小康社会进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世界的物质性 (教材解读与拓展)-2022年秋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教材解读与拓展(统编版必修...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高考政治-知识库-谈物质
(67)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理解
时代颠覆传统思维-眼界,决定世界
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