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语文常见文言固定句式总结集锦

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

虚词的语法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表明语气,一般来说,虚词的连用或关联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语气的加强,因而,表示某种语气是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1.表判断语气

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亚父者,范增也。——司马迁《鸿门宴》

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2.表疑问语气

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如何”“何如”“若何”“奈何”“何也”“何为”或“如…何”“如之…何”等。

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如何”相当于“为什么”。

②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奈何”相当于“怎么样”。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何也”相当于“为什么呢”。

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赤壁赋》

“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当于“为什么…”。

3.表反问语气

往往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一般为前面是疑问代词,最后是语气助词。常见的有“何…为”“奚以…为”“何…之有”“不亦…乎”“安…哉”“庸…乎”等。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何…为”相当于“何必…呢”。

②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班固《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即“何以见汝为”,“何…为”相当于“…干什么呢”。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奚以…为”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庸…乎”相当于“哪里…呢”。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其…乎”相当于“难道…吗”。

⑥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何…之有”相当于“有…呢”。通常用在疑问句宾语前置句中。

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安…哉”相当于“哪里…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须掌握的文言常见固定句式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25个文言常见固定结构
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补充材料:句式固定结构(固定句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