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萨拉热窝的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
1914年6月28日,引燃世界大战战火的那颗火星,随着一阵枪响,迸落在布满干柴的巴尔干半岛上了。
1914年6月,奥匈帝国按计划在波斯尼亚境内靠近塞尔维亚边界一带举行军事演习,而且非常明显是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已在奥匈帝国舞台上充当主要角色的奥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从维也纳专程前来检阅此次演习。斐迪南从幼年起便被送到军队里培养,是一个激进的人。他和当时的奥匈帝国的军队总参谋长康拉德·冯·盖曾道夫将军,同是积极鼓动与塞尔维亚决一死战的主战派代表人物。这样,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眼中,斐迪南是他们的死敌,必欲除之而后快。斐迪南在检阅完演习后,要在6月28日这天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访问而这一天正好是塞尔维亚的纪念日。塞尔维亚被迫接受后者的统治。斐迪南选在这天到萨拉热窝,其中不乏向塞尔维亚人打压的味道,对塞尔维亚人的反奥匈帝国情绪进行警告。耀武扬威的军事演习和别有用心的访间,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决定利用斐迪南访问萨拉热窝之机除掉这个死敌。波斯尼亚秘密组织“青年波斯尼亚”负责实施,塞尔维亚的一些民族主义团体,如由军人秘密组成的“黑帮”和公开的群众性的爱国组织“民族保卫”,在情报和武器上提供帮助。
6月28日是个星期天。斐迪南大公携夫人索菲,肖特克乘坐一辆敞篷汽车,在波斯尼亚总督和萨拉热窝市长陪同下,趾高气扬地来到萨拉热窝。当由6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到市中心米利亚茨河上的楚穆尔亚桥时,混杂在人群中的刺客纳德里科·查布里诺维奇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汽车投掷出一枚炸弹,但炸弹没能落在车内,而是在车后爆炸,大公的一名随从军官和索菲的一名女侍被炸伤。斐迪南虽然也暗吃一惊,不过他仍保持镇静,下令车队继续前进,按计划到市政厅参加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欢迎仪式结束后,斐迪南夫妇执意要去医院看望刚才的受伤者。当车队行驶到一个转弯处慢下来时,给了埋伏在这里的另名刺客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一个绝好的机会。19岁的普林西普疾步冲出人群,拔出手枪,对准近在咫尺的斐迪南夫妇连开两枪,一枪击中斐迪南颈部,一枪击中索菲的腹部。斐迪南夫妇几小时后便双双不治身亡。萨拉热窝的枪声震动了欧洲。维也纳的主战派激愤不已,斐迪南的好友、总参谋长康拉德·冯·盖曾道夫竭力主张立即动员军队:外交大臣贝赫托尔德说,“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到了。”年迈的奥皇弗朗茨·约瑟夫想听听德皇威廉二世的意见,他明白,要与背后站着俄国的塞尔维亚开战,没有德国的支持是不行的。还在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三天,威廉二世就在送呈给他的报告上写道:对塞尔维亚的清算“要么现在就算,要么永远不算”:“必须消灭塞尔维亚人,就在现在”。7月5日,威廉二世在柏林波茨坦宫接见奥匈帝国驻德大使塞格尼时明确答复说:“德国将以它对盟国一贯忠诚的态度”站在奥匈帝国一边。德国的明确支持使奥匈帝国的主战派士气大振,7月23日,奥帝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政府提交一份最后通牒,终于向世界大战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最后通牒共10条,它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取缔各种反奥组织,严禁一切反奥宣传和教育,按奥匈帝国政府提出的名单开除一些军官,并由奥匈帝国政府协助打压塞尔维亚国内的反奥活动,允许奥匈帝国派代表参加调查萨拉热窝危机事件等等。最后通牒限塞尔维亚政府48小时内答复。这是一份侵害塞尔维亚主权,明目张胆干涉塞尔维亚内政的文件。之所以把条款定得如此苛刻,就是为了让塞尔维亚无法接受而拒绝这样奥匈帝国便有了发动斗争的借口。塞尔维亚政府看到最后通牒,知道斗争不可避免了。它一方面要求俄国援助,一方面在奥塞边境调动军队,并在最后通牒到时前两个半小时发布了动员令。
沙皇俄国尽管在军事上还没有完全准备就绪,但它清楚,要想避免斗争,就得把塞尔维亚拱手让给奥匈帝国。但塞尔维亚是支撑俄国在巴尔干地区影响的主要支柱,丢掉它对俄国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俄国不想像前几次那样退让。外交大臣沙佐诺夫对德国驻俄大使口气坚定地说,“俄国对于旨在侮辱塞尔维亚的言论不能无动于衷。”据说,这位外交大臣看完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大叫一声这是欧洲的一场斗争!”俄国政府马上召开大臣会议,建议塞尔维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列强安排,并决定如形势需要可动员4个军区的兵力以对抗奥匈帝国。法国政府这时坚定地站在俄国一边。法国总统普恩加莱于7月20-23日访问了彼得堡,他当面向沙皇保证:一旦同德奥开战,法国一定履行自己对盟国的义务。俄国的另一个盟国英国虽不像法国那样明确、坚定地表明支持盟友的立场,但它暗示俄国应当出面保卫塞尔维亚。而俄国自然把这种暗示理解为一种鼓励,更坚定了它为塞尔维亚而与德奥一战的决心。
这样,一场大战便不可避免了。7月25日,塞尔维亚回复奥匈帝国政府,不能全部接受最后通牒。,俄国宣布总动员:对此早有准备的德国第二天向俄国提交最后通牒,要求后者12小时内取消总动员令,俄国未予理睬。这正中德国下怀,8月1日德国也宣布总动员,当日晚7时,德国驻俄国大使把一份宣战照会递交给俄国外交大臣沙佐诺夫。得知德国已对俄国宣战,法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立即下达了总动员令。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同日,英国内阁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参战:次日,德军以与法军作战需要为借口大举进攻中立国比利时:英国以此为由对德宣战。至此,除意大利外,欧洲列强全都卷入了这场厮杀。
一场历时4年零3个月,含括欧、亚、非、北美各洲的世界大战,随着萨拉热窝一阵枪响,首先在欧洲打响了。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疯狂和千古悠悠的悲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引线点燃到火药桶爆炸,萨拉热窝事件前后欧洲都发生了什么?
世界政治谋杀密档:(11)爆发一战的引信—斐迪南大公之死(下)
【世界大战到底是怎样打起来的?】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亚在波斯尼亚首...
塞壬的歌声--一战狼烟四起
100年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颗子弹杀死1537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