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2P风险控制-我的三年p2p投资体验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 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证书的持有者,她在近期交流发现——5%以上的几乎无风险随时可赎回的产品并不那么受欢迎;很多人对 P2P 产品的高收益率更感兴趣。现在市面上多有对 P2P 理财报道,但却鲜少有深入分析和风险评估。于是,作者根据多年信贷资产审批和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经验,想从风险角度来谈谈对 P2P 类理财产品的理解。首发微信公众号辣妈有财商 (lama_ycs),欢迎交流。

2012年 末 P2P 产品好像突然火热了起来,为了体验一下这种新的模式,我存了约 2500 元到某家获得顶级 VC 投资的 P2P 平台。

最初,我在平台上查看借款人资料,根据自身经验进行风险判断后手动投资,单笔 50 元;后来,没时间管,就设置了自动投标,规则主要是:借款人在该平台上评级最高、年利率超过 15%、有保证或者房产证的优先,单次投标金额 200 元。可以说,整个投资力图通过 “高评级”+“分散投资” 降低风险。

之所以选择这个平台,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觉得平台风控体系比较好,且获得顶级 VC 投资,抗风险能力会相对好一些;二是该平台彼时的规则是,假如投资笔数超过 50 笔,本金损失大于利息收入的,由平台对本金进行赔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平台对借款人的信用增级,平台不倒的话就能做到 “有条件的保本”。

今年4月 份,我把账户内所有的资金取回,一共取到了 2900 多元,还有一部分逾期本金和孳息(总计 626.71 元)至今未有取回。

P2P 投资,有什么问题?

1、流动性欠佳、收益率不高。看似每笔投资收益率超过 15%,但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进行计算,累计收益率是 16.79%。就算不考虑复利的价值(假设前一年收回的利息不作为本金继续投资),按照 3年 计算,收益率大概在 6%左右,实在不能算高收益。而且这种类型的投资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采取了分散投资,因此收回这笔钱(2500 元被拆成 200 每份)就必须按照多笔投资的到期时间分多次才能收回。赎回流动性(也就是赎回需要等待),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逾期概率极高,实际风险极大。根据上图,待收本金 392.42/16237 的本金违约概率是 2.42%,由于该平台的借款是分期归还的,有点类似于房贷的本金分期归还,因此未还的本金只是在发生违约的借款中的一个较小比例(比如要分 6 期还,后面三期违约,违约的本金就只有一部分)。而且,由于投资时间近三年,许多历史逾期在拖欠后已经催收归还,数据反应的违约率低于实际情况。此外,我选择借款人,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应当来说都是经过审慎风险评估的,在这个平台上应该属于回报最好的投资者了。也就是说,该平台年实际不良率应当大大高于 2.42%,我估计在 6%以上。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P2P 平台上借款人违约成本很低。现阶段,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不采集 P2P 平台的违约数据,同时这些平台对借款人的身份认证也比较不严格,因此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很低,有些去借款的时候就没有想过归还。

3、每年均有大量 P2P 平台倒闭。根据公开媒体的报道,每年倒闭或者跑路的 P2P 平台都在百家以上。这就是因为这类平台有上述突出的流动性和不良率问题。当某个平台的放贷人,由于某个原因(市场谣言、流动性紧缺等),对平台的资金进行集中提取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流动性风险。这个时候,由于平台吸收的资金也都放贷出去了,平台就会不能支付放贷人到期该收回的资金,当大家都开始担心取不到钱,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提取,从而可能引起挤兑。

或者说,P2P 平台有点类似于 “庞氏骗局”,平常小额支取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新增的投资人(放款人)投入的资金加上放款收回的本息可以覆盖提款需求;假如出现特殊情况,新增投入的资金 + 收回的本息(如违约率提升,本息收回锐减)不能覆盖提款需求,那么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违约事件。更别提一些平台,将某个项目作为流转标一直接受借款人短期资金,另外一边实际拿出去放期限长的高利贷。

这些文字可能读起来略微抽象。举两个今年鲜活的例子。一个是 A 股的千股跌停,在股灾严重的时候,连续好几天开盘直接在跌停家挂卖单甩卖都不能成交,这就是没有新的资金愿意流入造成的流动性问题,和股价本身已经没有太大关系。另一个是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违约事件,由于有色金属价格暴跌,通过平台融资购入有色金属的企业弃单违约,导致大量借钱给平台的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

第一个例子比较熟悉,第二个例子的逻辑是,有色金属购买企业,支付一部分货物的保证金,向交易所融资购买有色金属,同时将购入的有色金属以仓单的形式质押给交易所。当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这些有色金属货物的价值低于企业欠款金额的时候,这类企业就会放弃用以质押的有色金属,而选择违约不偿还借款。由于违约率攀升,平台流动性被抽干,就不能支付将资金投入到平台的投资人的本息,从而出现大面积违约。

选择 P2P 理财,要注意什么?

1、选择资本金充足的大平台。银行提供的表内理财之所以相对来说风险较低,是因为银行受银监会比较严格的监管,有资本金可以弥补借款人不能及时还款的风险。银行提供的表外理财,由于银行牌照本身的稀缺性和银行对于风险信誉的珍视,也会借由其风控体系严格把控项目,甚至有时进行某种程度的代偿(代借款人偿付)。(注:表内理财和表外理财的区别,可以举例子来说明。假如你哥没钱花了,找你爸借,你爸找你借,然后给你哥用了,假如以后你哥还不起,你爸比较有钱,他替你哥还,这就是表内理财;假如你爸对你说,这就是你借给你哥,爸只是帮你哥跟你说一声,以后你直接找你哥还你钱吧,这就是表外理财,也就是说你爸就是传递个信息,做个通道,你哥要是不还,你爸也不管)

通俗地说,平台自身钱多,发生问题了才赔得起嘛。因此,建议借款人选择尽可能注册资本金大,风险准备金充足的平台进行投放,同时也要结合这个平台上积累的存量,比较资本金的规模进行判断。假如某个平台资本金是 8.37 亿(不小了吧?你可以对号入座),但是存量的借贷有 1000 亿(1 千万个注册用户,一人 1 万就是 1000 亿存量了),那么资本金比率不到可怜的 1%(巴塞尔标准法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是 8%),也算不上抗风险能力强。

而且,最近的一个事件,对于 P2P 的投资人来说,可能不能算作好消息。8月6日 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并回记者问。按照《规定》,借贷双方通过 p2p 网贷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则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 p2p 网贷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判决 p2p 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也就是说,从法律角度理解,如果没有明示,那么平台只是 “撮合” 行为,并不负有对出借人损失进行赔偿的责任,这是和银行存款,以及银行表内理财的根本性区别!

2、尽可能评估借款用途合理性,分析还款来源。借钱的人有很多用途,但是银行主要接受的几种是:投资建设项目、经营周转、消费、购房等。前两类,要看是否投资得好,即 “钱生钱”,要评估项目本身的盈利性,第三类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第四类也许是投资,也许是居住自用,但是都有房产这样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风险相对较小。

我投的那个 P2P 平台,经常可以看到缺钱买电脑、出去旅游、追女朋友等用款原因,有些提供的证件和资料比较完备,评级还不低。买电脑不用以经营就不创造收益,旅游和追女孩一般情况下就更不可能带来金钱收益了,那么还款只能依赖收入,这个时候是否有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就非常重要。

在现在比较火热的一些 P2P 平台,我看到有些用途是用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或者有具体项目描述。抛开很多小平台披露的信息完全不靠谱这个因素,如果材料真实,那么可能风险会相对低一些。

总得来说吧,投资 P2P,您还是悠着点儿!尤其是那些刚刚起步的,还没有形成较好的风险控制体系,资金没有合理的用途,且没有经历过时间检验的小平台。换句话说,你愿不愿意以年息 10%去借款(假如你可以在银行以基准哪怕上浮 50%借到钱)?如果你不愿意,那么谁愿意出年利率 20%甚至更高的成本去借钱?要么走投无路、要么没想过还。 

投稿请发 tips@36kr.com,点击查看投稿细则。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36952.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戳这里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P2P理财 担保未必安全
投资网贷的钱,流入到哪种底层资产了?
p2p信息中介与信用中介有何区别?
最安全的理财产品,p2p理财是否真的安全?
有快感,有痛感,3年资深网贷人告诉你怎么玩
拍拍贷使用体会(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