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巢湖美丽乡村之六:清涧,那遥远而幽美的乡村
文/图  盛利者  盛近  方华
1、锦绣大地——庙岗乡清涧集村乡野一瞥。
清涧集位于巢湖市庙岗乡最北端,东与栏杆集镇柳集居委会接壤,南与本乡路店村相连,西北与肥东县包公镇一山之隔。
村边有一条涧沟,长年流水,清澈见底,故名清水涧。清水涧为巢湖支流柘皋河的源头之一,其水来自浮槎山别峰伏羲山一带。嘉庆《合肥县志》载:“伏羲山,在城东七十里,上有伏羲庙,故名。即浮槎山别峰也。”清人李孚青《伏羲山》诗曰:“虚白曳云衣,浓绿施烟鬟。崒嵂失平地,刚耿当重关。钩梯耸绝壁,清涧时弯环……”可见,这里一直是山青水秀之地。
旧时,这里是古镇柘皋至北山口古道路口,渐成集市。清代曹同统的《清水涧募修石桥引》即记:“余巢与肥壤域绮错,界处成集者,在北山口清水涧一镇,市廛新构,为南北轮蹄。”
清水涧正式开办集市在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逢集期为农历1、4、6、9日,开设有茶馆、酒馆、饭店,棉行、纱行、猪行、牛行及浴室等业。民国年间,集市生意兴隆,面积覆盖30平方公里左右。逢集时上集人数一般有三、五百人,多达千人以上。
但清水涧属丘陵地带,以农为业,地少土瘠,加上地域偏远,经济十分落后,百姓生活清贫。所以,自清涧集形成,始终未能呈现柘皋镇那样街道纵横、商铺林立的繁华。
解放后,迎水乡(后改为清涧乡)政府驻此。上世纪七十年代,集上相继设立粮站、供销社、信用社分部、医院、汽车站和初级中学分班、小学等。1987年后,根据规划,集镇向西南高处发展,至1990年基本建成,古历九月二十六日集市正式移至新集市(即现县道X100栏中路两侧)。
清水涧老街于北伐战争时期用青石板铺设,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青石板埋没于老街地下。2016年清涧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将老街埋于地下的青石板挖出,在原处重修铺设,对老街建筑和清水涧河沟进行了整治和改造,完善配套公共服务和休闲健身设施设备,集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展现在巢北的山野间。
2、近年来,清涧集村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大力发展经果林,乡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图为初具规模的清涧经果林鸟瞰。
3、清涧蜿蜒绕村流。清涧集的得名由此而来。
4、清水涧的水源来自村西北浮槎山别峰伏羲山一带。
5、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开始向现代经济作物种植转变。图为规模化的中药材射干种植基地。
6、农家门前的太阳能,也显示出这个边远乡村的现代意识。
7、即便是三百余年的老街,也寻不见曾经的沧桑了。
8、新的街市正沿着一条宽阔的大道建起。
9、2016年起,清涧集成为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10、借此契机,乡村建设翻开新篇章。
11、老屋维修粉刷,焕然一新。
12、环境清理整治,变了模样。
13、村东的文化广场,临村面野,空间广阔。
14、村西的休闲健身广场,临水而建,环境幽雅。
15、与休闲健身广场相连的栈桥,有通幽之妙。
16、跨越清水涧的水泥桥链接村镇与田野。
17、小石桥上,村民相遇话桑麻。
18、南北相连的一座木桥,被细雨浸润。
19、浮槎山色千秋画,清涧人用手中勤劳之笔绘出。
20、墙头宣传爱护环境的漫画别具一格。
21、林遮荫,花草盛,这样的幽居令人称羡。
22、彳亍在这样的小道,让人想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诗句。
23、村口的小公园也修建得如一首小令。
24、临溪而建的亭台让人听得见潺潺的乡音。
25、一池荷香掩映的村舍把袭人的乡愁弥散开来。
26、美丽乡村清涧集如一幅绚丽的画面铺展开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首批!巢湖这些地方被点名了,快来为你家乡打call!
“三农杯”全国楹联大奖赛获奖作品
中国最美高铁7月1日开通,一站一景犹如画中!
原创新歌《崭新的金村》合肥市演艺中心合唱队演唱
原创:老家见行记(3) / 胡伟峰
清涧村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