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佛源》 查着看
userphoto

2023.01.19 山西

关注

《俗语佛源》从我们的日常口语以及文、史、哲著作中,收集六百余条词语,为其追根溯源,既可使读者从中加深对这些词语的认识,又可对佛教经典有所了解。

图书目录

一笔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刀两断

一门深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心不乱

一旦无常万事休

一百八

一动不如一静

一尘不染

一报还一报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丝不挂

一转语

一知半解

一念

一刹那

一笔勾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一厢情愿

一宿觉

一棍子打死

一瓣心香

二笔

二六时

十八层地狱

十八变

十八罗汉

十方世界

十字街头

十恶不赦

七七

七手八脚

七颠八倒

人天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生难得,大道难闻

入定

入海算沙

入流

八字没见一撇

力士

刀山剑树

刀头舐蜜

三笔

三门

三十三天

三世有缘

三生有幸

三头六臂

三灾八难

三昧

大千世界

大无畏

大我

大和尚

大彻大悟

大慈大悲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丈六金身

寸铁杀人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供

上乘

口头禅

口吐莲花

千差万别

广结善缘

门外汉

习气

飞天夜叉

飞蛾投火

四笔

丰干饶舌

开士

开山

开化

开花结果

开荤

开悟

开眼界

井中捞月

天龙八部

天女散花

天花乱坠

天堂

天魔外道

无门关

无风起浪

无边

无尽藏

无佛处称尊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明火

无量

无量寿

无始

无恶不作

无常

无遮大会

无缘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二法门

不可思议

不知不觉

不即不离

不受福德

不看僧面看佛面

木鱼

五十三参

五百世冤家

五百罗汉

五体投地

长生猪

长斋

比丘

比丘尼

见地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见兔放鹰

见闻

见阎王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马面

牛鬼蛇神

手忙脚乱

手续

化身

化缘

分身

公案

文字因缘

方丈

方便

六根清净

六贼戏弥陀

六道轮回

火中生莲

火宅

火烧眉毛

火葬

认贼为子

心心相印

心地

心花怒放

心病难医

心眼

心领神会

心量

心猿意马

心境

劝化

以毒攻毒

少见多怪

水到渠成

水乳交融

水涨船高

五笔

正宗

正果

功德无量

世世生生

世界

本来面目

龙王

龙宫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平等

印可

打成一片

打坐

打问讯

业报

业根

业障

电光石火

叶落归根

四大金刚

四大皆空

生天

生老病死

生佛万家

半路出家

头上安头

头头是道

弘扬

弘愿

对牛弹琴

六笔

寺庙

吉祥如意

耳根清净

执著

地狱

地藏菩萨

机锋

机缘

再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有口皆碑

有情

有缘

在劫难逃

西天

灰头土面

毕竟

托塔天王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同床异梦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入宝山空手回

如法

如是我闻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邪魔外道

吃十方

因果

因缘

回光返照

肉身菩萨

肉眼

自力

自由自在

自作自受

自觉

自欺欺人

杀人不眨眼

合掌

夙缘

行住坐卧

行者

众生好度人难度

色相

庄严

衣钵相传

妄心

妄语

妄想

忏悔

闭门造车

当头棒喝

当来

安心

安身立命

安详

尘劳

尘缘

导师

七笔

走东路

志愿

劫火

劫后余生

花花世界

杖锡

还俗

折伏

投机

抖擞

抛砖引玉

护国

护法

报应

报恩

求人不如求己

求佛求一尊

步步生莲花

别具只眼

吹大法螺

利他

伸手不见五指

作么生

作如是观

作茧自缚

住持

住著

身心

佛口蛇心

佛头著粪

佛曲

佛事

佛国

佛性

佛面上刮金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佛祖

佛眼相看

坐化

坐禅

龟毛兔角

应病与药

穷吃素,老看经

阿鼻地狱

忍辱

驴年

八笔

取经

昙花一现

味同嚼蜡

罗汉

罗汉请弥陀

罗刹

和尚

和尚在钵盂在

供养

舍利

舍身

舍身求法

金口

金刚不坏身

金刚怒目

命根

念经

念佛

念念

念珠

胁不沾席

放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生

放逸

盲人摸象

法力无边

法门

法师

法宝

宗旨

沿门托钵

泥多佛大

泥牛入海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单刀直入

单传

单位

单枪匹马

净土

净财

宝塔

定力

定性

空门

空中楼阁

空想

实体

实际

实相

祗树有缘

参禅

现在

现行

现世报

现身说法

苦行

苦恼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

雨花台

奇特

转世

转变

顶礼膜拜

拖泥带水

虎头蛇尾

九笔

茶禅一味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面壁

南无

枯木逢春

相对、绝对

相应

皆大欢喜

挂羊头,卖狗肉

指东话西

竖起脊梁骨

哪吒

哑子做梦说不出

拜佛修斋

顺水推舟

看风使帆

看破红尘

香火因缘

香花供养

香象渡河

香钱

修行

信仰

律师

狮子吼

恒河沙数

送佛送到西天

前世作孽

前世烧了断头香

前因后果

前身

前言不对后语

前缘

迷头认影

活佛

活泼泼

烂熟须菩提

觉悟

语录

神通广大

退转

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

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

降魔

勇猛精进

结习

祝愿

十笔

顽石点头

恶口伤人

恶魔

根性

真心

真空

真实

真相

真理

真谛

恩爱

圆成

圆满

圆融

圆通

造口孽

称心如意

借花献佛

臭皮囊

鬼家活计

钻故纸

铁树开花

爱河

逢场作戏

高僧

诸天

病鬼碰着阎罗王

烦恼

烧头香

差别

粉身碎骨

涅槃

浩劫

海阔天空

海潮音

流通

家贼难防

冥司

逍遥自在

十一笔

菩萨

菩萨心肠

菩萨低眉

梦幻泡影

雪上加霜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

救苦救难

虚花

虚头

晨钟暮鼓

眼目

眼光

趺坐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野狐禅

唯心

唯我独尊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做功德

做贼心虚

偏执

得未曾有

第一义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

阎罗王做生意,鬼也没得上门

阎罗王撞着对面鬼

羚羊挂角

清规戒律

谛听

婆心

欲火

宿世因缘

宿命

宿慧

冤有头,债有主

冤冤相报

弹指

随机应变

随喜

随缘

袈裟

骑牛觅牛,骑驴觅驴

绮语

十二笔

超凡入圣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超度

葛藤

森罗万象

森罗殿

雁塔题名

拣佛烧香

摇头摆尾

悲观

腊八粥

善根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善男信女

善财难舍

善知识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普度众生

普遍

道具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游方

游行

游戏

游僧撵住持

装香

装一佛像一佛

掌中果

割爱

禅和子

禅悦

隔靴搔痒

缘起

十三笔

想入非非

感应

睡魔

嗔拳不打笑面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罪过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脱

痴人说梦

痴心妄想

新来和尚好撞钟

新妇骑驴阿家牵

慈心

慈航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漆桶底脱

雷声大,雨点小

十四笔

截断众流

境界

聚沙成塔

僧不僧,俗不俗

僧多粥薄

僧来看佛面

演说

十五笔

慧眼

横死

横说竖说

摩登

十六笔

醍醐灌顶

赞叹

镜花水月

磨砖作镜

辩才无碍

十七笔以上

螺蛳壳里做道场

翻译

翻案

露马脚

鹦鹉学舌

序言

1969年,我在“牛鬼蛇神”学习班学习了一段时期后,回到家中闭门思过。那时曾写了一些小诗和杂文,内容其实没有什么触犯时忌的,其中包括源自佛教经论的日常用语一百多条,打算陆续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编写一本小册子,名曰《俗语佛源》。但被家人发觉,怕惹祸,把我所写的东西,一古脑儿烧掉了。从此,我便不再写杂文,也不再想那些与佛有缘的人间话语了。直到几年前,一位青年学者来找我谈“佛教与中国文化”,我信口开河地谈到这个问题。感谢这位青年学者,他把我当时说的话记录了下来。

“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这篇报道文章,唤起了我已经抛弃了的念头。于是重新思索,也请人帮助思索。最后交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诸同志负责完成编书的任务。李明权等居士费了不少精力逐条说明出处并加以解释。个别术语,如“手续”一词,一向被认为从日文引用进来的外来语,我早就怀疑它与佛教密宗经典有关,最近请教吴明先生,才得到圆满的解答,证明它不是外来语,而是源自佛典。于是这本书中又增添了一条。多年疑结,涣然冰释。这一条的确是来之不易的。又如“相对”、“绝对”二词,一般也被认为引自日文的外来语,其实也是源自佛教经论。明治维新后,日本学者大量翻译西文论著,他们用的许多术语,是我国古代佛经译师创造的。我国学人不知根源,忘却祖先劳绩,而以为是日语,连日本人用错了的,也以讹传讹,沿用至今而不觉。“相对”、“绝对”的“对”字,应该是“待”字。佛经用的“相待”、“绝待”,比世俗用的“相对”、“绝对”好得多。你待我而有,我待你而有;主人待客人而有主人,客人待主人而有客人。这是相互依存的缘起的道理。日本人读“对”字,音与“待”字同,因而误写了。假使我不作俗语佛源的研究,可能不会发现此一差误。但如今中日两国人民都已用惯了,只好将错就错用下去了。

《俗语佛源》这本小书,收集了五百余条词目。当然,如果着力搜寻下去,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果实。但在许多朋友们敦促下,我们先将已收集的这些编印出版,向读者们请教。这虽是佛教文化海洋中的一滴,但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确实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要加以说明。一是关于“俗语”的界定。一般把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词语(包括方言俚语)称为“俗语”。而本书所收俗语的范围要适当广泛些,包括进入文学、哲学、史籍等领域的佛教语。“俗”是相对于“僧”而言的。二是关于“佛源”的标准。有些词语如“报应”、“觉悟”、“祝愿”之类,虽偶一见于秦汉典籍,但其广泛流行,当在佛教弘传之后,故本书也少量收列。

佛教徒是经常怀抱着感谢的心情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靠许许多多人(包括现存的和已逝世的人)的劳动。即如这本书的编辑出版,我们首先应该感谢古代佛教经论的结集者、论述者和译师们。感谢他们的创造;也应该感谢今天为此书作了不同贡献的诸善知识。同时,我们也感谢读者们肯费精神阅读这本书,希望诸位莫轻视我们这一小小的尝试,不吝给予帮助和指教。

赵朴初

1991年10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四大皆空”及“和尚”的来由
文化大盘点:汉语中来自于佛教的词语
这些词语竟然出自佛教
四十二品因果录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
“六根清净”指的是哪六根?(风材·婵日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