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旃檀精舍 ‖ 陈悦新:山西寺院壁画中的佛衣样式

山西古代寺观壁画蔚为大观,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后近半个世纪的调查研究,有8座寺观保存唐、五代、宋、辽、金壁画,9座寺观保存元代壁画,417座寺观保存明、清壁画。以下选择各时代中佛像着衣壁画保存清楚的16座佛教寺院,讨论山西地区唐宋至明清时期的佛衣样式。
一、佛衣壁画保存清楚的主要寺院
这16座寺院中,唐和辽金寺院在晋北地区;宋代寺院在晋东南地区;元代寺院在晋西南地区;明、清寺院在山西中部地区和晋北地区,晋西南地区也有分布。包括唐佛光寺,宋开化寺,辽金觉山寺舍利塔、佛宫寺释迦塔、崇福寺和岩山寺,元青龙寺、兴化寺和洪洞县广胜下寺,明崇善寺、多福寺、资寿寺、公主寺、广胜上寺和圆智寺,以及有清代壁画的善化寺(图1)。

图 1 ˉ 山西佛衣壁画寺院分布图

(一)唐代寺院
佛光寺,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城东北30千米的佛光山中,属豆村镇佛光新村,地处五台山的南台外围。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佛光寺东大殿为我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代表作,施主为女弟子宁公遇。殿内梁上书“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佛殿阶前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经幢上刻“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唐代壁画主要保存在大殿内槽拱眼壁上。
(二)宋代寺院
开化寺,位于晋城高平市区东北17千米的舍利山中。创建于北齐时期。据开化寺大雄宝殿前后的石柱铭文和北宋大观四年(1110)刻碑《庆赞佛殿碑永记》,大雄宝殿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兴工,北宋元祐七年(1092)土木工程告竣,北宋绍圣三年(1096)殿内壁画完工,据墨书题记,西壁由画匠郭发绘制。
(三)辽、金寺院
第一,觉山寺舍利塔。觉山寺位于大同市灵丘县城东南12千米的山谷之中。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辽大安年间(1085—1094)重建。据塔上墨书题记,舍利塔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为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级,高48米。塔内底层满绘壁画。
第二,佛宫寺释迦塔。佛宫寺位于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四年(1193)增修完毕。释迦塔为辽代遗构,木结构楼阁式,平面呈八角形,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高67.31米,塔内保存辽金壁画。
第三,崇福寺,位于朔州市内东大街北隅。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由开国侯翟昭度主持建造弥陀殿。弥陀殿居寺内中轴线后部,是寺内最大的殿堂,现存实物中的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塑像、四周壁画、檐下匾额等,均是金代原物。
第四,岩山寺,位于忻州市繁峙县城东南36千米处的天岩村西隅。据寺内金正隆三年(1158)《繁峙灵岩院水陆记碑》和文殊殿西壁上隅的墨书题记,金正隆三年(1158)建正殿即水陆殿,随后又建南殿即文殊殿。文殊殿内金代壁画是岩山寺的精华所在,壁画由六十八岁的“御前承应画匠”王逵及王遵等人于金大定七年(1167)绘制。
(四)元代寺院
第一,青龙寺,位于运城市稷山县城西4千米马村土岗上。寺创建于唐。据殿内墨书题记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青龙寺记》二碑,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大德七年(1303)、至正十一年(1351)都曾重建殿宇。精美的元代壁画就保存在腰殿和后殿内。
第二,兴化寺,位于运城市稷山县城西南15千米的小宁村北隅。寺始创于隋。元代重建,据后院北壁东隅墨书题记,寺内中殿和后殿的元代壁画,由襄阳著名画师朱好古及其门人张伯渊于元大德二年(1298)绘制。
第三,广胜寺下寺。广胜寺位于临汾市洪洞县东北17千米霍泉发源地。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下寺在山麓。广胜寺创始于汉代。下寺大雄宝殿,俗称后大殿,明间脊槫垫板墨书题记,记其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殿内四壁满绘壁画。
(五)明、清寺院
第一,崇善寺,位于太原市旧城区东南隅的上马街东端南侧。明洪武十六年(1383)始建。原寺内大雄宝殿的两侧廊下,明初曾画有《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全图。后将壁画摹绘成册,清代寺遭火焚。此套画册粉本今藏大悲殿内,其装帧考究,色泽艳丽,完好无损,据此可以窥见当年寺宇廊下壁画的风韵。
第二,多福寺,位于太原市西北18千米处的崛围山之巅。寺创建于唐,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据殿内墨书题记,大雄宝殿建于景泰七年(1456),天顺二年(1458)壁画绘制完工,大殿东、西、北壁上绘满壁画。
第三,资寿寺,位于晋中市灵石县城东8千米处的苏溪村。据寺内现存最早的明成化三年(1467)《重修资寿寺记》碑,以及清康熙年间(1662—1722)《资寿寺金妆碑记》碑,寺院创始于唐,重构于宋,明代又全部重建。现存建筑几乎全部为明代遗构。其中,大雄宝殿、药师殿、水陆殿内保存明代壁画。
第四,公主寺,位于忻州市繁峙县。北魏创建时的寺址在县城东南。明代重建时迁到峪外的公主村(现名东胜村),大佛殿内墨书题记记其建于弘治十六年(1503)。精美的明代壁画就保存在大佛殿内。
第五,广胜寺上寺,位于临汾市洪洞县东北17千米霍山之巅。上寺弥陀殿(前殿)和毗卢殿(后殿)保存有明代壁画,据弥陀殿扇面墙背面西侧上隅墨书题记,该殿壁画绘制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毗卢殿壁画绘制年代,据前檐墙两梢间题记,为明正德八年(1513)毕工。
广胜寺下寺前殿两铺明代壁画《炽盛光佛佛会图》和《药师佛佛会图》,创作时间约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或稍后。
第六,圆智寺,位于晋中市太谷区东面25千米的范村镇。寺创始年代不详,据寺内大觉殿题记和道光七年(1827)《重修圆智寺碑记》,金天会九年(1131)重建,明弘治十年(1497)以后屡次兴工重建,至明万历三十年(1602)完建。寺内现存建筑大多为明代遗构。
第七,善化寺,位于大同市南街西侧,俗称“南寺”。寺创建于唐。辽末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至皇统三年(1128—1143)重建。寺内清乾隆五年(1740)《重修善化寺碑记》记明、清两代几度修葺。大雄宝殿现存壁画即为清代绘制。
二、寺院壁画中的佛衣样式
佛衣名“三衣”,从里向外由三层长方形衣组成。里层第一衣“安陀会”,意译下衣;中层第二衣“郁多罗僧”,意译中衣;外层第三衣“僧伽梨”,意译上衣。根据印度和汉地佛教造像中三衣的披覆形式,首先,从层次上分为上衣外覆类和中衣外露类。上衣外覆类仅表现上衣的披覆形式,中衣外露类对上衣和中衣的披覆形式均予以表现。其次,上衣外覆类据上衣披覆形式可分为通肩式、袒右式、覆肩袒右式、搭肘式、露胸通肩式五种样式;中衣外露类据上衣及中衣披覆形式可分为上衣搭肘式、上衣重层式、中衣搭肘式三种样式。
上述唐至清代16座寺院中的壁画,可见覆肩袒右式、中衣搭肘式、通肩式和袒右式佛衣等样式。其中,通肩式和袒右式佛衣较少出现,暂置而不论;中衣搭肘式佛衣最为流行,覆肩袒右式佛衣其次,以下即讨论这两种佛衣样式。
(一)覆肩袒右式佛衣
覆肩袒右式佛衣,只表现外层上衣的披覆形式,上衣自身后通覆两肩,右衣角由右腋下方绕过搭左肩,露出右胸和右臂的样式。在胸腹部可见自左肩斜向右腹的僧祇支。
1.覆肩袒右式佛衣举例
唐至清代均有覆肩袒右式佛衣,但数量不多。唐代如佛光寺东大殿前槽北次间拱眼壁外侧弥陀说法图中的弥陀像(图2-1)。宋代如开化寺大雄宝殿东壁赴会图中的佛像(图2-2)。元代如青龙寺后殿弥勒经变中弥勒佛(图2-3),兴化寺中殿七佛之中间一身和右侧一身,共两身佛像(图2-4)。明代如资寿寺大雄宝殿西壁佛像(图2-5),清代如善化寺大雄宝殿西壁说法图中两身佛像(图2-6)。

 图 2-1 佛光寺东大殿拱眼壁弥陀像(浙江大学李志荣供图)

图 2-2 开化寺大雄宝殿东壁赴会图中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42)

图 2-3 青龙寺后殿西壁弥勒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186)

图 2-4 兴化寺中殿南壁七佛之一(《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190)

图 2-5 资寿寺大雄宝殿西壁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240)

图 2-6 善化寺大雄宝殿西壁佛像(2017 年国家图书馆“传承与保护”山西寺观壁画资料展,作者摄)

图 2 ˉ 山西寺院壁画的覆肩袒右式佛衣

山西唐宋元明清壁画中覆肩袒右式佛衣变化不大,承唐代余绪。
2.覆肩袒右式佛衣溯源

覆肩袒右式佛衣最早见于新疆地区,在龟兹石窟大量出现,为印度造像所没有,是龟兹地区产生的新样式。克孜尔石窟大体可分为四期:初创期(3世纪末—4世纪中)、发展期(4世纪中—5世纪末)、繁盛期(6世纪—7世纪)、衰落期(8世纪—9世纪中)。覆肩袒右式佛衣主要在克孜尔石窟的发展期和繁盛期流行,如第8、53、63、69、176、184、189窟等(图3-1)。汉地最早出现是在西秦时期的炳灵寺石窟,如第169窟约420年前后的9号塑像(图3-2)。覆肩袒右式佛衣在北魏中后期最为兴盛,如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第20窟(图3-3),麦积山第78窟及莫高窟第272窟等(图3-4、图3-5)。

 图 3-1 克孜尔第 189 窟西壁佛像(《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三)》图版 75)

图 3-2 炳灵寺第 169 窟 9 号佛像(《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图版 33)

图 3-3 云冈石窟第 20 窟正壁佛像(作者摄)

图 3-4 麦积山第 78 窟正壁佛像(《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图版 5)

图 3-5 莫高窟第 272 窟正壁佛像(《莫高窟第266-275 窟考古报告(二)》图版 108)

北魏迁都洛阳后,覆肩袒右式佛衣较少出现。龙门石窟仅见古阳洞两侧壁由下而上第三层七大龛,其中左壁如太和二十二年(498)铭慧成龛(图3-6),右壁如景明三年(502)铭孙秋生龛、景明四年(503)铭比丘法生龛。北齐皇族赵郡王高睿天保七年(556)敬造3尊白石雕像均为覆肩袒右式佛衣(图3-7)。敦煌石窟唐代壁画(图3-8),唐代长安地区石雕造像如武则天七宝台也有此种样式。

图 3-6 龙门古阳洞北壁太和二十二年(498)比丘慧成龛佛像(《中国石窟·龙门石窟》图版 161)

图 3-7 北齐赵郡王高睿造像(作者摄)

图 3-8 莫高窟第 329 窟东壁北侧佛像(《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图版 49)

图 3 ˉ 唐以前的覆肩袒右式佛衣

(二)中衣搭肘式佛衣
中衣搭肘式佛衣,对外层的上衣和中层的中衣,均予以表现其披覆形式。中层的中衣自身后通覆两肩,右衣角垂搭右肘,左侧被外层的上衣遮覆,不得而见;外层的上衣自身后通覆两肩,右衣角又自右肩部转至右腋下,绕过腹前搭向左肩,使得搭右肘的中衣露出。在胸腹部可见自左肩斜向右腹的僧祇支。
1.中衣搭肘式佛衣举例
宋至清代均有中衣搭肘式佛衣,数量较多,是最为流行的佛衣样式。
宋代如开化寺大雄宝殿西壁宋代经变画中的说法形象(图4-1)。

 图 4-1 开化寺西壁佛像(2017 年北京大学塞克勒博物馆“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展,作者摄)

辽金时期如觉山寺舍利塔、佛宫寺释迦塔内说法图中的佛像(图4-2),金代崇福寺弥陀殿说法图中的佛像(图4-3)、岩山寺文殊殿经变画中的佛像(图4-4)。

图 4-2 佛宫寺释迦塔底层内槽西北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76)

图 4-3 崇福寺弥陀殿西壁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82)

图 4-4 岩山寺东壁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108)

元代如青龙寺腰殿西壁三尊佛(图4-5),后殿东壁释迦牟尼说法图;兴化寺中殿七佛中左侧三身和右侧两身佛像(图4-6),后殿弥勒佛说法图;广胜寺下寺大雄宝殿炽盛光佛(图4-7)与药师佛。

请横屏欣赏

图 4-5 青龙寺腰殿西壁三尊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176)

图 4-6 兴化寺中殿南壁七佛之一(《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190)

图 4-7 广胜寺下寺大雄宝殿炽盛光佛像(纳尔逊 -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官网)

明代如崇善寺《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画稿、多福寺大雄宝殿佛传故事壁画中的佛像(图4-8);公主寺大佛殿东、西壁水陆法会图中的佛像(图4-9);广胜寺下寺前殿明代炽盛光佛与药师佛;广胜寺上寺弥陀殿扇面墙三身佛像(图4-10);圆智寺千佛殿千佛形象(图4-11)。

图 4-8 多福寺大雄宝殿说法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237)

图 4-9 公主寺大佛殿东壁佛像(“传承与保护”展,作者摄)

图4-10 广胜寺上寺弥陀殿扇面墙卢舍那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268)

图 4-11 圆智寺千佛殿西壁佛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293)

清代如善化寺大雄宝殿说法图中的佛像(图4-12)。

图 4-12 善化寺大雄宝殿西壁佛像(“传承与保护”展,作者摄)

图 4 ˉ 山西寺院壁画的中衣搭肘式佛衣 

山西宋元明清壁画中,中衣搭肘式佛衣的披覆细部与色彩变化不大,一般佛衣外层的上衣为红色,中层的中衣为绿色,僧祇支系有带子。金代弥陀殿佛像上衣在左肩部搭肩处有联系固定搭肩右衣角的钩纽。
2.中衣搭肘式佛衣溯源
中衣搭肘式佛衣的成熟形式,始于东魏北齐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地处邺城与东魏北齐别都太原的交通线上,在东魏北齐国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以西约80千米处的鼓山,包括三处石窟寺,南响堂在鼓山南麓,北响堂在西麓,水浴寺居鼓山东坡。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皇室关系密切。有文献记载神武帝高欢迁邺时(534)于此建石窟寺院,也有文献记载石窟寺为文宣帝高洋(550—559年在位)所建。在响堂山石窟可见这种汉化佛衣样式的两种并存形式。
第一种形式,如北响堂北洞中心柱左壁主尊佛衣(图5-1),中衣自身后通覆两肩,右衣角垂搭在右臂上,上衣亦通覆两肩,右衣角覆肩后又自右肩向下由右腋下绕过搭左肩。第二种形式,如南响堂第1窟中心柱正壁主尊佛衣(图5-2),中衣自身后通覆两肩,右衣角垂搭在右臂上;上衣仅覆左肩,右衣角由右腋下绕过搭左肩,露出右肩的中衣,即上衣恢复为印度的袒右式披覆形式。这种佛衣的两个披覆形式相似,胸部可见僧祇支,差异之处仅在于一个是上衣遮覆右肩部,一个是上衣为袒右形式。

图 5-1 北响堂北洞中心柱左壁佛像

图 5-2 南响堂第 1 窟中心柱正壁佛像

这种汉化佛衣样式,可能与昭玄统法上的僧服改制有关。法上深得东魏北齐皇室尊崇,文宣帝高洋“常布发于地,令(法)上践焉”;法上历任东魏北齐两代昭玄统,又为戒师,天保年间(550—559)升任大统,“自(法)上未任已前,仪服通混,一知纲统,制样别行,使夫道俗两异,(法)上有功焉。”说明在法上未任大统前,僧服与俗装的区别不甚明显,混为一谈,而法上所进行“制样”的要旨,可能即是将外层的上衣恢复为印度的袒右式披覆形式,正是这一点可以使服制“道俗两异”。
唐代沿袭这种汉化佛衣样式的两个形式,如两京地区彬县(现陕西省彬州市)大佛寺和龙门石窟的造像(图5-3~图5-5)。

图 5-3 彬县大佛寺大佛

图 5-4 龙门宾阳南洞正壁佛像

图 5-5 龙门潜溪寺正壁佛像

图 5 ˉ 唐以前的中衣搭肘式佛衣(作者绘)

三、宋辽金时期北方与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
中衣搭肘式佛衣的两种形式,自北朝形成,唐代沿袭。到宋辽金时期,菩萨也开始披覆这种样式的佛衣;同时,在披覆形式上表现出北方与南方分途的趋势。北方以第一种形式为主,南方以第二种形式为主。
1.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
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以第一种形式为主。除了上述山西寺院壁画的中衣搭肘式佛衣外,雕塑如山西宋辽金时期佛宫寺释迦塔佛像、陕西北宋治平四年(1067)子长市钟山石窟主洞佛像(图6-1、图6-2)。敦煌宋代壁画如第15窟窟顶西壁弥勒经变、第454窟甬道顶佛教史迹画中的佛衣。同时,菩萨也开始披覆这种形式的佛衣,上述寺院壁画如辽代觉山寺舍利塔(图6-3),塑像如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观音菩萨像(图6-4)。

 图 6-1 佛宫寺释迦塔佛像(正、背面) 

图 6-2 钟山石窟主洞佛像

图 6-3 觉山寺舍利塔观音菩萨像(《山西寺观壁画》图版 48)

图 6-4 崇福寺弥陀殿观音菩萨像

2.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
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以第二种形式为主。同时,菩萨也开始披覆这种形式的佛衣。如大足石刻和安岳石刻中的佛像与菩萨像(图6-5~图6-7)。

图 6-5 大足石门山北宋绍圣三年(1096)第 3 号释迦牟尼佛像

图 6-6 安岳圆觉洞北崖佛像

图 6-7 大足圆觉洞圆雕跪菩萨像(正、背面) 

图 6 ˉ 宋辽金北方与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和菩萨衣(作者绘)

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最外层的上衣,实际是覆肩袒右式。覆肩袒右式,在克孜尔石窟成熟,北魏时期大量出现。此后流行趋势减弱,但仍然持续。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最外层的上衣,实际是袒右式。袒右式是印度原始的披覆形式,南方保留了较多印度的传统。从最外层上衣的披覆形式来看,北方的中衣搭肘式佛衣本土化演变的程度较之南方为甚。
到明代,无论南方和北方,佛与菩萨均披覆第一种形式的中衣搭肘式佛衣,北方如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壁画的佛像与菩萨像,南方如四川平武报恩寺大雄宝殿、剑阁觉苑寺大雄宝殿、新津观音寺毗卢殿壁画中的佛像与菩萨像(图7-1~图7-4)。

请横屏欣赏

 图 7-1 法海寺大雄宝殿西壁上方五佛像(《法海寺壁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图 34)

图 7-2 法海寺大雄宝殿西壁上方右侧四菩萨右端菩萨像(《法海寺壁画》,图 31)

图 7-3 觉苑寺大雄宝殿东壁降伏火龙佛像(《剑阁觉苑寺明代佛传壁画》,文物出版社,1993,彩版九)

图 7-4 观音寺毗卢殿东壁中铺南侧圆觉菩萨像(《中国寺观壁画典藏·四川新津观音寺壁画》,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第 4 页)

图 7 ˉ 明代中衣搭肘式佛衣 

印度佛衣样式传入中国后,经过南北朝时期八种样式纷繁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北朝后期形成的两种形式的中衣搭肘式佛衣,又在宋辽金时期南北分途,沿袭并发展,菩萨也披覆上了这种样式的佛衣。明代以宋辽金时期北方流行的第一种中衣搭肘式佛衣为标准,统一了披覆形式。至此,印度佛衣样式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最终完成。
附记:北京联合大学王楚宁老师绘制寺院分布图及核查资料,谨致谢忱!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兰台学术计划’)·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题”委托项目(20@WTZ010)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美术大观》2022年第9期第75页~81页。

本文转自公众号”美术大观杂志“

手工雕刻高仿古代经典佛像,接受定制
——————法宝资讯——————

如今,我们将这幅珍贵的永乐宫壁画朝元图全卷进行高清复制,终于还原出了原作的风貌。即可作为供奉修行之用,亦可作为壁画临摹的样图。

欲请购此图,请点击下面惠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创连载)山西寺观壁画系列之三:命运多舛的广胜寺壁画
超全!山西壁画探访完全指南
探访京西法海寺
唐代画圣——吴道子
【闲游蜀南】⑻龙吟寺观竹海拜卧佛
四川平武报恩寺大雄宝殿万佛阁壁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