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好脾胃从吃开始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降浊,脾胃虚弱百病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养好我们的脾胃。但是许多人不知怎样保养脾胃,脾胃不好的人,一抓一大把。

脾胃出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口味偏好、贪嘴犯馋,或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吃了太多脾胃不喜欢的东西。日积月累,嘴巴是满足了,但脾胃也跟着受伤了

《黄帝内经》说:“食饮有节”,就是养护脾胃的最重要原则

「有节」既是要求我们三餐规律、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饥一顿饱一顿;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某些脾胃不太欢迎的东西摄入要克制比如我们常讲的「生冷黏滞、肥甘厚味」

但是对于什么是生冷黏滞、肥甘厚味,还有很多人是一知半解的,今天就给大家展开说说那些看似是美味,实则可能是伤害我们脾胃的“元凶”。

生冷的食物

1. 未经加工烹饪的食物,如生腌、刺身、沙拉、凉拌菜等;

2. 入口温度明显低于体温的食物,如冰镇饮料、雪糕、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等;

3. 中医里性质寒凉的食物,如梨子、柿子、西瓜、香瓜、黄瓜、苦瓜、绿豆、水产类食物等。

生冷寒凉容易损伤人体阳气,最直接损耗的就是脾胃阳气

且相比热食而言,未经加工,及入口温度偏低的食物,需要我们的体温对其“加热”才能被消化容易损伤脾胃功能,稍不注意就会诱发脾胃积滞

另外,寒气堵在胃里,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就容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咳嗽等;如果时间久了,胃里寒气重,免不了会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肚子怕凉、总是肚子疼等

建议脾胃虚弱人群,在吃水果时,把水果煮成甜汤,也可搭配少许陈皮和姜片,口感会更加丰富,对我们的脾胃也更加友好。

粘滞的食物

1. 粽子、汤圆、八宝饭、黏豆包、驴打滚等,以糯米/黄黏米为原料的「黏食」

2. 性质比较黏腻的滋补之物,如阿胶、鹿胶、海参、花胶、熟地等。

这两类食物性质黏腻,相比日常的饭食来说,真的不太容易被消化吸收,一不留神就把脾胃给堵上了,形成积滞

脾胃虚弱者食后常常会导致,肚子憋胀、痰变得又多又黏、打嗝放屁多、舌苔变厚等

同时我们讲,粘滞生湿之品不仅会阻碍脾胃的功能,且容易助长湿邪,更甚者容易导致邪气留恋不去

而湿邪最易犯脾,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以上食物,我们还需要留意,很容易引起滞气、打嗝、胀肚、反酸的食物,比如红薯、芋头、南瓜、土豆、栗子、粗粮杂豆等。

像是消化特别差、本身积食、总是打嗝反酸,或者本来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问题的人,就十分不建议食用这类食物了。

肥腻的食物

肥腻的食物,不仅是指动物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脂肪等;还包括油炸、煎烤的食物,像是油条、炸糕、炸鸡、烤串等。

油炸肥腻的高能量食物,一则不易消化,会让我们的肠胃“超负荷工作”;二来容易生湿生痰,加重脾虚和肺热的症状,过度食用可能会导致频繁咳嗽,脾胃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吃太多肥腻的食物,过量的脂肪在肝脏细胞内堆积,还会影响肝脏正常的消化、解毒等功能,从而引起脂肪肝

因此,舌苔厚腻、舌有齿痕、舌面有裂纹的人;血压、血糖、血脂、尿酸都高的人;皮肤爱出油、大便粘马桶的人;扁桃体肥大的人、总有痰的人,一定要远离这类食物。

过甜的食物

肥甘厚味中的“甘”,特指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糖、代糖或甜味剂的食物,比如各种点心、巧克力、糖果、果汁、汽水、奶茶等。

甘甜之味入脾胃,适量摄入可以起到补益的作用,也能缓和身体紧张、拘束的状态,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一旦让过量的甜食与身体发生交互,反而会伤到脾胃,刺激脾胃的功能亢进,耗伤脾胃阴津,助生虚火,从而让脾胃功能越来越差

不仅如此,现在的甜食营养密度高,不易消化,过量食用会对脾胃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水湿运化不得力,就容易生湿生痰,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脾胃运化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口重的食物

厚味,主要是指调味过重的食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自家做饭也好,在外面吃东西也罢,总会有人觉得“嘴淡”“不够味”,而吃得过甜、过辣、过咸、过酸、过油……

当然,这里也包括味精、鸡精或其它增香增味增色的调料。

长期重口味,容易导致脏腑失衡、脾胃精气耗伤,难免会出现食欲更差、身体更燥、消化更弱、痰湿更多、口臭更重、气色更差等等问题。

总的来说,「节制」也好,「忌口」也罢,并不是让大家完全不吃,而是要根据自己各自的体质,分情况去决定吃不吃、吃多少。

也有人会纠结,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到底怎么吃才能把脾胃养护好呢?

养脾胃,坚持喝“四神汤”

我们的脾胃不是一天吃坏的,当然也不会一顿饭就能补回来,只能缓缓地来,用食疗的方式先慢慢“培土”。

而调养脾胃的关键,在于保护好胃内环境的平衡饮食上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

而汤饮就是食疗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和粥一样,温温热热、又相较粘稠,可以省去一大部分胃腐熟的功夫,帮助脾胃消化,很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来调养脾胃

这里就要推荐一款老少皆宜的中医经典健脾食方「四神汤」

汤中包含茯苓、芡实、莲子与淮山,这4味药食同源之物,可补益脾阴、厚实肠胃,对于治疗脾虚、脾阴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神汤性质温和,而且不挑体质。适合脾胃功能低下者长期食用,从而从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中脘穴,调理多种胃疾

“七分吃,三分练”,除了饮食的控制,日常我们也可以通过揉腹、艾灸、按揉等方式,来调理我们的脾胃。

「按揉中脘穴」也是一个调理脾胃的好方法。胃气聚集于中脘穴,按摩此穴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

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吞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小儿厌食的改善也有帮助。

做法:双手搓热后,停放在中脘穴上,然后快速在穴位表皮按揉,直到感觉穴位发热,并且热力逐渐向下渗透为止。

有条件的家人们,也可以采用艾灸中脘穴的方式,让中脘“热”起来,对脾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甘草医生,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饮食不节的八种情况,你占了几条?
饮食习惯与性能力微妙关系
湿气重一定先要改变你的不良饮食习惯
『呕吐』呕吐食疗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八课:内生五邪——人体的内部矛盾 03
周岱翰证治经验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