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一字
userphoto

2023.03.12 山东

关注

指。选自《高猛墓志铭》左右结构。此字结构、用笔变化很大。一是把提手的提以撇为之;二是将匕用撒横取代。这样的搭构使左右呼应更加密切。而日字的末笔横折切下,饱满势足,力透纸背,更觉重心安稳。


樂。(乐,音Ie。yue)选自《高猛墓志铭》乐,喜悦,愉快。'乐天知命,故不忧'观乐字,结构及用笔如轻歌曼舞,爽快、流畅丶充满活力。尤其上右之幺,以三撇为之,如穆春光,惠风和畅。给人限美好的向往。

李。选自《高猛墓志铭》上下结构。收敛木之撇捺,加大横的长度与钩的力度,收放对比强列,故尔重心下移,更显重心安稳。用笔则方圆兼而有之,舒放流畅,尤其长横徐疾有秩,竖钩劲挺力健,功夫不凡。

穆。自《高猛墓志铭》左右结构。禾旁灵秀飘逸,充满活力。右部与禾的搭构可谓密不透风,故而中宫收紧亦抑让有秩。最后一笔,属于余笔,但其对活跃全局,重心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缺。选自《李壁墓志铭》左右结构。左多画而紧缩,横之间距均等,首撇引领众横右上倾,气势雄强而神往之;右画少而纵长,竖撇上伸下掠,状如长剑,饱满、劲挺、秀美,与左部相向回抱,极富情趣。

颯(飒)选自《崔敬邕墓志铭》左右结构。书者将立移置于抛背钩之上,这种变通增添了创作的活力。飒字结构与用笔俱精,尤是结体以迎风搏浪之势、欹侧向心之力丶顾盼生动之神打动读者。用笔上果断刚劲,抛背钩孤笔瘦劲,而钩画厚重宽锐,反差很大,极富跳跃性,应是该墓志的一大个性。

源。选自《崔敬邕墓志銘》左右结构。所有点画无一平直,然则稳健俊奇,,体现了书者非常高的艺术境界,那就是辨证地处理了平与奇一一歪歪得正。在点画的书写及搭构上粗细变化,长短搭配,方圆兼施,黑白关系等都是恰到好处,出神入化。

海。选自《崔敬邕墓志铭》左右结构。(第二点、横折弯钩有残损)整体结字严谨整敛,劲健清朗,动感极强。母部用笔及搭构极为精彩。左下竖折迅疾劲爽,折处尤为果断,右转呈弧形右下行,这是重心安稳的关键之笔。右横折弯钩起笔藏锋,行笔圆浑,力含其中。母中竖与横画顺势而成,自然和协,可谓完美无缺。

崖。选自《司马昞墓志铭》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亦即山收而下部放开。这样一收一放,更显山之高远,崖之刚健。而右点的增设及加大与长撇相呼应,突显了崖之气势,险峻壮观。

外。选自《元倪墓志铭》外字重心安稳,突出体现在捺笔的恰当安排。捺的高与低丶长与短丶粗与细乃至捺的走向是重心稳定的关健。用笔尚方务圆,笔画形态简洁明快。


春。选自《元倪墓志铭》春字主要表现在两个长撒长捺的处理上。首先是撒捺左右分展的夹角适度,足以妥善安排日字。其次是笔势灵动丶形态秀气。而日字笔法则节奏感强烈,既果断利落,又刚劲有力。

温。选自《司马昞墓志铭》左右结构。书者将横加长,改变了结构。这种局部点画的变化,增强了整体感,也增强了新鲜感。两个折笔一方一圆,自然变化,各臻其妙。

護(护)选自《元倪墓志铭》左右结构。左部收缩,右部伸展,而且左右笔画多寡对比强烈,中宫收紧而外围疏朗。右部长撇长捺秀气潇洒与言的长横相照应,使整个字形生动美观,充满活力。

缘。选自《杨大眼造像记》左右结构。左紧缩而仰望,三点右上行,连贯而有变化;右舒展而俯視,两撇左下伸,占位自然,而撇与捺快捷稳健与左上相呼应,巧妙稳妥。用笔以方为主,点画粗细变化明显生动,尤其两细撇的应用使结体更加生动优美。

飃(飘)选自《元固墓志铭》是飘的异体字。故可在创作中选用。这个字结体方正,平中见奇,突出表现在抛背钩的舒展、流畅、奔放而又显宽博沉稳。其力度与气势无与伦比。票的示部完全配合布局的需要,舍点求畅,任其自然。书者的修养由此可见一斑。

别。选自《孟敬训墓志铭》书法肇于自然,包羅世间万象,读此字可有许多联想,自不必多说。行笔多用中锋,以行书笔意为之。结体是左部上下错落,形态可掬,气息温和,自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其间。

波。选自《元暐墓志铭》此字左右结构。三点水极具个性,自上而下,一气呵成,流畅秀美。这类写法与势,也即书势有关。在一部作品中各单字与上下字的节秦与基调在书势上都是相关连的。笔势相合,承上启下,自然流转,行气贯通,每个字都充满着精气神,生机勃勃。在临帖中应注意一字中点画之间毫厘之变化,同时注意上下字的气脉连绵,笔势相承。不可将所临之字机械挪用。

髮。(发)选自《孟敬训墓志铭》倒品字形结构。书者肢解重新组合为左右结构。似此搭构,左部伸展外放,不使局促。右部敛上而展下,奇逸雅致。左右顾盼生动,活泼有加。用笔则方圆皆备,刚劲有力。撇捺圆润势足,略含隶意。古人勇于变化的精神值得好好学习。

贵。选自《元倪墓志铭》贵字贵在用笔。中的横折断开,那个折如同一张强弓,力感极强。长横露锋起笔,行笔果断,如快马入阵,迅疾遒劲。貝部横距相等,两点支撑稳健。整体动中求静,奇正相生,有正大气象。

慈。选自《乐安王墓志》上中下结构。此种类形的字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上、下部均“左右开,中间合”开即外张,合指内合,即中宫收紧。似此行成中间聚集之势。反之则松散无疑。二是重视重复偏旁的变化。讲求重复之美。如中间两个幺。用笔及神态各有变化,和谐俊美,给人以慈爱、和善之感。

賜。(赐)选自《高猛墓志铭》左右结构。在左右点画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将左收而右放,欹侧取势重心偏右,这种反差变化,使赐字充满了活力。用笔方圆兼施,以方为主,劲挺有力,日字末笔以撇代之,气势连贯,赐予后学者以新的思路。

殷。选自《崔敬邕墓志铭》左右结构。左部极力放开,右部紧聚立挺,和谐一致。用笔提按俯仰,笔势荡漾,笔画粗细变化,轻重分明,行笔中自觉地蕴含行、草笔意。细节变化如首撇变点移位、横折钩以横折为之等值得注意掌握与运用。
入。选自《李壁墓志铭》撇画如燕子檐而出,笔意圆润秀丽快捷,捺笔方起方收峻利刚劲稳健。刚与柔的结合恰到好处,完美无华。
安。选自《元桢墓志铭》上下结构。以行书笔意,女之首笔通过宝盖左下行笔,随之上下贯穿成一体。女长撇左下伸展,长横右上杨,欹侧生姿,中正而流美,用笔方圆兼顾,清劲洒脱。

南。选自《李壁墓志铭》点画方刚圆遒,浑厚古拙,笔势峻宕,欧承遗风。在结体上,点画移位奇特,可谓“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应细琢借鉴。

癸。选自《元桢墓志铭》结体茂密而欹侧,中宫收紧而凝重,外示张扬洒脱。用笔圆润方刚,抑扬顿挫,生动遒美。


衷。选自《元桢墓志铭》结体紧峻,欹侧取势,宕逸多姿,用笔刚中有柔,韵律极强。尤是下四画,精神飞动,流畅勁健,书此类部首可借而求变。

策。选自《李壁墓志铭》上下结构。上紧下松,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体势峻伟,给人以气壮河山,从容不迫之感。竹头富于变化,灵巧优美,整体精神聚结,气脉相连,虎视耽耽,一声令下,即策马扬鞭,奔驰向前!点画长短粗细大小俯仰,参差变化,更增加了整体气象。


祖。选自《李壁墓志铭》左右结构。左部收右部放,左竖呈弧状,精神右向;右部行笔抑杨顿挫,节奏感强,韵味浓,最后长横粗壮劲健沉稳,值得重视的是且的竖亦呈弧形,与左弧相向合抱,中宫紧收。意蕴内含,巧哉妙哉。

對(对)选自《李壁墓志铭》。左右结构。结体方正庄重,点画参差相生,以方笔为主,结实刚劲,少量圆笔敦厚朴实,首点、寸点虽小而质纯,各具神态,闪闪发光,是精华之所在,应格外重视。心摹手追,天道酬勤,流光可惜,笑对人生。'

嚴。(严)选自《李壁墓志铭》书者将左上包结构变为左右结构书写,左纵右放,顾盼生动,劲健威严;用笔有隶意,古韵今风,沉着峻整。

天。选自《元桢基志铭》天画较,少,然有大气象,撇捺有圆有方,大起大落,端正大方。临写时注意两橫走向一致而方收,长撇圆行,笔速稍缓,末端势足;捺画用笔由轻到重,力透纸背而平出,勁健浑厚舒张。


水。选自《张猛龙碑》点画有“八法”之大部,用笔 以方为主,少量圆笔的存在,活跃了全局。在结体上,竖勾威仪,左收右扬,正中寓变,正大气象,上善若水是也。


所。连自《张猛龙碑》所者其一意为住所也。书者以一长横将所有点画覆盖其下,其意自明;另查隶书均为长横覆其上,“所”之所宗亦不言而喻矣。长横方起,粗细有变,力含其中,毫不板滞。长横之下,点画志向协调一致。最后一笔,短小精干,顾盼有姿,精到传神!不可乎视。(右上中下均为残損)要多读善悟,以致“有所为,有所不为”也。

勢(势)选自《李壁墓志铭》势,就是在结字上、用笔上呈现出来的倾向性。沈尹默有言“笔势乃是一种单性规则,是一种点画各自顺从着各具特殊姿势的写法。”同时笔势、字势对行气亦起重要作用,可谓“气脉相连、隔行不断。”势字圭部取仰视,丸部躬身头向左倾斜,顾盼呼应,力量内结,似有磁场。而力置于上两部首正下方,力顶千斤,三位一体,笔势相合,雄强奇肆,生机勃勃!

劍。(剑)选自《李壁墓志铭》左右结构。结构上注重字形的调解安排,疏密有致,气势雄强;用笔刚勁有力,尤以“刃”部表现强烈,横折弯钩,凝涩霸气,刃中短撇,力度内涵,四点各异,疏朗天成。注意两个口字间隔属残损,临习时不可写成“四”。英雄爱宝剑,乐师好良琴。同道不妨舞之抚之书之,其乐无穷矣!

歸。(归)选自《元桢墓志铭》左右结构。用笔方圆兼施,折笔较多,有断有连,各具神态;在结构的设置上更具风采,左收而上扬,右部展开注视于左,右中部左点拉长与左提相连,顾盼有姿,精到传神,给人以“高山仰止,崇善如归”之感。

竹。选自《元暐墓志铭》左右结构。相同偏旁重复在汉字构字造形中经常发生。而如何巧妙安排,使各部获得适度重复而又和谐之美,则可充分反映出书者的造化。此竹变化可见一斑。左收右放,右用撇折与竖钩回抱之变,顾盼生动,虚心有节,朴实无华,真乃君子者也!

松。选自《元桢墓志铭》松,常绿乔木。区别于鬆。左右结构。左放纵而右收敛,结体紧密,观之有武术“立如松”稳健扎实之感,又不乏洒脱舞动之风姿;用笔以方为主,刚劲、果断、厚重,质朴无华,令人敬仰。可结合松、竹二字书“松鄰竹侣”,“竹因虚受益,松以静延年”与朋友们共勉!(明日解竹)

望。选自《李壁墓志》望本上下结构,书者将“亡”移至左侧,欹斜取势,与右呼应顾盼,气脉相连,仰望俯视,情注笔端。而右部之上月省减,三横间距相等,走向一致,舒展自然,妙趣横生。

道。选自《乐安王墓志》道字书写,凝练厚重,骨力刚劲。在结体上打破常规,加长首横,笔力遒劲,走之点置于长横之上,而走之的下半部则隐于长横之下,展开捺笔。勇于变化为我们开了先河。读之临之自觉清新别致、可敬可亲,真乃“非常道”也。

厚。选自《张斌墓志铭》厚字行笔沉实,线条饱满厚重,骨势洞达。中两竖力挺刚勁有变,子部则行笔迟速有度,彰显敦实稳健,极富韵味。另古人在厚字横上加一点,也有曰上加一点者,我们在创作中可以应用之。

聲。(声)选自《元桢墓志铭》点画密集,团结一致,有耳之竖钩的力撑与撇画的协作,重心安稳而多姿,丰神舒朗而遒美。点画书写方圆兼施,厚重、刚劲、茂实。显示出书写者高超的艺术修养。确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也。
輝(辉)选自《李璧墓志铭》左右结构。左部之光跳跃灵动,尤是中竖方起右下行而撇画左下劲行将力拉回,而以竖弯钩的圆转更增添了活力。右軍部并不以大欺小,而是將首点低置于左横边,把光辉留给他人,竖画则伸展自如。似此,左右融合、动中寓静,輝耀门庭,氣韵深长!

魂。选自《李璧墓志铭》左右结构,扁方横式,体势舒展,左收右放,动感极强。撇画左下伸展,竖弯钩向右大胆放出,雄强奇宕,给人意料之外的变化,造险而化为夷,似奇反正,耐人寻味。

邃。选自《崔敬邕墓志铭》结构掌握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尤见豕部密而有序,多撇渐次展开。穴之两点、豕上两点巧妙共用,两个捺笔一收一放,甚是得体。用笔蕴含行草书笔意。然粗浑雄壮之笔亦含其间,如竖弯钩之笔由轻至重,渐行渐按,入木三分,富于变化。

椽。选自《李壁墓志铭》左右结构,左低右高,属斜画紧结形。木部用笔厚重,右部点画瘦劲。重要看点在于右下部三撇,起笔几近一源头,而行笔走向则渐次展开,这类聚散.手法可在书写相同部首时借鉴。此外椽结体留白奇特,即密处更密,疏处更疏,对比强烈。
文。选自《张猛龙碑》魏碑书法由于笔法与结字的渐趋雅化而由质而文。而《张猛龙碑》则是其质文辨证关系处理和谐的佳作。用笔方、侧、圆兼而用之,结字善于造险又能复归平正,极尽变化。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张碑文质相符,相得益彰,愚以为是学习质朴、俏丽一路魏碑的首选。
簡(简)选自《崔敬邕墓志铭》上下结构。草头左收右放,門部左敛右舒,整体感觉变化颇多。再看笔法,竖画末端尖圆有变,竖钩形态钝锐各异。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微之处的用笔,增添了整体上的清俊劲爽,变化生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峻。选自《崔敬邕墓志铭》左右结构,山画少占左上,右撇伸展占位左下,险峻雄强。峻字重复点画较多,有两左折和两右折。然折之连、断,画之粗细、轻重多变,重复而不雷同。这是魏碑书法中常用技巧,值得在临创中细心琢磨、牢记与应用。
縣(县)选自《杨大眼造像记》左右结构,左低右高。县字多横、多点、多撇画。然则通过点画匀称书写、空间疏密有致安排、以及点大小形态变化,使相同点画重复出现而不雷同,在笔势自然的往来中获得审美上的有序与和谐。

承。选自《杨大眼造像记》此碑乃魏碑鼎盛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碑刻。是典型的方笔作品。承字用笔拙重、方笔刀刻、笔意峻拔、书风雄强。结体则斜画紧结,左低右高,扬左撇而敛右捺,竖钩如努,中宫紧收而周疏。我们在临写时既要抓准结构,同时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一丝不苟写好每一画;而在创作中则要食古而化,不为所困。

海。选自《崔敬邕墓志铭》左右结构。属不稳定字型,尤以每字较难写。书者解决的办法是中横平贯中心上弓有力,折以行书笔法不折不顿如钢絲,细而不弱,勾置中心线上,是重心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撇折敏锐右下用力,将母倾斜之力向右下拉回。至此,海字动中求静,欹侧宽博,既有瘦劲挺拔之骨,又含广纳百川之姿,意韵俱佳。

流。选自《崔敬邕墓志铭》左右结构。左之提方起上扬力度非凡,右部末笔至末端加力重按而行並形成锐利之角,刚劲方锐之气与左提遥相呼应,无疑是该字的主笔,字风一统。而其余副笔则形态大小各异,尤以右下第一点如流水之滴,似不经意,然虽小而圆浑妍美,亦是点睛之笔,甚是可爱!

拔。选自《崔敬邕墓志铭》左右结构。右部源于篆、隶。运笔上有行草书笔意,最后捺笔重按而后迅提笔出锋增添了情趣之美。体现在结体上,左細而劲健清朗,右重而粗浑飘逸,动感对比强烈。

 與(与)选自《高猛墓志铭》与字气势充沛,笔画锋芒毕露,挺劲有力。同时行笔果断流暢,一气呵成。一长横与左右两点笔势不可遏,既洒脱,又有支撑全局的力量感。产生如此效果完全在于胸中有字,意在笔先。临帖尤是。

 情。选自《李壁墓志铭》左右结构,左呼右盼,上密下疏,情结中宫。书者善调解安排,尤以右半部为绝妙,上右仰而下左倾,追求险绝后的平正,既静然浑厚又神采飞扬,给人以无限暇思。 

 男。选自《孟敬训墓志铭》上下结构。用笔锋芒毕露,峻利刚劲,力道惊人,且点画独立而连贯。在结构上有隶意,主要体现在“力”上。这种可变因素的利用,不断产生解构作用,加大了点画的质感与结体的变化,既大刀阔斧,突显奇逸与威猛,又不失清勁和潇洒。值得在学习中很好地琢磨、运用。

 桢。选自《元桢墓志铭》左右结构,左低右高,左顾右盼,向心力、凝聚力极强,中宫紧收,峻欹而中正。用笔劲健沉稳,木字劲挺,勾尤力透纸背,右部方圆兼有,如若'两坚笔稍加粗细变化则更显姿致华美。

 孝。选自《元桢墓志铭》上下结构。上偏左,下偏右,重心稳定,结体紧峻,庄重典雅。笔法刚劲茂实,形态爽利明快,长撇力撑局,韵骨俱佳。临时注意读帖,且莫将残损如当点画。如子字横与竖勾所夾点。

為。选自《司马昺墓志铭》为字的最大看点是其多处转折笔法的处理,可谓有方有圆、有重有轻、有提有按、有疾有迟,变化多多,各臻其妙。结体搭构欹侧逸宕,如快马阵、奔腾向前;如马提琴起、节奏抑扬、激情高昂,如……使人联想翩翩,催人奋进!

耀。选自《元桢墓志铭》左右结构,神采飞扬,意态奇逸。用笔方圆并用,横画收笔出锋,相同笔画与部首自然变化,生动活泼。

操。选自《元桢墓志铭》左右结构。右部点画搭构变化很大,不易辨识,参用草法。三口变成厶和两点,而木字变化更大。捺画应是亮点,向右平出、收笔意态上扬,古朴、劲健、力透纸背。我们在临习的时候,首先要深入细致的品读,反复体味个中气韵、神彩,通过与古人交流“悟言一室之内”而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目的。且莫走马欢花、囫囵吞枣,浪费光阴。

岳。选自《元桢墓志铭》康有为对此墓志铭评价很高,称其“体庄茂而宕以逸气,力沉着而出以涩笔”此字行笔提按顿挫、干净利落;笔画遒劲、刚正不阿;结体上紧下舒、稳如岳峙。

祖。选自《元桢墓志铭》左右结构。左部以圆笔为主,自如樸实,而右部以方笔为主,风骨独具;整体上左右呼应,妩媚洒脱,刚柔互补,情趣盎然。实乃大手之笔。

惠。选自《元桢墓志铭》用笔方圆兼施,笔势往来如惠风和暢,遒丽融恰而憨态可掬。动中求稳,不拘一格。

乙。选自《元桢墓志铭》此字虽仅一画但巳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碑味与古人勇于变化善于变化的精神。而这种变化源于造化与想象,而且后者极为重要,黑格尔有言:沒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反之则个性出矣!

分。选自《元固墓志铭》字形扁方横势,有隶书的痕迹。点画书写上方圆兼顾,笔势上有躬有伸,如刀部及捺笔。给人的感觉是变化生新,质朴而沉稳。

朋。选自《元显俊墓志铭》朋字呈左低右高之势,把左右两部(两月)变为包围结构,故而两个月字亦发生变化,也即同形异构,险象环生。

處。简化为“处”选自《司马悅墓志》处字的中轴线十分精确,也即中竖和下钩都在中轴线上。这是重心安稳的重要条件,其次是长撇长捺左右分展恰到好处,使重心更加稳定。而上部四横、下部四撇都相对的比较等距平行,使得结构也更加协调与完美。我们在学习与创作中要注意到,独体字上方有点下方有钩的,中轴线一定要垂直连接在一起。


思。选自《孙光墓志》思字带有行书笔意。中轴线偏左,字的重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造成了字势的动感,使作品的表现力、表现手段扑朔迷离,因而我们在创作中如果能够灵活巧妙而恰当地运用,那将极大增加作品的魅力。但是这种变化要掌握好分寸,不可任意无度,否则将失去结构的整饰与动态之美。

義。简化为“义”选自《张文义造像》此字体势开张颇有动感,书写技巧含量高超,艺术表现力强烈,富有情趣。那主要方法是“中轴线”变异。(所谓中轴线即穿越字正中间的垂直的一条线。这条线关系到一个字的工整端庄)如果中轴线变异,即左右移(摆)动很大或左右交错,就造成字势诸多的变化。中轴线改变,字的重心也随之改变。那义的重心即左移,而戈的右下行和点的右上落,使字的重心往右拉,整字欹侧迭宕而不失平衡。

圖。简化为“图”选自《张黑女墓志铭》图字内部冲出外包围,似有解放之感、颇有新意,值得创作中借鉴。在结体处理上,字形方而中宫收紧,精美遒古,秀雅端庄;点画表现为方圆相济,厚重瘦劲,刚正不阿。

殿。选自《高猛墓志铭》左右结构。左放右收,左粗壮右瘦劲,相依相拥、相揖相让,和谐得体。尤其中部横折竖、共之右竖及下右点、殳上部左撇都以直竖的形态表现,因而中宫顺畅,加之长撇与捺左右分展,故而上合下开,体势严谨、稳健、宽博。而用笔上则方圆兼施,笔力挺劲、气势充沛、精神抖擞。

神。选自《元瑛墓志铭》神字左动右静,左下让申。而申的中竖上长下短挺拔醒目,而且起收笔和行笔提按变化,笔意中蕴藏着刚毅与豪放的气势。气度凝重、神采飞扬。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尤其要重视长竖的变化与应用,诸如“法”“中”等均可效法神的长竖以求变化生神。

穆。选自《元怀墓志》结体收放穿插有致,整字上紧凑下宽松。值得借鉴的要点是右中部省減小字以一长横取代,同时缩短三撇,空朗左右之下,真乃穆如清风也!

陋。选自《司马显姿墓志铭》此字的最大特点,一是在结构的安排上,各部首均匀占有空间,穿插避让巧妙;二是在点画的书写上变末横为长捺,使之既托起上部又突显灵动。把这些变化应用于创作之中,则可增添新的情趣。

遂。选自《乐安王墓志》汉文字肇于自然,含世间之万象。那通过书家笔墨挥洒,更加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使之耐看而浮想联翩。遂的含义首先是顺,如意:遂心、遂願。再看此字结体搭构,走之如龙舟,上载之部如人乘其上躬身前瞻,精神专注,顺心如愿,读之可亲可敬。再看用笔,可谓方圆兼备、刚柔相济、凝练厚重、清雅绰约,十分精采。

辟。选自《乐安王墓志》辟本左右结构,也非左右相向。书者却将左部写成右上仰视状,将右部辛之上点靠近左部书写,形成向左下俯视态,三横右上倾而竖偏右写下。似此巧妙地将左右相向无间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前贤的高明之处。

毁。选自《司马显姿墓志铭》形容毁字结构安排是左右穿插错落、欹侧生姿、险象环生绝不为过。先看左,两竖向右下行笔,工则往左下倾,力的抗衡,形成弧状;再看右,上下两部分与左部粘贴、穿插,同时长撇全力托起左半部。这种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又团结凝聚的结构搭建手法在我们的临写与创作中应细心掌握大胆应用。并能立杆见影变化生新。

禮。简化为“礼”选自《司马显姿墓志铭》禮字左静右动。细观之曲中两竖方起右下行,豆部左合右开呈放射状,即左紧右松,全力把上部右下行的力拽了回来,形成中心线为弧形的神态,有向心力,似此左呼右应,动静协调、充满活力,引人注目。这种在结体中大胆设置矛盾又能巧妙地解决矛盾的手法我辈应格外重视,改变气质。

靈。简化为“灵”选自《司马显姿墓志铭》北魏墓志可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在繁多的墓志中,这一墓志书法技法最是精彩、刻工极为高明。在技法上常见奇纵之笔、点画安排巧妙,结字灵动多变。灵字既笔力迅疾、又流露出柔性气势,既省减了许多点画、又俊拔韶秀。用之于创作则变化生姿、情趣凑添矣!

雲。简化为云。选自《楊大眼造像记》我们在临写之前要重视一个“读”字,雲以方笔为主,笔画走向角度右上倾;点画粗细对比、长短搭配变化多多;雨部第一点与云部末点走向不同却遥向呼应;雨中四点以行草笔意表达,添加了灵动。这些精微之处的变化要细心观察、牢记于胸、为我所用。而读后的临写则易入形神,收效尤佳也。

亦。选自《元倪墓志》这种字我们可称同字异写。这类结构独特的字在墓志中常有出现。亦字把点和横变化为点与横撇的组合笔势连贯,承上启下;下半部则以行草笔意写出四点而替代原点画。这种写法为我们创作提供了方便带来了变化。但我们切不可随意制造。应多积累和熟记一些前贤们创造的同字异写之字,为我所用。

昆。选自《元略墓志》昆字用笔多用方折,锋芒外耀,刚挺劲健。取势欹侧,动感颇强。而重点更应看其相关部首与点画之变,为我所用。如“匕”的竖弯钩采用竖提;而短撇则以长捺取代,捺则保留着隶书的波势,或者说整个“匕”都属于隶法。隶法的延用确是北碑一个特色。用得恰到好处定会增辉添采。

心。选自《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此字的形有篆书的遗痕,心钩保留隶书的波势。这是北朝复古书风的一种表现形式,保留了古质朴茂的书风。我们在应用中可以参照,切不可照搬。书为心画,法古求变。

終。选自《爨龙颜碑》该碑在用笔上以方为主、有些字的点画与偏旁沿用隶书的笔意去书写、有的还以篆书的部首掺糅其中。这做为篆隶向楷书过度的一种特殊书体仍保留着篆隶的遗痕是很正常的。这在当代楷书或隶书的书写中也都有采用,这无疑为调解字法、活跃章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如“终”字左旁用篆法却有变化,左右顾盼穿插又稳妥和谐。  但这种魏碑中借用篆隶的现象我们要“活学活用”有取有舍,变化出新。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的要静下心来下凡苦功才行。

哲。选自《穆玉容墓志铭》该墓志铭揩书基本的笔画已經形成并进一步走向成熟。尤其横画的起收顿挫都很到位,用笔娴熟笔画细腻温雅。结体均匀整饬清雅。体现在哲字上均可见笔画的雅致与结体的妩媚。特別是“斤”部的竖撇及竖的形态与走向更显灵动与精彩;结体上,提手移位于左侧,增强了整体感及重心的稳定性。细品之结体上的“哲理”也确实很强。可仔细琢磨。

滿。简化为满。选自《元倪墓志铭》滿字结字扁方横式左收右放。突出变化在右部。右上部变廿为草字头,灵动劲健;下部变两入为两竖点,省减宽绰。

斷。简化为“断”。斷字中的同形较多。前賢采取的手法是用一短撇与短捺代替两个幺,舍其形而以意代之,果断利落;而竖折仅包围下部。这一手法,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采纳效法,以求简便快捷,別出新裁。

茫。选自《元固墓志铭》此字主要是看它的部首位置变化,用以提高自己会变善变能力。书写者把草字头移到右侧、把三点水移到左侧。古人这种变化很多。非常值我们学习。 此字短笔多而厚重质朴,结体方正而沉稳。

惟。选自《元桢墓志铭》左右结构,,长撇占位于左下,右上点超长,精神抖擞;四横间距相等收笔多为露锋,整体右上倾,结体峻俏紧凑,妩媚典雅。

子。选自《元桢墓志铭》此字仅三画,起笔承上启下凌空取势写横钩,接着按惯例可写竖钩,但为了笔势更加连贯先写横,最后写竖钩。钩的长短、轻重是决定该字重心稳定的关键之笔。似此塔构确有“气势雄奇,鹤立鸡群”之感。

績。简化为“绩”选自《元彬墓志》魏碑书法许多都是“意态奇逸”,而且用笔结字皆出于自然。如绩字左右结构,左收而仰,右纵而俯,有呼有应,並非机心巧饰,然似欹反正,形神俱精。特別是貝字末两笔,萧洒灵动,妙不可言。

凝。选自《元桢墓志铭一》这个字整体看左低右高。左中右结构。左部增添一点,中部撇伸向左下而最后一点省略以让右,右部则以行草笔意为之,减少点画、增添了连惯与流暢,结构紧凑,凝聚力强。

简化为“垆”,选自《元桢墓志铭》这个字为左右结构。但给人的感觉似独体字。搭构的方法是缩短并下放长撇为短粗撇,并把土加点置于左部使之未有长撇的分割,浑然一体。而短撇的粗重加大了左下重量。这样就整体感极强重心安稳如山。

實。简化为“实”选自《穆玉容墓志铭》实字因“毋”属不稳定形部首,又置宝盖之下,写起来重心不易安稳。此志书写者将毋主体右移,而将横拉的超长,贝置正下方,中轴线垂直于上点与贝的中部。似此搭构,动中求静上下安排得当,重心安稳。'

瓊。简化为“琼”选自《元显俊墓志铭》琼字在该墓志中两次出现。一个是中宫收紧,一个是中宫空出而左右上下占位、避让、顾盼、密不透风、诸法皆用而结构严谨。细读之趣味无穷。

第。选自《元桢墓志铭》本墓志铭文突出特点是结体左低右高、内宫收紧、笔力方勁、秀美多姿。第字上半部都呈左低右高之势。而到下部则以较重的左点、横折的平行与钩的重顿,将力拉回,中轴线居中,更显动中有静,重心安稳。
熟。选自《元显俊墓志铭》用笔以方为主,中宫收紧。结体收放有度。上部左放右收,以让“火”。前人从结体需要出发,常将四点以火替代,这样结体就发生新的变化。此法在同幅作品中四点底多次出现时可采用之。正可谓“熟能生巧”

自。选自《高猛墓志铭》自的用笔方圆兼施,峻拔敦厚,劲挺有力,同时亦有灵秀飘逸的笔法。做为具有包围结构特点的独体字,书写者通过点画不同走向及点画长短的变化。较好地解决了易呆板无变的情况,给人以自强不息的力量感。

春。选自《高猛墓志铭》春字上三横及日字三横间距基本一致,中宫收紧而撇与捺画极力伸展,收放对比明显。故此虽中轴偏左,却欹侧生姿,动中有静,耐人寻味。

孫。简化为“孙”选自《元倪墓志铭》孙字,主要注意观察重复点画的变化。在临写和创作中寻求变化,避免单调与雷同。子部之钩是稍驻笔之后侧锋向左着力送出,笔意饱满秀美。小部之钩以方为主参以圆笔,其写法是笔行至笔画末端,笔锋置于笔画外侧,然后提笔向左上轻推而出锋,外角较方。这种“同形异构”细节变化须精察细审,落笔方能各得其所,如有神助。

書。简化为“书”选自《元倪墓志铭》受南朝书法影响,笔法中渗入圆笔和行书笔法,因而点画圆润流暢,结字温和雅致。書字最大的看点是长横这一主笔。露锋起笔,渐按行笔、中部稍提,收笔前逐渐加重,自然收笔,运笔自如、充满活力。一其余三横依次加长,间距相同。两个转折则侧锋切下,果断遒劲。

範。简化为“范”。此字品字型搭构。中宫收紧,右下末笔稳健右下行,力含其中,而收笔紧缩,奇逸雅致。整字用笔方圆兼施,既森严凌厉,又有柔化与轻松,耐人寻味。

薄。选自《崔敬邕墓志铭》结字严谨,点画粗细变化明显,细画多体现于横,勁健清朗;粗画多见在折与竖钩,方锐雄壮。整字圆浑妍美又雍容平和耐人尋味,久读不厌。

必。选自《崔敬邕墓志铭》独体字,点画少,书写时以方笔为主,点画粗壮,有方锐之气。结构疏密得体。值得注意的是笔顺次序,它是写好此字的关健。笔者以为应是先  写中点,可谓一点定乾坤,以下依次是心钩、长撇、左点、右点。

这是侯字。属左右结构。书写者收缩横折并紧靠人字旁,省減矢之短撇,两横也是紧靠人字旁。經过此番手法的处理,使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变成了独体字,实在是巧妙高明少見。

冀,选自《高猛墓志铭》上中下结构。呈左低右高之势,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书写者省減北变为两点,解决縱向过高问题;田中竖穿入共的中部,增强全字的整体感。最后一横的加长及其下左右两点的展开与支撑,宽博有力,重心安稳。整字方笔居多,峻拔抖擞,充满力量感。

驚。移位挪让,化欹侧为平正是先贤结字常用的一个重要手法。驚字原为倒品型结构,上宽下窄不易写稳定。经过各部位重新组合,既沒改变字意,又重心安稳,变化出新。

蔭。简化为荫。这是品字型结构。书写者极尽上下、左右穿插、避让之能事,至使结体各部搭配紧凑。细观之,草头第二撇超长,置于下部左右部首之间。耳刀极力收敛以让撇。而捺笔伸展自如。右下部笔意连贯而稳健。可以看出书写者技艺高超过人和意在笔先对结构安排的重要。

獻。简化为“献”。此字左右繁简悬殊。左部点画垒迭高耸险峻,有不稳定因素。解决的办法是将右部犬的撇化为顶天立地的长竖如屏障紧立于右侧,同时犬之捺笔穿过长竖有力支撑左侧中部。至此獻字重心稳如泰山。先贤结字手法可谓匠心独具。只是长竖少有粗细变化略显僵硬。-

朔。取自《孟敬训墓志》北碑结字,书者常匠心独具,手法多多。朔字左右疏密对比悬殊,左部仅占三分之一。采取的手法是省减点画、舍形取意、收缩纵立;右部月则一任舒展可使走马。古人造字构形,大胆有度,出人预料,叹为观止。用笔方圆兼备灵动自然。

頌字出自孟敬训墓志。此字给人第一印象即左右占位多寡悬殊。左公与右頁上部基本平齐。而公下空出,公字右上倾,两点含隶意潇洒自如。頁之横折竖粗壮徐行,略带弧意,其力内含。頁左点以撇为之向左下,意到笔不到,互加悬念迭生。需要说明的是最后一点,北碑有两种写法:一是点法,末端与竖相交不出头;二是竖末端做钩以侧锋出之。此点我以为用点法较贴切。总之当灵活运用,注情于笔端。

衡,选自元桢墓志。左中右结构。左纵长让右,中部重心上移且动感强,右部铮铮铁骨,钩力如铸並占中部之下,是“复归平正”的关键之笔。结体欹斜紧密,意态横生;用笔遒厚圆浑,点画茂实刚劲。

润选自孟敬训墓志。润之三点水收缩达到一种极限,与左竖密不可分。而门的两扇上部密封,左右竖笔长短粗细变化奇特,王字靠左上,为右侧留空通气。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结体搭构看出技法相当的成熟。真的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玉润金声'

一个守字看古人的变化,点画的安排,重心的掌握……       我们看每个字,都能找到它的重心部位。这个部位也是这个字的视觉中心,也称“精神挽结处”。守字支撑它的重心部位是竖钩。但由于其竖部偏右重心偏离,书者在笔至竖之末端时驻笔侧锋铺毫着力向左稳健行笔未端稍扬,重心左移,使该字安若泰山,给人一种守望宁静之感。而其余三点大小位置安排及横折钩果断利落切下的有力配合,使守字更臻完美。
厚。出自《乐安王墓志》魏碑中许多高手在结字中都善于造险又能化险为夷,以欹反正。厚字属左上包结构,被包部分向左倾斜险势严峻,然有左长撇的有力呵护、支撑,通体形成梯形结构,上窄下宽,重心安稳。如同众木竖立一起险而不倒。

誠。选自《孟敬训墓志》此字与“润”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将左部纵向收敛到极至且与右部偎依密不可分。成字则金戈铁马,大刀阔斧、驰骋疆场、尽显神威!书家豪情注入笔端。这种左右结构结字之法,我们在臨习时一定要细心领会,牢记于胸,乃至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终,左右结构。整体搭构是左仰右俯,左低右高,捺笔舒展而中宫收紧、密不透风。此字须细心体会其左右穿插顾盼乃至擒纵手法的巧妙应用。笔法上以方为主,以圆为辅。

“復”简写为复。此字左部与右部均上松下紧,重心下移,特别是右下部尤是。这种“收缩”並非“削足适履”而是藏巧于拙的一种表达方式。似此使復字重心更加紧凑沉稳而又变化多姿。但在学习应用中切忌收缩过分以至“弄巧成拙”。

食。选自《元倪墓志铭》一字之中多捺时突出一笔作主笔,其余作副笔。作副笔表现的主要方式是用反捺。而此字却放纵撇画而敛收了捺画。分析其原因是章法所迫,辟开上下字皆有长捺而雷同。这就是高手。创作中类似情况常有发生,应随机应便“食而能化”,方见成竹。

靖。出自元彬墓志。包世臣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靖是疏密变化奇特的代表。左疏放至极,右收敛而下尤。强化对照,增加奇趣。然左部立字上倾,右部月竖变短撇隶意左弧,这些看似不经意而微小的笔势笔意的变化产生呼应与顾盼之情,字态愈发生动。笔法则有方圆之变、刚柔相济、恰到好处。

霍乃上下结构。这里注意两个看点:一是雨字里左右点以行书笔法入,连贯、率意、灵动,而且左下点下移占位,为上下结构的紧密创造条件;二是看重心的安排。下部佳右移,特别是右移中竖,破平正为欹侧,字的重心右移。然书者意在笔先,已有雨点偏左加重大、佳撇长与竖画伸展的有力支撑做铺垫,致使霍字重心安稳、神采飞扬。

尊。出自《刁遵墓志铭》多横,长短粗细变化明显,横之间距基本等同,横之走向趋于一致。用笔方圆结合,遒劲有力。上长横侧锋铺毫而行,潇洒劲健秀美,下竖钩方劲力挺精神。“酉”部使转雍容浑穆用“塌肩”法。(塌一倒、下垂)不提不按,圆转下行,含虚、凝练、秀美、和谐。尊字结体朴茂清朗、古雅自然、落落大方,确有“尊賢容眾”之態也。

这是“滔”字。书写者对结体安排及省减、替代的运用可谓极至。一长撇是滔字的核心,一是它把左右结构变为一体;二是三点之下提与右部上撇都由其一撇替代,大胆、可爱。同时,右上撇下三点減为小小的横折、下部的“臼”由旧替代,省減了点画。在笔法上则以圆为主略掺隶意。书写者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换得神来之“笔”,令人百看不厌。
與,简化为与。齐白石论画“物有常态,太似媚俗,不似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书法亦然。你看與字之变,书写者把“與”上部左右的短横省減为竖。似与不似,一看便知。这是可贵处。可称为遗貌取神。是轻装上阵、神采飞扬。此外,上部竖多而有序,在笔法上极尽长、短、粗、细、方、圆之变;更值注意值得赞的是主笔长横统领全局,右横折竖副笔贯穿上下,气势连接沟通,其余点画可称余笔,是多而不乱、顾盼生姿、精到传神。这些“善小”之笔在结体中具有重要位置,不可轻视。

園,此字左竖短有弧,右竖直而长,上横与下横粗细有变且走向是向右上和右下展开,非常巧妙地解决了外包围容易方正无变的形态。与此同时横折以圆转之法,即筋骨内含、笔锋藏于点画之中,含蓄蕴藉。被包部分点画长短多变,布白均匀有秩、追求空间分布的和谐。特别是土下部分点画横向之排列极尽摆布,是古人勇于变化可贵处。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传承。

左中右结构。左部双人用笔果断利落;中部竖画高挺醒目,起笔方折刚劲,行笔略带弧度,力含其中;右部则占有空间。整字气势贯通和谐,蕴藏刚毅而凝重的气息。

魏碑书法处于过渡期、嬗变期,很多字化隶、化篆为楷,展现了別样意趣。這些特殊化、个性化技巧的应用如同将行、草笔法掺于楷书之中一样,在整个碑和墓志中不显冲突。相反,这种打破常态的“楷”法在碑中的应用,使通篇增加了活力,生机勃勃。在笔法上,此字方圆互动,予部书写果断流暢,末竖还带有隶意。这在我们的创作中都可以借鉴运用。

先从结体的变化看,该字的书写者将中两竖截断处理,下半截变成短竖钩加三点。虽说复杂些,却使此字生动有加,避免了机械摆放的木呆。再从用笔上看,点画粗细对比强烈,转折侧锋切下,中间两竖中锋用笔瘦劲钢健,底部竖钩粗壮结实力挺千钧。很多点画的书写都被唐欧吸纳。我们在书写“絲”、“聯”等字时也可吸收兼字底部的写法,学以致用,变化气质。

魏碑书法用笔有以方为主,有以圆为主,亦有方圆並用者。此妙字出自《鞠彦云墓志》可谓方圆兼用。而且左多用方笔,凌利果断、斩钉截铁,雄强恣肆;右部则多用圆笔,浑劲含蓄,平实朴茂,骨力内含。尤其最后收笔一撇,徐徐掠出、笔力内含,具有沉厚、拙重的美感。且此字左动右静,似扶老携幼,一路前行,妙趣横生。所以在读臨碑帖中要细心揣摩、静悟其妙。且莫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如“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则徒费时光耶。

此字在收放、疏密的处理上可谓极致。口收缩到不能再缩、烏部放纵到不能再放,'整体合谐。点画上,方圆并用、粗细有別、四点以斜挑替代,可谓完美无缺,读之赏心悦目。'

碑中带有四点底之字除正常摆法外多简化与之,以行草书笔法简省、替代、连写。庶下四点用两个人字表现实为少见。然此种变化却增强了结字的丰满厚重感,而且左下包围部分志向一致,整字重心稳健。

然省减笔画三之一。而“然”之模样依然存在。这在魏碑中可谓草化处理的典范。你看,草书简省、替代、连写之法在“然”中都有体现,可细细品读。这种至纯至简“形简意丰”的造意不在于其技术含量,而在于'文化与情感含量,'在于书家内心世界之丰富。正所谓“书为心声”道法自然。

融字这一左右结构之字,为求变化可左右位置变换。而此字虽未左右变换却在结构疏密、擒纵、点画增减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手法。如将左部下方的上包下的写法变为秃宝盖,把原被包围部分增加了两横变为羊,且左部纵而点画密集瘦勁。这种安排为右部留下了广阔的天地,虫字舒展自如。这些技法处理的“随意性”导至存在各种可变因素,不断地产生解构作用。因而更加丰富了魏碑书法的内涵。

此字是“憑”简化为凭。系上下结构而且上部笔画多,更为突出的是“憑”字可谓多点字的代表,共九点。北碑书写都是民间高手,书法造诣都可与东汉奴隶书碑版相媲美。一方面形体上保留许多隶书的痕迹,一方面又大胆掺入行草笔法,既快捷又很好地调解了搭构中的矛盾,如马的四点以一斜笔取代,既妥贴又和谐。加之心底宽大,三点形态、位置摆放合理,笔画以方为主,整字端庄凝重。

行草书笔法在楷书上的应用正如郑板桥书写的一副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删繁就简,如作文之缩写、如简笔画之创作,是精简提炼,是返朴归真,给人以遗俗绝尘、真水无香的感染力。腾之马,删繁就简,舍四点以一笔代之,既简捷又增加了腾的整体美感。古人书法中的简约与结体之变,值得仔细体悟。

此字乃庭也。应属左上包结构之字。(选自元钦墓志铭)正常写法是将建之放在广之内,也即廷在广的包围之下。也有将建之移至广之外,形成左下包结构,而此墓志的书写者则将建之变走之而且与撇交织在一起,真是极尽变化之能事。但愚以为缩短中竖、走之再往上安排一下以显结构紧揍会更好些。

此字为'“瑰”的繁写。魏碑书法用笔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之间独立性强。然为简便宜行、省时快捷,在正书之中又不拘一格、掺和行草笔法,似此增添了笔势之连贯、势态盎然。使原本独立的点画气脉相连,使一字之中既有刚劲峻迈之气又有灵动温雅之风,尤显魏碑风采,更有永恒的魅力。

魏碑书法,善于造形求奇。奇即含于正之内,正即列于齐之中。“崩”字原本较平正,为求变,将朋倾斜摆放,朋字擒纵有度,且双月上部、山与月都有牵丝相连,团结一致。而山之中竖与月之钩相连在一条中心线上,整字重心安稳。真乃腾凌射空,意态飞动,巍严屹立;恰似“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耐人寻味。

裂字上部左下斜、下部右下倾,是一种力的抗争,是设置矛盾、化解矛盾,以欹反正、又动感极妙的结体。古人在书写中善于造险又能化险为夷的手法实在高明。值得大家在读、临中很好地琢磨借鉴。

相同的点画组织在一起要强调差异性,相同的部的部首组合成字要讲求变化,无“破”不奇,否则各部各自为政,无主无从,毫无变化,就不成体统。絲字左收右放和细节上的经营,如左部省减一点以让右,而右部放开左点占位,一点共享,正是避让穿插、擒纵有度,平中见奇。这种同形异构的手法在学习中应精察细审,用于实践,勇于变化,方显手上功夫。

隆字点画之间笔势相承,收放有度、各得其所。结体的搭构上,左收右放,揖让穿插、顾盼生动。右上部灵动潇洒、尤以短横长撇漂亮灵利。下部四横间距相等下横最长,是动中取静、重心平稳的重要支柱。 在临习时细心领会其用笔及结体的奥妙,必有所得。并可组“德隆望尊'等句,加强学用结合的实践锻练,其乐无穷。
点画用笔上的方圆并用、结构上的左右部首刚与柔的巧妙运用,使“即”字笔画劲挺有力,锋芒毕露,如左部。加之右部圆转含蓄、果断、一气呵成的两笔,使整个字神采奕奕、极为生动。此外一点移位于挑竖之间亦恰到好处,无可挑剔。古人这种勇于变化、善于构筑的精神和手法,我们在实践中应很好地学习、应用、以致有新的突破。'

此为“戏”。明显右让左,左为戏的主角,而右部是配角。然左部右下又给戊之左撇留有餘地,戈钩上伸以補右上空处。主配角有分有合。而在用笔上,左部以方为主,右部以圆居多,这种刚柔相济、主次和谐的用笔与搭构表现出的威严与亲和感恰似一台戏,完美无缺。

字形方正,最忌呆板。书者采取点画粗细长短、收放兼施变化、以及在结构上内紧外拓、收放结合等手法,使整字饱滿端庄,峻宕遒古,气局博宏。这在后来的唐楷中多有体现。

言之长横与成之戈钩一上扬、一上伸下展,是该字主体骨架,亦为主笔。而其余笔画则同绿叶一样紧密组合与衬托于“红花”亦即主笔的上下左右。整字左右收放得体,团结一致,诚可贵也。

親。给人第一印象是左右结构親密无间。细观察结字手法多多。是“欲扬先抑”也即左部点画较多,以窄长的手法留给右部以较大面积。右部宽大,且横折向右下斜、竖弯钩向右舒展,更显宽松自如。整字形成上窄下宽之势,既親密无间又稳如盘石。这里要说的木之右点的摆放很重要,因与右横、撇均有关系。我的做法是最后去写这一笔,新字等均可用此法,不仿一试。

散字左放右收。而且左上放开而收缩“月'。右部上收而捺画放开。左上放开占右,左下收以让又。可谓收放有度、穿插避让得体。此外纵观散字,笔画多变、粗细有別、长短各异,变化多端,耐人寻味。   细观精琢,乐在其中。

聲字是以险峻求稳的结构方式。左侧长撇粗重沉稳与耳之竖钩斩钉截铁力鼎千斤之姿是偏中求险“复归平正”的主旨。而又部折撇收以让耳、捺画舒放的细微变化在以方折占主体的搭构中增添了几分飘逸。正是刚柔相济、充添了活力。 此处无聲胜有声

书法有法,有辨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不仅互加对立互相依存,而且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个短字,左侧一撇一点,一放一收的本身即是对立统一的手法,而左右两部分的结合,左点的缩,豆下横的伸,左右穿插,有机组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立统一和谐有加。

愛字极具特殊性,即众多笔画皆为斜画。但通过线条的走向、粗细的变化、长短的安排、以及穿插避让、主副笔恰当得体而有正大气象。 最值重视的是最后一捺笔长而粗重恰到好处,是该字的主笔,重心安稳的关健。

淵。同一部首变化各异,同一文字,构造多变,取法自然,巧夺天工。魏碑书风值得很好地研究。渊字三点水,强劲古朴,占位较宽,似乎未考虑其右侧之竖撇,实则意在笔先,有意避让,以求变化。似此右上两点宽松自然,整字放收有度,变化多端,耐人寻味。

实。上、中、下结構。体势纵出,魄力雄强。尤其毋部通过线条的不同走向、曲折粗细的变化,和上下部的相处和谐得体。且整字用笔沉健,如断金切玉;转折峻利,有金石意趣。

碑文都是当时的书法高手所为。这是不容置疑的。细观之,同一点画,变化各异,同一文字,结体多变,可谓“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这足以说明非高手不可。 一个“为”字,点画方圆皆备、行草间杂、刚柔各具;而结体天成、精气神酣足。 所以在学碑中亦应“活学活用,学用结合”以出新意。

此字乃“艰”。左侧点画从上至下逐步放开并向右上倾,而长撇与立点的支撑使其稳健。右侧稍低以让左並以反捺收笔,整字骨法洞达、点画峻厚愚以为,临写北碑,应视纸如石,下笔若刀,运笔如有顽石迸裂之声,久习之可改结体与点画柔弱之憾也。

刚柔相济,是说点画中加一些圆转的行书笔意的写法是谓柔,而雨的左三角点和横钩比较刚勁。而能够打破平静的关键一笔在于雨的左点离的较远,与主体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使整字更加活跃。

左点挑法果断刚毅、而右点占高位,下方空处以点添之,虽稍有摆布之感,然点画轻重变化大,布局整体严僅舒适。    可组词:无愧          豈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整体感极强,这一是得力左撇加长统领全局,几近偏旁,又底横加长将上部托起。中部豆紧凑,捺笔稳健出锋,力至笔端。 先细读,看笔画之搭构而后临之,争取记住。
多横並列出现,最难受理。此碑却尽变化之能事。左三横二短一长,长变右上挑且左竖短;右三横形神风雅又存隶意,右竖上方下尖长于左竖而略弧,整字笔画各有千秋又搭配紧凑和谐生动。
虽“孤”不孤。左右相背,精神相通,似共同防御外来之敌,任务明确,分工不分家。具体点讲左提右撇借位避让而且左部高而窄右部省减笔画疏朗妥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书法之难在融情感于笔墨之中,木呆之画何谈形神!正是“德不孤必有鄰”
左右相向,神气十足。似相视而谈,同牵手舞蹈,自然和谐;左疏右密,中部空朗,如印章之布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善於思索,乐在其中。
此字“映”也。书法是关于点画线条的艺术。或可用阴阳来表现。阳为刚、阴为柔。在书法线条上刚以方笔来表现,柔以圆笔来表现。魏碑大都以方笔表现书法艺术,显示阳刚之气、魄力雄强。而适当加以圆笔和弧笔“阴阳生焉”则刚柔相济“形势出矣”。细读此字,体会个中细节变化,用于实践,变化气质耶!       映日荷花别樣红。
右侧笔画少则下移,重心安稳。这在书法结字中很重要。此字可见端庄稳健,而又阳刚气盛,魄力雄强,无可挑剔。

当。此字'正体变态、欹侧取势,如走钢终丝,在不平衡中取势,给人以悬念。上部偏左且倾斜,而整字重心在右侧。采取左侧笔画少上移,如“鳴”“唯”“城”等的结字手法,虽奇却稳。魏碑结构精绝,变化无端,这是古代书家的可贵之处,值得我们精心琢磨学习,用于创作实践。
魂。(写时亦可上下安排)此字云部窄小上移,右部放开,撇长占位。而“儿”部左添画右变形。整个结字收放有度,疏朗自然,精神飞动。
左右相向,避让巧妙,意态奇逸,'可谓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右下之木横贯左右,而竖钩之起笔取代其上部一画,既省減了点画又增加了整体感,也足见“意在笔先”深思熟虑,运用自如。
此字“齐”。繁体写法为“齊。”細观之,上一长横覆盖其上,一家之人偎依其下,团结一致,有收有放,丰腴绰约,望之可亲可敬。试想此字如缩短其上一长横,再把两点之下省减的一竖加上,那将是群点堆砌,形神难备矣。可见古人结体安排之巧妙,长横设置之可贵。 见“齐”思齊,悟其法,得神髓,为我用。
张猛龙碑书法俊秀刚健,精能造极,奇古、瘦硬、峻整、气韵兼而名之。特別是结构精能,格调高古。 秀字横右尖而短峻,禾之撇捺变为提、点,瘦硬、简捷收敛,而舒朗而勁挺。真乃姿态翩翩,秀丽溢洋!
避让巧妙自然,左右相向,紧凑协调。尤其欠之柳叶撇果断圆曲恰到好处。 但古碑帖所存之字也並非字字完美无缺。我们学习时也不要机械临写,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愚以为食之下部挑点有些粗重,缺少灵动。临写时注意变化,可能会有新感觉。
孙过庭《书谱》中说“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这里明确地说明了骨气与遒润在结构中辨证的依存关系。露字点画繁多,雨与足的处理骨气已立。既雨扁而偏左,足与雨之一画焊接形成鼎立之势,力量感强,可谓刚直不阿,义无反顾。而各字则较放松,既有遒润之感又不失向心之力,整字动静皆善,重心稳定。
此字简化为“护'。此字左宽朗疏暢,右窄而密集,可谓疏密变化奇特。而右部有言之依托毫无后顾之忧,更显潇洒自如,神采飞扬。可为以形传神的上好范例。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以形传神。似行走与舞蹈之別也。形与神是对立统一关系,书家在书写时不断地设置矛盾,又不断地解决矛盾,以至形神兼备。 此能字左上向右上倾,而月则右下斜;右半部省减且皆右仰,虽形态夸张,然有向心力,相依为命,神采动人。 多读善思,勤能補拙。
臨习古人碑版墨迹,辄心领而神契之,也既静坐细读熟悉点画始末、结构搭建之宗。似此'落笔自有会悟,书则如意。 此字多竖多点多横,四竖变化多端,四点草法省减为横,而三横长短、走向各异,极富变化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阳询的小楷您见过吗?更加险绝,方正锐利,不愧为是楷书之宗
欧、颜、柳、赵四大楷书的特点比较
书风趋于-秀逸潇洒-圆润典雅【元倪墓志】
书法教授:如何正确的读帖?
浅谈《张黑女墓志》临习摘要
名家带你读 近年出土的碑刻《缑光姬墓志铭》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