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黄的临床应用


  大家知道,在这个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大家都慢慢有钱了,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到处都盖起了高楼,一派红红火火的现象。

这一天,老先生却问小徒弟说,你知道红红火火背后是什么吗?

小徒弟说,火盛则伤精,红红火火背后燃烧的是人体的精油。

老先生一笑,然后说,消耗身体的精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小徒弟说,这是不是就像灯火燃灯油,像汽车消耗汽油,就会蒸蒸发热。

老先生接着说,发热是表象,里面阴油被燃烧,是实质。

小徒弟说,我知道了,治热不要只看到火盛去降火,还要看到水不足,要去滋养阴水。

 


有个司机自身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他到处帮建筑工队拉砖和泥沙,刚开始整个上午都干不完,后来白天也干不完,甚至经常搞到没法按时回家吃饭。随着收入越来越高,他干脆不回家吃饭,在车上吃,把三餐的时间都拿出来去帮人家拉砖,这样他一个赚的钱是好几个加起来那么多。

由于他干活特积极,所以每个建筑队都点名要他去拉砖,这样他接的活越来越多,以前多次为没有活而发愁,现在活儿太多了干不过来,也发愁。他除了又请一个人来帮忙,自己还连夜也去工作拉砖,这样收入再次翻倍,一下子就盖起了楼房,过上在别人眼中是很丰裕的生活。

这样一年两年下来,还没觉得什么,就是偶尔容易上上火,喉咙痛,几瓶凉茶灌下去就好些了。第三年他发现,以前不容易睡觉的,现在干得再累,躺在床上心都很烦热睡不下,隐隐感到好像骨头里都能够蒸出热来。他便找来了老先生。

这病人在老先生诊案前坐了下来,老先生看他双脉细数,明显阴虚劳热,又见舌红少苔,便笑笑说,你这好似阴虚火旺发热,不是一般凉茶清热药能把热退下来的。

这司机听后点点头说,没错,老先生你说对了,我就是反复喝凉茶没降下来才上你这来,为什么我整个晚上都好像汽车那样,从里到外都发热呢?

老先生笑笑说,汽车发热你首先会看什么?

这司机说,当然要看水箱了,水箱水不够,不能够很好地散热,这汽车就会热腾,会烧坏。

老先生说,是啊,人体肾主水,当过度透支肾水,消耗肾精,劳累过度,暗耗阴血,肾水就会日日减少,水一减少,脏腑里的阳火得不到涵养,就会蒸蒸发热,晚上没法睡好觉。这是一样的道理呀。

这司机一听豁然开朗说,是啊,我这几年就像上紧发条的钟表一样,压根儿没停下来,只有不断地加速前行,没有停止了。

老先生说,你身体壮,说明你有资本,但有资本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地消耗。生活要有张有弛才能幸福。工作要有松有紧才能快乐。身体要有动有静才能健康。把这几句话牢牢得记下来吧,才有利于养生。

这司机听完后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老先生说,你想想,你也是开过车的人,开长途车能否一直开下去呢,长途高速路上每隔不远为什么要设计中间休息站?这司机说,人疲累了可以松口气,即使人不松口气,也要让汽车加加水,补补油,散散热,没完没了地开下去,都很伤人伤车。

老先生点点头说,所以赚钱不是人生第一位,要保证身心健康,然后再去工作,生活才是第一位。就像你开长途车一样,先要保证车子不要烧坏,人不要疲劳驾驶,这样不出事故,便是最大的收入。

这司机听后恍然大悟说,老先生,我知道了,我回去得再请一个人,我还是只做白天那几个小时。确实长期透支下去,再壮的身体也会吃不消啊!

老先生听后点点头,知道他找到了真正阴虚劳热的原因,然后就叫他用生地来煎汤服用,单味生地重用100克。喝了三天,烦热解,骨蒸劳热消失,安然入睡。

 

小徒弟站在一旁不解,便问道,先生,这生地怎么滋阴补水这么快速啊?

老先生说,生地黄又叫什么呢?

小徒弟说,叫地髓。

老先生说,没错,是土地的精髓。凡是种过生地黄的地方,三年之中不能够再种。

小徒弟说,这是为什么呢?老先生说,这地方的精髓都被地黄吸纳过来,所以得用两三年时间来恢复土气。

小徒弟说,我明白了,肾主骨生髓,又主水,这地黄地髓,就直接补益肾中精髓,对于身体长期劳伤,阴水不足,热火上蒸的,这生地黄直接就滋阴降火,把人体的阴精水液补足,这样一派炎炎上蒸的火热之象就退掉了。

老先生微微笑了笑说,水箱缺水车发热,把水加够,蒸蒸发热就减轻了。人体长时间没完没了地干活加班,又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就会心中烦热腰酸肾水不足。这时不是去清火泻火,而是要懂得停下来休息,只要肾水一养足,烦热骨蒸之象就像退潮一样退下去了。这就是天人合一,道理往往就是这样简单。

 

《外台秘要》曰,骨蒸劳热,生地一斤,捣三度,搅汁尽,分再服。若利,即减之,以凉为度。

《本草乘雅半偈》曰,种植地黄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上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

十年的周期,让土地转甜,方可复种。

 

有个计程车司机,忙到昼夜不停地开车,虽然他知道自己疲劳了,也开得比较慢,但还是没法避免交通事故。

在一次跟货车相撞过后大出血,腿骨骨折,血虽然止住了,骨折也复位接回去了,身体也在慢慢康复之中,唯独有一个问题,就是车祸以后,经常心烦口渴,大便不通,三五天一行,有时没有用开塞露,还排不出大便。

他便找来老先生,老先生看后,跟小徒弟说,为什么很多交通事故或手术,或骨折脚崴伤的病人,他们大都伴随大便干燥难通呢?

小徒弟说,是啊,我也发现这一个现象,所以很多跌打损伤的名方都会加一味大黄,一方面为活血化瘀而设,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这大便通畅,推陈出新,有助于伤后修复,比如复元活血汤。

老先生说,伤后出血必伴随血虚,伤患处需要大量津液去修复,必定伴随津液不足,五脏六腑都要向胃肠要气血津液,特别是伤后修复,这种气血津液的需求量就大为增加。于是脏腑便拼命地向肠胃榨取津血,这样肠胃津血佷容易就干掉,津干就容易向上化燥烦渴,向下大便不通,艰涩难行。

小徒弟说,先生,我还想到一点,液为血之余,津液它是气血多余后,化生的,当气血不充足时,肠道就不可能有多余的津液。

老先生点点头后说,所以大出血后,不要说肠道气血不足,周身气血都显得缺乏,这样肠道就更加干竭了。所以伤后的患者应该多喝些汤粥之品,来增补缺失的津液。

小徒弟说,这病人心烦口渴,大便不通,也是伤后失血,骨折修复,从气血津液辩证看来,他这身体应该是失去水液的濡养,津液不足所致。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那再想一想,有没有哪味药专门大补阴水,清热生津,解除烦渴的?

小徒弟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水充足,五脏水液都充足。一味地黄饮,乃专滋养五脏六腑津水。《医学启源》曰,地黄饮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

老先生说,那这个司机就用一味生地黄捣汁服用。

这计程车司机,第一天吃了后烦渴就减,第二天大便顺畅,神清气爽,以后每天大便都通畅,恢复以前没有出事故之前的状态。

老先生说,其实用地黄非独为增水行舟,滋润大便而设。

小徒弟说,那还有什么道理呢?

老先生说,你先看看地黄在《神农本草经》中怎么说?

小徒弟打开其书,然后说,《神农本草经》曰,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主血痹,添骨髓,长肌肉。

老先生说,你看,为什么伤科的修复往往少不了地黄,它能从骨髓里头,长到外面筋脉肌肉,甚至皮肤,由里到外,把津水补足后,血脉通畅,痹痛消除,局部修复加快。

小徒弟点点头说,我明白了,先生,这主血痹跟主肠道秘结是一个道理。

老先生说,那你说说是什么道理呢?

小徒弟说,这不是增水行舟的道理吗。

老先生穷追不舍,接着问道,这何以见得?

小徒弟说,你可以把肠道秘结看成舟,也可以把血脉瘀堵的这些血瘀块看成舟,只要把阴水补足,不单肠道通畅,血脉也通畅,那这些代谢产物或病理产物,都纷纷像河里头的船只,或垃圾一样被水冲走了。

老先生哈哈一笑说,这样想倒有点新意,这样增水行舟,不独增肠道水,行大便之搁浅,更能够增血脉里的阴血津液,来行血脉经络里的血瘀滞塞,这样一看,你就懂得四物汤为何成为血家百病共同推崇的方子,里头用到地黄的道理,也就洞然明了。

小徒弟又说,先生,《名医别录》上确实说生地黄可以通脉散血,《本草逢原》上也说,生地黄能统领它药,共奏破宿生新之功。

老先生再次点点头说,这人体血气能够得以鼓动,必须依赖阴津作为资粮。正如汽车能够跑起来,必依赖汽油作为燃料。地黄滋补人体肾阴,补充燃料,则一身之活力因此而振奋,百脉之动力因此而加强,如同河流能发起大水,自然血脉通利,邪去正安。

小徒弟听完,高兴地说,这才是增水行舟的大意,而不仅仅把增水行舟只用于这大便不通,这就浅视了增水行舟之大法也。河流通畅,不单垃圾冲走,所有泥沙瘀堵、舟船都通通能冲开。人体津液充足,不单大便润通,周身百脉五脏六腑,皆得到灌通,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张氏医通》曰,失血后烦渴,大便不通,一味生地黄捣汁服之,若血枯燥竭,用熟地黄蜜煎常服,或熬膏亦佳。

梁庆森经验:猪蹄生地汤治便秘。粱氏得一民间验方猪蹄生地汤,经多位便秘患者服后取得满意效果。取猪蹄一个斩碎,入锅煎至快熟透时,加入生地50~60g,再煎沸20分钟左右,加盐少许,喝汤吃猪蹄,1天分2次吃完。一般服1~2天可愈。服后尚感药效不高时,可适增生地份量,或再加玄参10g;对于久患便秘而体虚者,此方再加熟地6~9g,以防肚泻。猪蹄生地汤不论寒热虚实,统治一切便秘症,男女老小皆宜。方内生地性寒,味甘,滋阴、清热、凉血,导肠胃之郁火而不伤正,配以猪蹄扶正润肠,故大便自通。

 


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读书人,喜好深思,但长期用脑过度,神不守舍。有一次受了点精神刺激,居然烦躁不眠,兴奋异常,脑子像火车一样停不下来,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喃喃自语,甚至说话声音忽高忽低。医院里面初步诊断为精神病,马上服用氯丙嗪等控制精神之药。

一旦不服,又烦躁难安,诸症峰起,然后给他吃药,他就说,我没病,为什么要吃药呢?你们都有病才要吃药。甚至他把药片丢在地上,拼命用脚去踩去跺。家里人看了没有不担忧的,这样连工作都没法再做了。而且经常眼神呆滞,不思饮食。于是家人带他一起来找老先生,还故意骗他说,找中医调调胃口,这样吃饭香些,他才肯一起来。

老先生看后,说,这脉弦细而数,舌红少苔,大便又干结,这是什么证呢?

小徒弟说,这是阴虚阳亢,肝郁气滞。

老先生点点头说,阴虚则脉细,阳亢则脉数,弦主肝胆病,肝郁气滞,那该怎么办呢?

小徒弟说,应该滋阴潜阳。

老先生又问道,为什么呢?

小徒弟说,《黄帝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急),并乃狂。又曰,阳盛不能入阴,阴虚故目不瞑。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就用防己地黄汤,重用地黄,清热养阴,寒降阳亢。

这读书人吃了几剂后,很快能够安睡,睡眠一好,精神就不浮躁了,大便也通畅,胃口很快就开了。然后再调几次方子,并叫他少钻到书堆里去过用心脑了,最好把书本抛掉,这样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

家里人都非常不解,都以为读书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很多娃子父母都想尽招法让他读书都读不进去,哪有医生还劝病人少读书,甚至把书丢掉呢?

老先生笑笑说,读书也要因人而异,凡事都有个度。饭吃多了会伤脾胃,水喝多了会伤肾。你如果过度读书了,会暗耗心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专门控制周身的元神所在。凡事有个度,中医讲平衡,老百姓讲差不多就行了。

小徒弟说,我明白了,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老先生又说,心为什么会像地震那样波动呢?因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心失所养。失去阴血的滋养,人的精神就会容易失控。所以当身体差时,要锻炼身体,而不是拼命地读书消耗。没有身体作为强大的后盾,革命都没有本钱,何况是读书呢?这家人听后都点点头。

老先生说,像这种思虑过度,劳伤阴血之人,都导致神志失控了,要把他们当成虚劳看待,虚劳就有虚劳的保养之法。

然后小徒弟便找出明朝名医汪绮石所著的《理虚元鉴》,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初发病尚轻浅,亦有不药而但以静养安乐而自愈。稍重者,治需百日或一年,煎百剂……便可断除病根。至于再发便须三年为期。此三年间,起于色者节欲,起于气者慎怒,起于文艺者抛书,起于劳倦者安逸,起于忧思者遣怀,起于悲观者达观,如是方得除根。至于三发,则不可救矣。”

原来起于文艺者,抛书,老先生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言出有据,现在大家明白了吧。看来博读其书还是有好处的,不过呢,不能够走火入魔哟,还是那句话,凡事把握度。

 

《金匮要略》曰,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

防己地黄汤治癫狂、语无伦次、烦躁不眠,属于阴虚阳亢,但地黄的用量必须要大。取它量大能滋阴清热,引亢阳能下收之意。这样阳潜于下,精神就不会那么容易狂躁。

《本经逢原》曰,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

戴元礼曰,阴微阳盛,相火炽强,来乘阴位,日渐煎熬,阴虚火旺之症,宜生地黄以滋阴退阳。浙产者,专于凉血润燥,病人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以其有润燥之功,而无滋腻之患也。

一般来说,地黄就是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生地黄:甘,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法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9~15g。

馨若淽兰与君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便羊粪,阴虚肠燥?分享一剂两味中药,养阴、润肠,增水行舟
口干舌燥,咳嗽咽痛?一剂养阴清肺汤,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生津
中草药地黄
名老中医邵朝弟用“一贯煎”的经验分享,非常珍贵!
嗓子干、嗓子哑、嗓子疼!两味药加几片藕,好利索了
生地黄为滋阴补肾之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