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16:卫辉南关孔子击磬处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孔子适卫击磬 图
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的时候,有一次在室内击磬,一个扛着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听到击磬声,说道:“这个击磬的人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听了一会儿又说:“这击磬发出的硁硁声显得太浅薄了!那意思是在抱怨世界上没有人了解自己,没人了解自己就算了吧,为什么一定要人了解自己呢?这就像过河,水如果深那就穿着衣服过去,水浅那就卷起裤腿过去,一切都顺其自然,何必一定要强求什么。”孔子听了他的话说:“他竟然能坚定地说出这样的话,如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世上就没有什么难做的事了。”看来,孔子拒绝了他的批评,这大概就是“道不同”的原因吧。
这个内容载于《论语·宪问》中:“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历,短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看来这个扛草筐的人决不是个普通的农民,他不但懂得音乐,而且还明白音乐中表达的内容,同时他还知道孔子努力追求的是什么。所以朱熹说:“此何蒉者亦隐士也。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此人闻其磬声而知之,则亦非常人也。”(《四书集注》)
翻开所有的《论语译注》,几乎均未注出孔子击磬的具体地点。其实孔子击磬是有具体地点的,其地就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南关村。我们于8月26日下午一点多到达卫辉市,孔子击磬处在卫辉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
从1993年出版的《卫辉市志》了解到:“孔子击磬处在城南关。相传孔子过卫击磬于此,明万历十五年(1587)建余韵亭,后废。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每边宽4.2(米),高约五米,攒尖式绿色玻璃瓦顶,门楣上有'玉振余韵’石刻一块,亭内有御碑一通,阳刻'孔子击磬处’5字,碑阴阴刻诗一首:'荷蒉人过识有心,既讥揭浅厉于深。知其一未知其二,玉振金声冠古今。’均为乾隆手书。”说明他们在编此书时,余韵亭还在,我在该书的彩图上还看到了这座亭子。可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我到处找这座亭子,但没有找到,这里又看不到一个人,也无法打听。
在这里立着一块方形碑,上面刻着《孔子击磬圣迹图》。在图上,孔子居右侧正在讲学,后有屏风,书案左右各立一人,前面席地而坐者三人,对面还站有一人,这些应该都是孔子弟子。图的最左端站着一位肩挑草筐的人,正扭头望向孔子。跟明正统九年所绘《圣迹图》大致相近。碑的后面是一堆碎砖乱瓦,我明白了,余韵亭已经倒了。面对着这堆碎砖乱瓦,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从堆里捡出一块破砖带了回来,以资纪念。
在碑的西边有一间房子,房盖已经没有了,看样子好像着过火。碑的对面还有一间临时搭建的房子,门上有用红纸写的“万世师表”横幅,颜色已退,说明已经贴了很长时间。门上还有对联,已经破烂不堪,无法辨认。门前还有刚刚烧过的纸灰,说明不久前有人到这里来过。
这时我听丕羽喊:“梅老师,到这边来看看。”我顺着声音望去,那里有一座亭子,双檐绿瓦顶,周遭有十几根柱子环绕。我走过去一看,大门锁着,门的左边墙上镶着一块牌子,上书“孔子击磬处”,为新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于2005年12月。
找不到人来开门,门和窗上都蒙着塑料布。我们丕羽找来一个石槽子,站上去,把塑料布捅开,看到里有一通石碑,碑上的“孔子击磬处”几个大字看得十分清楚。原来余韵亭内的碑移到了这里。碑的后面应该就是乾隆写的那首诗。碑文和诗,都是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南巡时路过卫辉时亲笔所书。右侧还有一尊孔子像,两边站着他的两位弟子。我把相机从撕开的塑料布中伸进去,拍下了“孔子击磬处”碑和孔子像。
在乾隆年间刊行的《汲县志》中,还录有时任卫辉知府程启朱的一首《题孔子击磬处》诗:“仲尼数适卫,眷怀情自深。雅志在东周,环辙岂无心。感慨寓击磬,荷蒉亦知音。神龙慕天飞,潜鱼乐渊沉。飞潜各殊性,焉用相规箴?至今击磬处,遗迹犹可寻。丰碑立道周,千载同所钦。”
《汲县志》上还有一幅《击磬亭图》,可让我们一睹当年击磬亭的样子。亭为两层楼阁式的亭子,四周有巡回走廊,十多根明柱环绕,亭角为双层排角,房脊为卷棚顶。外围有一圈围墙。现在这一带也修起了围墙,说明当地政府将有重建的打算,但具体怎么建则不得而知。
诗中所说“仲尼数适卫”,是说孔子多次到过卫国,那么击磬是在哪一次“适卫”呢?据清人戴望《论语戴氏注》载:“时灵公老,怠于政事,不能用孔子,故有动于荷蒉之言也。”据《史记·孔子世家》载:“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孔子于鲁定公十四年离开卫国南下陈国,三年以后,也就是鲁哀公二年(前493)再次回到卫国。这次因灵公“不用孔子”,所以“孔子行”,第三次离开卫国,准备应赵简子之邀,前往晋国。但中途听说赵简子杀了窦鸣犊和舜华两位贤人后返回。此次孔子在卫击磬,会不会是在适晋的途中,有待进一步考证。
站在这长满杂草的地方,仿佛能够听到孔子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清脆的古磬余韵。据说早在北魏时期,就有人在这里建纪念性设施。但有明确记载的,则是明万历十五年卫辉知府周思宸所建余韵亭,之后到了清乾隆十五年,知府王祖晋、知县吴溶敬又建分亭。据传1923年,新华纱厂经理吴潘也曾出资重修过。
在香港,有一处香火极盛的黄大仙庙,庙内供奉的是东晋时的赤松仙子黄初平。东晋咸和三年(328)黄初平生于浙江金华一个贫困家庭。小时上山放羊,遇一善卜道士,认为他有异相,便带他到赤松山修炼,40年后得道成仙。从此他便云游四方,治病救人,济世扶危。为人占卜,极为灵验。后人将其占卜内容,集为《黄大仙灵签》。共100签,内容均为历史人物故事,根据故事的内容,来确定抽签人的运程。其中第八十二签就是《孔子击磬》,签语为一首诗:“圣人击磬在于卫,谁料过门有荷篑。嗟叹有心挽道穷,可怜日月今将逝。”此签的仙机是:“行未归,病愈迟。蚕兴畜,得利微。欲求财,要待时。宅平常,婚不宜。问六甲,当祷祈。谋望者,宜慎之。问风水:财滞多口舌。问遗失:寻之亦难得。问自身:修善免是非。问天时:气运不甚美。问出行:防小人口舌。”后面还有关于此签的注:“昔孔夫子在卫国击磬,有一人挑一担割草篓行过门口,闻磬声而嗟叹,说击磬者系有心救世之人,可惜今日年纪将老耳。求得此签者,凡事当以救人为己任,或出钱或出力,有利益于人者便要嫩(做)。幽则有神鉴赏,明则有人称羡,何乐不为?若年纪老,更要及早行善以救人,必有贵人扶助也。此签似有忧愁气象,问事者亦平常,无碍,平稳。但是非小人之口舌,恐难避免于无矣,宜慎防之者吉。”因孔子击磬是处在不得志的时候,所以抽得此签者运程为“中平”。
在围墙之内,孔子击磬处的东侧,有一座新修的墓,我走去一看,碑文上写着“著名作家刘知侠之墓”,刘知侠的著名很多,但最有名的是《铁道游击队》。通过这座墓,我才知道他是卫辉人,1918年,刘知侠生于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之家,怪不得他与铁道结下了不解之缘。碑后有一首词,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文苑殊子,著作等身。从容撰写英雄谱,临枣铁道锁长龙,沂蒙山区腾飞虎。    功在文坛,名扬寰宇。鸿篇未竞身作古,秋风萧瑟海唏嘘,花落琴冈泪如雨。”
离孔子击磬处不远,还有一座玄武大帝庙。庙内也没有人。
离开卫辉,我们又踏上了前往温县的路。
2013年12月22日第一稿
2014年6月3日第二稿
2014年6月20日第三稿
梅庆吉简介:
著名孔子研究专家,跟着孔子去游学项目创始人。自2012年以来,曾先后四次重走孔子路。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曲阜孔子文化学院教授。出版有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上下册),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梅庆吉跟着孔子去旅行展览专刊》《跟着孔子去游学·曲阜七日》等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府志探源】卫辉孔子击磬处
行走丨卫辉:胜迹、胜绩与胜记
卫辉人给你外地朋友介绍比干庙时 要给他看这个
比干庙
房山大南关郊劳台碑亭纪事
49、历史人物:子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