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75:绍兴城内的蕺山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绍兴城内的蕺山

                    梅庆吉

“蕺”这个字是不是很难认?在来绍兴之前,我也不认识,查了一下才知道,它的发音,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还跟越王勾践还有点瓜葛。周敬王二十六年(494),吴两国在一个叫夫椒的地方发生了一场战争,越军大败,勾践入吴为奴。《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载:“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剉养,妻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意思是说,越王穿着短裤,夫人下身穿着没有镶边的衣裙,上面是衣襟向左开的短袄。丈夫铡草养马,妻子供给饮水、清除马粪、洒扫庭院。就这样过了三年,从未表现出怨怒的表情,脸上也没有不满的气色。

一次,吴王夫差得了病,已经三个月还不见好转。范蠡出主意说:“愿大王请求问疾,得见,因求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言其不死,以瘳起日期之。”其实范蠡已经看出,夫差的病过几天就会好,不过是想用这种办法,以坚定让夫差相信勾践忠贞无二,没有反意。第二天勾践去见夫差,正赶上太宰伯嚭端着夫差的大小便往外走,在门口碰见。勾践对他说:“让我尝尝。”就顺手抓了一些屎尿放在嘴里,然后对夫差说:“下囚臣勾践贺于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夫差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勾践说:“下臣尝事师闻粪者,顺谷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其恶(大便)味苦且楚酸。是味也,应春夏之气。臣以是知之。”夫差听了勾践的话,大为感动,让他离开石室,到宫殿里来住。不久,他的病果然好了。这件事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夫差放勾践归国,结束了三年的为奴生活。

勾践


可勾践自从尝了夫差的粪便之后,就落下了一个毛病,总觉得嘴里有臭味。范蠡为避免让勾践感到难堪,便找到一种“岑草”,让大家都吃。这种草有一种难闻的味道,让大家嘴里都臭,这样一来,勾践就不显得尴尬了。此事载于《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壮元亭

岑草是一种什么草?宋人徐天祜为《吴越春秋》所作音注中说:“《会稽赋》注:'岑草,蕺也,菜名,撷之小臭气,凶年民㔉其根食之。’《会稽志》:'蕺山在府西北六里,越王尝采蕺于此。’”这段话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岑草就是蕺,是一种菜,有点臭味,年成不好的时候,人们挖它的根来食用。第二个是说在绍兴城内有座蕺山,因山上生长蕺草而得名。文中说的《会稽赋》,指的是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我在该文里查到这样一段话:“蕺山在府治东北三里。赵璘直碑云:蕺,蔬类。越王所嗜,常采于此,遂用名之。在晋为王逸少别止,尚留故池与祠堂。”明万历十五年(1587)《绍兴府志》卷四《山川》亦载:“蕺山:在卧龙东北三里许,山少木,多产蕺。越王勾践常采食之。晋王羲之宅在焉,又曰王家山。今西有右军祠,后为戒珠寺,亦名戒珠山。”

那么蕺草又是什么?《本草纲目》上说:“蕺字,段公路《北户录》作蕊,音戢。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它就是鱼腥草!以前只知道鱼草是一剂中药,后来到重庆才发现,在这是一种十分普通的蔬菜,他们把根和叶分开来卖,根要贵一些,吃法是凉拌。我们也曾买来尝尝,开始对那种浓浓的鱼腥味有些接受不了,慢慢也就习惯了。记得武汉疫情期间,重庆给发了一车鱼腥草,武汉人吃了直绉眉头,这是什么呀,真难吃!殊不知在重庆那里可是上等蔬菜,价格总是要比别的蔬菜贵一些。它的名称极多,但重庆人平时称呼它为“折耳根”。

鱼腥草

因绍兴东北方向的那座小山上盛产蕺草,所以便有了“蕺山”的名称。到绍兴来,这座小山是一定要登的,因为那是一座有文化的山。2014101日国庆节那天上午,和我爱人一起登上府山,下山后发现蕺山并不很远,我们简单吃了点饭,便向蕺山走去。

前往蕺山,要路过一个街区,路很窄,两边是古旧的房屋,路边有条小河,河边有人在用棒槌砸衣服。河上有许多石桥,我们曾走过一个桥叫“探花桥”,应该是有故事的。有一条路正对着蕺山,名字叫蕺山路。路口有座牌坊,上面写着“胜迹长春”四字,柱上对联是:“寺曰戒珠右军舍宅;桥名题扇书圣挥毫。”另一面写的是“翰墨春秋”,对联是:“幽巷长街重展千秋画卷;戒珠题扇永留万古书香。”这些内容,在强烈地传达着书圣王羲之的信息,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一带叫“书圣故里游览区”,地方的行政单位叫“书圣故里社区”。说明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就住在这一带。

沿蕺山路北行,走不远看到了一座小桥,桥边立着块牌子,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桥群:题扇桥”,旁边有王羲之给老婆婆题扇的塑像。王羲之的住宅在蕺山脚下,他每天上班,都要从这座小桥走过。有一天,他走到这里,看到一个老婆婆在卖扇子,半天也没卖出一个。王羲之就说,我给你题几个字吧。说着便在扇子上写了几个字。老婆婆看到他把扇子写的乱七八糟,很是生气,拉着王羲之不让走,让他赔扇子。桥上人来人往,有认识王羲之的,就出高价买扇子,你一把我一把,很快就卖完了,比平时多卖了好多钱。后来人们就把座桥取名为题扇桥。此事《晋书·王羲之传》有载:“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故事还在继续。老婆婆尝到了甜头,第二天早早来到桥上,带来了一大堆扇子,等王羲之来题。王羲之远远地看到了,觉得长此下去也不是事,就从另一条胡同溜走了。从题扇桥往北走不远,有条胡同名叫“躲婆弄”,就是王羲之躲老婆婆的地方。此事《王羲之传》上也有透露:“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躲婆弄

蕺山路的尽头,就是戒珠寺,也叫戒珠讲寺。门上方的“戒珠讲寺”四字,为赵朴初所题。门两侧的对联是:“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样庄严。”相传为张大千所题。值得注意的是,门旁还有块牌子,上面写着“王羲之故里”,为绍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929日公布。明明是一座佛寺,怎么成了王羲故里?佛教寺院的山门一般为天王殿,里面供奉着弥勒佛。而这座寺庙山门中间供奉的是一幅画像,画上写着“王右军”三字,下面牌位上写着“戒珠讲寺佛主书圣王羲之神位”。这位王羲之,变成了佛寺里的“天王”。南宋嘉泰《会稽志》载:“王羲之宅在山阴县东北六里,旧传戒珠寺是也。旧经云:羲之别业,有养鹅池、洗墨池、题扇桥存焉。今寺有右军祠堂。”又说:“戒珠寺:本右将军王羲之故宅,或曰其别业,门外有二池,曰鹅池、墨池。其为寺不知所始。”南宋宝庆《会稽续志》说:“寺初名昌安,唐大中六年改戒珠。”王羲之住宅,怎么又变成佛寺了呢?佛寺为什么叫戒珠呢?原来这里面隐藏着一个生动的故事。

王羲之喜欢养鹅,也喜欢玩珍珠。一天,一位僧人来方,也是他的老朋友。老朋友相见,王羲之十分高兴,顺手把珠子放到旁边的桌子上,白鹅在旁边走来走去。他们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饮茶,一边下棋。僧人走后,王羲之发现珠子没有了,便找到僧人询问,话里话外怀疑他给拿走了。僧人也没做辨解,但被人怀疑偷窃,心里很不是滋味,久而久之,一病不起,不久死去。不久王羲之的鹅也死了,人们在它肚子里发现一颗珍珠,报告给了王羲之。王羲之见状,知道错怪了那位僧人,无比的后悔。决定将自己的住宅捐出来改为佛寺,以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并取名为“戒珠寺”,告诉世人,不要随便怀疑别人。这就是戒珠寺名称的由来。戒珠寺的面积并不大,进门就是大雄宝殿。因有了以上这个故事,所以凡到绍兴来的人,都会到这里随喜一番。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前,正看到一些和尚和居士在念经。

寺院后面就是蕺山,因王羲之曾在这里住过,所以也叫王家山。是绍兴城内三座小山之一,另两座的名字叫府山和塔山。小山不高,海拔也就百米左右,但厚重密集的文化遗存布面满了整座小山。寺庙的东侧有条上山的小路,上山之前有座牌坊,上书“蕺坊”二字,柱上有对联曰:“六朝雅韵蕺坊故里客常来;千古流芳书圣才情人皆慕。”这副对联应该是挂反了。山上有许多古香古色的亭子,遇到的第一个亭子叫“状元亭”,亭柱上也写着一副对联:“山间淑气催桃李;蕺里书声出院墙。”有史以来,绍兴就是生产状元的大户,山顶上的文笔塔内,有绍兴状元展。

山石上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王十朋的一首诗:“十九年间胆厌尝,盘馐野味当含香。春风又长新芽甲,好撷青青荐越王。”王十朋46岁考中状元,是南宋时期的第一位状元,被授予绍兴府签书判官厅公事,协助知州处理府事,主管州府司法工作。王十朋对勾践献身国事的事迹十分称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判绍兴二年,曾多次登上蕺山,这首诗就是他登蕺山而作。前两句说的是勾践卧薪尝胆一事,后两句说的是他尝夫差粪便一事,诗的名字叫《咏蕺》。

王十朋像

王十朋题诗

他是绍兴二十七年(1157)冬赴任的,上任伊始,就登上了蕺山,时间是十二月十五日下午,并写有《采蕺》诗四首。诗前有序曰:“采蕺,思越王也。越有山名蕺。蕺,蔬类也,王所嗜焉。予尝登是山,故作是诗以思之。”这四首诗,是作者模仿《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风格而作。因为跟蕺山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全部录在下面:

其一

陟彼越山,言采其蕺。

我思古人,中心悒悒。

维国有耻,无弗遑粒。

胆于坐隅,霸勋以集。

其二

陟彼越山,言采其茗。

我思古人,中心炳炳。

维国有耻,夕弗遑瞑。

焦心以思,沼吴之境。

其三

厥草匪甘,厥蔬匪香。

维其味之,岂曰嗜之。

心焉孔焦,胆焉亟尝。

唯其苦之,是以取之。

其四

我陟高岗,瞻望东越。

访王之祀,旷古有阙。

宜庙于山,世享不绝。

何以荐之,蕺茗是撷。

作者登上蕺山,采到了蕺草,心中很是郁闷。因为勾践因尝夫差粪便,落下了口臭的毛病,只好用蕺草“以乱其气”。还有悬在身边的苦胆,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唯其苦之,是以取之”。若不是为了国家,谁能这样做?越王因为国家遭受了耻辱,所以他“无弗遑粒”,吃不下饭;“夕弗遑瞑”,睡不着觉。作者登上蕺山,采到蕺草,就想到了越王勾践,不由“心中悒悒”,“心中炳炳”。作者最后提出建议,应该在山上建一座勾践庙,就用山上产的蕺草和野茗来祭奠他,“世享不绝”。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日军修的雕堡

蕺山的最高处有一座宝塔,名文笔塔,始建于清朝初年,也称王家塔。1942年绍兴被日军占领后,他们在蕺山上修建碉堡,拆毁古塔。现在的塔为2003年所新建,取名为“文笔塔”,高36.8米,塔外观五层,内实七层,塔内有双木梯贯连上下。现塔内为绍兴状元展。绍兴人才之盛,海内罕见。自唐证圣元年(695)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止,绍兴共出进士1390名(文科1216名,武科174名),其中状元19名(文科11名,武科8名)。塔内墙壁上绘有绍兴府历代文武状元像。第二层是清朝绍籍文武状元像,第三层为明朝绍籍文武状元像,四层为历代科举制度介绍,五层为宋朝绍籍状元像,六层为当代绍籍两院院士介绍。最顶层仅有一几案,上面架着一支巨大的铜制毛笔,以点文笔塔之题。

登上文笔塔,就基本游完了整座蕺山。往回走的时候,我的心情大概跟所有登这座山的人一样,想看看蕺草到底长的什么样,可是没看到。如果蕺草或者岑草就是鱼腥草的话,那栽种起来十分容易,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野草,生命力十分顽强。希望再来时,能看到蕺草,或者岑草,或者鱼腥草。

2022321日第一稿

2022127日第二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绍兴府大堂对联欣赏
介绍家乡-绍兴
“兰亭”无兰
治水英雄的下落 大禹葬地之谜
古都绍兴及越文化浅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九十三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