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陪周秘书长考察尼山乡村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陪周秘书长考察尼山乡村

梅庆吉

322日,杜庆收来电话,说孔子基金会周秘书长来了,在尼山,让我们明天过去,问我有没有时间,我算了一下时间可以,就答应了。第二天,杜庆收开车接上我和我爱人,前往尼山。在圣湖山庄,见到了周秘书长,还有跟他一起来的摄影家刘影。在镇党委副书记杨文轩带领下,我们先考察的村子是新赵村。

新赵村在昌平山下,是一个不大的村子,全村只有43户,184口人。村子很干净整洁,街道都已硬化。原来这个村子不在这个地方,也不叫这个名字。原来的名字叫赵家村,在尼山水库库区内,1958年修水库时,将村子迁了出来,安置在这个地方,取名为新赵。原来属邹县田黄公社苏家村大队,为第五生产小队。19604月,划归给曲阜南辛公社。1965年,新赵与苏家村分治,成立新赵生产大队。1970年划归尼山公社。19815月,更名为新赵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4月,成立新赵村民委员会。

我们刚一进村,就看到一家门洞下,有几位老人家在剥花生。其中一位老大娘热情地让我们坐,还抓花生给我们吃,一问年纪,已经80多了,脸红扑扑的,说话很清楚,身体也硬朗。我们跟她照了好多像。

再往前走看到门旁有块牌子,有人告诉说这家是低保户。我们推门进去,看到院里坐着位老太太,一问,90多岁了,比刚才那位还大。《尼山镇志》写有“长寿老人:陈玉荣(女),90岁”,说的就应该是她吧。

村北麦田边上,有一处小景观,有几个碾盘被砌在路基上,旁边还立着一个完整的碾盘和底座。还有一道白墙灰瓦的景观墙,墙上开了一道圆窗,从圆窗看出去,就是沂河大桥西端的两座亭子,十分别致。

离开新赵村,我们又来到苏家村,村委会的领导在等着我们。村委会是二层小楼,门前伸出个雨搭,前边两个柱子上各挂一块牌子,一边是“中国共产党尼山镇支部委员会”,一边是“曲阜市尼山镇苏家村村民委员会”,里边还有个民兵连的牌子。门旁挂着个小箱,上面写着“说事箱”,这个好。一般都写“意见箱”,对村委会有意见往里面投。改成“说事”,范围就大了,提建议也行嘛。

近些年来,周秘书长一直在做推广“孔子学堂”的工作,在全省已经建起了3000多家,苏家村也建起了“孔子学堂”,位置在二楼。门上边有“孔子学堂”的牌子,里边挂着“孔子行教像”,还有图书柜、课桌和黑板。还配备了乡村儒学老师,不定期在这里上课。这次周秘书长来,是在考虑如何在尼山镇18个村里创办各具特色的孔子学堂。

这个村比较大,有232户,700多口人。原来的名字叫南鲁源,隔河与鲁源村相望。“南鲁源”的名字,在民国《邹县新志》里曾提到过。该志录有马星翼的文章《鲁昌平乡碑》,文中有云:“村名鲁原(源),莫知伊始。自元延佑时,廉使杨奂《东游记》:'谒阙里,次日东南行,由白村历西鲁原,达东鲁原。又东约六里许,达尼山。’即有此村名旧矣。鲁原村旧有三:其东南二鲁原,近圮于沂水,屋宇仅有存者。惟西鲁原殷阜如故,居民刘姓聚族于此,二百余年矣。”文里提到了南鲁源,应该就是这个村吧。

后来为什么又改成苏家村了呢?那是因为有苏姓人家定居于此,才有了这个名字。据苏氏族谱上说:“苏氏始祖于明弘治年间,从山西省迁此,清初成为村中望族,故名为苏家村。”1949年成立行政村,19548月成立苏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合作社,1958年与刘家楼一起,成立和平大队。1959年因修尼山水库,两村分治。19604月,新赵村并入苏家村大队,为第五生产队,划归南辛公社。1970年划归尼山公社。1981年更名苏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4月,成立苏村村民委员会。

村里领导告诉我们,这一带生产的香椿品质极佳,远近驰名,已经成了他们的主打产品。他们不但有大面积的露天种植,还有大棚,生产返季节香椿。最贵的时候,可达到80元一斤。他们为组织好香椿的生产销售,专门成立了“曲阜市尼山苏家村绿创香椿芽种植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绿创香椿”商标。看来得找个机会,专门尝尝他们的香椿。

以前听鲁源村的张奉军说过,苏家村有座关帝庙,哪天领我去看看。我向村领导问起这件事,他们说还在,已经很破旧,被围了起来,不方便看,只好作罢。

在苏家楼以东不远处有个村子叫刘家楼,在尼山水库大坝下面。村委会道南有个很大的“百姓大舞台”,迎面就是昌平山。

我听说山上有个玉皇洞,向村委会领导询问洞的位置,他们向山上指着说,就在上面发白的那片石砬子下面,是个天然洞穴,俗称玉皇洞。洞旁有通龟驮碑,上面说这个洞的名称叫“萃云洞”。老百姓常到那里烧香祈福。原来洞旁还有座山神庙,“文革”时期破四旧给拆了。山顶上还数百米的石头墙,据说,那曾经是唐朝时期“薛刚反唐”的兵营,还有碾米的石臼的插旗杆的洞。那个地方我去过。

昌平山上的古寨

村委会跟苏家村的完全一样,杨书记说,所有的村委会都是一张图纸。这个村子也已经建起了孔子学堂,也在二楼,里面的布置跟苏家村的差不多。在桌子上放着一大堆各种奖励证书和奖状。楼下还有“退伍军人服务站”。院子里还有一台联合收割机。

这个村的人口跟苏家楼的差不多,接近千人。大约在明朝初年,刘姓人家从山西迁来定居,后发展成村中大户,盖楼一座,故称刘家楼。清朝初年,又有赵姓人家从邹县律家庄迁来,在刘家楼以东建村,故名赵家村。1959年因修水库,将村向南移1000米,仍叫赵家村,俗称东山村,属刘家楼生产大队第三小队,一部分人迁到新赵村。19494月,设刘家楼行政村。19548月,成立刘家楼生产合作社。19588月,成立刘家楼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又与苏家村共同建成和平大队,因建水库,又分治。19604月,由邹县划归曲阜县南辛公社。19688月,更名为刘楼大队革命委员会。1970年,划归尼山公社。19844月,更名为刘楼村村民委员会。这里还曾是尼山乡政府所在地。200012月,撤尼山乡,合并到南辛镇,20116月,将南辛镇更名为尼山镇。尼山水库管理局曾一度也设在这里。

从刘家楼出来,我们又来到尼山中学。其位置在尼山水库西北,五老峰山脚下。这座五老峰是有来历的。相传孔子降生的时候,有五老(即五星之精)降庭表示祝贺。事后没有回到天庭,变成了五座山,被称之为五老峰。尼山中学这边,是五老峰的最西边,从这往东共有五座,尼山是五老峰的中峰。中学的主楼为四层,“尼山中学”四个大字架在楼的上边,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圣水湖畔溯源明德;五老峰麓铸魂育新。”

楼后有两栋石头房子,是学校初建时上课的地方。其中一栋为尼山石博物馆。这所学校始建于1969年,为国办高级中学。1980年改为初级中学。1988年跟长座联中合并,定名为尼山中学。山脚下是面积很大的操场。原来后边有门,学生课余时间就可以爬山,为安全起见,把门封了。学生宿舍在操场的西北角。

这所学校是有“孔子学堂”牌子的,但没挂上。周秘书长让他们把牌子取出来,现场办公,把牌子挂在了大门旁。在这所学校的走廊里,有我的“跟着孔子去游学”的展览,想让周秘书长看看,下一步看样植入到孔子学堂里边。在学校门前,我跟大家说,当年孔子父母尼山致祷,他们从鲁源村出发,前往尼山,走的就是这条路。

在尼山水库东岸边,有两处院子,正在装修,之后由杜庆收具体管理。杜让我们去看看。这两处院子。在这闲置好长时间了,以前曾有人领着来看过。两处院子格局一样,有正房面朝西,面对着水库,还有南北两座厢房。靠水库边还修有栈桥,桥头有座凉亭,可以垂钓,也可以游泳。旁边还停着一艘废弃的旧船,他们想在上面开个茶馆。这里背山面水,真是风水宝地。杜庆收说,等装修完,你可以随时到这来住。

这一上午,我们马不停蹄,跑了三个村子,一座学校,一处院落。下一步孔子学堂怎么发展,秘书长心里已经有了数。

202344日第一稿

2023425日第二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尼山书院风水考察
颜母故里话颜母
义乌龙旗山
捣练子 孔子与三里店
孔子诞生地-尼山
孔子--第01章 沐浴朝露 尼山降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