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06:孔子在徐州观吕梁洪
userphoto

2023.09.21 山东

关注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06:孔子在徐州观吕梁洪

梅庆吉

观吕梁洪,是孔子在徐州留下的又一行迹。

关于吕梁洪,我在徐州时曾拜访过当地文史专家李世明,他说在古代,流经徐州有两条著名的河,一为从山东流来的泗水,一为从河南流来的汴水,二水在徐州东汇合。白居易的词《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前两句,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两水汇合后继续东南流,因受两侧山势所限,河道狭窄,形成了秦梁洪、百步洪(一名徐州洪)、吕梁洪三处急流。这里所说的“洪”,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泛滥成灾的大水不同,指的是受石梁所阻形成的湍急水流。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宋诗·洪》载:“吴旦生曰:'《漫叟诗话》:滩石湍激,其中深仅容舟,司舟者谓之洪。’余按:方言,石阻河流为洪。”

吕梁的位置

三洪之中,以吕梁为最。明冯世雍在《吕梁洪志》一书中有生动描写:“洪石森列如巨齿,而水为所束则惊湍,迅波一瞬数里。舟逆流而上者,则以尺寸计。”关于吕梁洪险恶的记载,历史上的记载很多。早在元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曾写有《吕梁洪关尉神庙碑记》一文,其中写道:“舟行至此,百篙枝柱,负缆之夫汗流至地,进以尺寸数。其难也,乃几于登天。舟中之人,常号呼假助于神明。”

冯世雍《吕梁洪志》书影

代的袁桷,是一位著名学者,著述颇丰,且历任高官,如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集贤直学士等。他入京为官时,路过吕梁洪,曾写下《徐州吕梁神庙碑》一文,曰:“余宦京师,过今吕梁者焉,春水盛壮,湍石弥漫,不复辨左回右激。舟樯林立,击鼓集壮稚,循崖侧足,负绠相进挽。又募习水者,专刺棹水。涸则岩毕露,流沫悬水,转为回渊,束为飞泉,顷刻不谨,败露立见。故凡舟至是必祷于神。”

袁桷书法

写到吕梁洪惊险的,还有高丽人崔溥。明弘治二年(1488),崔溥在济州三邑推刷敬差官任上,父亲去世,渡海回家奔丧。遇风暴迷失方向,漂到了我国浙江台州,官员护送,自台州走陆路经宁波、绍兴至杭州,由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行水路至北京,再由北京走陆路至鸭绿江,返回朝鲜。他把一路见闻写成了《漂泊录》一书。书中写下了跨过吕梁洪的见闻:“洪在吕梁山之间,洪之两水底乱石,巉岩峭立,有起而高耸者,有伏而森列者。漂流盘折至此开岸,豁然奔放,怒气喷风,声如万雷。过者心惊神怖,间有覆舟之患。”这就是孔子所观的吕梁洪。

崔溥像

崔溥的《漂海录》

20141024日下3点多,我们离开圣人窝,驱车前往伊村吕梁村,那是孔子观吕梁洪的地方进入吕梁风景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泓烟波浩淼的水域,那就是悬水湖。其实它不是湖,而是一座水库。湖中原有悬水村,因修水库,将村子整体搬迁,与湖边的倪园村合并为一个村,也称农科站,因此命名为悬水湖。走近村边,会看到一块巨大的灵壁石,上面写着“倪园村、古悬水村”等字。我们是奔“悬水村”的名字而来,因为这个村名与《庄子·达生》篇有关,也与孔子观吕梁洪有关。

《庄子·达生》载:“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在《列子·黄帝》篇中,亦有相同记载。

庄子像

孔子一行来到吕梁洪边,观看这声势浩大的水流,水的落差有几十丈高(仞是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激起的泡沫流出有三十里远,因水势太大,连鼋鼍(巨鳖和扬子鳄)鱼鳖不能在里面游动。接着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一个男子一头扎进水里孔子以为他是因痛苦而活了赶紧叫弟子顺流而下去救他。谁知这个人游了几百步又出来了,披着头发唱着歌,慢慢地游到塘埂之下。孔子感到太不可思议了,便走去问他:“我以为你是鬼呢,可仔细看,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请问游水也什么门道吗?”那人说:“没有,我没有什么,不过是按水势起步,顺着水流的本性起伏,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水的本性了跟着漩涡一起进入水流中,跟着涌出的水流一起浮出水面,顺从水的流动方向而不是与之相悖,这就是我游泳能够成功的方法。孔子问:“什么叫这里的水势起步,顺着水流的本性起伏,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水的本性呢?”那说:“我生在山区就安心住在山里,这就是起步条件;生长在水边就安心住在水边,就是按照水的本性来生活;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成功却成功了,这就是不知不觉之中

悬水湖的位置

说到吕梁,人们自然想到山西也有一座吕梁山,并且名气要比徐州这个大得多,也有文献说孔子所观之吕梁就是山西吕梁。而确定孔子所观之吕梁就是徐州的吕梁,始于北魏的郦道元,他在《水经注》卷二十五里写道:“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曰吕梁也……悬涛崩渀,实为泗险,孔子所谓鱼鳖不能游。又云: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十分肯定地认为,孔子所观之吕梁,就是徐州的吕梁。明嘉靖初年,冯世雍出任吕梁洪工部分司主事,这期间,他写了一本书《吕梁洪志》,书中力辨此吕梁非山西之吕梁,主要根据是这里有悬水村。他说:“东南则有悬水村,按庄、列,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故名。今村或疑吕梁之水无此势,欲拟为石州之吕梁。及考《禹贡》'治岐及梁’,《尔雅》'梁山晋望’,吕不韦之'龙门未劈,吕梁未凿’,郦道元之'吕梁崇竦,淋漓激荡’,虽指石州之吕梁而言,俱未有'悬水’字,今独此洪有悬水村,信哉,乃宣父观澜之地也。”

《水经注》图

看来这个悬水村,其地位还十分的重要。走进悬水村,立马让你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儒家文化味道,房屋的墙壁上到处写孔子的经典名言,孔子讲堂的绘画。村中央还有一座“学而广场”,孔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周围站立着的是他的弟子,正在给弟子们讲学。村里的房屋大多古香古色,小桥流水、彩虹样的拱桥、路边摆放的老物件,让人有了一种穿越的感觉。村里还有“古韵吕梁”展览馆,介绍吕梁的历史与人文。

在悬水村,我们最想看的是孔子观吕梁洪的地方,经打听,村民告诉我们,孔子观洪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吕梁村北面那座凤冠山上。从悬水村西行不远就到了吕梁村,村里有一条向北上山的路,刚一出村,就有一道简易大门,上面挂着块牌子,写着“凤冠山旅游度假区项目指挥部”,从大门看进去,里面正在施工。周边立着好多块有儒家文化内容的宣传板。旁边是门卫室,有人把门。门卫看我们来了,就从屋里走出来,说明情况,他告诉我们,孔子就是在这座小山上观的吕梁洪,这个工程刚开工不久,准备重建孔子观道亭等景观。他还告诉我们,因为这里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牺牲了好多解放军战士,解放后这里建成了烈士陵园。为建孔子观道亭景区,把烈士陵园迁到山东面的烈士陵园里。不一会儿从山下又上来一个人,一边啃着个萝卜一边往上走,门卫介绍说他是伊庄镇文化站长,他对凤冠山的情况知道的更多,遗憾的是没有记下他的电话。在门卫,还看到了一张报纸,上面是徐州市领导视察凤冠山建设问题,指出要保质保量,尽快完成。因天不早了,他们催我们赶紧上山看看。

凤冠山

山不是很高,有一条上山的毛毛道,道两边有很多坟坑,那是迁烈士墓留下的,还有的墓没有迁走,墓碑还在。很快我们就到了山顶,上边有座亭子,是原来的革命烈士纪念亭,亭中好像原来有碑。旁边立着块牌子,上面是复建孔子观道亭示意图。我曾查到复建孔子观道亭的资料,是这样写的:主要以孔子观道处等建筑景观展示孔子文化,以文化遗址长廊为轴线,串联整体景观。设孔子塑像等做节点点缀,游人于此可体验到不同于他出的精致与自然完美交融的文化景观。漫步在这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从中领悟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可以领略孔子的思想。”还有复建川上书院的项目。

凤冠山顶

凤冠山上的孔子观道亭,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创建者为吕梁洪工部分司主事张镋。因孔子问道蹈水之事,所以取名为“观道亭”,从曲阜请来孔子像拓本,刻于石上,立于亭内。张镋认为,孔子“子在川上曰:逝都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就是在观吕梁洪时所说,因此又建川上书院。清光绪《铜山县志》卷二对此有载:“凤凰山:在塔山旁,一名凤冠山,双峰如凤翅相连,中有栖云洞,游览称胜。明嘉靖十四年,主事张镋建观道亭,祀石刻孔子像,亦名川上书院,捐置祭田,以奉春秋二祀。年久渐圮。”关于川上书院,清邵大业在《重修塔山观道亭记》一文也写道:“旧说《庄子》所称观水吕梁事,即此地。而附之者谓川上之叹发于此,是不为无稽矣。”

孔子观道亭示意图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徐州知府邵大业视察吕梁,发现观道亭及川上书院破损严重,又集资重修,光绪《铜山县志》载其事:“本朝乾隆三十三年,知府事邵大业,捐廉建大殿两庑于观道亭后,置祭田七十亩零,招佃纳租,以供祭费,俱有碑记。”为此,邵大业还写了一篇《重修塔山观道亭记》,是我们研究孔子观道亭的重要资料。先是讲到了张镋建观道亭的往事:“吕梁山稍南曰塔山,有亭曰观道,又曰川上,奉孔子石刻司寇像。考之,石为前明嘉靖工部员外郎孔子氏婿张镋分司洪上时所建,久就圮。由山而南至河滨,则有故宫三楹,亦奉孔子像二,赭然颓然。每夏秋水涨,辄没于惊涛啮流之中。不载兴建之由,而称吕梁旧有城,意者庙随城立,城坏而庙与具废欤?”这里又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从观道亭到黄河边,曾有三座大殿,里面供有两尊孔子像。接着又说到了自己:“乾隆丙戌,余过其地,登山临河,惄焉伤之。越丁亥,孔氏六十八代孙传洙巡检兹地,因与谋所以新之者。传洙曰:'亭未几尽圮也,请还其旧,奉司寇像而撤废宫之材,建堂于亭后,奉石刻相一,其一则并奉于亭,不购新材,不事丹黝,朴固可久,费不烦而易讫,其可乎?’余曰:'可哉!’于是传洙踊跃兴事,而县令施君恩祖与一时绅士、慕道者醵金鸠工,欣然乐从。不两月有堂巍然,有亭翼然,石垣阶戺,靡不具举,三石像咸得所位置。”这一段文字,对此次重修,叙述甚详。

这次重修后,之后又进行过几次重修,光绪《铜山县志》亦有载:“(乾隆)五十六年,淮徐海道康基田捐俸重修。嘉庆四年,知府事鳌图任内,旧地变腴。廪生刘廷吉、赵世清等公请如租,批准遵行在案。世清同监生刘廷宾、李元珍等,公捐祭田四十八亩。前任府学教授沈大吕,为撰碑记。道光四年,捐职州同刘允昭又捐祭田五十五亩零。县学训导张汝谐,为撰碑记。”据有人讲,解放后三尊孔子像保存完好,毁于十年动乱。

孔子观道亭修缮后效果图

本来,有泗水和汴水的合流,就已经使吕梁洪成为天险。后来,到了南宋建炎二年(1128)冬,又有黄河的“加盟”,“自泗入淮”,又“夺淮入海”,主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徐州城下,使吕梁洪更加的波澜壮阔。黄河足足在这里流淌了600年。清咸丰五年(185581日,黄河再次搬家,改道北徙,由大清河入海,即现在的黄河河道。从此,吕梁洪变得安静了,水流也变小了。站在凤冠山上,就能看到黄河故道,跟个小河沟差不多。当年不可一世的吕梁洪,就在这断河道上,延绵约7华里远。

山的最高处坡下靠东,有一栋极其普通的小房,没想到里面竟然藏着稀世珍宝。里面存放着两通古碑,一为岳飞手迹《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一首: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标题中的“紫岩”,指的是当时抗金统帅张浚。绍兴四年(1134),金兀术和伪齐汉奸刘豫的军队联合南侵,张浚被任命为防守长江的统帅,岳飞也率军参加了防御战。当张浚出发到前线督战时,岳飞写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为他送行。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送别,诗中充满着强烈的抗金激情与保家卫国的伟大情怀。开头两句,就表现出了张浚北伐的浩大气势。北伐的“号令”一出,就像飓风雷霆迅速传播,并且很快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天声”指皇帝发布的北伐号令。诗一落笔,就以雷霆万钧之势迎面扑来,表现了军民誓死收复故土的高亢气氛。此次北伐,作者连用了“长驱”、“直捣”这样场景宏大的字句,说明此行势如破竹,必定会取得胜利。句中的“河洛”、“燕幽”,均指代被金人占领的土地。看到了五六“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两句,会让我们油然想起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阏氏”和“可汗”用的都是指代手法,前者原指匈奴皇后,后者原指西域国的君主,这里都用来指金朝的入侵者。大军一到,摧枯拉朽,让金兵血流成河,把他们头领的脑袋挂在旗杆上,凯旋归来,向皇帝汇报,我们已经收复了所有被侵占的土地。这是岳飞的想象,也是他内心强烈的愿望,更是强烈地希望能够成为现实。

岳飞诗碑拓片

我们看到的这通岳飞诗碑,高2米,宽0.3米。诗后有“绍兴五年秋日岳飞拜”等字。右下角还有两行小字:“嘉靖乙未(1535)员外郎张镋重勒,万历丁丑(1577)主事陈邦彦重立。

另一通古碑为《疏凿吕梁洪记》碑,高2.60米,宽1.02米。此碑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时任吕梁洪工部分司陈洪范疏凿吕梁洪有关。说到吕梁洪,除落差大水流急之外,水中还散落着一些巨石,为航运带来极大的风险。他来上任,正是春天水少的时候,经过调查,决定对河中巨石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开始于二月二十六日,历时三天结束。陈洪范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详细记录,共清理了22处巨石,终于使险滩变通途,官府乃至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两年以后,人们恭请赐进士及第、通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前国子监祭酒、经筵讲官、华亭徐阶作记,他欣然答应,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千古佳构。多少年来,人们慑于吕梁洪之险,却无人敢动。碑文写道:二洪之石其狞且利,如剑戟之相向,虎豹象狮之相攫,犬牙交而蛇蚓蟠,舟不戒辄败,而莫甚于吕梁。吏或议凿之,其旁之人曰:'是鬼神之所护也。’则逡巡而不敢。”接着写道:“嘉靖甲辰,都水主事陈君,往莅洪事。”“陈君”即陈洪范,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决定不管鬼神之事,一定要为民兴利除弊。他说:“古之君子,苟利于民则捐其身为之,矧里巷之浮言其不足听,盖审而以罢吾所当为,是厚自为而为民薄也。”意思是说,当官不为百姓做实事,要你这个官有什么用!于是,遂以二月二十六日,率其徒凿焉。众亦闻君言,以为仁也,咸忭经奋。阅三日,怪石尽去,舟之行者如出坦途。于是洪之民来请余记。”然后又请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前奉敕总理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朝邑韩邦奇篆写了碑首。又请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国史、当时书法泰斗长洲文徵明书写了碑文。因文章、书法、篆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

三绝碑拓片

晚上7点多回到大屯,鹏子和他对象找了家饭店,请沈老师、郝帅夫妇,还有我们一家小聚,为今天活动的圆满成功画上了一个句号。

一晃几年过去了,按照我的想法,凤冠山的工程早就应该完工了,所以,于2020年10月27日,带着几个朋友又一次来到了凤冠山,想见见面貌一新的凤冠山,想见见重新树立起来的孔子像。可展现在眼前的情景,一下子让我惊呆了,比我那次来还要荒凉十倍,早已经没人管了。难道徐州把孔子忘了吗?难道就这样把孔子晾在这里吗?

凤冠山比我们上次来更加荒凉

2022年9月5日第一稿

2023年8月9日第二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泗水寻踪
吕氏文化
古泗水与徐州“三洪”
隐士高人论蹈水之道——“吕梁蹈水”故事(four)
徐州吕梁山度假区:远离都市喧嚣 享受自然生态
吕梁名洞——栖云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